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 天山区

天山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天山区谷歌卫星地图)


天山区简介

  邮编:830002 代码:650102 区号:0991 拼音:Tianshan Qu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乌鲁木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中心,驻有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总面积171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区内聚居着汉 、维吾尔、回、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等40多个民族。
  行政区划
  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燕儿窝街道、胜利路街道、团结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和平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东门街道、新华北路街道、青年路街道、碱泉街街道、延安路街道、红雁街道、大湾乡。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东起东山公墓山脊与水磨沟区、达坂城区相邻,西界河滩路和平渠与沙依巴克区相望,南界托里乡与乌鲁木齐县毗邻,北起红山路与河滩北路交汇处与水磨沟区相接,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另有草场34.82万亩(约23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2.79平方公里。全区下辖14个街道办事处、1个村和1个牧场,共有130个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1060个。区内居住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4个民族52.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6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辖区驻有自治区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天山区所属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其他科级事业单位共116个,其中行政单位45个,事业单位71个;全区干部职工7539人,其中行政人员(含离退休)1115人,事业人员6424人(含离退休);在职干部职工4877人。全区教职员工3681人,其中在职2399人,离退休1282人。
  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天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深挖优势和特色,促进了城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05亿元,较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0.1∶25.35∶74.55。完成财政收入40993万元,较上年增长12.9%。目前,该区人口占全市1/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1/5,第三产业占全市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市1/2,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心城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我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积极把优化提升三产质量,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完善市场功能、盘活资源、嫁接改造、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增强三产的支柱地位。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01亿元,增长13.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4.5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是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内外贸易齐头并进。目前,全区培育形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4个,引进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3个,年成交额近百亿元。国际大巴扎、大小西门、红旗路、边疆商贸城等一批重点商圈市场成为辐射全市乃至全疆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中山路、解放南路荣创“中国著名商业街”和“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亿元,较上年增长16%。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居全市第一。
  二是旅游业异军突起。天山区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了革命烈士陵园、西路军旧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毛泽民烈士故居、文庙、轮台古城遗址等许多著名的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二道桥民俗一条街、乌拉泊古城、燕尔窝景区和大银行入选乌鲁木齐市“新十景”,新疆民街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乌拉泊古城旅游项目建成开放。以民族风情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为主导,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万人,同比增长10.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29%。
  三是现代服务业活跃发达。中介市场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法律、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辖区内金融证券业、通讯业繁荣发展。各类银行、保险、信托投资以及电信、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机构多汇集于次,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疆各地。
  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全区私营企业达到2277户,从业人员9312人;个体工商户13336户,从业人员23155人。
  第二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天山区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通过发展外向型工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走符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亿元,较上年增长12.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同比增长17%,占经济总量的8.1%。建安行业和以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启动实施了占地140平方公里,计划15年建成收益,集生态保护、工业开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东部山丘地带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工程。目前,相关配套规划已基本完成,完成一期绿化4000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天山区都市工业园区积极筹备建设。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4年以来,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精神,全面完成了原大湾乡4村和一个村级建制公司的撤村建居工作,并成立了新的经济组织,农民转为居民后均纳入相关社区,各项利益得到有效维护。2005年,第一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水平。巷道改造工程规模空前,2003年至2005年,共投入9638万元打通、改造巷道227条,城区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区共有保洁员1089名,环卫清运车辆48辆,年清运垃圾25万吨,支出垃圾处置费459万元、燃料维修费近500万元、清运人员工资460万元。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工程,解放南路、和平路地区面貌大为改观,黑甲山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城区绿化、美化、亮化质量不断提高,中山路、人民路、二道桥步行街等一批精品路巷先后建成。城区内通讯、供排水、供电等各类城市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辖区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点改造工程项目陆续建成,产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辖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其中区属中学6所,小学24所,在校中小学生3.92万名,教职员工3681人。2005年投入15452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疆一流水平。
  全区有各类医疗、防疫、保健机构近20个,驻区单位医疗室(所)440多个,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80余个,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场所800余个。
  建立各类便民效益服务型社区服务网点5709个。投入资金652万元,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23套共2703平方米。截止2005年底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80平方米以上,平均面积为163平方米。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占总人数的55.4%。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381个,人数达3.5万余人。中山路社区居委会被评为“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115个社区建立了“百姓心声站”。
  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低保户3876户,11083人,2005年共计发放低保金1407.8万元。建立“爱心慈善超市”2个,“济困医院”增至4个。投入1830万元修建的“天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服务大楼已投入使用。成立了“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完善了三级劳动保障信息平台。2005年,安置就业人员910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83个,安置“4050”人员417人;财政投入464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及社会统筹,辖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行政区划
  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燕儿窝街道、胜利路街道、团结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和平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东门街道、新华北路街道、青年路街道、碱泉街街道、延安路街道、红雁街道,1个牧场,共有130个社区、1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东环路8号。
  燕儿窝街道 代码:650102002 辖5个社区:乌拉泊社区、燕尔窝南社区、燕尔窝北社区、十七户社区、红雁池社区。
  胜利路街道 代码:650102003 辖11个社区:三屯碑社区、胜利路社区、南梁社区、河坝巷社区、领馆巷南社区、红旗社区、湖源巷社区、大湾南社区、羊毛湖社区、多斯鲁克社区、新疆大学社区。
  团结路街道 代码:650102004 辖13个社区:领馆巷北社区、团结路社区、八户梁社区、延安路社区、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皇城社区、瓷厂社区、波斯坦巷社区、广电社区、昌乐园社区、中环路南社区、大湾北社区、后泉路社区。
  解放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5 辖13个社区:二道桥社区、爱国巷社区、建中路社区、永和巷社区、福寿路社区、双庆巷社区、山西巷社区、新市路社区、育才巷社区、天池路社区、饮河巷社区、龙泉社区、乌市小区社区。
  和平路街道 代码:650102007 辖11个社区:黑甲山前街社区、康泰社区、二道湾社区、体育馆路社区、黑甲山后街社区、三山社区、跃进街社区、药王庙社区、固原社区、东菜园社区、国际城社区。
  解放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8 辖9个社区:文化路社区、南大街社区、和平北路社区、天山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广场社区、健康路社区、春风巷社区、中山路社区。
  东门街道 代码:650102010 辖11个社区:建国南路北社区、西后街社区、东后南街社区、东风路社区、东后北街社区、五星南路社区、日光小区社区、前进东路社区、前进西路社区、建国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
  新华北路街道 代码:650102011 辖9个社区:人民路社区、西河坝社区、西河街南社区、红旗路社区、西河街北社区、民主西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
  新华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6 辖8个社区:南公园社区、北国春城社区、五桥社区、团结西路社区、四桥社区、西河坝前街社区、三桥社区、西河坝后街社区。
  青年路街道 代码:650102012 辖7个社区:光明路北社区、新民路西社区、新民路东社区、建工大院社区、五星路西社区、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东社区。
  幸福路街道 代码:650102009 辖12个社区:幸福路社区、幸福集社区、天福花园社区、四道巷社区、北三巷社区、百信花园社区、职大社区、建国南路南社区、中环路北社区、宏大社区、湖东社区、二道湾东社区。
  碱泉街道 代码:650102013 辖11个社区:翠泉南路社区、翠泉北路社区、天府社区、向阳社区、碱泉东社区、碱泉西社区、碱泉中社区、月光社区、方圆社区、翠泉中社区、红桥社区。
  延安路街道 代码:650102014 辖8个社区:延安大道社区、延安新村社区、盐化家属区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晨光社区、东湾社区。
  红雁街道 辖3个社区、1个行政村:乌拉泊社区、东大梁社区、红雁池东社区、乌拉泊村。
  历史沿革
  现在的天山区,就是清代迪化城与新满城以及城厢的旧址,也即是解放初期的乌鲁木齐市一、二、三、四、五区的辖区。1957年,一、四、五区合并成立天山区,二、三区合并成立多斯鲁克(维语,意为友谊)区,并分别成立区人民委员会。1960年,撤销多斯鲁克区,将所辖地段并入天山区。
  2000年,天山区辖12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71432人,其中:乌拉泊街道 11265人、燕尔窝街道 23427人、胜利路街道 60091人、团结路街道 42698人、解放南路街道 23077人、新华南路街道 29852人、和平路街道 47645人、解放北路街道 31774人、幸福路街道 45904人、东门街道 32377人、新华北路街道 29722人、青年路街道 34117人、碱泉街虚拟街道 43389人、延安路虚拟街道 10352人、盐湖化工厂虚拟街道 4236人、柴窝堡林场虚拟乡 1506人。
  ?年,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解放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燕儿窝街道、乌拉泊街道、东门街道、团结路街道、延安路街道、碱泉街道、大湾乡。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将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划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管辖。
  2003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24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燕儿窝街道 辖7个社区:乌拉泊社区、燕儿窝南社区、十七户社区、红雁池社区、燕尔窝北路西社区、燕尔窝北路东社区、红雁池东社区。
  胜利路街道 辖11个社区:三甬碑社区、胜利路社区、南梁社区、河坝巷社区、领馆巷南社区、红旗社区、湖源巷社区、大湾南社区、羊毛湖社区居、多斯鲁克社区、新疆大学社区。
  团结路街道 辖13个社区:领馆巷北社区、团结社区、八户梁社区、延安路社区、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皇城社区、瓷厂社区、波斯坦巷社区、广电社区、昌乐园社区、中环路南社区、大湾北社区、后泉路社区。
  解放南路街道 辖13个社区:二道桥社区、爱国巷社区、建中路社区、永和巷社区、福寿巷社区、双庆巷社区、山西巷社区、新市路社区、育才巷社区、天池路社区、饮河巷社区、龙泉社区、马市小区社区。
  新华南路街道 辖8个社区:南公园社区、北国春城社区、五桥社区、团结西路社区、四桥社区、三桥社区、西河坝前街社区、西河坝后街社区。
  和平路街道 辖11个社区:黑甲山前街社区、黑甲山后街社区、二道湾社区、康泰社区、三山社区、体育馆路社区、跃进街社区、药王庙社区、固原巷社区、东菜园社区、国际城社区。 解放北路街道 辖9个社区:文化路社区、南大街社区、和平北路社区、天山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广场社区、健康路社区、春风巷社区、中山路社区。
  幸福路街道 辖13个社区:幸福路社区、幸福集社区、天福花园社区、四道巷社区、北三巷社区、百信花园社区、职大社区、建国南路南社区、中环路北社区、宏大社区、湖东社区、东大梁社区、二道湾东社区。
  东门街道 辖11个社区:建国南路北社、东后南街社区、东风路社区、东后北街社区、五星南路社区、西后街社区、日光小区社区、前进东路社区、前进西路社区、建国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
  新华北路街道 辖8个社区:人民路社区、西河坝社区、西河街南社区、红旗路社区、西河街北社区、民主西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
  青年路街道 辖7个社区:光明路北社区、新民路西社区、新民路东社区、建工社区、五星路西社区、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东社区。
  碱泉街道 辖11个社区:翠泉南路社区、翠泉北路社区、天府社区、向阳社区、碱泉东社区、碱泉中社区、碱泉西社区、月光小区社区、方苑社区、红桥社区、翠泉中社区。
  延安路街道 辖8个社区:延安大道社区、盐化社区、延安新村委会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晨光社区、东湾社区。
  大湾乡(代码650102200) 辖5个行政村:乌拉泊村、八户梁村、大湾村、二道湾村、宁夏湾村。
  2004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30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48.7544万人 171平方公里 650102 830002 0991 查看 天山区谷歌卫星地图

