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 金凤区 >> 长城中路街道 >> 高桥村

高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高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桥村简介

  高桥村位于唐徕渠以西、南环高速公路以北,属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共有常住人口3160人、930户,辖10个村民小组,(其中第九村民小组为少数民族)。2010年9月被上级街道党工委拟名为高桥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交叉任职)。现有0正式党员127人,预备党员7人,下设四个支部委员会,分别为:高桥村中心党支部(党员76人),高桥村硕丰种植合作社党支部(党员21人),高桥村企业联合党支部(党员13人),高桥村文艺宣传队党支部(党员17人)。
  2010年10月,随着银川市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六盘山路开通、银川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实施,高桥村现有土地5992亩被政府全部统征,农民房屋实施了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以分集居住变为集中安置小区,由村民委员会逐步向社区居委会的模式发展,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40106003 753000 0951 查看 高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高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高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五里台新村社区

  五里台新村成立于2003年10月,由原良田乡魏家桥村2个队、盈南村2个队、五里台村6个队征地后的失地农民组成,成立伊始,主要以解决失地农民安置、就业为主。2011年新村部落成,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2600㎡,产权属五里台新村集体所有。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西至亲水街,东到正源街,北起纬14路,南至六盘山路。现有5个居民小区,主要以失地农民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为主。居民住宅楼192栋,2486户,常住人口5988人,流动人口271人,辖区单位17个,其中学校2个,医院3个,个体商业网点26个。   社区主题是“享受社区关爱,共建和谐家园”。   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主体特色党支部和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即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创业就业党支部,以老党员为主的平安祥和党支部,以文体活动爱好者为主体的多彩生活党支部,以关爱空巢老人、困难-为主体的红色爱心党支部,以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秩序为主体的绿色环保党支部,保伏桥新村物业公司党支部和科进砼业党支部。现有党员135名,其中妇女党员34名,预备党员4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名,35岁以下25名,60岁以上27名。   社区现有社火队、篮球协会、老年秧歌队、腰鼓队、民乐队等群众文化队伍。   社区办公电话:0951—5154279   

紫园社区

  紫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5日。辖区总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区,有居民住宅楼45栋,住户2100户,居住人口5972人。辖区单位50家,其中医院1家,商业网点210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个,新社会组织*个,志愿者队伍8支48人。    紫园社区‘‘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女性4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名,高中文化程度2名;平均年龄37岁,35岁以下5名;大中专毕业生3人,占42%,下岗失业人员1人,占14%,城镇居民2人,占28%。   紫园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17名,妇女党员40名、占党员38%,流动党员3名,占0.03%, 离退休党员54名,占48%,生活困难党员2名,占0.2%;平均年龄58岁,35岁以下的28名,占25%,60岁以上的51名,占4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8名,占47%。    紫园社区办公场所属银川市昆仑房地产有限公司用房,使用面积600平方米,设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配备电教设施1套,电脑3台,打印机1台,投影仪1套,图书3000册(其他办公设施)。    紫园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热心服务群众,积极推进服务型社区的建设,在辖区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深入细致地开展社区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等五大功能。为了更好服务居民,社区党总支成立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党员文体队伍,以加强社区党员及居民的普法、科普、精神文明、文体等活动的开展,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通过努力,初步营造了优美、温馨、文明的社区生活环境。社区先后被命名为自治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银川市”党建工作示范点”“科普文明社区”、“文明社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紫园社区党总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成员单位,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各项工作全面积极发展在社区党总支安排下,我们紫园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社区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主题,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载体,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长城花园社区

  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占地面积0.96平方公里,辖区有5483户11299人,17个居民小区,62家辖区单位,11家社会组织。社区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其中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772人。社区3300平米的阵地全部由长城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社区劳动、医疗、计生、党员活动等“十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开创了自治区社区阵地由社会提供的典范。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创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走到了宁夏的前列。社区率先在宁夏全区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率先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率先建立了居家老人与社区“一键通联网健民呼叫系统”,形成了具有长城花园社区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网络”,开创了宁夏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典范。目前,社区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30多个。老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呼叫器上红键或绿键按钮即可,24小时值班的信息中心收到信号后,电脑自动显示用户基本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做出救助或服务处理。   今年来,社区以建设社会组织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为主线,率先在宁夏实现了与辖区社会组织的“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结对共建、党员教育和党建资源”的“五个开放”。开放组织设置。按照社会组织组建、按社区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多样的组建方式组建党组织,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互相观摩制度,共同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开放组织生活。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常联过组织生活,全面开展组织生活联过、各项工作联议、群众意见联办,互讲党课、互评党员、共驻共建活动,全面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力。开放结对共建。在社会组织中积极推行支部书记一联五,普通党员一加一的“党员联系群众”模式,社会组织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对子,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开放党员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打破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的支部界限,组织开展与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建立“开放式”课堂,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开放党建资源。打破社会组织“院墙内”体内循环模式,在社区组织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员活动中心,优化事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使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与社会组织实现全方位共建共享,构建社区社区与社会组织大党建格局,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吸引力。   

