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邓州市 >> 罗庄镇 >> 唐坡村

唐坡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唐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唐坡村简介

  唐坡村位于罗庄街西南角,湍河东岸。有农户364户,人口1400人,耕地900亩,6个村民小组。从明朝的一个来自陕西洪洞县逃荒落户灾民发展至今成为一个有1400多人的大村,历史的年轮记载着唐坡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有记载以前唐坡有人考过进士学位,解放后唐坡村博士5人,研究生多人,每年都有人进入重点大学学习,可以说唐坡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物华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唐坡经济得到尽一步发展,经过市场分析充分发挥唐坡优势,大力发展瓜果、蔬菜、棉花,每年我村瓜棉套种300余亩,瓜套花生200多亩,大葱、黄姜远销湖北、陕西等地,各项收入每年可达百万元,村里每年组织数百青年外出务工,每年收入达百万元,以前唐坡村到处都是烂瓦房,污水横流,路不通,现在一排楼房呈现在眼前,南北、东西大道整洁有序,到处都是团结向上,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381102 473000 -- 查看 唐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唐坡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唐坡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罗西社区

  罗西社区位于镇政府西侧,辖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3220人,耕地3151亩。我村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湍河水纵横穿流。在村庄整治工作中罗西社区以镇区较远的刘岗自然村为主。刘岗自然村有3个村民小组,167户,784人。村庄整治共投资69万元,规划整修并已水泥硬化主干道2横4纵6条2500米,配套开挖整修下水道4100米,拆除旧房40余间,接通自来水167户,整治坑塘3个,安装太阳能89户,建游园一处,配套健身器材4副,栽植风景树120株,既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又促进了经济发展。2006—2009年,硬化道5公里,建高标准娱乐场所1个,   在开展村庄整治中,罗西社区一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借助紧靠镇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刘岗村进行了规划修编,绘制了四图一书,制定了实施方案,确立了近期和远期建设目标,使村庄整治工作开展起来有章可循。二是筹资投劳,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实力强的优势,采取村里支持一点,群众集一点,在外人员捐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的办法,四面出击,多方筹资。刘岗自然村村庄整治至今,争取上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政策性项目资金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支持10.4万元,群众按照人均170元集资13.4万元,在外人员捐款15.2万元,其中捐款万元以上的3人,在郑州的刘恩儒一次性捐资3万元。三是加强督导,周密实施。以道路硬化、开挖修建排水沟,埋设自来水管道,坑塘治理和游园建设为重点,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包项目,包路段协调组织,由专业队施工,保证了各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有效推动了村庄整治的顺利开展。  

张楼村

  张楼村位于罗庄镇和赵集镇相邻处,人口2450人、558户,13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寺后赵、张楼、大冀庄、小冀庄、杨家、穆家、胡大麦),耕地面积3991亩,党员46名,村民代表38名。近年来通过运用“4+2”工作法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林业、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支柱产业。   在村容村貌方面:1、我们抓住村村通的有利时机,自筹部分资金,使各自然村水泥路组组通。2、张楼自然村村庄整治共扒旧房42间,放树210棵,修水泥路南北4条,东西3条,总长2600米。3、寺后赵自然村村庄整治正在进行,共扒旧房16间,放树160棵,准备在下半年进行道路修建。在产业结构方面:1、林业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共栽杨树(通道林及片林)260亩。2、新建养猪厂3个,养鸡场2个。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运用“4+2”工作法这一法宝,努力使张楼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岑子村

  岑子村位于邓内两县交界,湍默两河相汇处,三面环水,人多地少,全村2760人,13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土地面积2190亩,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是全市百个贫困村之一。   2004年村两委班子新建以来,按照市委杨树经济的战略决策,利用我村河滩优势,因地制宜,三年时间相继栽植杨树600余亩,加上原有林地,基本形成近千亩的杨树经济格局。   2004年至2006年两年间,我们集资15万元,整修了默河桥水毁工程,修建了1.6公里村村通水泥道路,又争取到基他项目资金22万元,新盖教学楼12间,新建村部5间,修建休闲广场1600m2,安装太阳能72台,初步改善了我村交通、教学、生活、办公条件。  

