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赵庄村位于镇培东部,白河西岸,潦新公路南侧,北连曹集、石羊岗、东依白河与张楼相望,西接徐埠口、归集、高桥,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4131人,辖西赵庄、小岗村、赵庄口三个自然村。全村耕地总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99年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超千亩,2001年相继建成两个瓜菜示范园,瓜菜远销省内外,亩经济收入过万元。该村交通便利,“王新路”与“四赵路”成“T”形交叉,越过全境,全村有汽车20多部,从事运输人员50多人,年货运量2500万吨,经济收入50万元。该村有预制场2个,轧花厂1个,板材加工厂1个,其中盛林木业最为有名。工农业生产总值6374万元,2006年被县政府确认为新农村县级示范村,新建成的村部和敬老院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主要文物遗迹有邓禹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赵庄村位于镇培东部,白河西岸,潦新公路南侧,北连曹集、石羊岗、东依白河与张楼相望,西接徐埠口、归集、高桥,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4131人,辖西赵庄、小岗村、赵庄口三个自然村。全村耕地总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99年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超千亩,2001年相继建成两个瓜菜示范园,瓜菜远销省内外,亩经济收入过万元。该村交通便利,“王新路”与“四赵路”成“T”形交叉,越过全境,全村有汽车20多部,从事运输人员50多人,年货运量2500万吨,经济收入50万元。该村有预制场2个,轧花厂1个,板材加工厂1个,其中盛林木业最为有名。工农业生产总值6374万元,2006年被县政府确认为新农村县级示范村,新建成的村部和敬老院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主要文物遗迹有邓禹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29108 | 473000 | -- | 查看 西赵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秦杜营村 |
秦杜营村位于镇境西北部,湍河西岸,北与腰店乡找张营村接壤,南连西张庄,石头庙,东依湍河与东元村隔河相望,西与腰店乡佘庙相邻,辖秦杜营和于营两个自然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总人口3054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4845万元。耕地面积396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棉花、花生等,设施农业总面积600亩,产春瓜5700多吨,秋菜3469吨。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预制厂1家,2006年被认定为新农村建设乡级示范村,2007年实现自然村通公路,新建成的村部、敬老院、卫生室成一大亮点。秦杜营村位于镇境西北部,湍河西岸,北与腰店乡找张营村接壤,南连西张庄,石头庙,东依湍河与东元村隔河相望,西与腰店乡佘庙相邻,辖秦杜营和于营两个自然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总人口3054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4845万元。耕地面积396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芝麻、棉花、花生等,设施农业总面积600亩,产春瓜5700多吨,秋菜3469吨。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预制厂1家,2006年被认定为新农村建设乡级示范村,2007年实现自然村通公路,新建成的村部、敬老院、卫生室成一大亮点。 |
归集村 |
归集村位于镇境南边,北连高桥村,南邻徐埠口村,东与西赵庄村接壤,西依湍河与史井村隔河相望,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归集、甘营、老耿湾等6个自然村,总人口2292人,耕地面积3082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棉花为主,间种有红薯、绿豆、芝麻等,近年来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村有专业养殖户16家,养鸡场2家。主要企业有灰沙砖厂、木材加工厂、面粉加工厂等,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3074万元。 |
高桥村 |
高桥村位于镇政府东边,礓石河东岸。北邻张寨村,南与归集村接壤,东连西赵庄、石羊岗村,西依礓石河与王集村隔河相望。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高桥、吴湾等4个自然村,总人口2049人,耕地面积304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1998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2000年建立王集镇第一个瓜菜示范区,总面积达600亩,年产春瓜4300吨,秋菜2400吨。全村有养鸡大户2个,养牛专业户5个,养洋专业户2个。主要企业有面粉厂、木村加工厂、预制厂等,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2751万元。 |
徐埠口村 |
徐埠口村位于镇境南部,湍河西岸。南邻周湾村,北与归集村接壤,东连西赵庄村,西依湍河与刘楼村隔河相望。辖徐埠口、符滩等5个自然村,总面积5.2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4人,耕地总面积495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有规模化养牛场1家,养猪专业户5家,养鸭专业户3家。主要企业有面粉厂、灰沙砖厂等,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5511万元。符滩村符光录被新野县司法局聘为法制宣传员,其采用快板书、小品、评书等表演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创办的“一人说唱团”声誉县内外。 |
