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桐柏县 >> 月河镇 >> 白庙村

白庙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白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庙村简介

  白庙村位于桐柏县月河镇政府东11.5公里处,北距固县镇7公里,西距湖北省淮河镇9公里,南面5公里处“312”国道,固淮路贯穿全村东西。自然面积4.6平方公里,淮河和陈留店河两条大河环村而过,水源充沛。白庙村辖9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470人,320户。耕地面积1962亩,是一个粮食生产大村。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板栗、西瓜、花生,其中反季节晚西瓜的种植面积达到300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330101 473000 -- 查看 白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庙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白庙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彭坎村

  彭坎村位于月河镇东北6公里,东与固县镇、北与吴镇城接壤,乡村公路通往彭坎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民风淳朴。辖9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409户,总人口1590人,耕地2700亩,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花生为主,林业是全村的支柱产业,林地面积2000多亩,绿化面积达到全村总面积95%以上,以刺槐、杨树、板栗为主要树种,盛产板栗、茶叶、木耳等,农民有林业育苗的技术,从事育苗行业上百人,育苗面积200多亩,远销桐柏东部及附近县市。这里山清水秀,人民热情好客,是您投资兴业的好地方。  

老街村

  老街村位于月河镇西南5公里,豫鄂两省交界处,南与湖北省随州市淮河镇隔河相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0亩,人口1150人,8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老街村的经济以农业、林果业为主,主要盛产小麦、水稻、花生、板栗等,黑木耳栽培也占有很大的比例。1958年修建了一座小型二类水库,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在淮河架起了小康桥,2006年修通了水泥小公路,正在修建的桐泌高速公路横贯老街村,是个交通便利、电网齐全,电话入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好地方。  

张堂村

  张堂村位于桐柏县东10公里,月河镇政府西面4公里,312国道南,淮河北岸,南临湖北,北居河南,交通位置优越,是豫鄂两省交通咽喉,南可通湖北省随州三四十里冲、天河口、殷店,北可至桐柏县城之月河店到信阳。有9个村民小组,335户,人口1300人,自然面积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876亩,河滩地320亩,水面110亩,境内地势平坦,属冲击性平原,土质沙壤土,盛产水稻、小麦、花生、蔬菜。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草莓种植、杨树经济林已成为优势产业,养殖业以鸡、猪牛为主。有通讯塔一座,变电台区四个,通讯、电网到村入户,淮河岸边有提灌站四座,硬化水渠1500米,有标准乡村公路四纵三横,其中水泥硬化路两条。  

徐寨村

  徐寨村位于月河镇西南部10公里处,淮河南岸,紧临312国道,西距县城4公里,东接月河镇袁庄村,西连城郊乡金亭村;南与湖北省随州市四十里冲接壤;北与西湾村隔淮河相望。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总面积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85亩,自然特点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村共427户,总人口1607人,村内主要产业有:茶叶、花卉、板栗、中药材和养殖业等。旅游景点有笔架山生态园、祖师顶道观。笔架山生态园,总面积30万亩,距桐柏县城10公里,是一处融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园区,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祖师顶道观年接特游客万余人,是桐柏著名的景点之一。徐寨村是市级文明新村,并被上级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党支部,2007年被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8年被定为省级生态文明村,新农村建设获得了省政府表彰。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先后完成了村内道路、组组通道路、联户道路、敬老院、文化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普及了沼气、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范围,村民过上了如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二是支柱产业比较明晰。结合实际,引导群众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发展花木古树、茶叶、中药材、猕猴桃、板栗等特色高效农业面积1万亩,发展养鸡、养(野)猪等专业户50多家,存栏达到2万头(只),农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得到收入了。三是村民的素质不断提高。采取将传统文化上墙的方式,加强对农民素质的教育,让农民能天天看到,能天天反思古人的训诫,使他们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变了过去农民素质普遍较差、农村打架斗殴多、-案件多的现象。  