陈家村

  陈家村位于罗庄东南8公里处,东临镇平县枣园乡,南临赵集镇,全村总人口1631人,总耕地3301亩,自然村6个,11个村民小组,31名村民代表,48名党员,村干部6名,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   2004年以来,修村村通水泥2.1公里;2006年秋自筹资金修3—4组自然村水泥路2200米,下水道2400米;2007年修建村文化广场2座,面积为3200m2;2008年秋在5、6、7组修水泥路2200余米,改变了下雨出行难的状况。2004年3月修建教学楼22间,面积共510平方米。   近年来,我村以养殖业为支柱,先后建猪场8座,养殖场2家,养兔12家,修建沼气池101座,安装太阳能207台。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共植树近400亩,形成杨树经济格局。   2009年在陈家修文化广场1座,修进户道3200米,下水道3700米。  

董寨村

  董寨村人口973人,耕地面积997亩,辖4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在党委政府的关注和指导下,董寨村坚持三抓带动,强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同时,注重发展劳务经济和特色产业,每年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300人以上,劳务输出带来百余万元收入,特色产业方面,充分利用沿河滩涂林地面积广阔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林业经济,速生杨树面积500余亩,蔬菜面积200余亩,林下畜禽养殖户高达23户。其中,规模化养殖户3家,年创经济效益280万元左右,由于村民收入稳定,全村进行和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村庄整治“组组通”路面硬化和村组组织场所建设,农综开发等一系列生产发展、村容整洁、道路宽畅,经济繁荣昌盛、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  

董赵村

  董赵村位于罗庄镇东南9公里处,北临青冢村,南于张楼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804人,总耕地面积2413亩,分布自然村4个,9个村民小组,30名村民代表41名党员,村干部6名(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名)。   2008年以来,我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进行了农村整治,按1979年的村庄规划,打通董营自然村主次干道3条总计1800米,竹园张自然村主次干道1200米。在2009年底全部修成水泥路,计划修小公园1个,正在施工。   近年来,我村响应上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号召,把养殖业当做支柱产业,发展千余头的养猪场1个,千只养鸡厂1个。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共植树400余亩,形成了杨树经济格局。计划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改建学校危房10间,建文化广场1个,修自然村下水道6400米。  

冯坡村

  冯坡村辖三个自然村(周坡、冯坡、后岗),七个村民小组,1520亩耕地,1300亩沙荒地,村民2020人。   本村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产,兼作油菜、花生。有杨树林800余亩,蔬菜种植600余亩,养猪厂5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700余人。  

高庄村

  高庄村地处邓州市北42公里,距邓罗公路约500米,辖7个自然村(大寨、小寨、徐家、后黄、黄庄、黄栋、茨园刘),总耕地面积5306亩,总人口2680人,18个村民小组,5名村干部,正式党员58名,预备党员2名。   

白营村

  白营村位于镇西南湍河岸边,隔河与十林镇为邻,下辖白营、白庄两个自然村324户,其中白庄3个村民小组,白营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58人,总面积1756.1亩。   白营村由于地处湍河岸边,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特种经济,近几年来,随着党的富民政策深入农村,在政府的引导下,白营村立足自身条件,利用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杨树林初具规模,已达257亩,为杨树深加工奠定了基础;村委班子通过外出考察,根据市场需求,引进高产花生粮种,现已在西河滩地种植花生570亩,小型榨油厂1个。  

周郝村

  周郝村有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400余人,耕地1750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兼作油料作物,由于人多地少,地理位置偏僻,因此,该村积极与外地联系,做好本村外出务工村民工作,提高该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罗东村

