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嘉峪关 >> 新城镇

新城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新城镇简介

   2002年末,新城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有耕地23756亩,天然牧草9.1万亩,水域5922亩,戈壁面积175499亩,沙漠面积14745亩,林地10317亩。造林绿化面积751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2.2%。水利设施完善,有271公里水渠,84眼机井,以及拱北梁水库和锅盖梁水库。有魏晋墓、明长城、伊斯兰教香太师庙、李陵碑、新城林场、乾园山庄、草湖等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 新城镇2002年末,新城镇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2035户,8186人。副科级以上党政干部8人,镇所属单位正式职工49人,临聘人员18人。驻镇单位11个,镇属站所10个。全镇有镇镇企业282家(其中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企业211家,占企业总数的74%),其中集体企业11家,私营企业1家,其余为个体企业。镇镇企业从业人员1128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4%。
  2002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13143.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066.99万元,二、三产业产值8077万元。财政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9.33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24平方公里 620201100 735100 0937 查看 新城镇谷歌卫星地图

新城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野麻湾村 0 0

----

查看 野麻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横沟村 0 0

----

查看 横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城村 0 0

----

查看 长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城村 0 0

----

查看 新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沟村 0 0

----

查看 中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观蒲村 0 0

----

查看 观蒲村谷歌卫星地图
泥沟村 0 0

----

查看 泥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安远沟村 0 0

----

查看 安远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城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城镇

   2002年末,新城镇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有耕地23756亩,天然牧草9.1万亩,水域5922亩,戈壁面积175499亩,沙漠面积14745亩,林地10317亩。造林绿化面积7510亩,绿化覆盖率达到2.2%。水利设施完善,有271公里水渠,84眼机井,以及拱北梁水库和锅盖梁水库。有魏晋墓、明长城、伊斯兰教香太师庙、李陵碑、新城林场、乾园山庄、草湖等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 新城镇2002年末,新城镇辖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2035户,8186人。副科级以上党政干部8人,镇所属单位正式职工49人,临聘人员18人。驻镇单位11个,镇属站所10个。全镇有镇镇企业282家(其中交通运输、旅游服务企业211家,占企业总数的74%),其中集体企业11家,私营企业1家,其余为个体企业。镇镇企业从业人员1128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4%。   2002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13143.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5066.99万元,二、三产业产值8077万元。财政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9.33元。  

峪泉镇

  峪泉镇地处甘肃省嘉峪关市,位于驰名中外的天下雄关——嘉峪关脚下,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东邻新城镇,东南与文殊镇相邻,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接壤,西邻玉门市,北接金塔县,峪泉镇辖嘉峪关村、黄草营村、断山口村、安远沟村4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50平方公里。总人口8525人,农业人口4683人,耕地面积9674亩。镇党委下属8个党支部272名党员。峪泉镇是甘肃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镇,也是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试点镇。   峪泉镇区域内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国道312线、兰新铁路从中穿过。拥有汽车、拖拉机847台(辆),农用三轮车165辆,农村机械总动力26815千瓦。自来水、有线电视、村组道路铺油、小康住宅改造均达100%,电信宽带入户率达30%以上,峪泉镇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27元,居嘉峪关市之首。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明代的天下雄关—嘉峪关、悬壁长城,形成于战国时代的古岩画——黑山石刻群以及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第一墩等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土豆、大葱、洋葱、胡麻,其中黄草营村的土豆、嘉峪关村的大葱最为有名。   -   乡镇荣誉   从2000年2008年,先后获得“甘肃省明星乡镇”、“甘肃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电话乡”、“甘肃省第三届全民健身月活动优秀组织奖”、“甘肃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峪泉镇“甘肃省文明乡镇”、“甘肃省双拥模范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又被嘉峪关市评为全市精神文明单位,被省建设厅评为省级村镇建设先进镇,被省政府评为甘肃省文明镇。截至2007年底峪泉镇共有甘肃省级文明单位1个,嘉峪关市级文明标兵单位3个,嘉峪关市级文明单位6个,郊区级文明单位27个。2008年审核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051户,占总农户数的75.8%,同时开展了“卫生模范户”“敬老模范户”“致富带头户”“廉洁家庭户”等评选,激发了群众争优创先的主动性,乡风文明、文明乡镇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效果,涌现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断山口村党支部书记梁秉武被评为甘肃省双拥模范先进个人,安远沟村村民马春平、周德文、郭建军、罗必胜等4人自发临危救助深受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而受到表彰奖励。  

