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南阳 >> 邓州市 >> 汲滩镇 >> 孙庄社区

孙庄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孙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孙庄社区简介

  孙庄社区位于湍河东岸,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232人,536户,2536亩耕地。村民代表54人,党员58人,有“一村和两村,三村托一镇”之称。
  近年来,孙庄社区在汲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全局,按照“务实、创新、特色、和谐”的发展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依托集镇优势,着力开辟市场,发展龙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快捷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工业产值达18000万,农业总产值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民上入6000元,全村固定资产300万元。储蓄存款额2200万地凶,人均储蓄存款额7200元。全村25年无信访、无刑事、无封建迷信,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日趋稳定、和谐共进的良性循环轨道。社区支部连续二年被邓州市授予“红旗支部”,被南阳市评为文明新村。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林、牧、烟、棉、菜为社区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杨树片林250亩,植树12万株,畜牧生产突飞猛进,年出栏500头养猪厂1个,5000只以上养鸡场4个,家禽总数达5万只。依托集镇发展蔬菜,突出山药品牌,形成邓州东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小麦、玉米、烟叶、棉花、花生等粮经作物亩均综合效益在2100元左右。
  ——集镇建设突飞猛进。按照“突出集镇、建管并重、放手发展、提高品位”的原则,投资3000多万元,开辟了8条宽25米—30米的新街道,与S244线对接,并全部硬化、美化。安装路灯165盏。精心打造了新镇大道,集体搬迁了两个自然村,全村户户建起临街门面房。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占地20亩的金福隆购物广场,纳入全国工业企业名录点库。运来木器家俱有限公司年产值350万元。并与汲滩古镇融为一体。镇区面积由过去1.8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形成八纵八横框架,开辟服装、农贸、竹木交易、百货、建材、饮食等八大专业市场。建农家超市6个,摊位580个,固定摊位268个。集镇兴带来百业旺,组建有资质的建筑工程队2个,水电安装队3个,木器加工厂3个,粮油加工作坊12个,新增各类大小车辆60多辆,开通了南阳、邓州的班车。实现了户户有项目、量人人有生意。目前,已成为村小集镇大、人少数辐射远的新兴城镇。
  ——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社区拥有中心小学一所,幼儿园3所,卫生所1个,文化茶馆3个,游园1个。农户安装太阳能142台、电话386部,发展远程电视14台,电脑40台,每年传播科技信息500多条。建沼气28个,户有空调287户,有线电视516户,户户用上来自来水。投资120万元,高标准建成占地18亩、集村部办公、文化娱乐、健身、投影、信息超市于一体的村部文化大院。目前,正在兴建占地20亩的文化广场。呈现出街道宽敞、路光灯亮、居住楼房、绿树掩映的新农村风貌。全省村务公开现场会在此召开,河南省副省长刘新民,南阳市委-黄兴维等主要领导专程来此考察,并给予肯定;广东湛江市组织部、孟州市等外地领导多次到社区观摩。
  环境就是形象、就是招商的竞争力。在十年国内战争期间,0邓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此建立,老一辈革命家郭绍义、单德炳在此领导了著名的大湖波农民起义和谷社-。南阳地区第一届行署在此设立。生长在本村著名的民主人士孙东野先生,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些红色种子,一直在激励着孙庄社区人民艰苦创业。今天,优越的发展环境、丰富的水沙资源、淳朴的乡情民风、文明靓丽的小城镇风光,正一步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孙庄社区“两委”携全村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来这块热土投资办厂、大展雄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411381103 473000 -- 查看 孙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孙庄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孙庄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孙庄社区

