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村盖村简介
吴村盖村地处渠岸乡以东3公里,三独公路以北,清河南岸,现有470户,1799人,2530亩耕地,辖8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蔬菜200多亩,以秦窑酒业、玉成铝业和木材收购加工为龙头。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取得了成绩,就河南尧组木材加工收购,给群众年可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并安置了大量的剩余劳力,并吸纳了周边百名群众就业,经济发展速度蒸蒸日上,两委班子能够廉洁从政,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中办(2004)17号文件精神,对村务、财务实行定期公开,严格审核程序,全程由群众监督,和谐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10422201 | 712000 | -- | 查看 吴村盖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吉村 |
大吉村简介 大吉村位于渠岸乡政府以东三公里处,三独公路横穿东西,辖区内共有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450亩,总户数860户,3263人,劳动力2310人,农业总收入545万元,全年人均纯收入2356元。 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和乡政府的领导下,村民实行科学种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一村一品初具规模,大吉组以大棚菜为龙头,带动露天菜,发展大棚菜,建设绿色食品基地,以辣子、茄子、芹菜为主,现在参加乡蔬菜协会会员400余户,2005年被省上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基地。在乡蔬菜协会指导下,我村大棚种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蔬菜基本在地头、不出村子就售出,远销甘肃、湖南等地。支家、康吴组奶牛养殖发展迅速,木材收购加工及粮食加工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 近年来,村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中办(2004)17号文件精神内容,村务、财务及涉及农民贴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定时公开公布,上半年,地膜玉米、贫困户救济、计划生育指标、庄基地审批、通村公路招标、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情况等进行公开公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参与民主管理,这样以来减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近年来,全村无-事件发生,无矛盾纠纷,社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经济一年一个台阶。 |
温家村 |
温家村简介 温家村位于渠岸乡东北角,清河南岸,辖5个村民小组,323户,1258人,耕地1841亩,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私营企业4家。 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前几年建起村办企业4家,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倒闭,现在承包给4户私营企业主生产,效益不错,近年来,经过村两委会班子成员共同努力,新修水泥路面4公里,没有增加群众一分钱负担。 近年来,村上的蔬菜生产呈上升趋势,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外地客商车到地头,价钱高,群众省事,村务公开能及时按照群众的意愿公开,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 |
兴隆村 |
兴隆村简介 兴隆村位于县城东部,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583户,2362人,880亩耕地,辖7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 兴隆村2005年由原来的兴隆村和高李村合并而成,06年高李村是渠岸乡的第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在县级各部门和乡政府的协调、支持下,投资70多万元开挖整修南北主干道650米,接通了天然气,埋设上下水管道,硬化了路面,建绿化带1300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建文化墙40余块,安装路灯30余盏,设立垃圾箱40个,新建党员活动室一座,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添置了办公设施。 针对本村地处城区,征用土地经常不断,村两委会按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的要求,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各种会议,研究各种事项,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所有事项都能及时公开,没有发生一例-事件,干群关系融洽,社会稳定。 |
名林村 |
名林村简介 各林村位于县城东部,东接210国道,西临县政府,208省道穿村而过,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型”发展模式的村子,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338户,1357人,1025亩耕地,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解放思想,精诚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第三产业,村上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村上的大街小巷,改造了所有低压线路,安装了路灯,村上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为本村的第三产业增加了固定的收入,为本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奠定了基础。 在创建平安三原活动中,全村干部群众能积极配合,村容村貌整洁,邻里和睦,村务、财务公开深得人心,党群关系融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干部群众能积极参与,取得良好效果。 |
吴村盖村 |
吴村盖村简介 吴村盖村地处渠岸乡以东3公里,三独公路以北,清河南岸,现有470户,1799人,2530亩耕地,辖8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蔬菜200多亩,以秦窑酒业、玉成铝业和木材收购加工为龙头。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取得了成绩,就河南尧组木材加工收购,给群众年可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并安置了大量的剩余劳力,并吸纳了周边百名群众就业,经济发展速度蒸蒸日上,两委班子能够廉洁从政,从自身做起,严格按照中办(2004)17号文件精神,对村务、财务实行定期公开,严格审核程序,全程由群众监督,和谐了干群关系,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
黄毛村 |
黄毛村简介 渠岸乡黄毛村位于乡政府南部,早康公路贯穿东西,交通便利,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767户,3019人,耕地3603亩,全村主导产业是粮食和蔬菜。 全村现有蔬菜1030亩,其中大中棚300余个,全村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群众致富的一条好途径,常抓不懈,本村于2004年成立蔬菜协会,辐射带动种植蔬菜户200余户。 目前,全村上下发展经济积极性高,群众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共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村务公开深受群众的欢迎,社会稳定、邻里和睦,广大干部能够积极带动全村群众发展经济,建设文明、健康富裕的新农村。 |
大村王村 |
大村王村简介 大村王村位于渠岸乡东部,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10户,1210人,1774亩耕地,主导产业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 大村王村现有蔬菜种植面积770亩,其中大中棚450个(温室 大棚350个,中小棚100个),大棚产业以“福运来”品牌西瓜为主,共计60亩,亩产值1.5万元,“圣女果”150亩,亩产值1万元,引进新品种“安德烈”牌无限生长茄子3亩,亩产值1.6万元,目前,大棚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也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群众学科学,上品牌热情高,两委会一班人在为群众做好服务的基础上,搞科技培训,让群众掌握新的技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村务公开也能按时接受群众监督,全村干群关系密切,邻里和睦,无打架、闹事、-事件,社会治安环境氛围很好,受到客商的好评。 |
秋阳村 |
秋阳村简介 秋阳村位于渠岸乡西部,毗邻县城东部,三独路贯穿东西,西铜高速穿境而过,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788户,2971人,耕地3326亩,全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蔬菜种植、服务业和运输业。 近年来,村两委会成员解放思想,精诚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村上先后筹资数十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3.5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500米,极大的改善了村上的基础设施,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现在成功引进企业2家,已投产运行。全村村容整洁,社会风气淳正,文化生活健康丰富,群众安居乐业。 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不断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采取“明白卡”公开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形式相结合,把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做到群众心里明白,干部安心工作,全村社会稳定。 |
渠岸村 |
渠岸村简介 渠岸村位于渠岸乡政府中心腹地,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95人,800户,劳动力2100人,耕地面积3834亩, 2006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10多个。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全乡已建成的标准化养牛小区,位于宋北组,现存栏200余头奶牛,建有标准化挤奶站一座,吸引银桥集团前来收购鲜奶,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左右,极大的鼓舞了养殖户的信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奶牛100余头。标准化养猪场和养鸡场在全乡也独树一帜,是闻名的养殖业专业村。渠岸村文艺队的演出,既弘扬了文明新风,又增加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农民风采。 近年来,按照村民议事程序和议事规则,重大事项由村两委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决定,让群众充分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全村和谐、社会稳定。 |
惠家村 |
惠家村简介 惠家村位于县城以东,是渠岸乡东西的中心地段,南临西铜铁路,北至清河,全村823户,3146人,耕地面积4100亩,共有11个村民小组。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为县种子公司提供小麦繁育良种1000亩,田家组70多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品种新、技术精、效益高。何家组村民连户筹集资金正在建养牛场一处。师家申组废旧编织袋收购已形成规模,产品销往省内外。 近年来,村两委会班子按照[中办发(2004)17号]和县委(2004)28号文件的要求,坚持每季进行公开,特别是财务往来较多的事项及群众关心的事项都及时进行公开,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疑虑,增强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拉进了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