文殊镇

   2002年末,文殊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绿地面积0.59万亩,可耕地面积1.7万 文殊镇亩。镇党委辖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4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9名,占全镇总人口的6.75%。   全镇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37户,总人口7394人。共有镇属单位5个,驻镇单位11个,有职工206人,专业技术人员52人。中学1所,小学5所,有教职工78人,学生1071人。   2002年,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依靠科技、以点带面的基本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坚持发展精品农业、珍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全面加快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殊镇   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以点带面,建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食用菌基地、兽医站良种畜禽扩繁基地、冯家沟村林果育苗基地、石桥村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等,初步形成了镇有基地、组有点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同时,各村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畜牧、蔬菜、建材等已逐步成为文殊镇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坚持“适度退耕还草,以草换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引进种植了俄罗斯饲料菜、美国苣菊草、紫花苜蓿等饲草新品种,引进了波尔山羊、陶赛特、波德代羊、秦川牛等优良品种。镇兽医站以干部工资为抵押贷款6万元,启动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了人工授精等畜禽改良技术,已为全镇30多头牛授配了西门塔尔牛和上海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绵羊40多只。以镇兽医站为依托的畜品种改良换代初见成效。同时准备启动建设总投资400多万元的牛、羊胚胎移植项目,计划建成全省装备精良、独树一帜的畜禽胚胎移植扩繁基地。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高起点发展规模养殖,建设标准化暖棚圈舍,全镇初具规模的养殖户达到184户,牛饲养量达11007头,羊6084只,猪2387头,鸡18872只。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招商引资,使金汇果品蔬菜基地落户双泉开发区,3000吨蔬菜保鲜库投入运营。全镇日光温室已累计达到1366座,建筑面积761.6亩,占地面积1930亩。建设了占地3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种植了花卉、草莓等品种,示范作用初见成效。2002年,全镇生产玉米、蕃茄、瓜类等良种3万多公斤。与嘉峪关南市区一河之隔的河口度假村全面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民族风情餐饮旅游服务设施已陆续投入建设。镇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日趋扩大。11家集体企业和6家私营企业主要以建材、机械加工、酿造业、蔬菜贮运为主,主要产品有水泥、红砖、矿棉吸声板、白酒、非标件等。文殊水泥厂、珍珠岩建材厂、金汇果蔬基地、各红砖厂不断发展壮大;从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的个体经营户226家。全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200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21%。2002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5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2元,财政收入275万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106万元。   文殊镇   农村建设   2002年,全镇居民点建设完成36户,累计改建1946户,改建率95.53%。农田小型水利渠道建设完成22公里。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多次论证,已由省煤炭设计院定稿规划。镇卫生院门诊楼已开工建设。嘉文公路拓宽改造道路两边清障、疏通等工作进展顺利,路基加宽、路面铺油已延伸至河口五组。   电话入户率为64.11%,闭路电视入户率为56.85%,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嘉文、酒文、祁文公路贯穿全境,镇、村、组三级道路及居民点道路全部硬化,自来水入户率100%。农村居民点实现了标准化的统一改建,夏秋时节,门前院内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亮丽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雄关区

  雄关区隶属于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嘉峪关市2009年12月1日设置的3个市辖管理区之一。   雄关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嘉峪关市2009年12月1日设置的3个市辖管理区之一,其设置结束了嘉峪关市不设区的历史,驻嘉峪关市建设路综合办公楼。但它属于嘉峪关市的派出管理机构,并非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不是正式的县级行政区。   名称由来编辑   因地处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而得名。   行政区划编辑   雄关区辖胜利街道办事处、五一街道办事处、矿山办事处和峪泉镇。   界线划分编辑   镜铁、雄关两区界线西起嘉峪关、酒泉两市之间的县级行政区域界限——嘉峪关玉门线与省道215线中心线的交会点,向东沿省道215线中心线至国道312线,再沿国道312线中心线至阳关路,折向东偏北沿迎宾西路中心线向东至迎宾西路与新华南路中心线的交会点止。全线长27.5公里,界限以南属镜铁区,以北属雄关区。   兰新铁路、G30连霍高速、312国道过境。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有嘉峪关城楼、长城第一墩、七一冰川、悬壁长城、黑山石刻等。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镜铁区

  镜铁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嘉峪关市2009年12月1日设置的3个市辖管理区之一。其设置结束了嘉峪关市不设区的历史。但它属于嘉峪关市的派出管理机构,并非民政部在册的行政区,不是正式的县级行政区。   称由来编辑   因境内的镜铁山而得名。   行政区划编辑   镜铁、雄关两区界线西起嘉峪关、酒泉两市之间的县级行政区域界限——嘉峪关玉门线与省道215线中心线的交会点,向东沿省道215线中心线至国道312线,再沿国道312线中心线至阳关路,折向东偏北沿迎宾西路中心线向东至迎宾西路与新华南路中心线的交会点止。全线长27.5公里,界限以南属镜铁区,以北属雄关区。  

长城区

  长城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嘉峪关市2009年12月1日设置的3个市辖管理区之一(是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具有县区级行政单位职权与能力)。区工委、区管委机构驻市委党校,辖新华、建设两个街道和新城镇,共25个居民委员会、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3992人。长城区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   地方历史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 [1]   建制由来   2009年12月,在初冬纷扬的雪花中,一个新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在嘉峪关市酝酿出台— [2] —全市7个街道、3个工业园区和3个镇划分为3个功能管理机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长城区便是其中之一 [3] 。   这是嘉峪关市在考察和充分借鉴上海、天津、重庆、成都等城乡管理体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迈出的新步伐。与这一新体制相辉映的是嘉峪关市城乡一体化呈现的全新面貌, 条条平坦的大道向农村延伸,座座别致的现代农舍在田野上崛起,片片现代化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改变着传统耕作方式……在嘉峪关崛起的进行曲中,奏响着城乡一体的动人-。 [1]  作为全省新农村整体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市,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已在嘉峪关市初步形成,充满活力。   


新城镇特产大全




新城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