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宝坻区 >> 大白街道 >> 范家庄村

范家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范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家庄村简介

  范家庄位于大白街道北部,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的腹地,在宝白路沿线。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50公里,公路畅通。土地面积670亩,其中耕地35亩。全村共有258户,人口753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已全部流转,年收入106万元。鱼坑60个,已全部流转,年收入61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劳动力主要从事淡水养殖、传统种植、渔业捕捞、外出务工等行业。流动人口275人,多为外来打工人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20115005 301800 022 查看 范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家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范家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杨庄村

  大杨庄村位于大白街道北部,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的腹地,在宝白路沿线。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50公里,公路畅通。土地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15亩。全村共有153户,人口423人,人均耕地2.6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已全部流转,年收入112.6万元。鱼塘两个,210亩,年收入34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劳动力主要从事淡水养殖、传统种植、渔业捕捞、外出务工等行业。流动人口231人,多为外来打工人员。村内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  

大刘坡村

  大刘坡村位于大白庄镇东南,西侧紧邻九园工业园区,南靠九园公路,东侧为潮白新河,村庄占地600余亩,总户数334户,现有人口915人(其中农业人口867人,非农业人口48人)。共有耕地2160亩(人均2.63亩)。共有鱼池1400亩,(98个坑)。全村淡水养殖业发达,素有“生态鱼米之乡”的美称。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和鱼池发包,2014年土地和鱼池发包总额为513万元,分发给村民每人6000元,剩余集体收入,由村委会统一支配,其中包括为村民上农村合作医疗、为大学生发助学金等。  

甜水井村

  甜水井村北靠青龙湾,东临九园工业园区,西接宝白公路,南与靳家庄村相邻,共有105户,274人,党员15人,耕地已被九园工业园区征用,人均年收入12000元,90人信奉天主教。  

田家桥村

  田家桥村位于大白街道北部,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的腹地,在宝白路沿线。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50公里,公路畅通。土地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56亩。全村共有173户,人口520人,人均耕地3.37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已全部流转,年收入112.6万元。劳动力主要从事淡水养殖、传统种植、渔业捕捞、外出务工等行业。流动人口231人,多为外来打工人员。  

孙校庄村

  孙校庄村,坐落大白街道中心片区,向东距离宝白公路约4千米,向西距离老青龙湾河道约2千米,村内总人口数为735人,总户数为240户,耕地面积约3500亩,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村内人均收入约1.5万元,村集体收入年均724万元。  

小刘坡村

  小刘坡位于大白街道东部,和九园工业区相邻,村居面积24万平方米,可耕地面积360亩。   村居128户、11户非农业、农业人口数362人。党员20人,群众代表13人。理财小组3人,监督小组5人。  

小杨庄村

  小杨庄村,位于大白街道西北片,津蓟高速以东,宝白路以西,紧邻青龙湾河道,共有165户,475人,党员23名,党员代表5名,群众代表17名,低保户10户,特困户3户,耕地2300亩,渔池760亩,村主要以种植业、土地承包和渔池承包为经济来源,部分农户通过捕鱼、捕鱼虫增加收入。  

北杨码头村

  北杨码头村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大白街道东北方向,距宝坻城区约35公里,距大白街道行政驻地大白庄村11公里,北接周良街道,东与黄庄镇隔潮白河相望,依托潮白河生态带,周边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水、渔业资源丰富,种植业以生态水稻为主,有一定的旅游开发前景;全村现建有1.5公里多的通村联户砌砖路,实现了对全村的覆盖;全村共有146户,共390人,其中党员19人;全村有承包地1200(1080)亩,鱼池200亩(土地所有权已属开发区,村里有暂时的使用权);全村50%以上的成年人在九园开发区及村庄附近务工,其他人以承包稻田和鱼池为主,妇女们大多在家加工手工艺品,此外,村里土地对外承包款每年都及时发放到各户,人均年收入在13000余元。村里集体经济也以土地承包款为主,能为村民集体交社会保险和有线电视等多项费用。   目前,由于受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北杨码头仅有一家个体百货超市和一家米面加工作坊。  

