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桐柏县 >> 回龙乡

回龙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回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回龙乡简介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回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60.2平方公里,人口1万。桐(柏)回(龙)榨(楼)公路过境。辖回龙、何庄、郭庄、黄栋岗、桑树湾、栗树、汪大-庄、杨集、梁岗、榨楼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食用菌、药材、木材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万人 160.2平方公里 411330301 473000 0377 查看 回龙乡谷歌卫星地图

回龙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回龙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回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集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杨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郭庄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郭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桑树湾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桑树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楝岗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黄楝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梁岗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梁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榨楼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榨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汪大庄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汪大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何庄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何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栗树村 ·桐柏旅游·桐柏特产·桐柏十大特产·桐柏十景·桐柏学校名录· 0

----

查看 栗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回龙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桐柏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桐柏山北麓,淮河南岸。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4.5万。312国道过境。辖淮庙、东环、西杨庄3个村委会和一街、二街、三街、西关街4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化工、养殖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蔬菜。.  

月河镇

  桐柏县月河镇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桐柏山腹,西距县城13公里 ,东与湖北省随州市淮河镇毗邻 ,""312""国道、宁西铁路横贯全境,千里淮河绕镇而过,素有""宛东屏障,豫鄂咽喉""之称。全镇辖18个行政村,2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万人。属浅山丘陵地形,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68mm,年平均气温15℃,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具有土地、矿产、旅游、农业等资源优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土地资源] 镇区总面积130平方公里,集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1.3平方公里,有4.7平方公里待开发建设。镇域内地势平坦,天然承载能力强,开发建设条件优越,建材资源丰富,造价低廉。   [矿产资源] 地质地震物探表明,以月河镇为中心1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碱和石油资源。其中,天然碱储量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目前,与内蒙伊化集团联合,已建成年产20万吨重质纯碱厂一座。储量大,易开采的地下矿藏莹石、石美石,方块水晶石和六棱水晶石等,其开发价值极为广阔,市场俏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旅游资源] 月河镇为春秋时期漾国所在地,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已成为当地开发旅游资源的宝贵财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闵岗古文化遗址,发掘出的指纹鼎足、剑口钵、平低盆等,经鉴定属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古台寺遗址、西周墓群、八潭映月、金剑桥、金桥杨家祠堂等壮丽景观,为我镇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水资源] 月河镇域内水质纯净,水资源丰富。淮、月河、陈留河纵横全境汇流东下,境内建成一、二类水库5座,蓄水量达一万立方以上的大堰塘5口,小堰塘465口。赵庄中型水库灌渠和干支渠、斗渠交织成网,为工业、农业、集镇人口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绿色资源] 镇区内现有茶叶面积5000亩,年产干茶约7万公斤。且我镇属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当地群众植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制茶技术过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绿茶销路上扬,有较强的开发价值。该镇板栗面积5000亩,年产干果10万公斤,为加工板栗食品和板栗饮料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  

吴城镇

  吴城镇位于豫鄂交界、淮河之滨,县城东北1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清康熙时和平氏、毛集、固县并称桐柏四大镇,下辖16个行政村,241个村民小组,3.1万人。   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吴城镇距京广铁路、107国道30公里,距312国道仅9公里。桐明公路横跨东西,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形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城乡交通网。村村开通程控电话,电话入户突破2500门,有线电视入户3000户。   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吴城碱矿是超大型天然碱矿床,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境内储藏有2000万立方米的大理石矿,品种多,易开采,石材开发公司年产各种规格板材4万平方米,产品远销韩国、日本。莹石矿、金、铁、锰油页岩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此外,境内还有丰富的经济林和用材林,尤以板栗、大枣、两松、茶叶为主,现有松杉基地两处,已建成千亩""桐柏大枣""和万亩板栗示范园。中草药资源丰富,有桔梗、半夏、丹参等百余种。农业生产狠抓水稻、花生两大基础产业,水稻种植面积2.6万亩,其中优质稻1.5万亩,花生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   集镇繁荣,环境优美。吴城镇历史悠久,古迹处处,景色秀丽。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赵庄水库景区,风景如画,秀丽宜人。朝城村古代商朝柏子国都城遗址、吴城村古春秋遗址,河南省工委、豫南地委专署、军分区所在地王湾旧址,保存完好,极具参观价值,特别是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逐步形成了以建材和维修为主的镇东工业区;以文化教育和卫生为主的镇西文化、卫生区;以农副产品及花生交易为主的朝城路集散区;以商苑、商海市场为主的商贸区;以朝阳大道为主的经济开发区,形成了""四横一纵""新格局,城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干道全部柏油硬化,拥有110千伏输变电站一座,三大自动供水系统,图书馆、招待所、医院等基础设施齐全,初步实现了市级文明集镇的标准。.  