月河村

  月河村位地月河镇中部,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69户,1351人,淮河、月河在村中心交汇,境内为月河、淮河冲积平原,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作物尤其是蔬菜生长,群众种菜由来已久,萝卜、大白菜等远销省内外,有口皆碑,月河村依据近邻市场的得天独厚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现发展面积已超过1500亩,蔬菜大棚300个,形成家家户户种菜不种粮的态势,“312”国道、宁西铁路穿境而过,东与闵庄村相邻,南临淮河边沿,西邻唐城,北与罗堂村相邻,自然面积16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总户数580户,人口2039人,耕地面积980亩,蔬菜面积590亩。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现有大棚105架,蔬菜品种有萝卜、大白菜。月河镇政府位于月河村,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商户198户,主要经营副批发、日杂百货、五金电器,形成了全镇的商贸中心。月河村有丰富的碱硝资源,又背靠海晶公司,距宁西铁路月河货站不足一公里,是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晏庄村

  晏庄村位于月河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北部,南距312国道北湾村4公里,有一条水泥路贯穿到村部,北邻桐明公路,东于本镇彭寨村连接,西离桐柏县城5公里,呈一个南北走向的长方型地势,属丘陵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泌桐高速自南往北穿越6个自然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098亩,人口1236人,9个村民小组。村部有小学一处,配有卫生所、代销点,组组有电网通电话。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农副产品盛产地膜西瓜,年种植1000亩,以“早”字抢占市场,种植板栗6000亩,现均已进入盛果期。  

唐城村

  唐城村位于月河镇政府西南侧500米处,临312国道,全村拥有耕地面积3342亩,978户,3450人,山林面积4366亩,水产养殖面积450亩,茶叶种植面积500亩,花卉种植面积100亩,女王寨山脚下有铁矿产资源可待开发,南临湖北龙潭河旅游开发景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大棚蔬菜为主。村村通公路2条3公里,机电灌站4处,2000米长大坝1处。  

西湾村

  西湾村位于月河最西边,距县城7公里,总人口2108人,590户,13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耕地面积2354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水稻面积1900亩,小麦种植面积1800亩。经济作物以花生、茶叶、板栗等为主,林地以两松、白杨树为主,同时西湾村有珍稀花木繁育基地300亩,主要栽植木瓜、五角枫、银杏、朴树、棕榈等稀有古树。“312”国道横穿全村东西,距县城较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发展特色、风味餐饮业的理想场所,以“白坡鱼”为品牌的月河鱼已响誉省内外,2005年由南阳个体老板投资500万元,建起的集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度假山庄,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处所。  

罗堂村

  罗堂村位于月河镇北2.5公里,北与吴城镇相邻,东于本镇汪庄、彭坎村相连,西于林庙、彭寨以河相隔,南于月河镇政府相接,月吴公路横贯南北,总人口3386人,920户,辖区20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920亩,其中水田2600亩。全村不仅有3000亩优质高产水稻,2000亩高产地膜花生,沿河有1600亩高产板栗基地,退耕还林面积700余亩,大蒜种植面积300亩以上。养殖业以养牛、养蜂、养猪为主。砖厂一座,木材加工一处,村电灌站3处,硬化水渠2500米。  

北湾村

  北湾村位于桐柏县城以东9公里,月河镇政府以西6公里处,312国道横穿东西,北临晏庄村,南临淮河与金桥村相邻,西邻西湾村,东与林庙村相邻,全村20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村,总户数870户,总人口2970人,劳力1800人,总耕地2800亩,其中水田2200亩,林地1000亩。种植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花生、油菜等,且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属农作物高产示范区,有经济林400亩。  

汪庄村

  汪庄村位于月河镇东北部,距镇政府8公里。北与吴城罗畈村相邻,西与罗堂村相邻,南与彭坎村相邻。4.3公里的水泥路途经彭坎村下河组、汪庄村杨庄组、小刘庄组、大马庄组,直通村部和学校门口。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8人,总户数534户,耕地面积3880亩(其中水稻面积2500亩)。特色产业有地膜花生、白杨树、刺槐林、竹林园等。有30亩以上的水库4座,拦河坝一处,机灌站一处,APP公司项目林300余亩,养猪厂一处。  

