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市 >> 泾源县 >> 黄花乡

黄花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花乡谷歌卫星地图)


黄花乡简介

  黄花乡 辖12个村委会:庙湾村、华兴村、店堡村、上胭村、下胭村、胜利村、羊槽村、平凉庄村、红土村、向阳村、沙塘村、土窑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40424202 756000 0954 查看 黄花乡谷歌卫星地图

黄花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花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香水镇

  泾源县辖镇。县府驻地。1936年以香水里改香水乡,1949年更名泾北乡,1990年由泾北乡析建香水镇。位于县城周围。面积56.8平方公里,人口1.5万。是全县交通枢纽。辖-、苋麻、永丰、城关、上桥、下桥、沙塬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等,畜牧业发展较快。境内有堡子山、荷花苑等风景名胜。.   香水镇 辖2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香水街、百泉街;-村、永丰村、思源村、城关村、上桥村、下桥村、沙源村、杨家村、车村村、园子村、沙南村、南敖村、白家村、卡子村、下寺村、米岗村、惠台村、暖水村、太阳村。   

泾河源镇

  泾河源镇 辖21个村委会:兰-村、河北村、白面村、马家村、泾光村、下秦村、上秦村、北营村、龙潭村、余家村、南庄村、冶家村、涝池村、王家村、白吉村、高峰村、庞东村、东山村、东峡村、石底村、底沟村。   泾河源镇位于泾源县: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总面积1431平方千米。总人口12万人(2006年)。全县辖3个镇、4个乡:香水镇、泾河源镇、六盘山镇、新民乡、兴盛乡、黄花乡、大湾乡。县人民政府驻香水镇。   -产业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西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密集,水量丰盈。年均降水量650.9毫米,年均气温5.8℃。矿藏有铜、铁、石炭岩、油页岩、白云岩、石英砂等。有泾平、泾华、泾什、泾隆公路。风景名胜有老龙潭、秋千架、凉天峡、香水峡、荷花苑、二龙河等,古迹有宋代石窟(古称延龄寺,相传是南宋名僧济公和尚修行之地)等。泾源县地处六盘山核心区,温润冰凉的自然条件有利于中药材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经普查统计,境内共有中药材资源530种,其中可做为临床药用的有377种。为了进一步壮大这一产业,泾源县按照“抓特色种植、调产业结构、促农民收入”的思路,利用和发挥区域地理气候优势,通过人工种植和野生驯化等方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栽培中药材。目前,全县共建成中药材示范点5个,初步形成了以香水镇、泾河源镇、六盘山镇等地为中心的中药材基地,栽培面积累计达1.2万亩,其中2004年建立全县中药材基地5500亩,分布在全县四乡三镇,品种主要为水飞蓟、旱半夏、柴胡、王不留形、大力子、大黄、独活、有秦艽、党归、黄芪等品种,预计生产各类中药材360万公斤,年创收360万元。香水镇米岗村作为全县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科技示范点,位于泾源县城北5公里,共有310户1249人,耕地面积3179亩,该村共种植中药材2300亩,户均7.6亩,预计年产各类中药材50万公斤,年创经济收入50万元,人均药材收入4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   -经济合作组织   为促进市场营销,全县共成立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9个,其中中药材种植协会5个,常年贩运药材人体户124个,形成中药材集散市场4个。主要做法和措施为:一是成立羡慕加强药材协会进行市场动作,与宁夏启元药业,第二中药厂,宁夏科税兰天公司鉴定药材收购合同,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负责产品的收购、销售、技术服务。二是统一规划、规模发展,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财政、农牧、扶贫等部门的药材项目资金-使用,集中管理,作大作强药材产业。三是建立种苗繁育基地,提高大田种植质量和产量,发展的目标是建立香水镇万亩中药材基地,使更多的农户从中受益。  