范坡村 |
范坡村位于镇境东北部,礓石河西岸,北连上庄乡彭桥村,南与王集、东园村接壤,东与上庄乡马集村、山坡村毗邻,西临汪堤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范坡、大湖坡、杨坟三个自然村,总人口2009人,耕地总面积298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1998年起走春瓜秋菜之路,发展设施农业达230亩,年产春瓜742万公斤,秋菜267万公斤。近年来畜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鸡场2个,养鱼专业户2家,养龟专业户2家,养蝎专业户1家。主要企业有棉籽脱绒厂1家,煤球加工厂2家,面粉加工厂1家,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3892万元。 |
冯集村 |
冯集村位于镇境北部,西依湍河与石头庙村隔河相望,东与石羊岗村接壤,南连王集村,北邻东元村,S244线穿境而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冯集、孙营、后寨、张寨四个自然村,总人口2349人,耕地总面积2898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1998年起走春瓜秋菜之路,发展设施农业,以种植早春西瓜、延秋辣椒为主,间种山药、甘兰等。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主要企业有预制厂、灰沙砖厂等,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3695万元。 |
汪堤村 |
汪堤村位于镇境北部,北与汲滩镇刁堤村毗邻,南连东元村,西依湍河与秦杜营村隔河相望,东与范坡村接壤,S244线穿境而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辖汪堤、梅堂两个自然村,总人口2705人,耕地总面积3521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为主,间有红薯、绿豆、芝麻等。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量不断扩大,拥有养鸡专业户2个,养牛专业户3个,养猪场两2个。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4261万元。该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梅春兴、张化斌两家成为方圆闻名的唢呐专业户。主要文物遗迹有梅氏祠堂、关帝庙等 |
王集村 |
王集村位于镇域中部,湍河东岸,北与冯集村接壤,东与高桥村相邻,西边、南连分别与石头庙村、史井村隔河相望,为王集镇政府机关驻地。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2203人,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等。98年开发设施农业,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全村个体工商户120多户,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00多万元,200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总值3461万元。 近年来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扩建街道,开挖下水道,铺设彩砖,架设路灯,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绿化环境,建成中心广场、商贸城,集镇初具规模。2007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礓石河节制闸,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礓水湾生态风景区,成为集镇的一大亮点。 王集村位于镇域中部,湍河东岸,北与冯集村接壤,东与高桥村相邻,西边、南连分别与石头庙村、史井村隔河相望,为王集镇政府机关驻地。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2203人,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等。98年开发设施农业,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全村个体工商户120多户,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00多万元,200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总值3461万元。 近年来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扩建街道,开挖下水道,铺设彩砖,架设路灯,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绿化环境,建成中心广场、商贸城,集镇初具规模。2007年投资60多万元建成礓石河节制闸,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礓水湾生态风景区,成为集镇的一大亮点。 |
西张庄村 |
西张庄村位于镇境西部,东邻秦杜营,石头庙,西面、北面,南面与邓州腰店接壤,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张庄、方庄、秦庄、李三川、陈庄、于庄、李庄、冯庄8个自然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2567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142万元。全村耕地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98年开始种春瓜秋菜,年产春瓜4900多吨,秋菜2000多吨,企业有棉花厂1个,灰沙砖厂1个,商业服务网点12家,从业人员24人,主要从事粮油、餐饮、烟酒副食、农机配件、五金电器等。西张庄村位于镇境西部,东邻秦杜营,石头庙,西面、北面,南面与邓州腰店接壤,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张庄、方庄、秦庄、李三川、陈庄、于庄、李庄、冯庄8个自然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2567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142万元。全村耕地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98年开始种春瓜秋菜,年产春瓜4900多吨,秋菜2000多吨,企业有棉花厂1个,灰沙砖厂1个,商业服务网点12家,从业人员24人,主要从事粮油、餐饮、烟酒副食、农机配件、五金电器等。 |
