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铺镇大榆树村位于杏花山下镇平县城东5公里的十二里河畔,南邻312国道,北连宁西铁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榆树战斗就发生在这里。现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1800亩,特别是膨润土子料非常丰富。
近年来,大榆树村“两委”在柳泉铺镇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围绕“经济强村,烟叶富民”的两大定位,突出“发展创新”主题,主攻招商引资和烟叶支柱产业生产,成立了镇平县丙意烟叶种植农民合作社,着力办实事,使村经济快速发展。
2013年春,大榆树村委为了壮大支柱产业,着手建设烟田千亩方,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00余亩的烟叶育苗中心,烟叶烘烤中心,每年安排就业200余人,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近年来,大榆树村“两委”通过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龙源社区,彻底改变我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东十二里河畔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在在洽谈的项目有投资1000万元的利欣药业二期工程,投资3个亿的膨润开发项目,投资900余万元的华阳老年活动中心。现在大榆树辖区内已引资20余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有南阳利欣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大山实业有限公司,中的胶合板厂,侯记生态园,阳光加油站等重点企业。
发展中的大榆树村,充满了希望,大榆树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热切期盼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投资,共谋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24301 | 473000 | 0377 | 查看 大榆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马庄村 |
镇平县柳泉铺镇大马庄村,位于伏牛山南麓,距县城5公里,两条县级公路从村经过,交通便利。村总体面积3.9平方千米,东部丘陵,松树面积2000多亩。西部平原,十二里河从村中部穿过,我村利用河道建了三个河坝,基本解决土地灌溉。全村共有8个自然庄,村“两委”成员5人。 农业方面,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发展特色经济种植模式,以棉花、烟叶、辣椒、蔬菜、果树、苗圃、养殖为主,从根本上改变了全村经济面貌。 现我村正在进行新型社区建设,新型社区包含学校、医院、体育中心、敬老院,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方便了群众生活,同时也缩短了城乡差距,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
温岗村 |
温岗村位于杏花山以南,柳泉铺镇以北约2公里。全村共有7个自然庄:温岗、大温庄、小温庄、小水沟、柳泉、小南岗、沙沟。1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650人,党员54人,“两委”班子成员5人。现有耕地面积4900余亩,以生产优质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以发展优质烟叶、棉花为经济支柱产业。 温岗村交通便利:南邻312国道,县定柳卢路、柳老旅游线路及三条村主干道贯穿全境。基础设施齐全:现有村卫生室一个,便民超市一个,完全小学一所,方便村民就医、学生入学及基本生活所需。全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结束。建蓄水池一座,各个村庄路口安装监控摄像设备,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
付营村 |
付营村地处柳泉铺镇西北部,杏花山腹心地带,北靠杏花山,县城六路公交车经过村内,全村8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2人,其中党员44人,耕地面积以国家卫星定位测量为4183.80亩,与山丘、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村内主次干道8条,道路总长8公里,其中水泥路、村村通15公里,建有500亩小朵果基地。 由于我村地处偏僻、水资源贫乏、土地瘠廖,农业生产靠天等雨,农业收入无保障,被定为国家级贫困村,近年来通过一事一议村民代表同意,新打农业生产用水井8眼,并且新建了村文化大院,逐步丰富农民生活,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
大榆树村 |
柳泉铺镇大榆树村位于杏花山下镇平县城东5公里的十二里河畔,南邻312国道,北连宁西铁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榆树战斗就发生在这里。现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1800亩,特别是膨润土子料非常丰富。 近年来,大榆树村“两委”在柳泉铺镇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围绕“经济强村,烟叶富民”的两大定位,突出“发展创新”主题,主攻招商引资和烟叶支柱产业生产,成立了镇平县丙意烟叶种植农民合作社,着力办实事,使村经济快速发展。 2013年春,大榆树村委为了壮大支柱产业,着手建设烟田千亩方,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00余亩的烟叶育苗中心,烟叶烘烤中心,每年安排就业200余人,实现收入500余万元。 近年来,大榆树村“两委”通过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开发建设占地1000余亩的龙源社区,彻底改变我村群众的居住环境,东十二里河畔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现在在洽谈的项目有投资1000万元的利欣药业二期工程,投资3个亿的膨润开发项目,投资900余万元的华阳老年活动中心。现在大榆树辖区内已引资20余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有南阳利欣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大山实业有限公司,中的胶合板厂,侯记生态园,阳光加油站等重点企业。 发展中的大榆树村,充满了希望,大榆树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热切期盼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投资,共谋发展。 |
