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镇平县 >> 曲屯镇 >> 刘冲村

刘冲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刘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冲村简介

  刘冲村位于曲屯镇北1公里,辖5个自然庄(时河、刘家、台南、大北营、小北营、),525户,18个村民小组,人口2210人,耕地3600亩。党员个,村“两委”成员5人。
  近年来,刘冲村的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一是投资24万元,硬化村庄干道2200米;二是投资3万元,修缮教学楼及增添一座无塔供水器,改善学校办公条件;三是利用规划为国家粮食增产千亿斤项目区,打深位机井40余眼,修整田间生产路5条,共长5公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加快空心村改造,在台南自然庄东,改造近30余亩耕地。目前,全村实现“五通”,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水泥路,主干道实现了“三化”即,绿化、美化、硬化。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324109 473000 0377 查看 刘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冲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刘冲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安洼村

  安洼村位于曲屯镇东南部,距镇区2公里,全村辖徐庄、安洼、孙洼等4个自然村635户,2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0亩,总人口2450人,其中党员58人,村干部5人。   安洼村的特色产业有汽车附件加工销售、畜牧养殖和玄参种植。汽车附件产业现有商户406户,16个加工厂,从业人员1300人,主要生产汽车座垫、排垫、排枕、毛刷、档泥板等,经营汽车防盗器、卫星导航、车用DVD、车用电视、汽车空调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养殖业以养牛猪为主。其中养牛场2个,总养殖规模达60余头,占地面积7亩,养牛房舍40间;养猪场2个,养殖能繁母猪40头,肉猪150头占地面积2亩,建筑猪舍35间。玄参有20年种植历史,现种植面积1300亩,是我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近年来,安洼村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到2011年,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徐庄、安洼至高速公路和312国道的环村主干道,方便了群众出行。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钻井8眼并配备了相关设施,改善了生产条件。   

曹营村

  一、基本情况   曹营村位于镇平县曲屯镇东北部,距镇政府约3公里,县级党建示范村。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庄(前曹营、后曹营、冢洼),720户2620人,党员71人,6个党小组,村干部7人,土地总面积3629亩。09年6月分别被河南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支部、市级文明新村、市级林业生态村;2010年3月被县委评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优秀村党支部”;2010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0年6月被市委组织部授予“远程教育先进村”;2011年4月被市-委员会、市监察局评为“南阳市农村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市委授予全市“五个好”村党支部。   二、特色产业   该村坚持产业发展优先、助农增收第一,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呈现出农村发展、基础改善、村容整洁的新气象。2012年粮食总产量2400吨,人均占有粮食1800斤,农业总产值1688万元,人均纯收入8010元。   培育农民增收产业。一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①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郑麦9023原种繁育基础2000亩,2012年亩产450公斤,实现产值120万元。②与县利安欣药业公司合作建设柴胡种植基地700亩,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规模,四年建品牌,五年奔小康”的发展思路,下一步将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扩大种植规模,将药材基地做成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基地示范点,预计亩产值6000元。③全村落实烟叶面积300亩,2013年亩产值达3500元左右,发展中药材玄参面积200亩。④速生杨基地,在三公里沿陵河滩及5条荒沟,栽植速生杨3.7万株。实行土地统一收回,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栽种、统一采伐,按二三五机制模式(即村二组三个人五的收益分成办法)承包到户责任管理。10年成材可创收1000万元,年平均收效100万元。二是帮助村民筛选致富项目。村委会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支持养殖事业朝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现有养猪场两座,存栏数700余头;三是结合曹营村实际邀请了省农业专家,县城建局等单位专家,制订了农业、村庄整理等农村长远规划,为下步科学发展绘制蓝图。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畅通农民“一事一议”渠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73.6万元修建了两条全长5.3公里的环形水泥路,实现了三个自然庄及10个村民小组水泥路相通,并打通14个村民小组排房路74条。通过做工作使群众自愿拆除在道路上的旧房13座,52间;同时投资26万元,在冢洼自然庄硬化了全长2600米的排房路和修建了3600米的排水沟,道路两侧全部用玉兰进行了绿化。二是完善村室、卫生所和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部占地12亩,投资5万元,维修了房舍、院落、地平、大门、绿化了大院,改善了办公条件。投资15万元对村卫生所进行改造,设有诊断室、医疗室、病房、药房、医务人员,医疗条件均属合格的村级卫生组织,从而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同时,投资2万元在村完全小学内新建幼儿园一所。三是人畜吃水,确定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采取群众自愿协商的办法,打机井,建水塔,铺设管道,确保安全用水,目前,全村自来水井入户率达到98%以上。四是亮化工程,投资26万元,在前曹营、后曹营、冢洼3个自然庄安装路灯88盏,实现亮化。五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路、林、渠、沟、井进行了综合整治,发动全村干群动,铺砂石1.3万方,整修排水沟12条,14公里,整修田埂、路边沟18公里,动土方3.1万方。投资8万元修过路桥涵13座;投资56万元,打机井12眼,架设高压线路1700米,解决了1000亩农田的用电问题,目前,全村高产稳产的标准田达到2900亩,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业园田化格局。通过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村容整洁,村民家园美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镇向着建设文明镇村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建设农民宜居村庄。以“一园五化”(经济园和净化、美化、硬化、绿化、规范化)为目标,以农村环境整治为手段,建成农用沼气32个、垃圾池12个,完成改厕、改厨、改圈280户,自来水普及率100%,美化农房216户651间,种植景观树10000余株,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物化效果,展示了农村整体新貌。投资2万元,建立了曹营村农民文化书屋,藏书4000余册,培育新型农民1000余人次,完成6000平方米农民文化广场建设,-入户率85%,“新农合”参合率98%,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型农民的风采得以彰显。   塑造和谐新风正气。发展农村民主。深入开展“两发挥两促进”党建主题活动,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深入推进村民自治,严格落实“一事一议”,建立公路维护、环境卫生等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民投、民建、民管、民受益。开辟农民法制宣传栏12块,长期开展农民法制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全民共建平安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的浓厚氛围。凝聚农村新风。制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形成“相信科学、移风易俗、诚信包容、克己礼让、勤俭自强、团结互助”农村文明新风。   