天山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燕儿窝街道 0 0

----

查看 燕儿窝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胜利路街道 0 0

----

查看 胜利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团结路街道 0 0

----

查看 团结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解放南路街道 0 0

----

查看 解放南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新华南路街道 0 0

----

查看 新华南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和平路街道 0 0

----

查看 和平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解放北路街道 0 0

----

查看 解放北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幸福路街道 0 0

----

查看 幸福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东门街道 0 0

----

查看 东门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新华北路街道 0 0

----

查看 新华北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青年路街道 0 0

----

查看 青年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碱泉街道 0 0

----

查看 碱泉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延安路街道 0 0

----

查看 延安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红雁街道 0 0

----

查看 红雁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天山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天山区

  邮编:830002 代码:650102 区号:0991 拼音:Tianshan Qu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乌鲁木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中心,驻有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总面积171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区内聚居着汉 、维吾尔、回、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等40多个民族。   行政区划   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燕儿窝街道、胜利路街道、团结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和平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东门街道、新华北路街道、青年路街道、碱泉街街道、延安路街道、红雁街道、大湾乡。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东起东山公墓山脊与水磨沟区、达坂城区相邻,西界河滩路和平渠与沙依巴克区相望,南界托里乡与乌鲁木齐县毗邻,北起红山路与河滩北路交汇处与水磨沟区相接,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另有草场34.82万亩(约23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2.79平方公里。全区下辖14个街道办事处、1个村和1个牧场,共有130个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1060个。区内居住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4个民族52.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6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辖区驻有自治区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天山区所属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其他科级事业单位共116个,其中行政单位45个,事业单位71个;全区干部职工7539人,其中行政人员(含离退休)1115人,事业人员6424人(含离退休);在职干部职工4877人。全区教职员工3681人,其中在职2399人,离退休1282人。   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天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深挖优势和特色,促进了城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05亿元,较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0.1∶25.35∶74.55。完成财政收入40993万元,较上年增长12.9%。目前,该区人口占全市1/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1/5,第三产业占全市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市1/2,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心城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我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积极把优化提升三产质量,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完善市场功能、盘活资源、嫁接改造、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增强三产的支柱地位。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01亿元,增长13.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4.5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是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内外贸易齐头并进。目前,全区培育形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4个,引进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3个,年成交额近百亿元。国际大巴扎、大小西门、红旗路、边疆商贸城等一批重点商圈市场成为辐射全市乃至全疆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中山路、解放南路荣创“中国著名商业街”和“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亿元,较上年增长16%。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居全市第一。   二是旅游业异军突起。天山区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了革命烈士陵园、西路军旧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毛泽民烈士故居、文庙、轮台古城遗址等许多著名的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二道桥民俗一条街、乌拉泊古城、燕尔窝景区和大银行入选乌鲁木齐市“新十景”,新疆民街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乌拉泊古城旅游项目建成开放。以民族风情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为主导,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万人,同比增长10.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29%。   三是现代服务业活跃发达。中介市场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法律、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辖区内金融证券业、通讯业繁荣发展。各类银行、保险、信托投资以及电信、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机构多汇集于次,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疆各地。   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全区私营企业达到2277户,从业人员9312人;个体工商户13336户,从业人员23155人。   第二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天山区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通过发展外向型工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走符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亿元,较上年增长12.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同比增长17%,占经济总量的8.1%。建安行业和以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启动实施了占地140平方公里,计划15年建成收益,集生态保护、工业开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东部山丘地带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工程。目前,相关配套规划已基本完成,完成一期绿化4000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天山区都市工业园区积极筹备建设。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4年以来,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精神,全面完成了原大湾乡4村和一个村级建制公司的撤村建居工作,并成立了新的经济组织,农民转为居民后均纳入相关社区,各项利益得到有效维护。2005年,第一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水平。巷道改造工程规模空前,2003年至2005年,共投入9638万元打通、改造巷道227条,城区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区共有保洁员1089名,环卫清运车辆48辆,年清运垃圾25万吨,支出垃圾处置费459万元、燃料维修费近500万元、清运人员工资460万元。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工程,解放南路、和平路地区面貌大为改观,黑甲山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城区绿化、美化、亮化质量不断提高,中山路、人民路、二道桥步行街等一批精品路巷先后建成。城区内通讯、供排水、供电等各类城市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辖区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点改造工程项目陆续建成,产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辖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其中区属中学6所,小学24所,在校中小学生3.92万名,教职员工3681人。2005年投入15452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疆一流水平。   全区有各类医疗、防疫、保健机构近20个,驻区单位医疗室(所)440多个,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80余个,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场所800余个。   建立各类便民效益服务型社区服务网点5709个。投入资金652万元,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23套共2703平方米。截止2005年底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80平方米以上,平均面积为163平方米。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占总人数的55.4%。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381个,人数达3.5万余人。中山路社区居委会被评为“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115个社区建立了“百姓心声站”。   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低保户3876户,11083人,2005年共计发放低保金1407.8万元。建立“爱心慈善超市”2个,“济困医院”增至4个。投入1830万元修建的“天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服务大楼已投入使用。成立了“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完善了三级劳动保障信息平台。2005年,安置就业人员910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83个,安置“4050”人员417人;财政投入464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及社会统筹,辖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行政区划   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燕儿窝街道、胜利路街道、团结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和平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东门街道、新华北路街道、青年路街道、碱泉街街道、延安路街道、红雁街道,1个牧场,共有130个社区、1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东环路8号。   燕儿窝街道 代码:650102002 辖5个社区:乌拉泊社区、燕尔窝南社区、燕尔窝北社区、十七户社区、红雁池社区。   胜利路街道 代码:650102003 辖11个社区:三屯碑社区、胜利路社区、南梁社区、河坝巷社区、领馆巷南社区、红旗社区、湖源巷社区、大湾南社区、羊毛湖社区、多斯鲁克社区、新疆大学社区。   团结路街道 代码:650102004 辖13个社区:领馆巷北社区、团结路社区、八户梁社区、延安路社区、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皇城社区、瓷厂社区、波斯坦巷社区、广电社区、昌乐园社区、中环路南社区、大湾北社区、后泉路社区。   解放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5 辖13个社区:二道桥社区、爱国巷社区、建中路社区、永和巷社区、福寿路社区、双庆巷社区、山西巷社区、新市路社区、育才巷社区、天池路社区、饮河巷社区、龙泉社区、乌市小区社区。   和平路街道 代码:650102007 辖11个社区:黑甲山前街社区、康泰社区、二道湾社区、体育馆路社区、黑甲山后街社区、三山社区、跃进街社区、药王庙社区、固原社区、东菜园社区、国际城社区。   解放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8 辖9个社区:文化路社区、南大街社区、和平北路社区、天山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广场社区、健康路社区、春风巷社区、中山路社区。   东门街道 代码:650102010 辖11个社区:建国南路北社区、西后街社区、东后南街社区、东风路社区、东后北街社区、五星南路社区、日光小区社区、前进东路社区、前进西路社区、建国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   新华北路街道 代码:650102011 辖9个社区:人民路社区、西河坝社区、西河街南社区、红旗路社区、西河街北社区、民主西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   新华南路街道 代码:650102006 辖8个社区:南公园社区、北国春城社区、五桥社区、团结西路社区、四桥社区、西河坝前街社区、三桥社区、西河坝后街社区。   青年路街道 代码:650102012 辖7个社区:光明路北社区、新民路西社区、新民路东社区、建工大院社区、五星路西社区、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东社区。   幸福路街道 代码:650102009 辖12个社区:幸福路社区、幸福集社区、天福花园社区、四道巷社区、北三巷社区、百信花园社区、职大社区、建国南路南社区、中环路北社区、宏大社区、湖东社区、二道湾东社区。   碱泉街道 代码:650102013 辖11个社区:翠泉南路社区、翠泉北路社区、天府社区、向阳社区、碱泉东社区、碱泉西社区、碱泉中社区、月光社区、方圆社区、翠泉中社区、红桥社区。   延安路街道 代码:650102014 辖8个社区:延安大道社区、延安新村社区、盐化家属区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晨光社区、东湾社区。   红雁街道 辖3个社区、1个行政村:乌拉泊社区、东大梁社区、红雁池东社区、乌拉泊村。   历史沿革   现在的天山区,就是清代迪化城与新满城以及城厢的旧址,也即是解放初期的乌鲁木齐市一、二、三、四、五区的辖区。1957年,一、四、五区合并成立天山区,二、三区合并成立多斯鲁克(维语,意为友谊)区,并分别成立区人民委员会。1960年,撤销多斯鲁克区,将所辖地段并入天山区。   2000年,天山区辖12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71432人,其中:乌拉泊街道 11265人、燕尔窝街道 23427人、胜利路街道 60091人、团结路街道 42698人、解放南路街道 23077人、新华南路街道 29852人、和平路街道 47645人、解放北路街道 31774人、幸福路街道 45904人、东门街道 32377人、新华北路街道 29722人、青年路街道 34117人、碱泉街虚拟街道 43389人、延安路虚拟街道 10352人、盐湖化工厂虚拟街道 4236人、柴窝堡林场虚拟乡 1506人。   ?年,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解放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燕儿窝街道、乌拉泊街道、东门街道、团结路街道、延安路街道、碱泉街道、大湾乡。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将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划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管辖。   2003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24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燕儿窝街道 辖7个社区:乌拉泊社区、燕儿窝南社区、十七户社区、红雁池社区、燕尔窝北路西社区、燕尔窝北路东社区、红雁池东社区。   胜利路街道 辖11个社区:三甬碑社区、胜利路社区、南梁社区、河坝巷社区、领馆巷南社区、红旗社区、湖源巷社区、大湾南社区、羊毛湖社区居、多斯鲁克社区、新疆大学社区。   团结路街道 辖13个社区:领馆巷北社区、团结社区、八户梁社区、延安路社区、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皇城社区、瓷厂社区、波斯坦巷社区、广电社区、昌乐园社区、中环路南社区、大湾北社区、后泉路社区。   解放南路街道 辖13个社区:二道桥社区、爱国巷社区、建中路社区、永和巷社区、福寿巷社区、双庆巷社区、山西巷社区、新市路社区、育才巷社区、天池路社区、饮河巷社区、龙泉社区、马市小区社区。   新华南路街道 辖8个社区:南公园社区、北国春城社区、五桥社区、团结西路社区、四桥社区、三桥社区、西河坝前街社区、西河坝后街社区。   和平路街道 辖11个社区:黑甲山前街社区、黑甲山后街社区、二道湾社区、康泰社区、三山社区、体育馆路社区、跃进街社区、药王庙社区、固原巷社区、东菜园社区、国际城社区。 解放北路街道 辖9个社区:文化路社区、南大街社区、和平北路社区、天山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广场社区、健康路社区、春风巷社区、中山路社区。   幸福路街道 辖13个社区:幸福路社区、幸福集社区、天福花园社区、四道巷社区、北三巷社区、百信花园社区、职大社区、建国南路南社区、中环路北社区、宏大社区、湖东社区、东大梁社区、二道湾东社区。   东门街道 辖11个社区:建国南路北社、东后南街社区、东风路社区、东后北街社区、五星南路社区、西后街社区、日光小区社区、前进东路社区、前进西路社区、建国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   新华北路街道 辖8个社区:人民路社区、西河坝社区、西河街南社区、红旗路社区、西河街北社区、民主西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   青年路街道 辖7个社区:光明路北社区、新民路西社区、新民路东社区、建工社区、五星路西社区、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东社区。   碱泉街道 辖11个社区:翠泉南路社区、翠泉北路社区、天府社区、向阳社区、碱泉东社区、碱泉中社区、碱泉西社区、月光小区社区、方苑社区、红桥社区、翠泉中社区。   延安路街道 辖8个社区:延安大道社区、盐化社区、延安新村委会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晨光社区、东湾社区。   大湾乡(代码650102200) 辖5个行政村:乌拉泊村、八户梁村、大湾村、二道湾村、宁夏湾村。   2004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30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沙依巴克区