  孙庄社区位于湍河东岸,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232人,536户,2536亩耕地。村民代表54人,党员58人,有“一村和两村,三村托一镇”之称。   近年来,孙庄社区在汲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全局,按照“务实、创新、特色、和谐”的发展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依托集镇优势,着力开辟市场,发展龙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快捷发展。截止目前,全区工业产值达18000万,农业总产值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民上入6000元,全村固定资产300万元。储蓄存款额2200万地凶,人均储蓄存款额7200元。全村25年无信访、无刑事、无封建迷信,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日趋稳定、和谐共进的良性循环轨道。社区支部连续二年被邓州市授予“红旗支部”,被南阳市评为文明新村。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林、牧、烟、棉、菜为社区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杨树片林250亩,植树12万株,畜牧生产突飞猛进,年出栏500头养猪厂1个,5000只以上养鸡场4个,家禽总数达5万只。依托集镇发展蔬菜,突出山药品牌,形成邓州东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小麦、玉米、烟叶、棉花、花生等粮经作物亩均综合效益在2100元左右。   ——集镇建设突飞猛进。按照“突出集镇、建管并重、放手发展、提高品位”的原则,投资3000多万元,开辟了8条宽25米—30米的新街道,与S244线对接,并全部硬化、美化。安装路灯165盏。精心打造了新镇大道,集体搬迁了两个自然村,全村户户建起临街门面房。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占地20亩的金福隆购物广场,纳入全国工业企业名录点库。运来木器家俱有限公司年产值350万元。并与汲滩古镇融为一体。镇区面积由过去1.8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形成八纵八横框架,开辟服装、农贸、竹木交易、百货、建材、饮食等八大专业市场。建农家超市6个,摊位580个,固定摊位268个。集镇兴带来百业旺,组建有资质的建筑工程队2个,水电安装队3个,木器加工厂3个,粮油加工作坊12个,新增各类大小车辆60多辆,开通了南阳、邓州的班车。实现了户户有项目、量人人有生意。目前,已成为村小集镇大、人少数辐射远的新兴城镇。   ——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社区拥有中心小学一所,幼儿园3所,卫生所1个,文化茶馆3个,游园1个。农户安装太阳能142台、电话386部,发展远程电视14台,电脑40台,每年传播科技信息500多条。建沼气28个,户有空调287户,有线电视516户,户户用上来自来水。投资120万元,高标准建成占地18亩、集村部办公、文化娱乐、健身、投影、信息超市于一体的村部文化大院。目前,正在兴建占地20亩的文化广场。呈现出街道宽敞、路光灯亮、居住楼房、绿树掩映的新农村风貌。全省村务公开现场会在此召开,河南省副省长刘新民,南阳市委-黄兴维等主要领导专程来此考察,并给予肯定;广东湛江市组织部、孟州市等外地领导多次到社区观摩。   环境就是形象、就是招商的竞争力。在十年国内战争期间,0邓县第一个党支部在此建立,老一辈革命家郭绍义、单德炳在此领导了著名的大湖波农民起义和谷社-。南阳地区第一届行署在此设立。生长在本村著名的民主人士孙东野先生,曾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些红色种子,一直在激励着孙庄社区人民艰苦创业。今天,优越的发展环境、丰富的水沙资源、淳朴的乡情民风、文明靓丽的小城镇风光,正一步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孙庄社区“两委”携全村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来这块热土投资办厂、大展雄才。  

庞庄村

  庞庄村位于汲滩镇东北部,东邻黄庄、梁寨;南邻魏庄,西邻油李;北邻穰东镇梁庄村。本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庞庄、徐坤、施庄、郭寨)人口两千两百多人,土地三千六百亩。   近两年来,该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政府的惠农政策得到了落实,加之运用了“4+2”工作法,村干部与村民一道修路、修桥、打机井,使得村容村貌及村民的思想意识大为改观,种植养殖更有明显的扩大和发展。   烟叶、棉花、玉米、小辣椒、蔬菜等农作物,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羊、牛、猪的养殖户逐渐增多,全村养羊460只,牛65头,猪76头,家家通电话,户户用手机,新增楼房六十多户,各类保险800余人。   庞庄村村民定会在这片沃土上更加勤奋,早日共同步入小康之门。  

刁堤村

  刁堤村位于汲滩镇南1.5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60人,总耕地3468亩,总户数751户,党员56人,村民代表72人。   该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汲滩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支两委多次讨论,依据当前政策和我村实际情况,鼓励和引导群众致富,我村的特色是:   一、蔬菜与支柱业。 我村蔬菜历史悠久,且经验丰富,反季节辣椒、反季节黄瓜、西红柿、大路菜主要有甘蓝、大白菜、芹菜、韭菜等,且连片成方,区域种植,在蔬菜经纪人的联系下,产品远销宁夏、武汉、安阳、太原,仅蔬菜的种植面积已达1400多亩,仅蔬菜一项我村人均增收3400元。   二、大力发展养殖业。以杨国强的养猪场为依托,辐射农户,目前杨国强的养猪场有繁育母猪400头,仔猪600多头,农户中存有繁育母猪50头以上的达45户,仔猪在100头以上的有23户,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500元。   三、吸引外资办企业。以杨祖欣的清洁燃油厂为基地, 江苏泰州杨明安和周金鹏来厂投资,使燃油厂的资产已达千万元,净增收350多万元。   总之,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我村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热情高涨,奋力苦干,科技致富,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一个文明、富裕、和谐、安定的新农村。  

