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塬路社区简介
毕塬路社区居委会,地域东至联盟二路,西至联盟三路,北至毕塬路,南至惠民路,由10个企事业单位及1个居民小区组成,其中部队1个,省级事业单位2个,市级事业、企业单位各3个,区级事业单位1个。辖区有居民楼30栋,住户1134户,常住居民3985人,暂住人口2465多人(其中卫校学生2000人),总居住人口6465人,从业人数1655人。社区覆盖面积约0.5平方公里,沿街门面103家,其中六小门店69家,(包括小饭店23家、小发廊12家、小浴池2家、小商店32家)。社区党建方面,辖区内有党委及党总支6个,支部42个,党员629名。社区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正式党员19名。
近年来,毕塬路社区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跟本点,以服务居民、为民办实事为归宿点,实现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社区多项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多次接待了国家民政部、省、市、区有关领导和参观团的视察;2003年荣获《全国志愿者服务先进社区》,2004年荣获《全省促进就业先进社区》,同年被市政府、区政府评为《敬老模范先进单位》。2005年被区委评为“五好党支部”,2002年---2006年连年被办事处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文化宣传等项工作多次被区相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10402003 | 712000 | -- | 查看 毕塬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勤俭路社区 |
勤俭路社区简介 勤俭路社区位于联盟三路以西,秦皇路以东,陇海铁路以北,毕塬路以南,面积0.5平方公里,辖区有武警支队、预备役师、工商秦都分局、国税秦都分局、省中药研究所、咸阳运输集团公司、佳佳幼儿院等单位14家,个体工商户156个,怡园、惠群、勤俭等住宅小区8个,住宅楼65幢,居民2292户7687人。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我们把阵地建设放在首位,但由于诸多客观原因,拥有自己一块地方的梦想始终未实现,期间也得到市饮料厂、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无偿为社区提供了办公用房,借此表示感谢。2007年10月,在区政府、办事处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在市饮料厂的真诚支持下,经过社区同志的不懈努力,签订了联合建房协议,至此彻底解决了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新的办公大楼总面积450平方米,总投资48万元余,一、二层为门面房,三层经过装修目前已开始使用。按照和谐社区建设要求,规范建立了社区党支部、警务室、法律服务室、办公室、图书室、计生服务站、劳动保障站、文体活动站,做到制度上墙。今年以来,社区认真落实“八好”目标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成立楼栋党支部一个,转正党员2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使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二是加强双创工作监督检查,粉刷墙面11处4540平方米,刷新栏杆6处650平方米,清洗楼体426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处,美化了环境卫生;三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及时调解各类纠纷11起,无矛盾激化和-现象;四是对适龄人员进行三查两清服务,健全资料,为创建省级先进社区奠定基础。五是低保工作做到应保尽保,目前有低保户244户669人,同时完成养老扩面40人、医疗扩面861人、劳务输出689人;六是为群众办实事,硬化了3处无人管理的楼内路面。“5.12”汶川地震后,社区动员一切力量为灾区捐款30余万元、药品20箱;七是举办消夏晚会两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庆“八一”为141师官兵进行了慰问演出,增进了军民鱼水情。 今后,我们将此为契机,再添举措,再鼓干劲,争取在和谐社区建设方面实现新的发展。最后,衷心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非常感谢辖区单位的支持。 |
毕塬路社区 |
毕塬路社区简介 毕塬路社区居委会,地域东至联盟二路,西至联盟三路,北至毕塬路,南至惠民路,由10个企事业单位及1个居民小区组成,其中部队1个,省级事业单位2个,市级事业、企业单位各3个,区级事业单位1个。辖区有居民楼30栋,住户1134户,常住居民3985人,暂住人口2465多人(其中卫校学生2000人),总居住人口6465人,从业人数1655人。社区覆盖面积约0.5平方公里,沿街门面103家,其中六小门店69家,(包括小饭店23家、小发廊12家、小浴池2家、小商店32家)。社区党建方面,辖区内有党委及党总支6个,支部42个,党员629名。社区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正式党员19名。 近年来,毕塬路社区在街道党委的领导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跟本点,以服务居民、为民办实事为归宿点,实现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社区多项工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多次接待了国家民政部、省、市、区有关领导和参观团的视察;2003年荣获《全国志愿者服务先进社区》,2004年荣获《全省促进就业先进社区》,同年被市政府、区政府评为《敬老模范先进单位》。2005年被区委评为“五好党支部”,2002年---2006年连年被办事处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文化宣传等项工作多次被区相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
文林路社区 |
文林路社区简介 文林社区位于咸阳市城区北郊,东起陕财职学院,西至西兰路,北到文林路,南临棉麻路,占地面地0.55平方公里,属于板块型社区。辖区由13家企事业单位、一个工业园区、六个家属区构成;常住居民1040户、4200人,流动人口800人。社区居委会2001年7月份成立以来,党支部及居委会一班人,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突出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四个基础(加强社区党建、增强宣传力度、丰富工作内容、完善基本设施)”为重点,在社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社区建设工作曾受到省、市、区民政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先后多次被省、市电视台,咸阳日报专题报道。2003年11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社区”。2004年评为市级示范社区。2005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命名为“促进就业先进社区”。 社区近几年来,在区民政局和街办的正确领导下一是建成10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配备单双杠、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8种活动器械;成立了80多人参加的文体活动队伍,组织学习回春功、太极扇、集体舞、健美操等多种文体节目,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二是依托“星光计划”工程,多方筹资8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面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平方米的“星光老年之家”。集社区办公、托老、残疾人康复训练、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可容纳50位老人住养,满足上百人休闲活动,现已住养150位人次,目前入住老人为38名。三是围绕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社区治安、卫生保洁、便民利民、劳动保障、社区医疗、社区文化 6大服务体系,开展了治安联防、环境治理、家政服务、托老养老、信息中介、医疗护理等十几个服务项目。四是吸收辖区十三个成员单位,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全面开展社区党建工作。五是在“五进社区”活动中,积极开展科技、法律、计划生育知识讲座竞赛活动,将群众性、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并与省财经学院团委、省武警一支队建立了共驻共建关系,开展了社区文化宣传、治安联防、扶贫帮困、文明共建等一系列活动,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六是建立健全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体系,先后开发就业岗位160个,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37个,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待业人员123名。 |
惠民路社区 |
惠民路社区简介 惠民路社区居委会于2002年7月13日正式成立,社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北,联盟二路以西,联盟三路以东,惠民巷以南,面积约0.225平方公里,有86栋住宅楼,住户2811户,总人口9218人,其中流动人口402人。辖区行政企事业单位有7个单位,其中一个行政单位,一个学校,11个居民小区,15个单位型家属院,零散楼5栋。 在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社区干部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社区各项工作上取得了较好地成绩。多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和广大居民的赞誉。民政部、民政厅、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多次到惠民社区检查指导工作,社区居委会,先后被办事处评为先进集体,被区上命名为文明社区、绿色示范社区、先进调委会,社区党支部被党工委评为先进支部。 |
天王第二社区 |
天王第二社区位于陇海铁路北侧,西邻秦皇路,隶属于秦都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管辖,占地面积77亩,楼栋28幢,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属于单位型社区,绿化覆盖率30%,配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各一个,现有居民1700余户,7000余人,其中55岁以上老人超过50%,人口密度大,退休人员多,属于一个老龄化社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