辛集村 |
辛集村位于镇平县柳泉铺镇东北边缘,紧靠潦河西岸,河岸线长达1.5公里,林木面积300余亩,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域面积,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我村共5个村民小组632人,其中回族308人,蒙古族146人,汉族86人,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大聚居村,治安良好。我村耕地面积895亩,为沙质土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共有机井14眼,旱能浇,涝能排,为我村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
温营村 |
温营村位于柳泉铺镇东北约5公里处,南邻遮山镇小苏庄村,西邻大湖村,东邻大庄寺村,北接辛集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2122亩,共有3个自然庄,即温营,大吴庄,马小庄。9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1445人,党员41名,小组长9名,村干部5名。现有小学校一所,卫生所、小超市、小饭店共8家。 近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下全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全村现有县道六柳路和村道两条主干道贯穿全村东西,特别是县道六柳路已是连接卧龙区安嗥镇出口大门。共有生产路8条,机井15眼,蓄水池1座,机井、蓄水池可浇地12亩,能使800人受益,给群众的丰产、丰收增添了保证。根据上级精神,我村又于今年安装摄像头5个,监控平台一个,这些设备的使用,给犯罪分子一个有力的打击,使全村治安状况更好。 在党的农村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新事物、新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了牢固的基础,接受新生事物的观念也在飞速发展,在种植结构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种植观念,由待温饱意识提高到了发展特色经济、向原有的基本农田姚效益的新理念。现有引进鲜桃园40亩,中药材50亩,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温营将来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村现有在外工作人员12员,处级1名(人民日报社),副处级1名(省公安三处,已退休),借助这些有利条件,于2006年争取国家财政扶持资金,省教育厅下拨10万元,新盖教堂11间,是温营村小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2013年被教育系统定为村级完小。学校现有教师15名,学生250名,教室、办公室、宿舍共40余间。由国家支持的完小餐厅也开工在即,这些给今后的学生就读,学校培养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村长期在外务工人员119人,每人每年收入2.5万元,这些资金的流入,给全村的经济市场增添了活力。 我们坚信,有党的正确路线的指引和支持,有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支持,温营的水会更绿,山会更青,明天会更好。 |
王河村 |
王河村位于柳泉铺镇东北3公里处,北与大湖村,西与温岗村,南与田岗回民村接壤。王河村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在外工作人员众多。村辖5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428户,1826人,耕地12816亩,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48人。村“两委”班子富有开拓精神,团结协作,乐意为民办实事。严格决策议事程序,管理民主,村情稳定,利用我村有效资源,发展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大棚蔬菜种植,发展林果业,使我村农民经济收入年年递增,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我村投资40余万元盖教学楼2幢,共30间,有6所教室及老师住室。我村投资万元美化校园环境,在校学生1-4年级103人,学前班30人,在职教师8人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投资15万元建村办公楼1幢,共10间。有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两委办公室,治安室,计划生育村室,孕检、药具室等,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近年来,在支部村委的努力下,通过本村在外工作人员多不忘故乡情活动,争取上级资金60余万元,修村村通4.2公里水泥路,方便了全村群众出行,使每个自然庄告别了过去下雨泥泞历史。 在支部村委的努力下,村卫生所在设备配置、环境美化、医术精湛上在我镇名列前茅。以优质的服务得到卫生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王河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通自来水,安装摄像头6个,两年来共打机井12眼,兴修农田水利设施使农业获得大丰收,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
田岗村 |
