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县多巴镇小寨村地处湟水河南崖,属多巴镇最东端的村庄。青藏铁路、109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发达、通行便利。全村耕地面积2626.4亩,村庄面积1050亩,退耕还林面积4750亩,全村共有居住户743户、3168人,其中非农业户20户、56人,8个生产队。
村集体企业有砖厂一座,年收入15万元。
全村年总产值3704.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7.6万元,占总收入的6.95%,第二产业生产总产值2057.3万元,占55.5%,第三产业生活总值1390万元,占37.5%。2008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
一、小寨村的优势
1、土地方面:小寨村现有水浇地2626.4亩,人均0.83
亩,主要种植油菜、小麦、洋芋、蔬菜等农作物。因离省会西宁市很近,交通方便,便于蔬菜销售,便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企业,扩大就业门路,增加群众收入。
2、因铁路、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四通八达,离
西宁市很近,有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
3、产业优势:小寨村现有私营植物油厂37家,其中大型
油厂7家,中型油厂24家,小型油厂6家。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各一家,共计年生产总值2057.3万元。
4、小寨村现有大小运输车辆230辆,其中:载重20吨以上的80辆,载重10吨以上的100辆,10吨以下的100辆。年生产总值1975万元。
5、小寨村现有温室大棚530座,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笋子等。年生产总值100余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8%。
6、小寨村现有退耕还林地4750亩。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为今后发展经济打好了坚实基础。
二、基础设施优势:
1、20公里村庄道路全部硬化,改变了村容村貌,方便了群众通行。
2、衬砌水渠11.8公里,为节水节劳,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小寨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群众发展各项产业资金困难,贷款更困难,希望能给予解决。
2、因文化水平有限,很多人不懂技术、不懂经营,希望能在人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
小寨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求
生产发展方面
1、成立土地经营合作社,让一部分种田能手经营农田。
2、成立油菜籽加工协会,统一管理,在科技服务、信息传播上下功夫,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再生产。
3、成立运输协会,帮助个体运输户找货源,并从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4、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对菜农在科技培训、良种引进、信息服务上下功夫。
5、大力发展温室大棚,为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6、新建蔬菜保鲜库一座。
今后的需求
1、电力设施:小寨村电力不足,还缺200千瓦变压器4台。
2、道路设施:田间路未开通,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业的发展。
3、发展生产经济困难,解决贷款难问题。
4、希望把科技教授请到农村来,对村民讲授科技信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30122106 | 810000 | -- | 查看 小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小寨村 |
湟中县多巴镇小寨村地处湟水河南崖,属多巴镇最东端的村庄。青藏铁路、109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发达、通行便利。全村耕地面积2626.4亩,村庄面积1050亩,退耕还林面积4750亩,全村共有居住户743户、3168人,其中非农业户20户、56人,8个生产队。 村集体企业有砖厂一座,年收入15万元。 全村年总产值3704.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57.6万元,占总收入的6.95%,第二产业生产总产值2057.3万元,占55.5%,第三产业生活总值1390万元,占37.5%。2008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 一、小寨村的优势 1、土地方面:小寨村现有水浇地2626.4亩,人均0.83 亩,主要种植油菜、小麦、洋芋、蔬菜等农作物。因离省会西宁市很近,交通方便,便于蔬菜销售,便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企业,扩大就业门路,增加群众收入。 2、因铁路、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四通八达,离 西宁市很近,有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 3、产业优势:小寨村现有私营植物油厂37家,其中大型 油厂7家,中型油厂24家,小型油厂6家。有省、市级龙头企业各一家,共计年生产总值2057.3万元。 4、小寨村现有大小运输车辆230辆,其中:载重20吨以上的80辆,载重10吨以上的100辆,10吨以下的100辆。年生产总值1975万元。 5、小寨村现有温室大棚530座,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笋子等。年生产总值100余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8%。 6、小寨村现有退耕还林地4750亩。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为今后发展经济打好了坚实基础。 二、基础设施优势: 1、20公里村庄道路全部硬化,改变了村容村貌,方便了群众通行。 2、衬砌水渠11.8公里,为节水节劳,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1、小寨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群众发展各项产业资金困难,贷款更困难,希望能给予解决。 2、因文化水平有限,很多人不懂技术、不懂经营,希望能在人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 小寨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求 生产发展方面 1、成立土地经营合作社,让一部分种田能手经营农田。 2、成立油菜籽加工协会,统一管理,在科技服务、信息传播上下功夫,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再生产。 3、成立运输协会,帮助个体运输户找货源,并从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4、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对菜农在科技培训、良种引进、信息服务上下功夫。 5、大力发展温室大棚,为群众增收创造条件。 6、新建蔬菜保鲜库一座。 今后的需求 1、电力设施:小寨村电力不足,还缺200千瓦变压器4台。 2、道路设施:田间路未开通,严重影响了蔬菜种植业的发展。 3、发展生产经济困难,解决贷款难问题。 4、希望把科技教授请到农村来,对村民讲授科技信息。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韦家庄村 |