园丁家园社区

  园丁家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1日。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61栋,住户2005户,居住人口3238人,辖区单位8家,商业网点90家,志愿者队伍6支368人。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4人,平均36岁,35岁以下有2人,下岗失业人员5人,城镇社区工作者报酬4人,办理养老保险5人,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5人。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31人,其中:妇女党员15人,占48%;流动党员1名,占3﹒1%,离退休党员17名,占55%;生活困难党员1名,占3﹒1%,平均年龄52岁,35岁以下的9名,占29%,60岁以上的18名,占5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名,占48%。   社区办公场所属六盘山高级中学,面积300平方米。设立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和便民服务室,配备电教设施1套,办公桌椅32套,电脑12台,打印机2台,投影仪2套,图书2000册。   园丁家园社区党支部以民主议政日,党员服务承诺,评星定格,普通党员讲党课,党员奉献日等为活动载体,努力搭建开放式党建新平台,社区先后成立了秦腔艺术团、红歌艺术团等文化团体,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同时,成立金凤区网络创业孵化园,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和配套设施,通过整合网店营销联盟、公共技术平台及专家顾问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网络技术、客户管理、宣传推广、售后服务培训和实训等阶梯式“贴身”服务,广泛开展就业再就业服务,现已有2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入园。   社区书记、主任杨丹凤 联系电话 13723319277   社区办公室 联系电话 0951----6886911   

长兴社区

  长兴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8月,服务范围东起正源南街以西、长城中路以南、宝湖路以北、宁安大街以东,辖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辖区有长兴园小区、长兴花园A区、长兴花园B区、捷报家园、丽园南区三期、花样年华、东方尚都、紫檀水景等8个居民小区,安康医院、捷报印业、二水厂、美铂、长兴公司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辖区总户数4800户,现已入住13260人。社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支部直管党员51人。2003年8月长兴公司无偿提供给我社区200多平方米的办公活动用房,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配套“六室三站十栏一校一场所”等基础设施,为社区各项工作的腾飞插上了翅膀。社区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提出了以社区党建为统揽,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创建星级社区为动力,以“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为工作方针,在社区党建、教育、服务、文化、治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社区党建有声有色。我们以争创“红旗”党支部为抓手,建立健全了“七携手”、党建联席会、社区党员代表大会、居民代表大会等各项工作机制。并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制定奖惩措施,形成了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27人,并在每栋楼设立楼长,以党小组和楼栋为单位积极开展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道联系的桥梁。   社区文化丰富多彩。有长兴文艺宣传队(歌舞35人捷报家园和丽园三区活动)、长兴老年大学艺术三站(功夫扇60人龙池活动)、长兴新光艺术队(秦腔、眉户剧36人新光华社区活动周二四东方尚都活动)、长兴老干部艺术队(歌舞30人乐队20人公园活动)、长兴乐队(器乐演奏11人新光华社区活动)共5支文艺队,并初具规模的形成了60人的功夫扇为社区的特色,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2003年荣获金凤区文明单位,同年被评为银川市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金凤区“五个好支部”,2006年12月获得了银川市环保局、文明办“绿色社区活动第一批先进社区”,2007年3月荣获银川市文明办、科技局“科普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2009年8月荣获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称号,2010年1月荣获银川市文明社区,共创建“五好”文明家庭30户、文明小区1个、文明单位3个,2007年6月获得银川市“四星级社区”光荣称号,和谐的音符已在长兴社区奏响。   社区服务形式多样。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目前,社区建有劳动保障站、医疗卫生站、计生服务站、民事调解服务站、警务室、居民教育学校、社区多功能厅等服务场所,共同构成无偿或低偿的20多个服务项目,初步形成了具有长兴社区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络”。同时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7支(文化队伍1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支、治安巡逻队伍1支、青少年志愿者队伍1支,低保志愿者队伍1支,妇联志愿者队伍1支,科普志愿者队伍1支)约140余人。   社区环境整洁优雅。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要求,组织社区单位和居民有效实现了优化、亮化工程,对乱贴乱画、垃圾死角进行重点整治,组织辖区所有个体经营户进行彻底的“洗脸修面”工作,以亮丽的城市环境迎接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绿色、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   社区治安形势良好。我们以创建平安社区为已任,在成立组织、确定人员、明确责任、矛盾摸排的基础上,重点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在各小区共配备176名保安的同时,成立治安联防队40人,确定25名老同志负责楼宇的治安员和调解员,成立16人治安巡逻队每天对重点地段进行巡查,并借助公安、消防的力量加大对重大事故的宣传和流动人口普查和普法力度。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的到位,使社区的治安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   社区工作脚踏实地。“一声问候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句好话相送”是我们每个社区工作者的座右铭。几年来的辛勤工作,使社区获得了“五个好”党支部、“四星级”社区、文明社区等光荣称号。   成绩只代表过去,由于成立的时间短、社区工作者经验少,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以“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为工作方针,寓管理于服务,寓服务于各项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以扎实的服务工作赢得辖区居民的满意与支持,朝着建设银川市乃至自治区一流社区的目标迈进。   