  邮编:830000 代码:650103 区号:0991 拼音:Shayibake Qu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之一,是乌鲁木齐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陆路交通枢纽。位于市区河滩路以西,地处乌鲁木齐市的中部。东隔河滩公路与天山区、水磨沟区毗连,西临一O四团与头屯河区相望,南起乌拉泊、大西沟与乌鲁木齐县接壤,北至新医路与新市区为邻。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114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总面积427平方公里,人口52.8万,有汉、维、回、哈萨克、满、蒙古等38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建成区人口密度为22609人/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沙依巴克区辖10个街道:长江路街道、和田街街道、扬子江路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八一街道、炉院街街道、西山街道、雅玛里克山街道、红庙子街道。区境内有:沙依巴克区乡、后峡地区、一零四团、兵团西山农场。   长江路街道    代码:650103001 辖9个社区:长江南路社区、长江北路社区、经一路社区、碾子沟社区、冷库社区、新兴巷社区、牛奶巷社区、伊宁路社区、经二路社区。   和田街街道    代码:650103002 辖10个社区:和田街社区、三建社区、公安社区、建机社区、东二街社区、交通社区、黄河社区、水利社区、邮电社区、东一街社区。   扬子江路街道    代码:650103003 辖10个社区:人民公园社区、青松苑社区、扬子江社区、新华社区、新华日报社区、揽秀园社区、孔雀社区、腾威社区、十月社区、黑龙江社区。   友好南路街道    代码:650103004 辖10个社区:友好社区、明园有色社区、石油学院社区、西北路北社区、西北路南社区、虹桥北社区、虹桥南社区、鸿雁社区、金色花苑社区、明园社区。   友好北路街道    代码:650103005 辖10个社区:宝地社区、八楼社区、军区医院社区、友好新村东社区、友好新村西社区、石家园子社区、利民社区、泰华社区、友谊社区、师大社区。   炉院街街道    代码:650103007 辖12个社区:炉院街东街社区、乌拉泊社区、棉花北街社区、棉花南街社区、仓房沟南路社区、炉院北街社区、和平桥社区、炉院街社区、仓房沟北路社区、天山建材社区、长征新村社区、变电站社区。   西山街道    代码:650103008 辖9个社区:马料地社区、儿童村社区、中泰社区、环卫路社区、新运社区、骑马山社区、四道岔社区、建陶社区、新标社区。   雅玛里克山街道    代码:650103009 辖15个社区:秀园社区、铁东社区、铁西社区、南站社区、青峰社区、校园社区、西虹社区、古丽斯坦社区、光明社区、泰裕社区、宝山路社区、青年社区、南梁坡社区、雪莲社区、冷库山社区。   红庙子街道    代码:650103010 辖15个社区:金泰社区、阿勒泰社区、头宫社区、新通社区、泰秀社区、平顶山社区、天海社区、北园春社区、克西路社区、汇珊社区、汇芙园社区、锦福苑社区、嘉和园社区、公交社区、汇嘉园社区。   八一街道    代码:650103006 辖14个社区:国道社区、金阳社区、南昌路社区、农大社区、邮政社区、南昌北路社区、哈密西路社区、电信社区、博物馆社区、锦花苑社区、新北社区、老满城社区、瑞安社区、农科院社区。   直辖村    1个村委会:仓房沟村。   后峡地区    代码:650103400   兵团一零四团    代码:650103401。团部、火山后、南戈壁、柴窝堡、牧一场、牧二场、牧三场、四连。   兵团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    代码:650103402。场部、东片、南片、西片、北片。   【历史沿革】   “沙依巴克”为维吾尔语,意为“戈壁滩上的花园”。   2000年,沙依巴克区辖10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82235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长江路街道 28842 和田街街道 62051 扬子江路街道 34408 友好南路街道 30892 友好北路街道 44751 八一街街道 62339 炉院街街道 56912 西山街道 31461 雅玛里克山街道 57186 红庙子街道 44664 后峡地区虚拟街道 3792 兵团104团虚拟乡 20016 兵团西山农牧场虚拟乡 4921。    2003年底,沙依巴克区辖10个街道,114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八一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扬子江路街道、长江路街道、西山街道、炉院街街道、和田街街道、雅玛里克山街道、红庙子街道。   2004年底,沙依巴克区辖10个街道,114个社区、1个村委会:八一街道、友好南路街道、友好北路街道、扬子江路街道、长江路街道、西山街道、炉院街街道、和田街街道、雅玛里克山街道、红庙子街道。   【地理水文】   沙依巴克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部为丘陵山地,呈缓坡状,大部分为洪冲沉积地带,西北为巴尔巴什山。乌鲁木齐河是沙依巴克区东境界河,从南向北沿区而过,河边滩地自然生长着一片片树林。   【气候特征】   沙依巴克区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6.4,年平均日照27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36毫米,平均无霜期176天,具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良好条件。雅玛里克山长9公里,宽5公里,主峰海拔1397.6米,水平面积约40平方公里。地质构造书博格达山弧形大断裂的延伸部分。   【自然资源】   沙依巴克区煤储量丰富,小煤窑遍地,故亦名西山窑,其优质煤炭与雅玛里克山的油页岩、石英砂岩、耐火铝土为沙依巴克区两大类矿物资源。   【商业发展】   境内商业繁华,有友好百盛(原红山商场)、友好商场、土产公司商场、新疆商贸城及百货、糖、烟、酒批发站,小商品批发市场,海鲜、蔬菜、水果农贸市场。是全市及全疆粮油、肉食供应基地。   【教育卫生】   沙依巴克区拥有比较完整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系。有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工学院、新疆石油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5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23所,小学27所。辖区有自治区中医院、自治区邮电医院、市中医院、军区总医院等大型医院16家。   【著名景点】   名胜古迹有西山—老君庙(明代)、老满城(巩宁城·清代)、红庙子—平顶山关帝庙(清代)、妖魔山(雅玛里克山)宝塔(明代)、明园(清代)、人民公园—鉴湖(清代)等。   