后寨村

  后寨村位于赵河两岸,有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516户,2092人,3264亩耕地,植烟面积600亩。   后寨村植烟有35年历史,是一个传统的植烟村。村“两委”一班人把烟叶生产当作一项农民致富的大事来抓,实行工厂化育苗、区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全村烟叶亩均效率在2500多元,去年最高达到2800元,尤其是近几年来,该村推广麦套烟,实行一年三熟,亩均综合效益达到2300元左右。  

李岗村

  李岗村位于邓州市汲滩镇东北部,东接新野县,南邻前渠村,西靠王营村,北接王寨村,下辖耕地2890亩,人口1838人。   李岗村群众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灵活运用“4+2”工作法,修建村内水泥路面7000余平方米,修筑桥梁14座,新打机井16眼,建文化茶馆2个,图书室1个,使李岗村干部群众思想跟得上,步子迈得开。   国家惠农政策的深入普及,使李岗村干群借助东风,农商两条线齐头并进,展现一片小康景象,补贴群众款70余万,补助大型农机具10台套,仅09 年粮食产量就达175万公斤,成立了建筑协会、商业合作社,组合了全国各地的在外商户100余人回乡投资,带动区域500余人外出务工经商,形成了“外出是能人,在家是干将”的村风,拉动了乡域的大发展。   时下该村当前良好的社会乡村环境,将使李岗村这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农民,服务社会。  

汲滩村

  汲滩村有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10户,2200人,1578亩耕地。   近几年来,汲滩村依托汲滩名镇优势,一方面围绕市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种植无公害的大路菜为主,与孙庄、廖寨、刁堤3个行政村连为一体,成为蔬菜种植基地,形成邓州东部最大的蔬菜市场。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饮食服务业,设立摊位、摊点400多个,门面房600多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大型建材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1家。  

黄庄村

  黄庄村位于邓州市汲滩镇东北部,东部、南部接新野县,西临梁寨村,北接穰东镇火池村,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1769人,耕地2810亩,村干部:村支书1人,村主任1人,报账员1人,妇女主任1人,治安主任1人,党员31人,村民代表26人,9个村民小组每组组长1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其中冬小麦可达2500亩以上,夏玉米1188亩,棉花1155亩,小辣椒100亩左右,花生200亩左右,黄豆200亩左右,全村人均农业收入达2600元左右,村有小学一所,教师师资水平较高,教学质量高。   村内马集街有商户30多家,养鸡专业户2家,养猪专业户2家。   

莲花村

  莲花村位于邓州市正东25公里处,邓新交界处,全村辖10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968人,耕地3170亩,现在党员28名。   该村以农业为主,全村现有大型农机3台,4轮车2台,卫生所三所,综合小超市2个,小学一所,文化茶馆一个,09年以来,该村“两委”运用“4+2”工作法开展工作,新修礓石路850m,新打机井4眼,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群众集资再修路1500m,下一步计划新建村部10间。  

梁寨村

  梁寨村位于汲滩镇东北角,人口1243人,土地面积2187亩,北边与穰东镇交界,南边与新野县交界,土地肥沃,农作物以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小辣椒为主。近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下,我村以村支“两委”为核心,运用“4+2”工作法把各项工作搞的有条有理,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现已发展养猪场2个,养猪专业户13户,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天更加灿烂,日子更加美好。  

刘岗村

  刘岗村总人口1180 人, 耕地面积1580亩, 6个村民小组,1 个自然村,总户数296 户。   本村党支部3人,村委会成员5人,村干部5人,组干部6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30人,1所村民小学,卫生所1 所,我村无旱地,都是水浇地。   该村在外务工人员有600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广州、浙江、 山东等地,年收入在200 万以上。有2个建筑队,主要民房建筑,既解决剩余劳力,又增加群众收入。2000 只以上的养鸡场1个,农民养羊在1000 只以上,收入相当可观。   2008年秋我村通过“4+2” 工作法,组织群众捐款修路,共捐收10万元,硬化道路2公里,解决了农民下雨出行难的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南王村