南苑社区

  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南苑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3年8月,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现有2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46栋,住户3072户,居住人口12271人。辖区单位114家,商业网点536家,志愿者队伍5支130。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8人,其中:女性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4人;平均年龄33岁,35岁以下的3人;大中专毕业生1人,下岗失业人员1人,城镇居民8人;领取城镇社区工作者报酬5人,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5人。    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25名,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9名,占9.7%;妇女党员30名,占28%;流动党员2名,占2%;离退休党员65名,占70%;生活困难党员5名,5.3%;平均年龄49岁,35岁以下的23名,占25%;60岁以上的31名,占3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3名,占35%。    社区办公场所属南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面积440平方米。设立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便民服务室,配备电教设施1套、办公桌椅5套、电脑3台、打印机2台、投影仪1套、图书464。   南苑社区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整合社区资源,组织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法律等服务队伍,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成立了老年迪斯科舞蹈队、群口快板宣传科学发展观队等文化团体,利用节假日经常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营造了祥和社区环境。社区先后荣获自治区文明社区、自治区充分就业、全区职工(农民工)维权进社区示范社区、银川市科普文明社区等荣誉。   

五里水乡社区

  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五里水乡社区成立于2009年7月24日,管辖区域面积16万平方米,小区共有居民住宅楼70余栋。现登记常住户1609户,居住人口4360人,辖区单位6个,其中幼儿园3家,商业网点30个,社区共成立志愿者队伍8支,志愿者216名。文化体育队伍两支,成员60名。居委会办公用房、活动用房500平方米,社区内建有党员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场所、市民学校、青少年心理扶助中心,法律援助等多个活动场所和机构。社区文化娱乐场所300平方米,并向社区居民全部无偿开放。   五里水乡小区是银川市经济适用房2005年建设开发,2006年年初竣工,经济房的开发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区建设为重点,服务居民为根本,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目前在社区党支部安排下,根据社区干部摸底调查统计,按照社区楼宇楼院的优势和特点,并结合楼群居住人员结构,共设立12名楼栋组长。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活动、便于服务”的原则,因地制宜,发挥楼栋组长作用,带领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积极与社区物业站联系,解决本小区失业人员在物业公司就业,并及时发布劳务信息,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每天有约六十余名中老年人在台球室、麻将室、图书室、健身室、乒乓球室进行活动,有百十余名老年人组成室外健身操队、秧歌队,活跃在小区广场上,并多次参加社区演出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社区经济建设方面,纬十四路市场基本已规范管理,目前已创收一万余元,保障了社区建设资金到位。   