新市区

  邮编:830011 代码:650104 区号:0991 拼音:Xinshi Qu    新市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东西长14千米,南北宽9千米。总面积143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4年)。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38个民族。   新市区地形南窄北宽,地势南高北低。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行政区划   新市区辖11个街道、2个乡: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宾路街道、喀什东路街道、北站街道、天津路街道、银川路街道、南纬路街道、杭州路街道、二工乡、地窝堡乡。区境内有: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街道)、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北京路街道 代码:650104001 辖12个社区:北京路口社区、联建社区、北京南路社区、中营工社区、苏州路社区、贵州东路社区、京都小区社区、府友路社区、新医路社区、蜘蛛山社区、呈祥社区、阳光社区。   二工街道 代码:650104002 辖6个社区:江苏东路社区、河南东路社区、长青巷社区、科学北路社区、小西沟社区、长青社区。   三工街道 代码:650104003 辖9个社区:和平桥社区、祥和社区、三工社区、喀什西路社区、兴安社区、百园路社区、经环社区、景苑社区、汇轩园社区。   喀什东路街道 代码:650104006 辖9个社区:五建社区、新兴社区、铁桥社区、汇园社区、喀什东路社区、晨光社区、四平路社区、乌东站社区、文轩社区。   石油新村街道 辖11个社区:石油新村社区、商运司社区、外运司社区、工运司社区、九家湾社区、红庙社区、阿勒泰路社区、蜘蛛山水库社区、和平渠西二社区、九家湾北社区、锦峰社区。   迎宾路街道 代码:650104005 辖8个社区:民航北社区、迎宾北一路社区、迎宾北二路社区、三友社区、友谊路社区、新民社区、民航南社区、东风社区。   天津路街道 代码:650104009 辖4个社区:天津路社区、东方社区、建新社区、兴和社区。   银川路街道 代码:650104010 辖12个社区:银川路社区、西八家户社区、河滩北路社区、八家户社区、鲤鱼山社区、小红桥社区、上八家户社区、锦苑社区、百信玉山苑社区、汇展园社区、天山花园社区、华源社区。   杭州路街道 代码:650104012 辖7个社区:振兴社区、秀林园社区、河北西路社区、长沙路社区、良园社区、育新社区、新奥社区。   南纬路街道 代码:650104011 辖11个社区:青海路社区、南一路社区、南二路社区、南三路社区、北一路社区、北二路社区、太原路社区、康乐社区、建业社区、北纬一路社区、西部社区。   北站东路街道 代码:650104007 辖3个社区:北京二路社区、迎宾路北社区、地窝堡社区。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街道 辖11个社区:南彩门社区、铁路花园社区、团结新村社区、科技园路社区、卫星路社区、中亚南路社区、迎宾桥社区、白石桥社区、喀什西路社区、迎宾北路社区、中亚北路社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 代码:650104400 辖3个社区:天津南路社区、桂林路社区、昆明路社区。   二工乡 代码:650104200 辖2个行政村:三工村、百园路新村。   地窝堡乡 代码:650104201 辖3个行政村:丰田村、宣仁墩村、小地窝堡村。   养禽场 代码:650104401   --------------------------------------------------------------------------------   历史沿革   2000年,新市区辖7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79220人,其中各街道人口(人): 北京路街道 65445 二工街道 67279 三工街道 70827 石油新村街道 42339 迎宾路街道 40529 喀什东路街道 28949 北站街道 6351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街道 41022 高新区虚拟街道 16479。    新市区辖7个街道、2个乡: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宾路街道、喀什东路街道、北站街道、二工乡、地窝堡乡。   2003年底,新市区辖11个街道、2个乡,89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宾路街道、喀什东路街道、天津路街道、银川路街道、杭州路街道、南纬路街道、北站东路街道、二工乡、地窝堡乡。   2004年底,新市区辖11个街道、2个乡,89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北京路街道、二工街道、三工街道、石油新村街道、迎宾路街道、喀什东路街道、天津路街道、银川路街道、杭州路街道、南纬路街道、北站东路街道、二工乡、地窝堡乡。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   概况   新市区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75平方千米。总人口44万人(2004年)。   区政府驻五四西路112号。邮编:071052。代码:130602。区号:0312。拼   音:Xinshi Qu。   行政区划   新市区辖6个街道、6个乡:先锋街道、新市场街道、东风街道、建设南路街道   、韩村北路街道、惠阳街道、颉庄乡、富昌乡、韩村乡、南奇乡、江城乡、大马坊乡。   历史沿革      1997年,新市区辖6个街道、4个乡:先锋街道、建设南路街道、新市场街道、   东风街道、韩村北路街道、惠阳街道、富昌乡、南奇乡、颉庄乡、韩村乡。   1998年12月2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调整保定市部分县区的行政区划。   其中:(1)将满城县江城乡所辖的孙家塘、张海庄、贾家庄、夏家庄4个村划归新市区南   奇乡;其余的李家庄、郄家庄、石家庄、刘家庄、张辛庄、尹家庄、许家庄、徐家庄、江城   东、江城西、吴庄11个村划归新市区,新市区设立江城乡。(2)将满城县大马坊乡所辖的   东尹庄、曹庄、花庄、大马坊4个村划归新市区,新市区设立大马坊乡;(3)将满城县要   庄乡所辖的周庄、张庄、高屯、东营、道口、相庄、温屯、代庄8个村划归新市区大马坊乡   ;(4)将满城县于家庄乡所辖的东阎童、南阎童、西阎童3个村划归新市区江城乡;(5)   将韩村乡所辖的北八里庄、陈庄2个村划规北市区韩庄乡。韩村乡继续管辖剩余的10个村和由颉   庄乡划入的2个村;(6)将颉庄乡所辖的薛留村划归北市区西关街道办事处;中廉良、西   廉良划归韩村乡。颉庄乡继续管辖剩余的12个村。新市区共增加39个村,4.89万人,59.97   平方千米。至此,新市区辖6街道6乡,共84个村、137个居委会,35.2万人,139平方千米   。   2000年,新市区辖5个街道、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   39335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先锋街道 61305 新市场街道 49427 东风路街道   56159 建设南路街道 39960 韩村北路街道 40037 颉庄乡 24004 富昌乡 29735 韩村乡   18616 南奇乡 19981 江城乡 32544 大马坊乡 13524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虚拟街道 8059   2002年底,新市区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39.96万。辖6个街道、6个乡,74   个社区居委会、82个村委会。区政府驻五四西路112号。   先锋街道 办事处驻五四西路138号。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77万。辖17个   社区居委会:先锋、园南、康乐、胜利、花园、依棉、富阳、天翔、乐凯、华强、华南、龙   泉、梅兰菊、康欣园、石化新村、百花新村、时代新村。   新市场街道 办事处驻新市场街176号。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7.48万。辖   11个社区居委会:新市场、石化北、纸厂路、向阳北、天鹅、阳光、廉良、保钞、京电、   光明、省建。   韩村北路街道 办事处驻韩村北路238号。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34万。辖13个   社区居委会:九华、蓝天、钻石、翠园、爱民、欣园、金迪、前进、田野、长城、新一代、   植物园、市直机关。   东风街道 办事处驻话剧院西街。面积2.4平方千米,人口5.54万。辖16个社区   居委会:话剧院、大世界、百花路、西大园西街、西大园北街、西大园南街、周家花园、铁   路、物探、铁塔、农专、韩南、勘察、邮一、报社、公交。   惠阳街道 办事处驻惠阳南街。面积0.65平方千米,人口0.73万。辖4个社区居   委会:惠阳南街、惠阳北街、惠阳新街、惠阳街。   建设南路街道 办事处驻建设南路110号。面积3.73平方千米,人口4.55万。辖13   个社区居委会:江城东路、风帆一区、风帆二区、风帆三区、富昌园、陵园路、康泽园、向   阳南、天威北、天威南、列电、铸机、电校。   韩村乡 乡政府驻金迪路2号。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1.54万。辖12个村委   会:大边坨、小边坨、东廉良、中廉良、西廉良、西鲁岗、东鲁岗、中鲁岗、鲁岗辛庄、沈   庄、高庙、韩村。   南奇乡 乡政府驻王庄村。面积20.8平方千米,人口1.93万。辖14个村委会:   王庄、南奇、北奇、北章、南章、马厂、贾庄、夏庄、蛮子营、孙家塘、一亩泉、张海庄、   李家巷。   颉庄乡 乡政府驻颉庄村。面积10.92平方千米,人口1.89万。辖12个村委会   :颉庄、郎庄、小车、大车、郝庄、崔闸、康庄、水碾头、罗丝庄、西大园、四里营、大车   辛庄。   富昌乡 乡政府驻江城路187号。面积15.75平方千米,人口2.21万。辖18个村   委会:富昌、前屯、后屯、四台、二台、小汲、富昌屯、灵雨寺、大祝泽、束鹿园、邵七店   、王七店、李七店、苑七店、耳七店、吕七店、小汲店、五里铺。   江城乡 乡政府驻江城西队村。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18万。辖16个村委会   :江城西队、江城东队、西阎童、东阎童、南阎童、大汲店、后高店、刘家庄、石家庄、张   辛庄、李庄、郄庄、尹庄、许庄、吴庄、徐庄。   大马坊乡 乡政府驻大马坊村。面积14.06平方千米,人口1.12万。辖10个村   委会:大马坊、东尹庄、周庄、张庄、高屯、东营、道口、相庄、温屯、代庄。   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代管2个村委会:曹庄、花庄。   