  南王村位于汲滩镇东北4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732人,586户,3633亩耕地。村民代表54人,党员42人,有著名的安众城遗址。   近年来,南王村在汲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党员群众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全局,按照“务实、创新、特色、和谐”的发展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依托养殖优势,着力开辟市场,发展龙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和各项产业快捷发展。截止目前,全村工业产值达498万元,农业总产值920万元,人均储蓄存款额4000元,全村连续10年无信访,无刑事、无封建迷信,步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日趋稳定,和谐共进的良性循环轨道,村党支部连续二年被邓州市授予“五好支部”,被南阳市评为文明新村。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林、牧、棉、渔为村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杨树林250亩。植树12万株,畜牧养殖业生产突飞猛进,年出栏500头养猪场一个,5000只以上的养鸡场4个,家禽总数达5万只,鱼塘8个,总水面达230亩,年生产鲜鱼6万公斤,肉质酥润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粮食作物亩均综合效益在2100元左右。   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村争取资金253万元,为全村修水泥路17.4公里,实现户户通。拥有中心小学一所,幼儿园三所,卫生所一个,文化茶馆3个,游园一个,农户安装太阳能142台。每年传播科技信息500万条。建沼气池28个,户有空调87户,有线电视516户。户户用上自来水。投资35万元,高标准建成占地12亩,集村部办公、文化娱乐、健身、信息、超市于一体的村部文化大院。   

大王村

  大王村位于汲滩镇东5公里,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耕地2700亩,人口1980人,共有正式党员34人。   该村新的支部建立后,运用“4+2”工作法,09年4月在全村群众支持同意下新修水泥路1600 米;新打机井3眼,共有机井45井,村有小学一所,村级卫生所3所,综合超市2个,大型农机4台,运输车3台,客运小轿车2台,以上就是我村现在基本情况。  

罗营村

  罗营村位于汲滩镇南北省道中段,西靠赵河。辖5 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568 户,2265人,党员36人,土地面积3868 亩。   村内有大型砖厂1个,小型砖厂2 个,养猪厂1个(40多头),老年茶社1座。还有电焊维修、玻璃装饰、代销点8个,为增加在家群众的收入,村内组建建筑队3 个。  

张井村

  张井村位于赵河东岸,S244线穿村而过,该村共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84,586户,耕地3390亩。近年来利用“4+2”工作法自筹资金40余万元,修油路3500米,修水泥路1200米,新通路4条,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以发展烟叶、棉花、玉米、小辣子等为支柱发展经济。在养殖业方面支部、村委给养殖大户提供信息,解决难题使我村的散养初步形成规模,四组农民孙本军现养鸡万只,九组农民孙良普养鸡万只以上,两户年收都在10万元左右,已过上小康生活。在加工业方面,四组农户王申在村支“两委”的配合支持下,办起了中型水泥制砖厂和予制楼板厂,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经济收入非常可观,在运输业方面改变了过去的小四轮农用车的运输方式,我村现有大型汽车5辆(20吨)。在外务工作人员700多人,年收入70万元之多。近年来,我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建楼房200座,平房198座,安装太阳能50多台。家电方面发展很快,电视、电话手机普及到各家各户,多数群众讲咱农村生活条件,赶上城市差不远了,在村和谐方面,没有一起-事件,邻居团结互助,到处呈现一派新农村的和谐景象。   

前渠村

  前渠村位于元庄东南6公里处,与新野县歪子镇相邻,全村所辖4个自然村共2132人,耕地面积3442亩,由10个村民小组,村干部5人,组干部10人,党员21人,主要以种植小麦、夏玉米、棉花为主,全村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现有养猪专业户3户,生猪存栏500余头,养鸡专业户1户,养鸡4000只,卫生所2个,建筑队一个,商店7个,学校1所,运输车辆一部,水泥砖厂一个。  

柿庄村

  柿庄村位于汲滩镇元庄街北2公里处,该村有柿庄村和郭庄村两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780人,土地3593亩,村干部有支书主任1 人,副主任1人,民兵连长1人,村委委员1人,妇女主任1人(大学生村官)。全村共有40名党员。有10个村民小组,全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其中冬小麦2800亩,夏玉米1700亩左右,棉花1000亩,烟叶500亩,全村人均农业收入达3600元。该村有小学一所,村诊所2个,村内有1个大型养鸡厂,2个养猪场,1个预制厂,2台大型收割机,2台旋耕机。  

王寨村

  王寨村位于元庄街东3公里处,该村有王寨村、小王寨村两个自然村,全村共2456人,土地4783.41亩,全村43名党员,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养猪专业户5个,养鸡转业户2个,做其它生意的有30家。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其中冬小麦可达4000亩以上,夏玉米达3000亩左右,棉花1500亩,小辣椒100亩左右,大豆60亩左右,花生60亩左右,芝麻60亩左右,全村人均农业收入达2500元左右,该村有学校两所(小学、中学),幼儿园一所。  