田岗村位于柳泉铺镇东部,临近312国道,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1个自然庄,6个村民小组,235户,1020人,4名村干部,17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803亩,主要围绕肉食屠宰加工产业,实现生产总值达9800万元,是一个典型的回民聚居村。 我村党干部整体素质较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项工作都能出色完成,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00元,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位于全镇前列,社会大局长期保持稳定,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县级表彰的“五好农村党支部”,“治安模范村”、市级表彰的“文明新村”、“先进基层党组织”。 |
西沟村 |
西沟村位于柳泉铺乡北部,毗临安皋乡和老庄镇,辖4个自然庄,8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人口826人,党员23人,村“两委”成员3人。全村现有耕地11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仅仅是1400元,因此,一直以来被市、县定为贫困村。 目前,该村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和党员、群众们的支持下,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使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2012年,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该村硬化道路达到2300米,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2013年是该村实施整村扶贫开发的第一年,重点把影响该村的“瓶颈”消除掉,即产业化发展项目模式。以扶贫开发为契机,着重在生产性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和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方面有突破,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在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基础上,确保该村实现脱贫致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种养,加快全村奔康致富步伐。 |
青山村 |
镇平县柳泉铺镇青山村,位于伏牛山前麓,村域面积4.5平方千米,北部山区,中南部呈线丘陵地势,距镇平县城6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柳卢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东窖场河、西窑场河浸润全村2786亩耕地。全村共有1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人口1900余人,荒山荒坡面积约5000亩,村两委成员共5人,0党员37名。 我村北部山区盛产民用建筑石材,因辐射小,质材好,被南水北调工程定为指定用材,南阳、邓州、新野、方城等地的石质建材、民用建材均出自该村北部山区。 农业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村呈现了特色经济种植模式。西瓜个大皮薄,以“砂”、“甜”著称,甜瓜以“十道筋”为主,该品种在我村特有的土质上呈现了“酥”、“脆”的优良品质,远销郑州、南阳和襄阳等地;红薯、花生等农产品,也是供不应求,每到收获季节,前来收购的商贩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 我村境内东北部的塚坡占地约20亩,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高约10米。据祖辈相传为齐王坟,是县级重点保护对象,近年来两次被盗未遂,至于该齐王为哪朝哪代,墓中有何珍贵文物,还有待相关专家进一步考证。 我村办火烧庙小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镇平县著名的古老学校之一。早在明朝,火烧庙内便设立私塾,1906年在原庙址创建初等小学堂,1912年定名为火烧庙小学。建校以来,学校功绩卓著,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办学声望,远近闻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有18个教学班,内设初中部,施教半径30余里,办学规模达到高峰。今日火烧庙小学,层楼矗立,花团锦簇,教师乐教,学生善学,教学质量誉满四方,多次被县乡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试看明日火烧庙,必将前程似锦,更加辉煌。 |
朝阳村 |
朝阳村位于柳泉铺镇西北部10公里处,距312国道2公里,距县城4公里,辖区内有自然庄8个,村民小组10个,总人口2150人,发展党员31人。 朝阳村耕地面积约为2947亩,副业主要以养牛、养羊为主,村内一条河流、三个水塘,并建有拦河大坝,为全村农作物旱涝保收提供保障。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重视发展烟叶种植与扫帚加工等特色产业,一心一意为村民增产增收。 |
柳泉铺村 |
柳泉铺村位于城东10公里,镇政府所在地,辖区5个自然庄,18个村民小组,621户2546人,村民代表48人,总耕地面积2509亩,党员46名,柿园1100亩,是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山岗薄地村。 几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解放思想中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立足为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主工作,现将近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造文明新村为起点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逐步完善”,为建设思路,狠抓基础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村投资36万元,实现五个自然庄,庄庄相通,硬化道路4.5公里,其中包括三个组的清洁家园,路边绿化1600棵风景树;村投资28万元,修建拦河坝8座,使我村40%的农田成为旱涝保收田;村投资120万元,新建办公大楼及文化健身器材,现已使用。