六盘山镇

  六盘山镇 辖22个村委会:什字村、张堡村、和尚铺村、五里村、杨家庄村、太阳洼村、半个山村、陆家-村、李家庄村、马西坡村、东山坡村、刘沟村、周沟村、蒿店村、农林村、花果村、板沟村、塔湾村、幸和村、双合村、双沟村、牡丹村。   六盘山镇是宁夏自治区泾源县下辖的镇。位于泾源县城北。以六盘山而闻名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   生物   六盘山有高等植物达788种,乔木林达2.6万公顷。有38种兽类栖息。200种脊椎动物、147种鸟生活在这里。   地理   六盘山位于宁夏固原城东南50公里处,古代称陇山。它北起宁夏海原县的西华山,向南一直延伸到甘肃、陕西境内,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绵延240公里。主峰米缸山在宁夏固原、隆德境内,海拔2928米。六盘山还是陕北。   名字   黄土高原与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山路曲折,山体由白垩纪页岩、砂岩构成,山顶浑圆,山坡略成梯状,路况十分艰险,以前登山要盘环山路六次才能到达山顶,六盘山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气候   六盘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5.8℃,平均降水680毫米。山上森林覆盖率为72.8%,有高等植物788种,乔木林2.6万公顷,野生动物213种,昆虫905种,鸟类近150种,从而成为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高原绿岛"和"天然氧吧"。   作品   虎牙龙脊自嶙峋,绝山献排空扼陇秦。堑道崎岖通一线,征车迢递转双轮。云封远隔蚕丛月,风劲横飞马足尘。汉史络盘搜旧迹,东冲锁钥镇兰岷。这是清《宣统固原州志》所载的清末湖南湘乡人金希声咏“六盘鸟道”的一首诗作。   -变化   概述   六盘山高大,雄浑,横亘陕、甘、宁三省,山势陡峭,地貌险峻,林密草茂,常有野兽出没,加之气候多变,阴湿多雨,春秋雾绕,隆冬雪飘,给山两边人们的出行、翻越、攀爬带来了极大困难。而古代六盘扼控古萧关道、回中道等交通要道,汉唐时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路线又行经此处,从长安至兰州时是绕山而远走,还是翻山越岭求捷径,几乎成了当年行经上此处的人们必须要做出的决择。据《宁夏交通史》等-载,古代翻越陇山山脉亦即六盘山脉,共有三条通道:南面是略阳道,中间是鸡头道,北面是瓦亭道。略阳道亦称陇坻道,早在先秦时就已开通,是陇山地区开凿最早的道路之一,其走向大致是从长安起,经雍(凤翔),沿千水河谷西北行,经上关(华亭)、阳城(山峡)、番须(华亭西北部),翻越小陇山,再经古略阳城一线,西出抵庄浪、秦安、天水;鸡头道主要走向是沿泾河至平凉,再由崆峒山东峡入泾源,穿制胜关西出六盘山,抵达陇西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出巡陇西翻越六盘既走此道;瓦亭道则是沿萧关古道北上至瓦亭,然后到六盘山下,再沿山上小道翻越六盘山,西至隆德、静宁、定西、榆中到兰州,大体就是今天的西兰公路走向。这条路经过的六盘山一段,便是后来闻名于世的六盘鸟道。自古以来,六盘山道路崎岖,行路难于上青天。这从流传在六盘山区的有关“鹿攀山”的传说可见一斑。故事中的老僧就是因逐鹿山涧,循鹿迹拨草寻路,攀上山巅,才踏出了六盘山上的第一条路径,从那以后,人们称该山为“鹿攀山”,后又因山路回旋曲折,折转六盘,故又称“六盘山”。如此想来,这老僧当年踏出的小径,应当就是最早的一条六盘鸟道吧。   秦汉   但我以为,六盘鸟道是古人概括六盘山道崎岖险阻、难以逾越情形的形象说法。秦汉时期,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六盘山各处始有道路相通,尤其是山下的萧关古道、回中古道,穿山而过的络盘道、鸡头道等,皆为秦时开通或汉时新筑或拓宽,否则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出巡六盘山区,又如何能车驾甚众,“从数万骑”?由此可知,六盘山地区修通道路,一则便于帝王们“巡郡国”,二则便于朝廷控北地边塞,三则也便于百姓通食货往返。六盘山古道大约也出现于这一时期,这从《史记》、《汉书》中所说的络盘道、洛畔道即可证实。只是位于瓦亭关一线翻越六盘山的道路,由于山大沟深,林木茂密,只有一条狭窄的人行小道或者是驰道,此即后来的六盘鸟道。《宣统固原州志》在“六盘鸟道”图说中也说:“六盘或云即《汉书》洛畔、络盘之沿说也。余以为古高山,是山崚嶒奥曲,跋涉恒艰、洵为天堑……而山雨欲来,必先作云;即晴亦多雾,是以轮声鞭影,从云雾0,亦风尘景色也。谓为鸟道,识奇耳。”可见六盘山山高地险,多雨多雾,行人登山时,须在半山腰庙儿坪作短暂休息后再行爬越。由于云遮雾罩,后人见前人脚底,前人见后人头顶,听到的全是车轮声、甩鞭声,恍若鸟鸣鹊噪,叫成“鸟道”,见识实在奇妙。“六盘鸟道”大约就是由此情景而来的。   唐代   到了唐代,六盘山道的军事战略地位更是重要起来。突厥、吐蕃等北方少数民族不断袭扰唐王朝北方州县,唐初原州(今宁夏固原)一度成突厥进出的要道之一。“安史之乱”后整个甘肃皆为吐蕃控制,六盘山地区陷于吐蕃势力范围长达80余年。直到公元783年双方通过清水盟约,划定了边界,其中六盘山地区“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三关口)”为唐蕃北界,吐蕃的控制线向东推到了六盘山、陇山一线。在与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上百年的争战过程中,唐王朝曾在原州设七关(即石门、制胜、六盘、木峡、木靖、驿藏、古硖),其中六盘关即位于六盘山道上,置官屯兵、以守其险。