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辖乡。1954年属唐河县,1965年划入社旗县。1955年为太和乡,1964年改区,1966年建公社,文革期间更名为永红公社,1982年复名太和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刘集、范楼、马埂、闫店岗、宋庄、后赵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建筑为主。农产小麦、烟叶、棉花、红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万人 | 51平方公里 | 411327111 | 473000 | 0377 | 查看 太和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宋庄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埂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马埂村谷歌卫星地图 |
范楼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范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后赵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后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
刘集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刘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
闫店岗村 | ·社旗旅游·社旗特产·社旗十大特产·社旗十景·南阳品牌网·南 | 0 |
---- |
查看 闫店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赵河街道 |
社旗县辖乡。1965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与县城毗连。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方(城)枣(阳)、南(阳)驻(马店)公路交会过境。谭河、赵河、唐河流经乡境。辖河南街、李林庄、谭营、彭岗、代营、望东庄、双庄、柳营、贾楼、孔庄、贺新庄、何庙、刘庄、埠口、大官寺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具修造、建筑、造纸、面粉加工为主。农产小麦、棉花、芝麻、玉米、大豆。境内有豫南最大的“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交易市场。古迹有谭岗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
潘河街道 |
411327002200 121 双庄村委会 411327002201 220 贺新庄村委会 411327002202 122 贾楼村委会 411327002203 122 柳营村委会 411327002204 122 望东庄村委会 |
赊店镇 |
赊店镇,是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政府所在地,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辖8个社区,2个行政村,53个村(居)民小组,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万人。赊店镇是社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潘、赵二河交汇,三面环水,镇贯三岗。交通便利,南( 阳)驻(马店)公路、方(城)枣(阳)公路十字相交于此。 清时为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水运发达,繁荣异常。全国各地客商云集赊店,500多商号总集百货,72道街分行划市,72座庙香火不断,21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山陕会馆代表了赊店镇昔日的繁荣,2007年赊店镇被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沧海桑田,赊店巨变。近几年,赊店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工业调结构,城建拉框架,财政补收入,社会保稳定”的工作重点,经济实力连续九年居全县乡镇之首,位居全市乡镇第六名。 赊店镇由来已久。清时为河南省四大名镇(朱仙镇、回郭镇、荆关镇)之一。据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载:“育水以东唐泌之间赊店亦豫南巨镇也,在城东北九十里。”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赊店巡检司、设营讯、把总署。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21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临暮,船上楚湘歌舞达旦,岸上交易灯火如昼。500多商号总集百货,72道街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晋陕二省商人多发迹于此,商会捐银数万余两,建成堪称天下一绝的会馆。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见证了赊店镇昔日的繁华与兴盛。1949年成立南阳县赊店镇人民政府;1965年建立社旗县人民政府,驻社旗镇,谐原赊旗之音,寓社会主义旗帜之义;1975年更名为城关镇;198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社旗镇;1989年被河南省政府定为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名为赊店镇。 百年沧桑,古镇巨变。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使昔日古镇逐渐形成以酿酒业、制药业、旅游业、服装加工业、家庭手工作坊为主的新经济格局,经济和各项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六年位居全县之首。被省市政府评为“乡镇企业明星乡镇”、“治安模范镇”、“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科技示范镇”;被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五个好乡镇党委”。如今的赊店,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产业形成规模,社会大局稳定,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和各界朋友前来这方热土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创古镇辉煌灿烂的明天! |
桥头镇 |
桥头镇是社旗县西部重镇,位于社旗、宛城、方城三县、辖16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232个村民小组,43500人,83800亩耕地,南驻公路穿境而过。鸭河干渠横贯全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是我国优质棉产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抓重点奋力争先,办实事凝聚人心,建环境推进发展”的21字工作方针,确立了坚持一个中心(经济建设)扭住两大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突出三项重点(示范区、畜牧、非公有制经济)、打好四项基本设施(水利、交通、城建、通讯)的整体工作思路,有效地推进了我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高效含税农业实现了新世界突破,畜牧支柱产业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先后被市政府授予“科技示范乡镇”、“集镇建设明星镇”、“农综开发先进单位”、“综合治理规范乡镇”等荣誉称号。止98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9750万元,年均增长20%;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6亿元年均增长9%;财政收入完成250万元,年均增长12%;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2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收100万元,同比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2063元,比去年净增189元,畜牧业产值实现4391万元,年均增长12%。. |
饶良镇 |
社旗县辖镇。1956年为中心乡,1959年建公社,1962年复改区,1966年复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26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2.8万。社(旗)泌(阳)公路过境。饶良河、张庄河、泥河纵贯境内。辖饶良、黑刘庄、潭北、庄子营、核桃树、二户岗、黄桥、陈庄、九溃流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修、面粉加工、榨油、蚕茧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大豆。. |
兴隆镇 |
社旗县辖镇。1975年建吕楼公社,1983年更名兴隆镇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城南,距县城12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7万。社(旗)太(和)公路过境。辖大赵庄、赵岗、温桥、腰庄、后门里、吕楼、圭璋、张岗、罗庄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运输、建筑为主。农产小麦、棉花、烟叶、豆类、红薯。. |
晋庄镇 |