石羊岗村 |
石羊岗村位于镇境东部,南邻杨集,北连上庄杨阁村,东临李庄村,西与冯集村接壤,总面积3.4平方公里,辖石羊岗、苗营、蒙营3个自然村,总人口1960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2697万元,98年开始发展春瓜秋菜产业,至今设施农业已达450亩,年产春瓜300万公斤,秋菜250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瓜菜生产基地。石羊岗村位于镇境东部,南邻杨集,北连上庄杨阁村,东临李庄村,西与冯集村接壤,总面积3.4平方公里,辖石羊岗、苗营、蒙营3个自然村,总人口1960人,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2697万元,98年开始发展春瓜秋菜产业,至今设施农业已达450亩,年产春瓜300万公斤,秋菜250万公斤,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瓜菜生产基地。 |
石头庙村 |
石头庙村位于镇境西北部,湍河西岸,北连秦杜营,南邻史井,东依湍河与东园隔河相望,西与西张庄接壤,总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948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4962万元,全村耕地总面积4501亩,其中设施农业367亩,种春瓜秋菜,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企业主要有预制厂1家,灰沙砖厂1家,豆腐作坊3家。石头庙村位于镇境西北部,湍河西岸,北连秦杜营,南邻史井,东依湍河与东园隔河相望,西与西张庄接壤,总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948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4962万元,全村耕地总面积4501亩,其中设施农业367亩,种春瓜秋菜,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芝麻等,企业主要有预制厂1家,灰沙砖厂1家,豆腐作坊3家。 |
史井村 |
史井村位于镇境西南部,南邻齐楼村,北连石头庙,东依湍河与归集隔河相望,西与邓州腰店乡田营村接壤,辖史港、胡营两个自然村,总面积6.41 平方公里,总人口3208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178万元,全村耕地总面积5195亩,以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种植为主,间有红薯、绿豆、薄荷等,全村有养鸡大户2个,养牛专业户3个,灰沙砖厂1个,煤球厂一个,2007年实现自然村通公路。史井村位于镇境西南部,南邻齐楼村,北连石头庙,东依湍河与归集隔河相望,西与邓州腰店乡田营村接壤,辖史港、胡营两个自然村,总面积6.41 平方公里,总人口3208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178万元,全村耕地总面积5195亩,以小麦、棉花、大豆、玉米种植为主,间有红薯、绿豆、薄荷等,全村有养鸡大户2个,养牛专业户3个,灰沙砖厂1个,煤球厂一个,2007年实现自然村通公路。 |
齐楼村 |
齐楼村位于镇境南部,湍河西岸,东依湍河与徐埠口隔河相望,西邻邓州市桑庄乡、北连史井村,南与上港乡梁营村接壤,齐楼村辖刘庄、齐楼、堤湾、符庙、邢营五个自然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3240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097万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等,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有养牛专业户4个,养鸡专业户3家,主要企业有煤球厂,面粉厂,灰沙砖厂,板材加工厂等。齐楼村位于镇境南部,湍河西岸,东依湍河与徐埠口隔河相望,西邻邓州市桑庄乡、北连史井村,南与上港乡梁营村接壤,齐楼村辖刘庄、齐楼、堤湾、符庙、邢营五个自然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3240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5097万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等,近年来,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有养牛专业户4个,养鸡专业户3家,主要企业有煤球厂,面粉厂,灰沙砖厂,板材加工厂等。 |
周湾村 |
周湾村位于湍河东岸,北邻徐埠口、东接白滩、西边、南边由湍河环绕,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王湾、周湾、齐庄3个自然村,人口2000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2679万元。主要种植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瓜菜发展迅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异军突起,兴办了灰沙砖厂、养鸡场、棉花加工厂、汽车配件加工厂、板材厂等较大规模的企业。周湾村位于湍河东岸,北邻徐埠口、东接白滩、西边、南边由湍河环绕,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王湾、周湾、齐庄3个自然村,人口2000人,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2679万元。主要种植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近年来,瓜菜发展迅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异军突起,兴办了灰沙砖厂、养鸡场、棉花加工厂、汽车配件加工厂、板材厂等较大规模的企业。 |