在吐蕃势力未犯及的那些年月,六盘山道及山下的萧关古道上,官吏、士卒、僧侣、使节、商贾等熙来攘往,出没于山水之间,给青葱而峭拔的六盘山带来了一派繁华景象。   宋元   宋元时期,六盘山地区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宋天禧元年,六盘山西麓开始置羊牧隆城以资拱卫,后改隆德寨,并于六盘脚下置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与六盘山东边的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均为军镇一级的建制,互为犄角之势。由此六盘鸟道又得以拓展,已可走马行军。山道两侧驿站广布,人马往来不绝。历史上有名的宋夏好水川之战,就在六盘山西边进行。想当年宋军主帅任福率数万大军赴镇戎、德顺两军镇迎击西夏军队,越六盘,遇敌骑,身陷重围,力战而死,说不定就是通过这条六盘鸟道攀援西去,为国损躯的。而到元朝初年,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几代皇帝曾驻跸于此,避暑消夏,开城建府,经略六盘,六盘鸟道必当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成吉思汗就是在六盘山西侧的隆德,拔金德顺州,而后于闰五月翻越六盘山避暑的。特别是元中叶以后,由于裁撤了长安西通临洮至兰州的驿路,该道就更为繁忙,以至于六盘山许多驿站“赤日起逐马,不下百匹,昼夜未尝稍息”。   明清   明清之际,由于人口增加,商贸活跃,军事频繁。六盘山古道进一步受到重视,变成了较宽畅的车马道。众多的军用物资、民用物品以及军旅队伍、-商贾等东来西往,络绎不断。据《宣统固原州志》载:六盘山“腰岘有庙儿坪,庙以关帝祀,行人至此可以聊憩”。民国《重修隆德县志》也载:六盘山上有六盘关寨,旧有牌坊曰:“陇干锁钥”,门廊柱上有隆德知县潘龄皋撰题的“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联语。据说当年林则徐发配新疆路经六盘鸟道时,还曾在庙儿坪的台地上歇过脚。六盘鸟道也给清末变法志士谭嗣同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他的《六盘山转饷谣》,记叙了一个雨雪交加的日子自己在六盘山道上看见的一幅凄惨的雪地运粮图景:“马足蹩,车轴折,人蹉跌,山岌嶪,朔雁一声天雨雪。”形象地描摹了六盘古道上运输粮饷的士卒和民夫的艰难、辛苦以及六盘鸟道的坎坷、崎岖与难行。同样的感受,也使现代人对六盘山道路崎岖难行发出许多感慨。毛泽东在攀登这座高山后写出了那首有名的《清平乐·六盘山》以抒发豪情。我想一定是脚下陡峭的六盘山小道,使他想起了长征以来行程的艰苦和道路的漫长,于是,毛泽东便不由吟哦出这样的句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30年代   六盘路由鸟道变成公路,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了。1929年,国民政府为控制大西北,便筹资集款,驱使百姓,炸石开山,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筑通了六盘山长23公里、东西盘旋34道弯的沙砾公路。   7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对六盘山道进行了整修改造,并在上世纪70年代将石子路铺成了沥青路。六盘路从此成为西兰公路上一个运输最为繁忙的重要国道段。但是,六盘路,入云天,一旦遇上雨雪天气,雾大路滑,车辆难行,还多次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跟古代的六盘鸟道一样,恐怖、担忧、悲伤、哀痛常常像恶梦一样潜藏在六盘山人的心中,挥之难去。到了80年代中后期,国家交通部会同甘肃、宁夏等省区多次考察论证,决定筹集巨资开凿六盘山公路隧道。从1991年9月开始,承建隧道工程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交通第五支队的数千名官兵,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96年5月将高7米、宽10.5米、全长2385米的六盘山公路隧道全线打通。   当下   而今,当你步行或乘车走上六盘路,穿越六盘山时,公路隧道中拱形的洞窟,明亮的路灯,洁净的路面,都会引起你由衷的赞叹。昔日,人们翻越鸟道从黎明上路到深夜下山,需要一天多甚至两天的时间,即使后来乘汽车过山也需要一两个小时,现在仅用20多分钟就能过六盘山,既无性命之虞,又无翻越之苦。作为迄今为止全国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六盘山隧道的建成,也为六盘山众多的旅游景点增添了新的景观。它贯通东西,与六盘山两边的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联成了一个交通大网,方便了人们的随意出行和物资的快捷流通。六盘鸟道鸟难行,如今天堑变坦途。一个现代神话,又一次在六盘山区的老百姓中广为传说着……   -游览   游览六盘山一般需安排二至三天行程:第一天到达固原,浏览固原县城风貌,然后赴六盘山长征纪念亭,缅怀当年红军的革命传统,接着前往六盘山腹地的泾河源;第二天游览位于六盘山主脉东麓的老龙潭,然后去东麓腹地凉殿峡,那里曾是成吉思汗避暑行宫所在地;时间充裕的话,到达固原后,先北上再南下,即先去参观著名的须弥山石窟,了解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人文景观,进而探访丝路文化的历史轨迹。整个行程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熔古代和现代为一炉,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风貌  