固县镇

  桐柏县辖镇。1958年建固县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123.9平方公里,人口2.6万。豫66省道、桐(柏)明(港)公路过境。辖固县、吴庄、黄畈、沈楼、石头畈、新庄、杨楼、柳扒、魏岗、大石坡、张畈、桐安12个村委会。矿藏有莹石、石英石、云母石、紫金玉石、蓝晶石、金、锰等。乡镇企业以矿产开发、建材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有张畈汉代治铁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集镇

  毛集镇位于桐柏县城东北40公里处,宛申结合部,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示范区。全镇辖19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422个自然村,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自然面积178.7平方公里,属浅山丘陵区,耕地面积4.9万亩,可开发利用土地近10万亩,9座小型一、二类水库,836座塘堰。水域面积6825亩。辖区属亚热带季风共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1168毫米。   镇域内交通便利,桐明、桐确、毛泌三条省道交汇于此,明泌小铁路自东而西横穿全境,拟建中的信南高速公路出口设于境内。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石、莹石、白石、锰石、英石、大理石等矿藏20余种,矿床百余处,总储量在1亿吨上。拥有""两松""用材林2.8万亩,板栗经济3万亩,中药材5000亩。镇域内水草丰富,牧坡辽阔,畜牧业发展迅猛,以南江黄羊为主的优质羊5000余只,畜牧产值年4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农产品以""花生、大豆、芝麻""为主,其中花生面积近6万亩,年产花生2000万公斤,是远近闻名的""花生之乡""。   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我镇凭借国家东西合作示范区的优势,广泛宣传,主动出去,全方位开放招商,全镇已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490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4家,超1000万元的2家,全镇企业产值达36900万元,初步形成3采矿建筑建材、花生加工、购销三大支柱产业。   镇区内电信、通讯发达,万门程控电话沟通无限,区内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电力、通讯保障有力。小城镇建设科学合理,镇区工业、商业、文教、娱乐、交通完善,绿化、卫生、市场管理成效显著。是市级小城镇建设""三星级""城镇、重点镇、特别试点镇,全市乡镇企业""明星镇""、奔小康""科普示范镇""。.  

大河镇

埠江镇

  埠江镇位于河南油田腹地、豫部两省交界。桐柏县城西41公里,唐河县城东28公里处,三家河及3 12国道上海一伊宁公路北侧,属平原地带,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万,耕地3万亩,河南油田驻埠单位40多个,是近年来新兴的石油工业小城镇,素有""小香港""之美称。    交通运输:3 12国道及己建成的宁西铁路和己列入国家计划的宁西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唐、桐、泌三县两条县级公路在境内通过。镇内有镇村级公路41条,总长250公里,河南油田专用公路长67公里。每日途经该镇的跨省及省、市、县等地的长途客车70余车次,油田在区域内值勤班车日往返60余车次。稠密的公路网,穿梭往来的车辆,使埠江镇的交通四通八达,来往方便。    自然资源: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耕地3万余亩,土质以沙壤土,黄粘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占70%,土质结构及基础地力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水稻、花生等作物,畜牧业以肉牛猪羊家禽为主,养殖量较大,养殖水面近千亩,有着良好的发展农业、牧业、水产业条件,野生资源有食用、药用、饲用等数1 O种,其中山野菜、珍珠花产量较高。地下资源丰富,其中年产石油250万吨,日产液化汽25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镇区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现有个体企业、商户1000多家,工业企业60余家,主要产品有涂料、珍珠岩、机械、水泥预制。机砖、塑料制品、建材等,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塑料、化工、养殖、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集团。.  