白滩村 |
白滩村位于镇境东南部,湍河与白河交汇处,北邻西赵庄村,南依湍河与上港梁营隔河相望,东靠白河、西接周湾村,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白滩、大韩营、小韩营3个自然村,人口2486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3425万元,全村耕地面积2748亩,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小麦、玉米、大豆等,畜牧养殖品种有黄牛、长白猪、霍尔山羊等,主要企业有木材加工厂、豆腐坊等,近年来瓜菜种植发展迅速,文物遗迹有白鹤坑、尼姑庵、白氏祠堂、白虎苗等。白滩村位于镇境东南部,湍河与白河交汇处,北邻西赵庄村,南依湍河与上港梁营隔河相望,东靠白河、西接周湾村,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白滩、大韩营、小韩营3个自然村,人口2486人,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3425万元,全村耕地面积2748亩,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小麦、玉米、大豆等,畜牧养殖品种有黄牛、长白猪、霍尔山羊等,主要企业有木材加工厂、豆腐坊等,近年来瓜菜种植发展迅速,文物遗迹有白鹤坑、尼姑庵、白氏祠堂、白虎苗等。 |
西赵庄村 |
西赵庄村位于镇培东部,白河西岸,潦新公路南侧,北连曹集、石羊岗、东依白河与张楼相望,西接徐埠口、归集、高桥,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4131人,辖西赵庄、小岗村、赵庄口三个自然村。全村耕地总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99年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超千亩,2001年相继建成两个瓜菜示范园,瓜菜远销省内外,亩经济收入过万元。该村交通便利,“王新路”与“四赵路”成“T”形交叉,越过全境,全村有汽车20多部,从事运输人员50多人,年货运量2500万吨,经济收入50万元。该村有预制场2个,轧花厂1个,板材加工厂1个,其中盛林木业最为有名。工农业生产总值6374万元,2006年被县政府确认为新农村县级示范村,新建成的村部和敬老院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主要文物遗迹有邓禹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赵庄村位于镇培东部,白河西岸,潦新公路南侧,北连曹集、石羊岗、东依白河与张楼相望,西接徐埠口、归集、高桥,总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4131人,辖西赵庄、小岗村、赵庄口三个自然村。全村耕地总面积437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99年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超千亩,2001年相继建成两个瓜菜示范园,瓜菜远销省内外,亩经济收入过万元。该村交通便利,“王新路”与“四赵路”成“T”形交叉,越过全境,全村有汽车20多部,从事运输人员50多人,年货运量2500万吨,经济收入50万元。该村有预制场2个,轧花厂1个,板材加工厂1个,其中盛林木业最为有名。工农业生产总值6374万元,2006年被县政府确认为新农村县级示范村,新建成的村部和敬老院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主要文物遗迹有邓禹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曹集村 |
曹集村位于镇境东部,北连上庄乡李庄村,南邻西赵庄村,东南隔白河与城郊乡张楼村相望,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辖曹集、杨集、小李庄、下凤鸣四个自然村,人口2705人。全村耕地面积3600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红薯种植为主,1972年引进茶树苗百余亩,“曹茶”曾闻名新野及湖北等地,有煤球场,棉花加工厂等40多家企业,年利润480万。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3731万元。矿产资源白沙为极好的建筑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凰台传说,历史悠久,下风鸣村因此而得名。曹集村位于镇境东部,北连上庄乡李庄村,南邻西赵庄村,东南隔白河与城郊乡张楼村相望,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辖曹集、杨集、小李庄、下凤鸣四个自然村,人口2705人。全村耕地面积3600亩,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红薯种植为主,1972年引进茶树苗百余亩,“曹茶”曾闻名新野及湖北等地,有煤球场,棉花加工厂等40多家企业,年利润480万。2006年工农业生产总值3731万元。矿产资源白沙为极好的建筑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风凰台传说,历史悠久,下风鸣村因此而得名。 |
东元村 |
东元村位于镇境北部,湍河东岸,北邻汪堤村,南连王集村,东与范坡村接壤,西依湍河与石头庙村隔河相望,S244线穿境而过。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辖东元、肖庄、钱营等11个自然村,总人口4113人,耕地总面积419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1998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面积达580亩,年产春瓜4312吨,秋菜1024吨。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全村有专业养殖户11家。主要企业有棉花加工厂1家,灰沙砖厂1家,预制厂1家。2006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6544万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