柴庄村

  柴庄村位于曲屯镇东部,距镇区2.5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村,420户,1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9亩,总人口1950人,是曲屯镇唯一的回民村。全村共有党员工4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工5人。   柴庄村特色产业   汽车附件产业是柴庄村多年来的传统支柱产业。这里有全国闻名的中原汽车附件城。目前,有商户80余户,7个汽车座垫加工厂,从业人员达到目的1200人,生产经营各类汽车座垫、地板及太阳膜等汽车精品20多个系列,130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23个省市200多个大中城市。   柴庄村近年来兴办大事实事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务实,真抓实干,在村党支部书记杜太法同志的带领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005年,筹资16万元修建312国道至村部水主路线斗争1000米;   2009年,筹资8万元对村部进行修缮,包括大门改造、地坪硬化、粉刷围墙,村室面貌焕然一新。   2011年,筹资10万元,修建村部至学校水泥路600米。   热情、好客、诚恳、质朴的柴庄人民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崭新、美好的明天,同时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洽谈。   

花栗树村

  花栗树村位于曲屯镇西北部,距镇7公里,全村辖7个自然庄670户,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0亩,总人口2701人,党员51人,村干部5人。   花栗树村的特色产业有烟叶种植和家禽养殖。其中种植烟叶200亩,主要品种是云烟87,建有密集炕房5个。家禽养殖以养鸡为主,有养殖厂2个,总占地面积5亩,修建鸡舍54间,养殖规模30000余只。   公益事业方面,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种植速生杨1000亩,既绿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经济效益。近年来,投资120余万元硬化道路5000多米,方便了群众出行。   

刘冲村

  刘冲村位于曲屯镇北1公里,辖5个自然庄(时河、刘家、台南、大北营、小北营、),525户,18个村民小组,人口2210人,耕地3600亩。党员个,村“两委”成员5人。   近年来,刘冲村的社会公益事业快速发展。一是投资24万元,硬化村庄干道2200米;二是投资3万元,修缮教学楼及增添一座无塔供水器,改善学校办公条件;三是利用规划为国家粮食增产千亿斤项目区,打深位机井40余眼,修整田间生产路5条,共长5公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加快空心村改造,在台南自然庄东,改造近30余亩耕地。目前,全村实现“五通”,即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水泥路,主干道实现了“三化”即,绿化、美化、硬化。   