水磨沟区

   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东与乌鲁木齐县搭界,西以河滩北路为界与沙依巴克区和新市区毗邻,南以小红桥连接天山区,北至碱沟和卡子湾。全区总面积91.56平方千米,总人口163945人(2003年)。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锡伯等民族。   邮编:830017 代码:650105 区号:0991 拼音:Shuimogou Qu。本区地处乌鲁木齐河东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1个乡,5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水磨沟街道、六道湾街道、苇湖梁街道、八道湾街道、新民路街道、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七道湾乡。区人民政府驻温泉路68号。   水磨沟区于1956年5月建政,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工矿区。建政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水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发展区域经济,造福水区人民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区各级党政组织、驻区单位和全区各族人民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已成为乌鲁木齐重要的中心区、工业区、商贸区和旅游区。   水磨沟区地处乌鲁木齐河东地带,属低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属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旅游资源   水磨沟区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1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5万。磨沟风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东北郊5公里处,水磨沟河从中穿流而过。两岸古木婆娑,泉流喷涌。古庙、亭台点缀其间。早在清代,这里已辟为游览胜地。每逢盛夏游人如织,如今,经整修扩建,已形成近郊一座公园。沟里有著名温泉,常年水温28-30度,含钾、钠、镁、-、氡、锌等多种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还可作为矿泉水饮用。   水磨沟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区域面积121.7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5.5万人。区域内现有机关事业单位900余家,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南湖市民广场以及乌鲁木齐的象征——红山均坐落在水磨沟区,是一座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映成辉的新兴城区,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5亿元。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中心商务区、休闲旅游区、都市工业区、生态宜居区”的目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加强了对核心景区的保护,开展大规模的荒山绿化和造林运动,扩大风景区面积。积极招商引资做活景区,深挖历史古迹丰富景区文化内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初具规模,旅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旅游市场管理服务日益规范。“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基本具备。以榆树沟为代表的“农家乐”乡村游发展迅猛,冬季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初,召开了旅游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水磨沟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设立了200万元旅游专项资金,重奖了旅游业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掀起了旅游开发建设的新高潮。辖区内现有2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水磨沟景区和红山公园,旅行社6家,星级宾馆5家,2家SSS级、1家SS级、1家S级滑雪场。由水塔山、虹桥山、清泉山、温泉山、雪莲山、水磨河构筑而成的水磨沟风景区是水磨沟区属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是乌鲁木齐新十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对水磨沟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提出了10个功能分区。2005年利用2000万元国债资金对水磨河道进行了改造,提升了水磨沟风景区的档次。景区内有萧曹亭、仿古水磨、接官亭、八仙磨碑等古迹; “一炮成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翰文岭、“今世缘”、“箭亭秀色”、“水磨欢歌”、“辉映青史”、“清泉汇流”、“香妃出浴”等文化景点;新疆雪莲山高尔夫球俱乐部、宏大集团维斯特欢乐城、广汇丰泽园别墅酒店、龙骧马术俱乐部、香格岭·凤凰城滑雪俱乐部等运动休闲场所和50余家农家乐。全区已有旅游企业12家,新疆雪莲山高尔夫球俱乐部、宏大集团维斯特欢乐城是全市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2006年水磨沟区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旅游收入实现亿元,从业人员9000余人,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行政区划   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1个乡;水磨沟街道、六道湾街道、苇湖梁街道、八道湾街道、新民路街道、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七道湾乡。区人民政府驻温泉路68号。   新民路街道 代码:650105005 辖13个社区:新民西路社区、红塔山社区、金海岸社区、新希望社区、爱心社区、红山路社区、新城区社区、宋惠社区、银河社区、成功社区、新民社区、新大地社区、南大湖社区。   水磨沟街道 代码:650105001 辖10个社区:花苑社区、团结路社区、新纺社区、温泉西路社区、清泉社区、北山社区、温泉东路社区、沿河路社区、风景社区、南山社区。   六道湾街道 代码:650105002 辖10个社区:五星路社区、西虹东路社区、南湖花苑社区、克拉玛依东路社区、斜井西社区、美丰社区、新跃社区、德裕社区、又拥社区、北山坡社区。   苇湖梁街道 代码:650105003 辖12个社区:发源社区、田园社区、新光社区、融合社区、新兴社区、昌盛祥社区、安居乐社区、芙蓉社区、运城社区、斜井东社区、立井南社区、立井北社区。   八道湾街道 代码:650105004 辖3个社区:一〇三社区、绿洲社区、新建社区。   南湖南路街道 代码:650105006 辖9个社区:克东路北社区、旭东东社区、旭东西社区、安居社区、广汇社区、林科院社区、华凌社区、劳动街社区、友谊社区。   南湖北路街道 代码:650105007 辖7个社区:河滩社区、友好花园社区、宏怡花园社区、新跃社区、王家梁社区、八家户社区、苏州路社区。   七道湾街道 代码:650105200 辖3个行政村:七道湾村、八道湾村、水磨沟村。   历史沿革   二百多年前,人们就利用沟中水流开设了水磨,因而得名水磨沟。   该区原属迪化县,1944年后,划归迪化市管辖。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成立迪化市人民政府后,水磨沟属市辖七个区中的第五区。1956年经自治区人委批准,水磨沟属工矿区。1961年,水磨沟工矿区和八道湾镇合并成立水磨沟区,1969年4月改名水磨沟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成立水磨沟区人民政府。   2000年,水磨沟区辖6个街道:水磨沟街道、南湖街道、六道湾街道、新民路街道、苇湖梁街道、八道湾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80654人,其中:水磨沟街道 35629人、六道湾街道 38612人、苇湖梁街道 19491人、八道湾街道 5226人、新民路街道 58284人、南湖街道 23412人。    2003年底,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1个乡,59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水磨沟街道、六道湾街道、八道湾街道、苇湖梁街道、新民路街道、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七道湾乡。   2004年底,水磨沟区辖7个街道、1个乡,64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水磨沟街道、六道湾街道、八道湾街道、苇湖梁街道、新民路街道、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七道湾乡。   2007年10月,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原东山区芦草沟乡的葛家沟村、石仁子沟村和涝坝沟村整建制划归水磨沟区管辖;水磨沟区面积增加了186平方千米。同时将3个村与原有“水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进行整合,成立“水磨沟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辖区面积含移交的3个村、水磨沟村、风景区,共246平方千米。   