小白庄村

  小白庄村位于大白庄镇西南部,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50公里,南与尔王庄镇接壤,东南与尔王庄水库相邻,西与孙校庄相连,津蓟高速纵向穿过村东部耕地。   共有210户,现有人口596人。全村共有耕地940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东部的设施农业(42亩,14个大棚)是蔬菜生产基地。全村拥有鱼塘水面500亩,主要养殖鲤鱼。集体收入主要来源土地和鱼池发包。   两委班子齐全,两委班子和谐融洽,团结干事,有责任心,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民风淳朴,村民素质较高。邻里之间和家庭内部和谐融洽,少有矛盾纠纷,形成了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彭元庄村

  彭元庄村位于大白庄镇北1.5公里处,南与大白庄村接壤,东邻津蓟高速公路,北邻引青入潮河,西邻引滦输水明渠。村庄占地面积350余亩,耕地3370亩,有41名党员,共有人口1289人。   彭元庄有着良好的土地资源优势,其中用于设施农业生产耕地405亩,主要种植甜瓜、黄瓜、西红柿等各种蔬菜;用于水产养殖大小渔池15个,水面面积861亩,主要养殖鱼或虾;全村林地共180亩,主要是津蓟高速公路绿化带,村集体年总收入80万元。   虽然资源优势明显,但落后的交通阻碍了村民经济的发展,给村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交通不利,致使农副产品不能及时外运,村民出行难、学生上学难,修道迫在眉睫。俗话说:“路通财通”,道路通畅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硬件。就修路问题,镇政府及村两委多次开会讨论。本次修建的道路结构为柏油路,目前村集体完全可以解决修路所需承担的自筹资金问题。对于修路中所需的基础土方问题,两委会也已规划出使土区。修路得到了大白庄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彭元庄全体村民的支持。  

东老口村

  东老口村位于大白街道西北部,东距宝白公路3公里,南至青龙湾5公里,西临牛家牌镇西老鸦口村。第一产业较为发达,一是村辖区面积较大,现有耕地198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莲藕;二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水资源较为丰富,共有鱼池1733.85亩,主要饲养鲫鱼、鲤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   村民总人口907人(含农业人口841人,非农业人口66人),其中群众代表13人、党员28人、低保户22户、特困户3户、五保户2户、残疾人24人、孤儿1人。经2015年6月份村“两委”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为尚桂富,支部委员为孙建亮、庞景元;村委会主任为武文霞,村委会委员为杨庆录和孙广旺。  

朱家窝村

  朱家窝村位于镇政府北侧,宝白公路穿村通过。北侧紧邻珠江温泉城开发区、南侧为锦绣香江、九园开发区、东侧紧邻明发广场项目规划区。朱家窝村总户数285户,总人口数1043人,从业人员416人,耕地面积2922亩,其中麦地522亩,水稻播种面积2368亩。其他作物32亩,生猪饲养量191头,牛饲养量321头。农民年人均年纯收入13000元。  

随家庄村

  随家庄村位于大白庄镇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九园工业园区,距离镇政府5公里左右,距离宝坻城区约45公里,距离天津市区约50公里,地面硬化率为100%,紧邻九园工业园区,道路通畅,交通便捷。全村共有农户350户,人口1020人,劳动力780人,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0亩,人均耕地约1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年产量可达150万公斤。主要从事种植、养殖业,兼带服务业,针对村里养殖散户多、影响环境的状况,规划出100多亩的生态养殖区,进行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养殖。投入近百万元先后硬化了1万多米街道,安装了120盏路灯;对每户厕所全部进行了改造,建起了村级综合活动室、健身场、乒乓球室、电教室、党员活动室、象棋室,植树1.1万棵美化街道。同时建立卫生清扫队,购置了垃圾箱、垃圾车,每日对街道清理一次,改善了街道卫生。由于九园工业园区的规划,前后8次征用土地,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依托九园工业园区,成立久兴物业公司、九园机械施工队,转移200多名失地农民成功就业。党支部连续5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党支部”的荣誉称号,2007年度被评为区级“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同时,被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诚信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等多个荣誉。  