楼子王村

  楼子王村位于曲屯镇东部,距镇区2公里,临312国道,辖3个自然庄(伞匠营、王庄、楼子王),人口3462人,耕地3000亩,辖区内18个村民小组,村部建筑14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现有7个村干部。楼子王小学现有9个教师,176个学生。   长期以来,汽车附件是全村的工业支柱,全村有700户1000余人在外地经商及在附件城从事汽车附件生产、加工、销售的有吸纳外地劳动力2000多人。在公益事业建设方面,一是投资2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1万元,自筹9万元),实施饮水工程,使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解决了群众安全用水问题;二是投资24万元,硬化了2条总长1500米的村庄干道;三是投资25万元整修教学楼,安装了摄像头15个,与镇的技防中心联网,改善学校办公条件和村部的办公条件,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罗洼村

  罗洼村位于曲屯镇西北部,距镇区5公里,西与内乡灌涨镇接壤,距离周边集镇较远。全村6个自然庄,13个村民小组,村总人口2077人,533户,总耕地面积3900亩,村干部5人,党员40人。2010年至2012年连续2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花生、烟叶是本村主要经济作物;小麦、玉米是本村的主要粮食作物。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作了以下几点工作:   1、2009年:①为改善村活动场所简陋破烂的状况,争取上级资金5万余元,自筹资金5万余元,新建村部8间,建筑面积212平方米,购置办公桌凳及档案柜,改善了办公条件和环境。②争取烟草公司项目资金10万余元建标准烟楼10个建筑面积506平方米;③与灌涨电所协调将北台区30千瓦变压器更换为50千瓦,缓解用电紧张之困。   2、2010年:①为改善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投资1.5万元新建师生厕所一座,建筑57.5平方米。②发展3000只养鸡厂一个,年产值可达5万元。   3、2011年,争取资金1.5万余元,建立村文化书屋,提高了村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   4、2012年,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7万余元,新建村文化大院舞台、购置安装体育器材安装和整修村部大院,被南阳市评为三星级文化大院。   5、2013年:①争取以工代赈修路项目资金21万元,新修了村河坝路和完成了马洼自然庄西两处1000米的道路硬化;②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7万余元,整修加固小燕河河坝险桥一座,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马家村

  马家村位于曲屯镇北部,距镇区3.5公里,全村辖谢家、赵家、马家、田家、郭楼、高家6个自然村450户,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19亩,总人口1820人,其中党员32人,村干部5人。   马家村地貌属于岗坡丘陵地貌,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土地贫脊,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花生、黄豆等种植为主。   受到汽车附件产业的带动,青壮年劳动力自觉融入汽车附件产业大军,共有50户走出去从事汽车附件生产加工销售,从业人员达300人。村内有养鸡场一座,占地0.5亩,位于马家村部附近,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养鸡2500只。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借助粮食增产千亿斤项目工程的实施,新打机井27眼,整修道路2200米,受益耕地面积1500亩,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   马家村小学有4个教学班,6名任教老师,100名学生;设有村卫生所一所,3名医护人员3张床位。   

彭岗村

  彭岗村位于曲屯镇西部,距镇区3.5公里,全村辖大彭岗、小彭岗、西坡、小李岗、罗岗等5个自然村,348户,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9亩,总人口1510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村干部5人。   彭岗村的主要特色产业是烟叶和玄参。烟叶种植面积140亩,主要种植品种是云烟87,为提高劳动生产率,2011年在小彭岗修建密集炕房8个。玄参种植面积200余亩,是全村另一个主要经济收入渠道。为搞好生态绿化,建有经济林30余亩。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公益事业,2011年通过群众集资及向上争取等渠道筹资10余万元,硬化小彭岗庄内道路500米,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2012年新建变压器一台,有效解决了村民用电高峰时电压过低问题。  