头屯河区

  头屯河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郊。东邻新市区,西至昌吉,南靠天山北麓,北与乌鲁木齐县接壤。全区总面积275.59平方千米,总人口124339人(2003年)。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满、锡伯、俄罗斯、蒙古、朝鲜等26个民族。   邮编:830022 代码:650106 区号:0991 拼音:Toutunhe Qu   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头屯河区于1961年4月建区,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部,是乌鲁木齐市城市副中心。全区行政区划40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40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逾13万人。现辖头屯河、火车西站、王家沟、乌昌路及北站西路5个街道办事处、38个社区居委会、1个行政村、2个国有农牧企业、兵团农12师三个农场、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区内驻有全疆最大的地方企业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家沟石油器材交易中心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拥有西站、北站两个客运和货运站,已形成了钢铁生产和制造业为主,兼备交通枢纽及现代物流业条件的重要工业基地。   近年来,头屯河区委、政府按照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全疆重要制造业基地和乌鲁木齐市城市副中心的目标,紧紧依托资源、地源及服务优势,以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区域融合型经济,营造了统一开放、宽松互利的政策环境。   行政区划   头屯河区辖5个街道:头屯河街道、火车西站街道、王家沟街道、乌昌路街道、北站西路街道;直辖1个行政村:河南庄村。区人民政府驻北站公路10号。区境内有:兵团农十二师三坪农场、兵团农十二师五一农场、兵团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   头屯河街道 代码:650106001 辖16个社区:魏户滩路社区、洛克伦街社区、新村街社区、新立社区、柯枰路北社区、西域社区、顺河路社区、新风路社区、八一路社区、柯枰路西社区、钢花社区、平安社区、新村东街社区、滨河社区、顺河北路社区、新风路西社区。   火车西站街道 代码:650106002 辖13个社区:车辆段路东社区、三十五户路社区、南屏街社区、中枢路社区、东林街社区、东升路社区、沟西路社区、机务段路西社区、西园街社区、景明社区、北站路南社区、秀丽社区、乾园社区。xzqh.org   王家沟街道 代码:650106003 辖2个社区:新园社区、储运新村社区。   乌昌路街道 代码:650106004 辖4个社区:永红社区、楼兰社区、孝感路社区、沙坪路社区。   北站西路街道 代码:650106005 辖3个社区:路北社区、北站路社区、丝路社区。   区直辖村 1个行政村:河南庄村。   兵团农十二师三坪农场 代码:650106401   兵团农十二师五一农场 代码:650106402   兵团农十二师头屯河农场 代码:650106403   工业优势   地理环境优势   头屯河工业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地缘优越、土地成本较低、率先发展的区域。工业区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7公里,距全疆最大的列车编组站——火车西站8公里,距全疆最大的货物储运站-火车北站10公里,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北站公路与乌钢公路在区内形成了一纵三横的主干交通网,即将建成的乌鲁木齐市苏州西路也将横贯工业区的四期,民航、铁路、公路客货运输优势明显,立体交通快速通道已形成。   乌昌经济一体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作为头屯河-昌吉副中心与乌鲁木齐主城区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作为乌昌地区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产业流重要枢纽的衔接作用,头屯河工业区以头屯河-昌吉一盘棋的思想促进制造业发展,并围绕驻区大型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发展空间,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带动制造业产业带的大发展。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依托新型工业化下的“老城区”优势区域内全疆最大的地方国有企业-新疆八一钢铁集团,紧临工业区,企业占地1278.278公顷,其中生产区占地770.77公顷,主要生产50多个品种、6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十五”期间,八钢以系统优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实施“依靠老系统深挖潜,运筹新系统高起点”的发展战略,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高功率电炉和小型生产线,2005年计划钢产量300万吨。“十一五”期间,八钢将发展钢铁冶金、建材和金属制品业,并把发展重点转向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板材上,并向板材产品的深加工方向延伸,“十一五”末,八钢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正在向“十一五”期间建设成为国家大型钢铁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   物流业优势   头屯河工业区周边有全疆最大的王家沟石油器材交易中心、北站国际物流中心和国家级棉花交易中心。头屯河区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毗邻的民航运输,拥有的大型物资仓储企业的先天条件,能影响和辐射中亚地区,为工业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环境优势   头屯河区工业区坚持以服务为本,把服务寓于项目洽谈、项目实施、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面落实服务措施,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建立健全免打扰服务体系,以服务感人、人服务留人、以服务为企业发展壮大助一臂之力,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标准化服务承诺制和审批时限制,创造最适合企业成长的市场经济“小气候”和“温室效应”。   政策环境优势   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头屯河区、东山区发展问题的通知》,不仅从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对头屯河区工业区给予很大的倾斜,而且从感情、认识、定位等各方面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亲临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为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凡入驻工业区的企业在享受国家、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制定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到头屯河区对企业扶持、重奖引资人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历史沿革   头屯河区于1961年4月建区。因西邻头屯河而得名。   解放前属乌鲁木齐县。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基本上是戈壁荒原。1938年苏联在此帮助建立一座小型农机修造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王震同志率领驻疆部队在头屯河建起新疆八一钢铁厂。随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1956年7月乌鲁木齐市在此设立头屯河镇。1961年将头屯河镇改为头屯河区。   2000年,头屯河区辖4个街道:头屯河街道、火车西站街道、王家沟街道、乌昌路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30146人,其中:头屯河街道 51660人、火车西站街道 32086人、王家沟街道 2638人、乌昌路街道 5105人、兵团三坪农场虚拟乡 13071人、兵团五一农场虚拟乡 10855人、兵团头屯河农场虚拟乡 14731人。    2003年底,头屯河区辖5个街道,38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头屯河街道、火车西站街道、王家沟街道、乌昌路街道、北站西路街道;河南庄村。   2004年底,头屯河区辖5个街道,27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头屯河街道、火车西站街道、王家沟街道、乌昌路街道、北站西路街道;河南庄村。   

达坂城区

   邮编:830039 代码:650107 区号:0991 拼音:Dabancheng Qu 达坂城区总面积5188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达坂城镇。 达坂城区属于中温带大陆干旱气候区,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降水量少,冬季时间长,春秋多大风。   达坂城区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86公里,区境西临大湾乡和托里乡,东南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和阜康市,吉木萨尔县,总面积5800余平方公里。兰新铁路、312国道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穿越区境,自古至今就是联系南北疆和区内外的咽喉之地。达板城区是一个多民话聚居区。目前,全区总人口46000余人,以回族,汉族 、哈萨克族为主。   达坂城历史悠久。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建西州于高昌,达坂城隶属高昌管辖。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又在博格达山北麓的莫贺城设置北庭都护府;唐顺宗上元元年(760年),北庭伊西节度使衙移于西州,在轮台县东(今柴窝堡、盐湖、达坂城一带)设置西海县;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筑新城,驻军屯田,命名为嘉德城,先后隶属迪化直隶州,迪化县管辖;民国23年(1934),迪化县取消农官乡约制,达坂城设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达坂城改为迪化县第七区,1995年恢复镇的建制。   达坂城因王洛宾先生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名扬天下,享誉海内外。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拯救达坂城,抢救达坂城文化的发展战略,将达坂城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特色鲜明的生态型旅游城区,为乌鲁木齐市“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2年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年4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达坂城区,新区辖四乡(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一镇(达坂城镇)两牧场(高崖子牧场、天山牧场),三个街道办事处(乌拉泊街道办事处、东风街道办事处,艾维尔沟街道办事处)。此外,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新化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盐湖制盐有限责任公司、天山锅炉厂和新疆风力发电厂等企业在辖区内。   旅游资源   达坂城古城据《西州图经》“白水涧道,右道出闪河县界,至西北向处月以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故称此道为白水涧,此城为白水镇。一座唐代西域风格的古镇在乌鲁木齐达坂城旅游景区建成开业。   它建于一大块铁黑色岩石上。城墙取当地碎石,夹沙土夯筑而成。随山岩而走,步测其外围周长近300米,夯层厚10---25厘米,保存最好的地段,墙还高5米以上。此城依山势扼丝绸之路著名的白水涧道峡谷而建。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古就是屯驻守之处。约建于1600年前。   “达坂城古城"景区占地面积750亩,内有达坂城古城遗址,王洛宾艺术馆,奇石馆,文史馆,车马店……在这里美丽的达坂城姑娘就在眼前,她生活的小镇就是这里,匠人叮当繁忙,马驴的嘶鸣,商贩吆喝,那诱人的烤肉,飘香的酸奶……丝绸古道上小镇就是这样繁荣,正如岑参诗中所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分城内与城外两个区。城内设有体现西域风情的民俗陈列馆、茶肆、马厩、民族手工艺作坊和展现民间艺术瑰宝的王洛宾艺术馆。   达坂城古镇旅游景区位于达坂城镇东3公里处的白杨河峡谷口。该峡谷古称“白水涧道”,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咽喉要冲,现在是新疆通往南北疆和内地的交通大动脉。   为什么现在称达坂城而不称白水镇呢?这个名字只是唐朝为了军事需要驻守而起,拗口不易记住,不易被当地居民理解传播。当地的居民对这个地方口头传载着一个名字就是“达坂城”。人们慢慢渐忘了这个军事的名称,口头传载的达坂城却越来越远负盛名,王洛宾的一首“达坂城的姑娘”更使它名扬天下。   达坂城王洛宾音乐艺术城景区   景区规划以充分利用达坂城的人文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指导思想,通过景区的,建筑的体量、造型、风格色彩等,来体现主题特色,树立具有特色、特有的"唯我独有","唯我独优"的旅游资源形象,整个景区以王洛宾歌曲表达的意境为明确的文化主题,始终贯穿于景区开发建设各个方面,以"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毕生所追求的民族音乐和歌曲作品为设计母线,运用了极富表现力的形象思维和雕塑语言,并和当地的特色气候相接合,总平面规划以风车为母体,一条贯穿主体建筑正中的主轴线及联系各个景区及不同功能建筑的其他五条分轴线。   景区可分为五个部分,最中心为中部的王洛宾艺术馆主体建筑,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各成一景区,共四景区,这五部分各有特色,又有机结合,各有区别,又融于一体,体现了合格的人工美与自然美,其中中部主体建筑王洛宾艺术馆主体外型、道路及停车场平面形以音乐五线谱符号,外形如琴键般的高低起伏排列,犹如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凝固在王老喜爱的达坂城大地上。其他各景区则分别体现了王洛宾先生歌曲中所表达的不同意境,东南景区的大草原,有珍珠般落在栅栏间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小绵羊,犹如到了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在牧羊放歌;西北景区的音乐长廊,随着音乐的旋律高低起伏,配合着既有伊斯兰风格又有如吐鲁番凉房风格的特色建筑,让人不由想问阿拉木罕是否就住在这里;东北景区主要是王洛宾艺术学院和王洛宾音乐艺术团的培训和演出基地,优美的民族舞蹈,美丽的达板城姑娘都可以与你在这里相聚。   历史沿革   达坂城区位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86公里,区境西临大湾乡和托里乡,东南与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交界,北接芦草沟乡和阜康市,吉木萨尔县,总面积5800余平方公里。兰新铁路、312国道和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穿越区境,自古至今就是联系南北疆和区内外的咽喉之地。达板城区是一个多民话聚居区。目前,全区总人口46000余人,以回族,汉族 、哈萨克族为主。   达坂城历史悠久。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建西州于高昌,达坂城隶属高昌管辖。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又在博格达山北麓的莫贺城设置北庭都护府;唐顺宗上元元年(760年),北庭伊西节度使衙移于西州,在轮台县东(今柴窝堡、盐湖、达坂城一带)设置西海县;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筑新城,驻军屯田,命名为嘉德城,先后隶属迪化直隶州,迪化县管辖;民国23年(1934),迪化县取消农官乡约制,达坂城设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达坂城改为迪化县第七区,1995年恢复镇的建制。   1999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更名为南泉区。   2000年,南泉区辖3个街道:星火街道、艾维尔沟街道、东风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8815人,其中:艾维尔沟街道 4987人、星火街道 328人、东风街道 3500人。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调整乌鲁木齐市南泉区行政区划:(1)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和乌鲁木齐县的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管辖。(2)南泉区更名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鱼尔沟迁至达坂城镇。   2003年底,达坂城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8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艾维尔沟街道、星火街道、乌拉泊街道、鱼儿沟街道、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   2004年底,达坂城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8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艾维尔沟街道、星火街道、乌拉泊街道、鱼儿沟街道、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   行政区划   达坂城区辖3个街道、1个镇、3个乡:艾维尔沟街道、星火街道、乌拉泊街道、鱼儿沟街道、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直辖1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驻达坂城镇。区境内有:高崖子牧场、柴窝堡管委会。   艾维尔沟街道 代码:650107001 辖2个社区:七一平垌社区、工人新村社区。   乌拉泊街道 代码:650107004 辖5个社区:同心路东社区、同心路西社区、福利路社区、柴窝堡社区、盐湖社区。   星火街道   达坂城镇 代码:650107100 辖4个行政村:红山嘴子村、西树窝子村、达坂村、八家户村。   东沟乡 代码:650107200 辖7个行政村:苇子村、兰州湾村、王家庄子村、方家沟村、月牙湾村、东湖村、高崖子村。   西沟乡 代码:650107201 辖5个行政村:水磨村、雷家沟村、泉泉湖村、陈麻子村、沙梁子村。   阿克苏乡 代码:650107202 辖4个行政村:阿克苏村、黄泉村、黑沟村、大河沿村。   区直辖 1个行政村:白杨沟村。   高崖子牧场 代码:650107204   