新民乡

  泾源县辖乡。1956年由甘肃华亭县划入泾源县,1961年设新民公社,1983年置乡。位于泾源县最南端,距县府30公里。面积167.1平方公里,人口1.5万。泾华公路过境。辖先进、南庄、西贤、杨堡、王家沟、马家河、张家台、燕家山、上弯、石嘴、照明、先丰、高家沟、花崖14个村委会。以农牧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等。黄牛育肥和针叶林建设成效显著。名胜有张家台石窟(延龄寺)。.   新民乡 辖14个村委会:先锋村、照明村、高家沟村、石嘴村、上湾村、燕家山村、张家台村、马家河滩村、南庄村、西贤村、杨堡村、王家沟村、先进村、花崖沟村。   

兴盛乡

  兴盛乡 辖9个村委会:下金村、兴明村、兴盛村、红旗村、新旗村、上黄村、下黄村、上金村、红星村。  

黄花乡

  黄花乡 辖12个村委会:庙湾村、华兴村、店堡村、上胭村、下胭村、胜利村、羊槽村、平凉庄村、红土村、向阳村、沙塘村、土窑村。  

大湾乡

  大湾乡 辖13个村委会:六盘村、何堡村、瓦亭村、中庄村、尚坪村、苏堡村、绿塬村、杨岭村、董庄村、牛营村、武坪村、四沟村、大湾村。   大湾乡位于宁夏六盘山东侧,距泾源县城41公里,市区36里。海拔2416米。南接什字路镇,东接彭阳县新集、古城乡,西接隆德县-、观庄乡,北接开城乡,乡人民政府驻大湾村,境内西跨六盘山,东跨瓦亭梁,中部属阴湿丘陵区。地形北高南低。年降雨量600mm左右。无霜期90-100天。宝——中铁路、平——银公路穿越境内。  全乡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洋麦、莜麦、荞麦、洋芋、碗豆、胡麻等。经济总收入2350.4万元,其中农业1424.3万元,占60.6%,牧业180万元,占7.7%。劳务551.8万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3.4%,其它293.2万元,占12.4%。牛饲养量达3380头,羊只饲养量4988只,生猪饲养量3264头。乡镇企业365家,其中乡办企业一家,个体私营企业364家,总产值1280万元。  全乡共有学校14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740名;五年制小学10所,初小2所,教学点1所,小学在校生2169人。  


黄花乡特产大全




黄花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