2012年这“四议两公开”在我村8组南200米处新修建拦水坝一座,村投资5万元,现已使用。 二、创新村借东风 招商引资,2012年五月引进玩具厂一个,总投资300万元,依托地毯厂位置占6亩,现已投产使用,使我村60人男女进厂工作。2012年按上级文件精神,争取土地60亩,建设文明新村和老年娱乐广场,已基本完工,正准备使用;原蚕场经多方努力,引进升降机和机械备件厂,投1.5亿元,我村广大干群做了大量后备工作,新建道路1.5公里,建蓄水池1座,即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生活,又使我村剩余劳动到厂工作。 三、物质精神两手抓 我村在发展中做到“三不误”,抓农业不误劳务输送;抓经济不误宣传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抓建设不误群众实际问题。几年来,我村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民调、民兵共青团、妇联等各项工作均名列全镇前列,被上级和群众称为“三无”村,无刑事、无偷盗、无-,出现了众多的文明户遵纪守法、好妯娌、好婆媳,大家互敬互爱, 开展活动,助推创建 紧紧围绕争创市级文明新村的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好移风易俗活动,倡导文明习惯养成,提高广大群众对科学文明的认识,破除封建迷信,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先后组织开展“五好家庭”、“美德在农家”、“守法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不断培育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村的经济实力有了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连续几年来获得市县“五好村党支部”、“文明强村”的称号。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好探索完善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上下一心、步调一致,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柳泉铺村创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李老庄村 |
柳泉铺镇李老庄村位于杏花山南麓,南邻312国道,西接镇平县城,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村辖8个自然庄,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46人,耕地面积2800亩。 近年来,村“两委”在柳泉铺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工业强村,烟叶富民”两大主题,突出抓好环境优化,招商引资产业培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多方筹资修建拦河坝一处、水泥道路两条。基本实现了庄庄路相连,户户洁净美,人人谋经济,家家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筑巢引得凤凰来。村“两委”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内外相连,招商引资,先后引进鑫奥矿业,军翔制衣,南阳石油总公司第十三加油站,华阳驾校及机动车检验中心,民康万头养猪场等5家企业,吸引从业人员260余人。投资3亿元的凹凸棒深加工项目,注册资金已到位,后续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烟叶产业培植效果明显。2013年新建300亩烟叶示范大方一个,烟叶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风正一帆悬,发展正当时。乘“-”东风,村“两委”班子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勤劳智慧的广大村民一道为李老庄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努力拼搏,在此,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李老庄村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未来。 |
黄楝树岗村 |
黄楝树岗村又名过岗村,建于1978年,“过岗”的由来是过岗水利工程,陡坡水库干渠从我村地下穿过,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因为这里地势高,水渠是暗渠,它从白石头庄南边一直到王沟庄,长达6公里)而得名,我村位于镇平县城以东15公里,柳泉铺镇政府以西5公里,312国道贯穿村中部。辖有9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耕地2953亩,人口2215人,现有党员35名,5名村干部,15名组干部,县人大代表1名,镇人大代表5名,村民代表31名,村监委会3名。 有史以来,我村就存在着人畜水难问题,靠天吃饭,人均耕地又少。近年来,这些原来的劣势逐步在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民们对党的政策拍手叫好,对村“两委”班子的信誉度也相当高,各项工作都名列前茅,如: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党建工作,精神文明方面等,2012年度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先进村”。尤其是,新支书上任后,把学校建设当作突破口,集资将近20万元,整建危楼一栋,学校院墙重垒,绿化面积增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今年通过上级拨款,学校争取资金,学校门窗全部换新,院内重新整理,给全校师生一个宽敞、明亮地教学环境。 群众给予“两委”班子所做出的成绩高度肯定,但班子成员并不以此盲目骄傲,他们把成绩看成是起点,将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沿着党-提出的奋斗目标,奋力拼搏,绝不辜负党的希望和村民们的信任。 |