米东区

东山区   2007年6月30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昌吉回族自治州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7]65号):同意撤销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设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原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的行政区域为米东区的行政区域。米东区人民政府驻府前中路。   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昌吉回族自治州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整昌吉回族自治州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划的批复》精神,将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市,撤销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设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后,乌鲁木齐市行政区域面积由10900.77平方千米增加到14216.3平方千米,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域面积由76975.94平方千米减至73660.41平方千米。米东区行政区域为原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的行政区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五家渠市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区域界线保持不变,双方跨行政区域使用的土地、草场仍按原使用习惯保持不变。   2007年8月1日,米东区正式挂牌成立。   米东区位于乌鲁木齐东北郊,距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15千米。东与阜康市相邻,西与昌吉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相依,南连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相接,北与福海县相接。行政区域面积3407.42平方千米,城市建成区40平方千米。辖5镇2乡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9.6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府前中路。   

乌鲁木齐县

   乌鲁木齐县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经86°37′56〞-88°58′22〞,北纬43°01′08〞-44°06′11〞。总面积4332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4年)。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25个民族。县人民政府驻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邮编:830063 代码:650121 区号:0991 拼音:Wulumuqi Xian。乌鲁木齐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长、春秋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东与达坂城区接壤,南以天山吐格塔格达坂为界与托克逊县、和静县相依,西以头屯河为界与昌吉市为邻,北和米泉市毗连,县直辖区面积4261平方千米。无县城,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为乌鲁木齐市南湖路63号,县部分机关分布在市区各地。县境南依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中间为低陷冲积平原,向西北延展与准噶尔盆地相连。喀拉乌成山的天格尔峰海拔4487.4米,为南部最高点;北部青格达湖水面海拔504米,为县境内最低点。县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坡降12‰~15‰,由南向北逐渐下倾。   2005年,全县有26个民族,总户数25791户,总人口85409人,其中男性43651人,占总人口51.1%,女性41758人,占总人口48.9%;18岁以下19500人,占总人口22.8%。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185人,占总人口11.9%;未落常住人口1706人,占总人口2%。汉族38867人,占总人口45.5%,少数民族人口46542人,占总人口54.5%。少数民族人口中哈萨克族21684人,占总人口25.4%,占少数民族人口46%;维吾尔族4036人,占总人口4.7%,占少数民族人口8.7%;回族20305人,占总人口23.8%,占少数民族人口43.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517人,占总人口0.6%,占少数民族人口1.1%。年末,全县人口出生率12.78‰,死亡率5.87‰,自然增长率6.91‰。   环境资源   乌鲁木齐县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日照时数长,热量充足。平原、低山农区年平均气温5~7℃,南山前山带为2~5℃,其他地区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原、低山农区最热月7月极端最高气温42℃,最冷月1月极端最低气温-41.5℃,年均降水量208.4毫米,年均蒸发量2616.9毫米,年均无霜期179天,年均日照时数2813.5小时。乌鲁木齐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境内天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面积164平方千米,固定储量73.9亿立方米,有“天然固体水库”之称。发源于天山冰川的乌鲁木齐河、头屯河两大水系的多条河流,年径流量10.81亿立方米,水能储藏量18.5万千瓦。地下水年补给量2.17亿立方米。   全县土地总面积中,适宜开垦的土地面积7.46万公顷。有耕地1.68万公顷。境内地下矿藏富饶,已查明的矿种有8种,主要有煤、石灰石、耐火粘土、熔剂灰岩等。有煤类矿山26个,砂石粉土等非煤类矿山40个。药用野生植物有雪莲、贝母、党参、麻黄、甘草、红花、锁阳、大黄、益母草、当归、大蓟、小蓟等200余种。野生动物有数10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北山羊、黑鹳、大鸨等4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猞猁、雪鸡等20种。   乌鲁木齐县旅游资源也较丰富。南山原始森林区,苍松翠柏,林木葱郁,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冬暖夏凉,既是富饶、优美的天然牧场,又是避暑胜地。久享盛名的甘沟菊花台、“白练悬空”的西白杨沟瀑布、庙尔沟松林涌泉,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向往的自然名胜;小渠子、南台子、照壁山等旅游风景区,松柏参天,层峦叠翠,风光绮丽,引人入胜;还有永丰包家槽子亚州大陆地理中心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吸引着大批游人,水西沟高山滑雪场、滑冰场是国内少有的优良的冰雪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场地。县境内有国家森林公园和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各1处。   经济发展   2005年,全县有耕地1.93万公顷,其中水田291公顷,旱地2134公顷,水浇地1.6万公顷。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5万公顷。 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66亿元(2000年不变价6.8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不变价2.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亿元(不变价0.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9亿元(不变价3.26亿元)。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37.47%,第二产业占16.97%,第三产业占45.56%。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3亿元(2000年不变价4.6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5亿元(不变价2.8亿元),林业总产值0.06亿元(不变价0.03亿元),牧业总产值1.52亿元(不变价1.36亿元),渔业总产值0.15亿元(不变价0.17亿元)。全县粮食播种面积8016公顷,总产量2.98万吨,其中水稻296公顷,总产量2979吨;小麦3102公顷,总产量1.35万吨;油料287公顷,总产量592吨;瓜果663公顷,总产量3.63万吨;蔬菜4640公顷,总产量20.93万吨。   全年造林面积87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707公顷,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170公顷,封山育林1333公顷。出圃各类苗木175万株,生产各类花卉30万株(盆),新增苗圃地27公顷,苗木储量约500万株,全年签发林木采伐许可证35份,签发地产检疫合格证11份。年末,全县有果类面积340公顷,总产4841吨。牲畜存栏29.96万头(只),全年产肉9720吨,奶10658吨,毛502吨,禽蛋1902吨。年内,开设黄牛改良点40余个,完成黄牛改良6000头,去势1774头,肉用羊改良7.25万只。牲畜疫病防治48.8万头(只)次。   年内,总投资1700万元,新修、维修渠道118千米,清淤渠道101千米,配套建筑物241座,维修配套机电井78眼,新打机电井24眼,架设高压线路16千米,变电器24台。全县新建、改建公路45千米,其中三级公路3千米,四级公路42千米,工程总造价1718.57万元。全县投产池塘养殖水面314公顷,水产品产量2860吨。   全县工业总产值2.13亿元(2000年不变价1.6亿元)。全年生产原煤51.41万吨,砖2112万块,机制纸1.16万吨,水泥23.25万吨。   文化教育   全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28期,培训1.95万人次,举办“农家乐”、“牧家乐”旅游服务上岗培训班8期,培训760人次。举办大型科普活动6次,参加1.8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3万份。年末,全县有19个专业技术协会,拥有会员4128人,农民技术员1752名(其中农民机师43人),及2398户科技示范户。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项,其中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类项目18项,科技兴新项目2项,素质工程类项目1项,卫生类项目1项,其他软课题科研项目2项。列入自治区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6项。