齐岗村

  一、基本情况   齐岗村位于曲屯镇西南部,距镇区3公里,全村辖齐岗、薛王营、小时营、王河、马坡、周营、土寨等8个自然庄,730户,2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329亩,总人口3019人,党员61人,村干部7名。   二、特色产业   近年来,烟叶是齐岗村一项支柱产业,种植烟叶1200亩,其中烟叶千亩示范方一个,种植品种以云烟叶87为主,烟叶烧烤中心有炕房50个。   齐岗村种植玄参300亩。   养殖业以猪为主,其中周元欣养殖厂占地0.5亩,养猪20头;齐丙秋养殖厂养猪75头占地0.6亩;齐伟敏养殖厂养猪80头占地0.7亩,齐元岑养殖厂养猪62头占地0.6亩。   三、近年来所办实事好事   1.2011年向上争取资金110万元建成马坡大桥。   2.2012年利用一事一议通过村民自筹和上级补助在土寨硬化道路1200米,方便了群众出行。   3.2012年重新整修了敬老院,新建房屋8间,改善生活了敬老院生活条件。   4.2012年春对环村路和高速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种植广玉兰、杨树、桂花树、芙蓉树等树种5000余株。  

五龙庙村

  五龙庙村位于曲屯镇西北部,距镇区2公里,全村辖东营、西营、王家、曹庄、王半坡、王营、伍岗、沟西、李怀龙等11个自然庄,735户,2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12亩,总人口3012人,其中党员55人,村干部7人。   五龙庙村在伍岗自然庄北有蛋鸡养殖厂一个,养殖规模3000只,占地面积1亩,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在“两委”的努力下,五龙庙村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7月,在原来村小学的基础上兴办了华侨小学,总投资30万元,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现有教学楼3座,学生宿舍1座,教师住室20间,能容纳师生600余人,现有教师20人。最近又向上争取资金100万元,修建了学生食堂,为广大学生生活学习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兴国寺村

  兴国寺村位于312国道1126公里处南侧,全村辖1个自然庄,8个村民小组,356户,1460人,党员37人,耕地940亩。群众主要从事汽车附件加工、销售。   近年来,兴国寺村大力搞好经济建设,以汽车附件产业为依托扩规模,上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全村有200余户,800余人从事该项产业的加工销售,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成为农民增加的主要途径。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采取入股经营的方式,筹资80万元新建养猪厂一座,存栏500余头,拓广了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   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社会事业的快速进步。一是投资30万元新修村室16间,硬化占地3116平方米的文化大院,修建了舞台,安装了健身器材,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二是投资50多万元,硬化水泥道路3.4公里,整修排水沟1000多米,并栽植常青树进行绿化;三是投资80万元建设农田“井井通”工程,使全村80%以上的耕地做到机井灌溉,旱涝保收;四是投资68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个,配垃圾收集车两台,转运车一台,使村里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五是投资4万元搞好墙体粉刷和墙体布展;六是以安装太阳能为主,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目前,全村有百分之三十村民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取暖。村先后被市县授予“五好党支部”、“强村”等荣誉称号。   兴国寺村一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契机,以治理农村“五乱”(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粪土乱堆)为突破口,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全面清理主次干道及房前屋后的杂草、垃圾。同时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垃圾定点倒,实施两天一清扫,两天一清运,段段有人管,不留空白点;二是开展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工程,对全村的主次干道全部用广玉兰、女贞等长青树进行绿化,共植树木5000棵。对村内破旧房屋,进行有重点、有计划的拆除,粉刷墙体4000平方米,完成墙体布展2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形成了路相通,树成行,房成排的新农村景象。   投资30余万元,新建村标准化卫生所一座,解决了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村参保率达到98%。按照上级政府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全村“五保户”14人,全部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户做到应保尽保。   利用每月15号的党员活动日,对党员进行培训,开展党建、法律、农业等知识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二是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每月有针对性组织广大农民进行学习,主要学习农作物管理,畜牧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做新农村新农民。三是为了提高群众素质,还投资1万多元,布展以“尊老爱幼、清洁卫生、村民公约”为主要内容的墙体广告20多块,为新农村建设营造浓厚氛围;四是村组织了“好媳妇”、“好公婆”、“遵纪守法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并开展了禁毒、禁赌工作,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提高了文明意识,规范了文明行为,使广大群众有养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刘冲村特产大全




刘冲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