白庙村

  白庙村位于桐柏县月河镇政府东11.5公里处,北距固县镇7公里,西距湖北省淮河镇9公里,南面5公里处“312”国道,固淮路贯穿全村东西。自然面积4.6平方公里,淮河和陈留店河两条大河环村而过,水源充沛。白庙村辖9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1470人,320户。耕地面积1962亩,是一个粮食生产大村。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板栗、西瓜、花生,其中反季节晚西瓜的种植面积达到300亩。  

闵庄村

  闵庄村位于镇政府东1.5公里处,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宁西铁路、312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605户,现有人口2089人,耕地面积2450亩。其中水稻1800亩,旱地650亩,属丘陵地形,人均耕地1.16亩,是一个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丰产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的鱼米之乡。养殖业以养牛为主,全村养牛专业户有10多家,500多头。种植莲菜80亩、板栗300亩、大枣100亩。  

沈庄村

  沈庄村位于312国道线南阳的东大门,月河镇东3公里处,南与湖北省随州市淮河镇隔河相望,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29个自然村庄,总人口3600人,总耕地面积5830亩,方圆面积25平方公里,有三面环河的自然优势及三道(国道、省道、铁道)交叉贯通的交通优势。是一个农业大村,农作物以水稻、地膜花生为主,林果业以种植速生杨、板栗为主,许多村民种植了木耳、香菇。有1500方水产养殖面积,养殖业以养牛、养猪为主。个体企业有红砖厂、预制厂、鞭炮厂、土纸包装厂、日产20吨标米加工厂3个、千头养猪厂2个、预制板、管厂四个、食油加工厂、商业间店10家,被套加工300余户。基础设施有卫星信号接收站2个,50千瓦变压器10台,堤灌站3座,硬边渠一万米,客运、输运车30余辆。  

林庙村

  林庙村位于月河镇西3公里处,312国道北侧,与镇政府隔陈留河相望。全村辖20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890户,总人口3600人,耕地面积5049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000亩,主要以白杨树为主。由林庙村大李庄组蔡文所主唱的历史文化“皮影戏”响誉省内外。林庙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新村,是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  

金桥村

  金桥村位于桐柏县以东10公里,月河镇政府以西5公里处,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2亩,11个自然组形成一个自然村,总人口1672人,467户,现有村干部4人,组干部13人,党员30人。金桥村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始有店铺,现有金剑桥遗址为重点保护文物,1955年设金桥中心区,1958年合并为月河人民公社,现有大型集贸市场一处,经营店铺近百家,每农历单日为逢集,和月河市场“对集”,日上市人流量4000人以上,是桐柏县以东主要蔬菜和农资交易市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第三产业及劳务输出等。主要种植业是农业,其中支柱产业是种植大棚蔬菜以大唐庄、小唐庄为主的大棚蔬菜50亩。养殖业以养牛为主,养牛大户5户,均牛存栏近百头,年总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  

彭寨村

  彭寨村位于月河镇政府以北,“312”国道向北通过林庙村四公里即到,西与晏庄村毗邻,东北分别与城郊、吴城镇交界,宁西铁路东西横穿境内,全村耕地面积2870亩,人口1619人,480户,辖13个村民小组,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水稻、花生、玉米、大豆为主,水产养殖业和林果业是彭寨村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名称来历:1940年以前为陈家大寨,以陈姓人居住,后来陈氏家族衰败,彭家以当时十头牛的本钱买下此地,并逐渐壮大,后改名彭家寨,解放前彭家寨是抗匪避难的地方,四周有四座炮楼,当时在这里救治过八路军伤员,闻名全县的“东彭西令”之传说中的“东彭”就是指此地,解放后是人民政府的村委会所在地,现为彭寨村。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卧龙峡、白鹅居栖大湾,可供游人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同时彭寨村的荷花特别有观赏价值,南阳摄影协会曾派人来此采拍荷花。  


白庙村特产大全




白庙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