2005年乌洽会上,乌鲁木齐县展台被评为优秀布展奖,乌洽会签约32个项目,成交额7.43亿元,其中引进区内资金3.21亿元,区外资金4.22亿元。32个项目中大项目投资额占主导地位,其中上2亿元项目1项,3000万元3项。   全县有小学22所,在校学生6132人(少数民族3451人);普通中学10所,在校学生3283人(少数民族1910人);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743人。全县有各类专任教师984人(少数民族593人)。年内,由乌鲁木齐市和乌鲁木齐县两级政府投资6300余万元的乌鲁木齐县26所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   2005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4个,病床70张,职工208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1人。年内,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43%,受益农牧民26.1万人次,医疗补偿费用536.4万元。全县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模式在全疆推广。经自治区卫生厅推荐,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县被确定为全疆唯一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试点县。年内,乌鲁木齐县分别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市友谊医院、自治区中医院签订乌鲁木齐县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单病种核算及住院平均费用控制协议,并已在安宁渠镇中心卫生院、永丰中心卫生院、板房沟中心卫生院实行住院预付制试点工作。年内,乌鲁木齐县投入项目资金592万元,设备资金150万元新建或改建的安宁渠、青格达湖、六十户、水西沟、甘沟、小渠子、板房沟、永丰8所乡镇卫生院全部竣工,新(改)建面积5900平方米。建成后的卫生院可以为农牧民做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妇产及外科手术等。同时新(改)建了21所村级卫生室,市卫生局为农牧区卫生技术人员免费进修培训。   年内,乌鲁木齐县代表队166名运动员,42名工作人员,领队、教练等208人参加乌鲁木齐市首届城市运动会,获得23枚奖牌,其中金牌6枚,银牌10枚,铜牌7枚。7月,乌鲁木齐县组队参加自治区首届钓鱼比赛,获得个人金牌1枚,团体第四名成绩。组队参加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届钓鱼比赛,获得个人银牌1枚,团体第六名成绩。由乌鲁木齐县承办在水西沟高山冰场举办自治区速滑比赛暨乌鲁木齐市首届城市运动会速滑比赛中,乌鲁木齐县参赛运动员取得第二名、第五名、第八名成绩。全县有登记在册文化经营户26家,其中舞厅、卡拉OK厅6家,音像出租5家,图书零售2家,打字复印3家,棋牌室10家。县电影放映队深入农牧区,全年放映电影360场,观众达7.2万人次。全县已建立10个乡镇广播电视站,8个乡镇有线网络,25个-差转站。   人民生活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年末,全县有城镇在岗职工4351人,工资总额804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46亿元,农牧民纯收入4004元。全年接待游客65.9万人,旅游总收入3733万元。拆除南郊景区内违章搭建毡房404顶,违章建筑物373座,恢复植被面积1.98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为搬迁农民新建房屋74栋。   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672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4909万元。   2005年,安置下岗失业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1810人,新增就业岗位1710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300人,安置“4050”就业50人新发展劳务派遣组织1个。全年发放国有企业《再就业优惠证》1277本。签发劳动合同鉴证1040份。   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421人次,发放金额38.65万元。为842户2679名灾民、困难人员发放救灾款45万元,解决口粮款25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9.86万元,兑现45人,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款,伤残军人抚恤金18.63万元。有32位五保老人入住县中心敬老院。年内,建立了县地名数据库,配合市民政局完成了36块区县行政界线界桩埋设工作。   全县有4个司法所、4个司法办,各乡、镇、村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调解人员394人,全年调解民间纠纷312件,调解成功率97.1%。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案件4件8人,防止群体性-6起118人,受理来信来访203件1093人,结案率92%,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66起,破刑事案件268起,查处并整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隐患5600余项。打掉非法宗教地下讲经点5处,解救被骗学经未成年人31名搜集敌社情动态信息106条,上报市公安局96条反-贿赂局受理案举报线索14件,立案侦查7件8人,挽回经济损失72.19万元,全年办理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报件手续5件,办理侨眷证13件。年内,发生火灾事故16起,直接经济损失16.22万元。   邮电通讯   2005年,乌鲁木齐县邮政局共辖有自办邮政网点12处:分别为安宁渠、永丰渠、后峡、板房沟、水西沟、乌拉泊、达坂城、南山矿区、艾维尔沟、头屯街、盐湖邮政支局和银河大道邮政局。辖有代办邮政网点9处:分别为五一农场支局和三坪农场、西山农牧场、甘沟、小东沟、芨芨槽子、柴窝堡、东沟、六十户邮政所。另设有邮票代售点20处。县局机关设有业务室、财务室和营销室。   截止2005年底,全局共有维、汉、哈、回等4个民族职工共73人,其中合同工40人,劳务工33人;少数民族职工10人,占职工总数13.7%;党、团员37人,占职工总数50.1%;大专以上文化的职工26人,占职工总数的35.6%。   2005年,县邮政局共有邮路8条,单程长度455千米,其中自办邮路7条,单程长度437千米;委办邮路1条,单程长度18千米;农村邮路6条,区内二级干线邮路1条,城市邮路1条。有邮政运输机动车辆8辆,设有邮件投递段道27条,单程长度428千米,邮政自办投递段道15条,委代办投递段道12条,邮政服务面积7370平方千米,服务人口17万余人。   行政区划   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7个乡:水西沟镇、安宁渠镇、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萨尔达坂乡、甘沟乡、永丰乡、板房沟乡、托里乡。县人民政府驻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安宁渠镇 代码:650121101 辖8个行政村:安宁渠村、河西村、东戈壁村、北大路村、保昌堡村、广东庄子村、东村、西村。   水西沟镇 代码:650121100 辖9个行政村:水西沟村、大庙村、庙尔沟村、东梁村、平西梁村、东湾村、小东沟村、方家庄村、闸滩村。   青格达湖乡 代码:650121204 辖4个行政村:青湖村、联合村、新联村、天山村。   六十户乡 代码:650121206 辖6个行政村:六十户村、星火村、八段村、哈族新村、三宫梁村、大梁村。   萨尔达坂乡 代码:650121207 辖6个行政村:大泉村、东南村、萨尔乔克村、萨尔达坂村、马家庄子村、赵家庄子村。   永丰乡 代码:650121210 辖6个行政村:永丰村、公盛村、上寺村、下寺村、永新村、永盛村。   甘沟乡 代码:650121208 辖8个行政村:前进村、团结村、白杨沟村、东风村、小渠子村、高潮村、土圈村、天山村。   板房沟乡 代码:650121212 辖8个行政村:板房沟村、七工村、东湾村、中梁村、八家户村、白杨沟村、合胜村、灯草沟村。   托里乡 代码:650121213 辖4个行政村:白建沟村、乌拉泊村、乌什城村、羊圈沟村。   历史沿革   始建于1886年(清光绪12年)。   ?年,乌鲁木齐县辖1个镇、19个乡:达板城镇、七道湾乡、大湾乡、安宁渠乡、水西沟乡、地窝堡乡、托里乡、六十户乡、板房沟乡、干沟乡、青格达湖乡、二工乡、永丰乡、东沟乡、萨尔达坂乡、柴窝堡乡、小渠子乡、西沟乡、四十户乡、阿克苏乡。   2000年,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1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28536人,其中:达坂城镇 5217人、安宁渠镇 11485人、东沟乡 4655人、西沟乡 3356人、阿克苏乡 2342人、柴窝堡乡 1145人、青圪垯湖乡 5515人、四十户乡 6040人、六十户乡 7119人、萨尔达坂乡 3729人、干沟乡 3495人、小渠子乡 2343人、永丰乡 7273人、水西沟乡 7559人、板房沟乡 12792人、地窝堡乡 16572人、二工乡 85284人、大湾乡 65382人、七道湾乡 66535人、托里乡 3730人、高崖子牧场虚拟乡 2539人、萨尔乔克牧场虚拟乡 2340人、天山牧场虚拟乡 1209人、种羊场虚拟乡 880人。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将乌鲁木齐县的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阿克苏乡、柴窝堡乡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管辖。调整后,乌鲁木齐县辖2个建制镇、14个行政乡,2个国营牧场,80个行政村。   2003年底,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8个乡,59个村委会:水西沟镇、安宁渠镇、四十户乡、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板房沟乡、萨尔达坂乡、永丰乡、甘沟乡、托里乡。   2004年底,乌鲁木齐县辖2个镇、8个乡,59个村委会:水西沟镇、安宁渠镇、四十户乡、青格达湖乡、六十户乡、板房沟乡、萨尔达坂乡、永丰乡、甘沟乡、托里乡。   水西沟镇 辖9个行政村:平西梁村、小东沟村、大庙村、水西沟村、方家庄子村、东梁村、庙尔沟村、闸滩村、东湾村。   安宁渠镇 辖5个行政村:安宁渠村、北大路村、东戈壁村、西戈壁村、滨湖村。   青格达湖乡 辖4个行政村:新联村、青格达湖村、联合村、天山村。   四十户乡(代码650121205) 辖4个行政村:保昌堡村、东村、西村、广东庄子村。   六十户乡 辖6个行政村:星火村、三宫梁村、六十户村、八段村、大梁村、哈族新村。   萨尔达坂乡 辖3个行政村:东南沟村、萨尔达坂村、马家庄子村。   甘沟乡 辖8个行政村:白杨沟村、前进村、东风村、团结村、高潮村、土圈村、小渠子村、天山村。   永丰乡 辖6个行政村:永盛村、公盛村、上寺村、下寺村、永丰村、永新村。   板房沟乡 辖10个行政村:白杨沟村、灯草沟村、二宫村、板房沟村、七工村、八家户村、中梁村、合阳渠村、胜利村、东湾村。   托里乡 辖4个行政村:白碱沟村、乌什城村、羊圈沟村、乌拉泊村。   


天山区特产大全




天山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