平氏镇

  平氏镇位于县城西45公里处,辖12个行政村,2.5万人,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3公顷。地势除南部、西部为浅山丘陵外,余皆平原。雨量丰沛,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平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战国属楚,西汉始置平氏县,王莽建新朝后,改名平善县,东汉恢复平氏县,历经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清代居桐柏县四大镇之首。这里曾是-、刘志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作过的地方,有着光荣的革命史。    平氏为农业大镇,是桐柏县主要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芹菜、黄酒、黄牛、麻油四大特产。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止目前已发展蔬菜3000亩,其中温室大棚500亩,年产美国西芹、四季豆、西红柿、黄瓜等多种反季节蔬菜1.5万吨。工业以建材、轻工机械制造为龙头,带动发展各类企业600多家,年产值1.8亿元。    镇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街区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三纵三横6条街道全长7.2公里,专业批发市场8个。豫鄂省道穿境而过,北邻312国道、宁(南京)西(安)铁路。电力充足,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厚的""特区""待遇,将会使各界有志之士在平氏大展才华,平氏人民将与您共同发展,再创辉煌。.  

淮源镇

  淮源镇位于淮源风景名胜区腹地,西距县城10公里,系千里淮河发源地。镇区面积771平方公里,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重镇;辖14个行政村19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3万人。   淮源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茶叶、板栗、山野菜等农副产品驰名中外,金、银、花岗石、石灰石、矽线石等20余种矿产储量丰富,全镇建有各种采矿企业80余家。淮源镇属山水园林旅游新镇,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70%的景点都在淮源镇境内。   淮源镇交通十分便利,312国道穿境而过,宁西铁路横卧东西;镇村道路四通八达,村组公路循环交叉,电力、水利资源充沛,建有35千伏变电站及日供水500吨自来水供水系统。   淮源镇以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社会风气、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优良的投资环境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大展鸿图。.  

黄岗镇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黄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4公里。面积130.1平方公里,人口1.7万。明(港)毛(集)地方小铁路、毛(集)泌(阳)公路过境。辖黄岗、岳新庄、刘庄、爱庄、核桃树、光荣庄、王庄、刘老庄、高店、枣树岗、大石桥、黄楼、大棚、斗称沟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建材、粮油加工、矿产开采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黄小庄有汉代冶铁遗址。.  

安棚镇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安棚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95.3平方公里,人口3.1万。桐(柏)郑(老庄)公路穿境。辖王湾、太山、李湾、陶庄、岭东、胡岗、尹庄、安岭、安棚、大一岗、朱洼、万岗、雷沟、周岗、吕庄、张楼16个村委会。矿藏有石油、碱等,其中液体碱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乡镇企业以建筑、塑料加工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红薯。.  

朱庄镇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朱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41.8平方公里,人口1.2万。桐(柏)朱(庄)公路过境。辖朱庄、响潭、郭湾、粉坊、西庄、馆驿、围山、新集、后河9个村委会。矿藏有金、银、铁、莹石、大理石。乡镇企业以矿产开采、运输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盛产板栗。古迹有围山城冶银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湾镇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程湾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1.7万。地处深山丘陵区。平(氏)程(湾)公路过境。辖姚河、艾庄、栗子园、岳沟、吴井、邓河、和湾、曹河、苏扒、石头庄、程湾、三盆口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林果加工、木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芝麻。.  

城郊乡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四周。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3万。312国道过境。辖西十里、胡家沟、金庄、河坎、毛坡、方家寨、北杨庄、大平桥、彭沟、金亭、尚楼、吴湾、刘湾、邹庄、固庄、申铺、黄棚、陈庄、石家楼、何庄、熊壕21个村委会。矿藏有金、银、铁、铀、石棉、石墨等。乡镇企业以建材、矿产开发、茶叶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蔬菜。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水帘洞、太阳城、田王寨、祖师顶、东禅司等。.  

回龙乡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回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160.2平方公里,人口1万。桐(柏)回(龙)榨(楼)公路过境。辖回龙、何庄、郭庄、黄栋岗、桑树湾、栗树、汪大-庄、杨集、梁岗、榨楼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食用菌、药材、木材加工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新集乡

  桐柏县辖乡。1958年建新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67.3平方公里,人口1.9万。地处浅山丘陵区。312国道穿境。辖新集、张盖、梁庄、栗园、王楼、苏庄、王寨、洛河、杨湾、徐庄、磨沟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珠绣、矿山开发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花生。是农副产品、中草药集散地。境西陡坡嘴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乡特产大全




回龙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