后洼村 |
镇平县柳泉铺镇后洼村,全村总面积9500亩,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其中耕地面积4000余亩,其余是山川、河流及村庄,北部是杏花山前怀,山上有丰富的石材资源,有十几台大型石子机生产优质石子,是南阳、镇平、新野等地石材供应地,全村总人口2055人,辖14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 在村支部、村委的领导下,全村3664亩耕地已流转1600余亩,仅此一项全村每人收入增加300余元。近年来,村建小学一座,教学楼30间,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我村建村委文化大院一座及娱乐场所、房屋8间,卫生所大楼一座,房子14间,硬化水泥道路1条,直通312国道,全村户户吃上安全饮用水,少数自然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并安装路灯。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指引和带领下,我村村民收入逐年增加,过去的破烂草房,石头院墙,现已变成平房楼房。村容整洁,群众美满幸福,多次被省、市、县、镇各种表彰和先进荣誉。 |
范营村 |
镇平县柳泉铺镇范营村位于该镇西南部,该村西距镇平县城7公里,东南西三面分别与遮山镇、安子营镇、雪枫街道办事处接壤、北与马庄村达界,现辖范营、李营、崇圣观、前马岗、后马岗5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2700人,其中党员39名,耕地面积3400余亩,东十二里河自村东部流经该村,新修建的312国道从村北部穿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范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立足本村实际,抢抓机遇,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兴办实事,进一步加快发展:累计修通“村村通”道路3500余米;争取上级项目建成了范营村水站一座,解决了范营村及周边三个村6000余名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筹资2万余元在村主要路口安装视频监控探头8个,建成视频监控平台1个;发展烟叶面积500余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200余亩,培育出烟叶、苗木花卉两个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村呈现出干群齐心协力、群众安居乐业、特色产业明显、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在全镇各村综合目标考评中被评为一类村。 |
大庄寺村 |
大庄寺村位于镇平县柳泉铺镇东5公里处,与南阳市卧龙区安嗥镇一河之隔,村辖5个自然庄,9个村民小组,306户,1251人,耕地面积1914亩。其中居住汉族群众80%,蒙族20%。该村环境幽美,历史悠久,有较早历史的古迹建筑大庄弥陀寺坐落于此。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2名,党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5名,35岁以下党员6名。村领导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乐意为民服务,严格决策议事程序,管理民主,村情稳定。 近年来,村“两委”利用得天独厚的潦河水源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特色产业,并围绕市场需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以小面积产业技术示范带动全村产业发展。天然无公害大葱示范园率先使用生物新型药剂、反光膜等先进技术推广,提高了大葱品质,使我村大葱知名度大大提高,客商源源不断来采购,该产品价格高出市场价0.2元以上,使菜农得到实惠,实现菜农增收。目前我村笼养鸡存栏2万余只,年收益40万元。猪存栏300余头,其中母猪80余头,饲养50头以上3户。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逐步走上了繁荣富裕的道路。 根据市场需求和与在外客商的协作,村副支书凭着年轻的气魄和胆略,第一个引进箱、背包加工厂,创办全村第一家座垫和半成品背包加工厂,目前该企业已建分厂3个,职工300余人,其中女工200余人,月收入2000余元。开辟了一条农民工不出门也可在家门口就业的道路。 我村“两委”在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同时,也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投资26万元,建成3公里“村村通”道路一条;投资2万余元,建成视频监控平台一个,安装摄像头6个;投资10万元,兴修农田水利设施,营造防护林。三年来共新打机井10眼。使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使我村荣获镇“先进治安模范德村”荣誉称号。 |
大湖村 |
柳泉铺镇大湖村位于县城东北11.5公里处,东濒潦河,西邻铁河。据传,清康熙年间,此地原为湖泊,后经潦河泥沙逐渐淤积,才开始有人陆续迁入,终形成大湖村。 大湖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全村共798户3340人,辖大湖、后庄、小湖、吕岗、小吴庄、前袁庄、后袁庄7个自然庄,耕地面积4976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花生等农作物,近年来,我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目前全村核桃种植面积20余亩,并兴办500头规模养猪场一座。 |
任家庄村 |
明万历年间,任姓由-县迁此建村,故名任家庄。任家庄村地处柳泉铺镇西北部,312国道以北,与大榆树村、李老庄村、付营村为邻,全村辖5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41人,党员20人。 全村耕地面积2157.93亩,分布宁西铁路两侧。村村通800米,与付营、大榆树相接。我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水资源贫乏,土地瘠廖,农业生产靠天等雨,农业收入无保障,被国家定为贫困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