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位于西宁市近郊,村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260米,土壤肥力。是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交通十分便利。通讯设施齐全,户户通有线电视,水资源丰富,青藏铁路和109国道从韦家庄村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韦家庄村总户数:520户,总人口:2120人,耕地面积:2002亩,以汉族为主,共有7个生产合作社。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280亩,;韦家庄村日光节能温棚现有1650栋,其中每栋温棚面积:336.5(平方米/座),每栋温棚产量:5000(公斤);畜棚面积:254(平方米/座),年育肥牛40、羊100、猪821(头) 区位优势:韦家庄村位于东临西宁市距17公里,离西宁市最大的海湖路批发市场较近,为韦家庄村发展无公害蔬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西临多巴镇高原训练基地距6公里,北临湟水河,为韦家庄村发展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青藏铁路和109国道畅通于韦家庄村,为韦家庄村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且双寨车站的建立,对韦家庄村发展贸易经济带来了好处。西宁市公交车8路的开通,使韦家庄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方便。 资源优势:韦家庄村湟水河河段长约4000米,宽为30米,为韦家庄村建立水上公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河道旁现有500亩的防护经济林,为韦家庄村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发展农家院和度假村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以后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奠定基础。 产业优势:韦家庄村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为韦家庄村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此,韦家庄村发展了约1650栋温棚,实现了蔬菜的常年供应,解决了市区的蔬菜需求,增加了韦家庄村农民的收入。 其它优势: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7年,被团省委确定为“青春建功新农村”试点村,同年,被青海省科技厅确定为“科技示范村”。这一切为韦家庄村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及投资为韦家庄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村民热情高涨。通过广泛宣传村民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积极性相当高,这将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力量。 |
双寨村 |
湟中县多巴镇双寨村地处西宁西郊,距省会西宁18公里处,属川水地区,青藏公路、铁路穿村而过,地势较平坦,交通便利,是西宁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双寨村现有耕地面积1986亩,农户549户,2100人,劳动力1074人,现有党员64名,女党员16名,7个生产合作社,2008年村集体收入5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达950万元,农民纯收入5200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蚕豆、洋芋和花卉,村办企业6家,解决双寨村劳动力600多人,农家乐5家,私营企业7家,主要以油菜籽加工为主,个体私营户达80多家,大小车辆280辆,组建了双寨村汽车运输协会。为了美化村庄环境制定了《双寨村卫生管理制度》,完成砌筑砖墙353米,粉刷墙面2651.37平方米,绿化村庄道路及109国道8355米,栽植各类苗木1406株,硬化道路6.569公里,建成沼气池80多个,配套太阳灶537太,卫生厕所537个,垃圾运输自卸车1辆,垃圾箱600个,新建村小学大门,改建田间水渠10.3公里,建成文体活动场所1处,占地1592平方米。成立了青海祥瑞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建成花卉苗木温棚100栋,现生产康乃馨、唐菖蒲、香水百合等花卉,成为青海最大的鲜切花卉育种生产基地。并在西宁、兰州、宁夏等市场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人均增收1360元,在2008年奥运会上供应的优质唐菖蒲达5万株,评为二等奖。 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总要求和“家富、村美、民乐、人和”的目标要求,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建筑建材。先后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小康示范村;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小康文化厅;被省市委命名为现金基层党组织。 双寨村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求 依据西宁市扩市提位的发展走向,结合本地实际,今后要做好如下工作: 1、尽快拿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惠民性、生态环保性的村庄规划图。 2、通过项目的落实,将花卉基地打造成一个集观赏、购花、旅游、休闲、餐饮一体化的园区。 3、修建一处小型批发市场和3千吨的冷藏保鲜仓储。约用地10亩,需投资400万。 4、继续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墙体美化3公里,制作墙体窗花150个,需投资10万元。 5、新建100座冬暖式温棚需投资600万元和2个多功能棚需投资300万元。 6、对前河滩垃圾场进行整治,种植草坪1500平方米,需投资1万元。 7、对109国道两旁4公里处进行美化,种植草花,需投资2万元。 8、依据生态环保的理念,根据规划图,在其他领域中找高科技高回报项目,力争集体企业上一个台阶,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充分享受到集体企业盈余的回报。 存在的问题: 1、由于资金不足,阻碍了项目的实施,希望上级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2、污水和生活用水的排放处理是个大问题; 3、清洁能源燃料是个迫切急需的问题。 4、人饮水成了制约发展和生活的最大障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