  罗东村位于罗庄街东,由5个自然村构成,14个行政小组,人口2687人,642户,耕地12673亩。总共有0党员53名,4个党小组。   投资300多万元的新型建材已投产建成。大力发展养猪养鸡业,有大型养猪厂2个,养鸡场1个,小型养猪养鸡普及各家各户。小型建筑队4个,商户103户家。外出劳力由原来的400多人增至目前的650人,年收入在去年标准基础上增至8%。  

张宋村

  张宋村位于罗庄镇西边,沿湍河南岸,属于沙土地质,张宋村拥有人口2760人,耕地面积2700亩。班子成员5名,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名,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团结一致。由5个自然村(彭岗、后杨、王营、宋营、张洼)组成,下设16个小组。共有党员56名,群众代表36名。耕地以湍河为界分为南岸和北岸,各约占一半,湍河北岸以种西瓜、花生为主,所种西瓜在远近闻名,近年来,由于科学种植和管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大大提高,又沙又甜。在西瓜地里还可套种花生,在西瓜结束后一个月左右,花生就可上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湍河南岸以种植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为主,并附种一些经济作物,并大力发展蔬菜经济,主要以长豆角、大葱等为主。   我村人口较多,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形势好,一部分在外乡打工的人也挣到了不菲的收入,群众的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盖起了新式楼房,添置了家用电器及家俱,部分还买了私家小车,部分有实力的人在家乡建起了企业,如砖厂、沙厂等,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林堡村

  林堡村位于邓罗公路西面,本邻湍河东2公里处,全村2147人,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67亩,0党员33人。   全村几年来,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村内打通主次干道2条,整个乡村道路2.7公里,村内硬化道路4公里,修建沙石路4.5公里,建立了1个标准化卫生所,1个文化茶馆、1个达标幼儿园、2个超市、1个游园,村内各项阵地建设全面建立,电力设备齐全,共为2000多亩土地按农田基本建设进行整理,达到渠相连,沟相通,林成网,达到生态建设标准。   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上,以蔬菜为主要支柱产业,本村有700—800亩蔬菜种植面积,其中,大棚16个,花菜、生姜、大葱进行一年三熟种植模式,与外商连年进行地头销售,先后与十堰、西安、新疆、兰州等地方客商进行长期合同交易销售,平均亩收入达到6000余元左右。林业方面,种植杨树700余亩,网格20多个,真正达到根据上级要求的林成网、渠相连、沟相通的高标准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村党支部村委班子成员要更加努力,团结奋进,奋力拼搏,为构造各项公益事业发挥聪明才智,为我村小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再创辉煌,更上一层楼。  

南古村

  罗庄镇南古村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696户、3100人,耕地面积2900亩,近年来,南古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生态林业和蔬菜种植业为主,沿河滩涂发展林业种植700亩,以葱姜套种模式发展蔬菜种植800亩,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与此同时,坚持以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水泥硬化主次干道8条长5500米,村村通3.4公里,修建排水沟4条长2200米,建文化广场1处,面积1100平方米,建标准化卫生室1个,幼儿园1所,新建村部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学校教学楼2栋、办公楼1栋,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学生218人,发展商业网点6个,文化茶馆1个,安装太阳能132户,建沼气池65座,普及有线电视328户,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明显改观,群众文化生活大大丰富,初步凸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轮廓,全村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青冢村

  青冢村位于罗庄镇南部,毗邻高庄村、张楼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2763人,639户,耕地面积4876亩,党员54人,村民代表43人。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细雨和近期推广运用“4+2”工作法,我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得到了根本改善,村庄整治后村貌焕然一新,逐步形成了以养殖、种植、建筑为一体的产业经济。   在村庄整治方面:1、利用村村通的时机,采用群众集一点,村里投一点,在外工作人员捐一点,共修水泥路2条。2、落实“4+2”工作法,共扒旧房130间,按规划建房(楼)98座,修东西主干道3000米。   在产业结构方面:1、利用“4+2”工作法,结合本村实际,利用渠边、沟边、路边植树280亩。2、全村建猪场5个,鸡场3个,羊场5个,存栏猪3700头,羊830只,鸡5500只。3、发展蔬菜大棚4家,面积15亩,创经济效益10余万元。4、培育南瓜、苦瓜种植户6户,促进科学良种的发展。5、建筑队8个,水泥浇筑专业队4个,劳动力转移480人,搞活了农村经济。6、运输专业户3家。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我村目前充满着生机变化,这是党中央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结果。  