晋庄镇位于社旗县的西南部,南与唐河县接壤,西与宛城区毗邻,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46个村民小组。全镇有耕地面积5.84万亩,总人口28540人。 近年来,晋庄在农业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也迅猛崛起,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交通、通讯等事业发展迅猛。经过晋庄镇党委、政府数年来的不懈努力,该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形成以土豆、西瓜、棉花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目前,土豆、西瓜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棉花面积2.3万亩。围绕农业支柱为发展的乡镇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9年就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业总产值7300万元,工业总产值6700万元,人均纯收入1970元。在晋庄的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同步协调发展,医疗卫生设备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街道设施完备,敬老院内其乐融融,全镇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晋庄镇也连续几年被市、县两级评为“综合目标管理先进乡镇”、“小康乡镇”、“一星级小城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等,并于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南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重点镇”,2001年初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二星级小城镇”。. |
李店镇 |
社旗县辖乡。1975年建李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2.4万。豫49省道过境。有百亩堰、百果两个水库,水利资源丰富。辖李店、半坡、王厂、贾桥、古渡孙、北杨庄、薛庄、西杨庄、王庄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筑、 建材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玉米。. |
苗店镇 |
社旗县辖乡。1949年设属唐河县兴隆区郝寨乡,1958年改郝寨公社,属方城县陌陂区,1965年划归社旗县,1983年改乡。 位于县城东南,相距9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5.2万。南(阳)驻(马店)公路过境。辖郝寨、李洼、年庄、王营、十里井、大郝庄、石桥、康庄、揣洼、胡里、韩庄、尤庄、红庙、贾庄、胡庄、邢庄、徐庄、郑庄、闫台、五十里、张桥2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机具修理、建筑为主。农产小麦、棉花、红薯、苹果、芝麻。. |
郝寨镇 |
社旗县辖乡。1965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与县城毗连。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方(城)枣(阳)、南(阳)驻(马店)公路交会过境。谭河、赵河、唐河流经乡境。辖河南街、李林庄、谭营、彭岗、代营、望东庄、双庄、柳营、贾楼、孔庄、贺新庄、何庙、刘庄、埠口、大官寺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农具修造、建筑、造纸、面粉加工为主。农产小麦、棉花、芝麻、玉米、大豆。境内有豫南最大的“三粉”(粉面、粉条、粉皮)交易市场。古迹有谭岗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
朱集镇 |
社旗县朱集镇位于两市(南阳、驻马店)三县(社旗,唐河、泌阳)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距南阳飞机场60公里,省二级公路社(旗)一泌(阳)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乡辖15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3.4万人,总面积6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 朱集原属泌阳县,1958年属饶良人民公社,1961年为朱集人民公社,1965年划属社旗县,因人民政府驻朱集,故名。 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叫响了“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务实重干、敢于争先”的朱集精神,咬定乡财政和农民两个增收,扭住结构调整、发展民营,开发集镇、扩大开放四项重点,走出了—条具有朱集特色的兴农富民之路。农业注重培育特色经济,形成了烟叶、棉花加工,食用菌、林果、畜牧五大支柱,落实无公害林果3800亩,优质麦3.7万亩,烟叶面积6500亩,棉花2.3万亩。建成食用菌专业村8个,发展袋料香菇3000间200万袋,引进试种了双孢菇、杏孢菇、巴西蘑菇,逐步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系列化。建成林草牧沼一体化生态养殖小区三个,50头以上养牛大户7户,50头以上养猪户达300余家,其中200头以上养猪大户48户。集镇建设按照“三横五纵”的总体框架,形成了饮食服务、果菜、服装三条主街和食用菌、畜牧、棉花三个专业市场。根据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着力打造诚信、文明、生态朱集。200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70万元,农民人均现金入1400元,曾先后被命名为南阳市“科技示范乡镇”、“信访四无乡镇”、“成教兴农先进乡镇”、“治安模范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 乡-刘凤林、乡长谢明伟携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热诚欢迎八方宾客前来朱集投资经商,共同谱写朱集发展的新篇章。. |
下洼镇 |
1954年以前属唐河县,1955年归方城县,1965年划入社旗县。1965年建下洼公社,1966年更名东升公社,1982年复名下洼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1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4.2万。社(旗)下(洼)公路过境。辖吴庄、酒店、邱庄、兰庄、赵庄、马蹄、井洼、山口、周庄、余庄、范庄、阎庄、姜王庄、杜庄、桃园、坑黄、高庄、井楼、下洼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面粉加工、大理石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红薯、花生、芝麻。. |
太和镇 |
社旗县辖乡。1954年属唐河县,1965年划入社旗县。1955年为太和乡,1964年改区,1966年建公社,文革期间更名为永红公社,1982年复名太和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3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刘集、范楼、马埂、闫店岗、宋庄、后赵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商贸、建筑为主。农产小麦、烟叶、棉花、红薯。. |
大冯营镇 |
大冯营乡位于社旗县与宛城区结合部,社旗县县城西12公里处,南驻公路、社晋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1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人,耕地面积6.7万亩。 近年来,大冯营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务实拼搏,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极大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2003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68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296.1万元,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产值完成6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80元。同时,全乡广大干群克难攻坚,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全乡社会大局稳定,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2004年,我乡将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完善生产条件,强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集镇建设,全面落实社会稳定、科教兴乡、改革开放等措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
陌陂乡 |
社旗县辖乡。南阳黄牛繁育基地。1958年建陌陂公社,1961年改区,1966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9公里。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7万。社(旗)下(洼)公路过境。辖街北、街南、梁王庄、黑土留、大辛庄、完粮徐、张其浩、张楼、大鲁庄、张庄、赵油篓、关庄、左林、前宁洼、后宁洼、梁桥、朱庄、贾寨、谢庄19个村委会。农产小麦、红薯、玉米、绿豆、芝麻、烟叶。. |
唐庄乡 |
社旗县辖乡。1975年建唐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3.8万。方(城)枣(阳)公路过境,赵河、潘河等5条河流纵穿乡境。辖唐庄、尚庄、漫流寨、肖庄、苗庄、辛庄、前庄、沙河、大王庄、马庄、岗里、官营、冀岗、东田、李湾、圈里、郭楼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肉类加工、运输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棉花、蔬菜,畜牧业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