张狼庄村

  张狼庄位于大白庄镇东侧津京新城九元工业园区西侧,常住农业户口361人,常住非农业户口23人,涉及110户,耕地面积900亩,村庄占地面积290余亩。年收入总产值350万元左右。   经济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产值110万元。水产养殖收入50万元。全村剩余劳力三产收入200万元左右。   村党总支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带领群众致富”的思路,抓实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村党总支确定了长远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责任人,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抓工作的良好氛围。建好队伍,完善阵地。村党总支以实施“四培养”为载体,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目前党支部共有党员2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党支部修建了党员活动室,使党员活动室成为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开展培训、娱乐活动的场所;宣传政策、普及科技的阵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服务群众,示范带动。村党总支通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承诺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带头讲文明、带头办实事、带头讲政策,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近几年,随着大项目进入九园工业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有不少人走进了园区的工厂,部分人已成为厂子的主干力量,   村委会始终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用水泥硬化了村内道路,亮化村容村貌,新修建了垃圾池2个及填埋场1个,在各主要街道安装太阳能节能灯;并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点。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在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建成了一个全区达标的重点生态村,多年以来治安现象极好,无一起打架斗殴等现象。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牢靠没有出现一例超生户,村民有着良好的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依托大项目,支持大项目的进入来发展自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美好的家园。  

范家庄村

  范家庄位于大白街道北部,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的腹地,在宝白路沿线。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50公里,公路畅通。土地面积670亩,其中耕地35亩。全村共有258户,人口753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已全部流转,年收入106万元。鱼坑60个,已全部流转,年收入61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劳动力主要从事淡水养殖、传统种植、渔业捕捞、外出务工等行业。流动人口275人,多为外来打工人员。  

大白庄村

  大白庄村位于大白街道南部,是大白街道的中心村,辖区面积2.55平方公里,距离宝坻城区45公里,距离天津市区50公里,津蓟高速横穿村东部。拥有耕地面积2170亩,总人口1602人,计377户,全村共有党员51名,党员代表5名,村民代表15名。由于是机关所在地,相对比较繁华,饭店、超市等个体商铺比较多,有外来人口80余人。耕地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村西部的设施农业(150亩)是农业生产的亮点之一。全村拥有鱼塘水面830亩,主要养殖南美虾和鲤鱼,是农民的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村经济以多种经营为主,各类私营个体70多家,包括商业、餐饮、服务、维修、种养殖等。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和鱼池发包,村里部分年轻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九园、新城开发区企业,人均年收入16000元。村两委构成一共6人,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各一名,有两名支委和两名村委。   近几年大白庄村各方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区、镇级先进党支部;2008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区委评为“创先争优十大先锋党组织”;2013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五个好村民委员会”;2014年被评为“服务型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法治村”等。  

南杨码村

  南杨码头村位于大白街道西北部,毗邻潮白新河。人均收入16820元。户籍人口598人,户数224户,土地1930亩。农作物种植种类水稻。  

马贵庄村

  马贵庄村位于宝白路西侧,在宝白路与九园公路交口北2公里,共105户,总人口413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人,非农业人口57人,党员21人,群众代表16人,低保户4户,现有耕地1080亩。全村农业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60岁以上人口74人,其中22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左右,主要来源于通过土地流转和渔池收取的承包费。  

靳家庄村

  靳家庄村位于大白街道北部,坐落在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的腹地,在宝白路沿线。距离宝坻城区48公里,距离天津市市区48公里,公路畅通。土地面积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52.5亩。全村共有168户,人口470人,人均耕地2.77亩,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已全部流转,年收入88万元。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种植、渔业捕捞、外出务工等行业。  

八道沽村

  1、自然状况   八道沽村座落在大白街道西北部,全村国土面积54.28平方公里,距镇中心10公里左右,西北邻青龙湾河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在村委所在地有一个供商品交易的集市。   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87人,村委成员6人,驻村干部一名。   2、农户状况   2007年农户调查统计,全村有农村居民2210户人,总人口2332人,耕地面积6400亩,人均2.9亩左右,精养鱼池水面1100亩,农业收入是种养殖业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2008年全村人均年收入1778元左右,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农闲时以外出务工为增加收入方式。   3、产业发展概况   八道沽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收入为其主要来源,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和棉花,还有100多亩蔬菜大棚。   八道沽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镇处于中偏下等水平。没有二、三产业基础,是纯第一产业(农业)村。农民收入由农业、林业、鱼业组成。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主要靠农业、林业、鱼业三大块,其中农业和鱼业收入主要用于满足本户人口粮食、蔬菜及肉类的自给。村内没有二、三产业支撑,再加上村庄规模小、没有固定资产的积累,集体性的物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收入差。村集体经济的缺乏,导致村内公共事业建设主要靠上级政府部门的补助及村民的投工投劳。  


范家庄村特产大全




范家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