任岗村

  任岗村地处邓州、内乡、镇平三地交界处,东邻镇平、北邻内乡土谷山前坡脚下,土地较贫瘠,属丘陵地,全村总人口2876人,总耕地5268亩,人均耕地1.83亩,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组干部14人。   任岗村夏季把小麦、黑豆为支柱业,秋季依玉米、芝麻为支柱产业,山坡地大部都种花生,山地都种植板栗、杨树为主要品种。  

唐坡村

  唐坡村位于罗庄街西南角,湍河东岸。有农户364户,人口1400人,耕地900亩,6个村民小组。从明朝的一个来自陕西洪洞县逃荒落户灾民发展至今成为一个有1400多人的大村,历史的年轮记载着唐坡一步一步发展的过程,有记载以前唐坡有人考过进士学位,解放后唐坡村博士5人,研究生多人,每年都有人进入重点大学学习,可以说唐坡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物华宝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唐坡经济得到尽一步发展,经过市场分析充分发挥唐坡优势,大力发展瓜果、蔬菜、棉花,每年我村瓜棉套种300余亩,瓜套花生200多亩,大葱、黄姜远销湖北、陕西等地,各项收入每年可达百万元,村里每年组织数百青年外出务工,每年收入达百万元,以前唐坡村到处都是烂瓦房,污水横流,路不通,现在一排楼房呈现在眼前,南北、东西大道整洁有序,到处都是团结向上,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马岗村

  马岗村位于罗庄镇西北部,西靠湍河,东靠土谷山,于内乡县东梁营村接壤,邓罗公路横穿南北,人口3325人,耕地3313亩。辖4个自然村(马岗、马寨、马庄、开发区),15个村民小组。南北主道2条,东西主道3条。  

肖营村

  肖营村位于罗庄西南部西和十林镇隔河相望,南和赵集镇冀寨村接壤。全村所辖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6个村干部,52名党员。本村主要支柱产业夏以小麦,秋以玉米为主;滩涂地以杨树为主要品种。  

宅子村

  宅子村位于罗庄镇东南部,总面积7.5平方公里,由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有506户,总人口为2282人,耕地面积3982亩,党员50名,有村民代表36名。近期通过“4+2”工作法进行了村庄整治,新建了学校和村部,逐步形成了林业、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的支柱产业。   自筹部分资金,新盖教学楼24间,教师住房12间。新建村部5间,并使整个校院和村部大院硬化,使其净化、美化,成为花园式的学校和村部。杜楼自然村村庄整治扒去旧房36间,放树186棵,修水泥路东西6条、南北5条,总长3000米,并沿路修了下水道。新建文化大院1个,农资超市1个、生活超市1个。   生态林业是支柱产业。杨树(通道林、片林)700余亩;东山林场核桃200余亩,茶树50余亩;新建500头以上养猪场4个,5000只以上养殖场1个。  

王岗村

  王岗村位于邓州罗庄镇东南部,东至镇平,南至赵集,西至陈家村,北至土谷山。辖7个自然村,11个小组,人口1805人,耕地面积4600多亩,东西约2.1公里,南北约3.4公里,人口分散,面积大。  

岭上村

  岭上村位于邓州市西北40公里处,北距罗庄4公里,西距十林4公里,东临湍河渠、西依七里河,邓罗路与香南路(香花——南阳)在该村交汇,全村辖3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10户、2136人,总耕地2300亩。全村共有党员55名,其中长期外出务工18名,分5个党小组,村支两委干部5人,组干部9人,现有大型养猪场5个,养殖户30家,养鹿场1个,全村已建沼气池110个安装太阳能130台,宽带网用户50户,有线电视260户。  


唐坡村特产大全




唐坡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