保伏桥社区

  保伏桥社区是长城中路街道辖区村居合一社区,位于银川市区域划分的城市中心地带南侧,管理区域东起唐徕渠,西至正源街,南起艾依河,北至长城路,管辖8个住宅小区,现有居民3045户,8179人。(其中失地农民965户,2752人),现有集体资产2400万元,资金2116万元。   党总支党员基本情况:   现有直管党员145名,其中男:109人,女:36人、60岁以上老党员32人,年龄结构平均45岁。按照上级党委工作要求,本着党员方便管理活动的原则,重新调整了党组织设置,党支部改为党总支,下设了4个支部,有保伏桥村第-支部,第二党支部,第三党支部和创业者协会党支部。   社区建设、配套情况:   室内建设:,投资430万元建成了一个2000平米的高标准新型办公会所,于2009年10月1号开始投入使用。投资7万元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多功能会议室,投资2万元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投资1万元建立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与自治区图书馆联系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今年金凤区文体旅游局又为我们配备图书3000册,现在共有图书5000余册。图书室的建立为中、小学生和读书爱好者提供了方便的阅读场所。   室外建设:投资110万元建造了3800平米的新型文化活动场所,有塑胶篮球场、健身操场、羽毛球场、兵兵乓球场等活动场所,我们联系金凤区文体旅游局、未成年教育为我们配备健身器材38件。每天早晚都有很多人到广场参加活动进行锻炼。我们组建了秧歌队、篮球队、舞蹈队、等五支文体队伍,经常性的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大型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辖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以创业、带就业、实现安居乐业:   随着城市建设,保伏桥村的土地被征用,目前我村已无土地,由农民变成了市民,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村上为村民搭建就业平台,协调白云房地长公司承租营业房,制定优惠政策,建立了商业街。我们积极发挥我村多年来在建筑业、运输业方面的优势,在以前创业者的带领下,涌现出新的创业者32人,村民拥有大型机械85台,协调提供了停车泊位,并落实了看管责任制。实现了以创业、待就业、居民安居乐业主题,为保伏桥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宝湖社区

  宝湖社区成立于2012年8月6日,辖区范围:东起唐徕渠西侧,西至正源南街,北邻长城中路,南接宝湖路。辖4个小区,本社区属于近年来开发建设的新型小区,主要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管理有序,交通便利的一个高档新社区。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小区内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总户数6187户,已入住户数720户,已入住人数2112人。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正在建设中。现有社区工作者8名。社区紧紧抓住“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环境取胜”这一主线,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以建设新小区为契机,改善社区环境,服务社区群众,活跃社区文化,用真情和爱心构筑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向着营造出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区的方向而努力。   

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唐徕渠以西、南环高速公路以北,属银川市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全村共有常住人口3160人、930户,辖10个村民小组,(其中第九村民小组为少数民族)。2010年9月被上级街道党工委拟名为高桥村党总支部委员会,(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交叉任职)。现有0正式党员127人,预备党员7人,下设四个支部委员会,分别为:高桥村中心党支部(党员76人),高桥村硕丰种植合作社党支部(党员21人),高桥村企业联合党支部(党员13人),高桥村文艺宣传队党支部(党员17人)。   2010年10月,随着银川市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六盘山路开通、银川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实施,高桥村现有土地5992亩被政府全部统征,农民房屋实施了增减挂钩项目建设,以分集居住变为集中安置小区,由村民委员会逐步向社区居委会的模式发展,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五里台村

  五里台村位于正源南街,六盘山路交界处,艾依河从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217户,人口2831人,村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7人,其中:正式党员105人、预备党员2人、男党员86人、女党员21人。年龄结构:50岁以上党员40人、40岁-49岁26人、25岁-39岁39人、25岁以下2人,全村有团员28人、民兵20人,属纯汉民村。    五里台村区域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正源南街从中穿过,南与南环高速路网相连;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3238.69亩,在2011年已全部被征为银川市储备用地。   近年来,五里台村大力发展村组两级经济,全面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新型文明、民主法治、健康卫生、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如今,五里台村凭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组织建设完善有序,成绩喜人。    2003年被金凤区妇女联合会评为先进妇女组织;2004年被0良田镇委员会良田镇人民政府评为年度综合考核第四名;2005年被良田镇党委、政府评为农村文化活动先进集体;2005年被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评为无毒社区;2005年被0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武装部评为优秀民兵连队;2005年被银川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平安村;2006年被0良田镇委员会评为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庆祝建党85周建文艺汇演三等奖;2006年被0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评为五个好党支部;2007年被0良田镇委员会、良田镇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核第三名;2007年被0良田镇委员会、良田镇人民政府评为园林绿化化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0良田镇委员会、良田镇人民政府评为婚育新风进万家 科技文化走向他“文艺汇演二等奖;2008年被0银川市金凤区委员会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政府评为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活动先进单位;2009年被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党工委、金凤区城中路街道办事处评为全年考核先进集体;2010年被0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工作委员会评为五里台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   


高桥村特产大全




高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