王营村

  王营村辖4个自然村, 4516亩耕地,676户,2419人。全村有党员46名,4个党小组,村支部、村委会配备齐全,村有小学一所,村卫生所一处,2000年硬化3个自然村主干道,修水泥路3.5公里。S244省道贯村而过,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全村主要产小麦、玉米、棉花等,烟叶是我村的主产业,我村有传统的植烟技术,是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烟叶专业村。   全村架设电线5公里,有变压器6台,引进一家棉花加工厂,年产值200万元,有5家养猪厂,年出栏1000余头,在元庄街有一家毛织厂,年产值150万元。  

油李村

  油李村   一、基本情况   全村610户,人口2720人,耕地面积5310亩。   二、农业种植   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经济作物:棉花、菸叶、小辣椒。   3、其它作物:大豆、花生、芝麻。   三、养殖业   1、生猪饲养,仔猪繁殖。   2、肉牛育肥。   3、水库、坑塘养鱼。   

元庄村

  元庄村   元庄村位于邓州市东部二十公里处的赵河东岸,S244线和X033线交汇本村,是汲滩镇中、北部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全村辖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66人,总户数456户,总耕地2560亩。党员40名,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和工作基础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村“两委”不断更新观念,开拓思想把元庄集镇已开发建设成四纵四横的街道建设新格局。街区框架逐步拉大,街容街貌焕然一新,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元庄赵河大桥的建成通车,给元庄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注入新的活力。   元庄地处邓州市、新野县结合部。一九三九年九月,0豫西南政委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为加强邓县、新野两县地下党的工作领导,在元庄小学成立了邓县机关报工作委员会。孙鼎、绕剑平、卢鹏万,仝保仁等同志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1940年2月,0邓新工委更名为邓新县委。同年八月县委书记仝保仁同志调赴延安,0邓新县委由张剑平、卢鹏万负责。0邓新县委在邓、新两县、南阳及河南的党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至今元庄初中院内仍有其纪念碑文。   村“两委”在壮大培育支柱产业,推进规模化生产的思想指导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思路,即“巩固麦、养殖、种菜,狠抓林、烟、棉”全村已逐步形成以烟叶、棉花、小麦、蔬菜、养殖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小麦平均亩产达900斤左右;麦烟、麦棉作套种已成主导种植模式;大棚蔬菜打入外地市场;养殖业发展又如雨后春笋。现有300头以下养猪场2个;1000只以上养鸡场4个;5头以上养牛户12户,50头以上养羊户3户。已形成的牲畜交易专业市场、畜禽蛋专业市场和蔬菜、水果专业市场,与周边集镇、街道相比声誉不断提高。看今天的元庄,街通道灯光明亮,河塘庙会人流不息,体育场上竞技不断,文化茶馆传递科技,随着南水北调移民的入驻,又将给元庄带来发展经济的勃勃生机。   

曾庄村

  曾庄村   曾庄村位于汲滩镇西北部,东临赵河,西临南邓207国道与穰东镇、白牛乡相邻,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投资发展极为方便。   曾庄村现有1782人,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耕地2956亩,党员20人。   该村现以小麦、烟草、棉花养殖业为支柱产业,其中烟草农户年亩收入3800元以上,养鸡场四家,规模3000只两家,养猪场两家,养猪都在80头以上,年净收入3万元以上,日生产量3万块,投资80多万元的灰沙砖厂已经建成。另外我村村内主次干道已全部硬化,道路两侧已形成多家经营商户,不出村路就可以购买到各种各样所需商品,农副产品不出村可以就地处理。现在我村投资环境极为优越,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赵庄村

  赵庄村   赵庄村党支部、赵庄村村委及全体村民诚招远迎商家来我村建厂,办企业投资发展,我们村将大力支持并欢迎各地来客,并给一切便利条件,共创大业。   赵庄村位于汲滩镇元庄管理区附近赵河两岸,东临赵河,南临邓元公路,北临穰东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方便,投资发展项目极多。   赵庄村有2个自然村,5个生产小组,共有村民1021人,共有耕地1762.16亩。   赵庄村现有支柱产业:酱辣椒、烟草、养殖业。如:四组张占常养1000多只鸡,五组村支部书记张子栋养猪50多头,张占满养猪50多头,历海臣养猪60多头,张占文养猪30多头,二组赵荣青养猪50多头。凡来我村投资发展的各地贵宾,定会投资越多,见效越多。   

米渠村

  米渠村位于汲滩镇最北部,与穰东镇接壤,全村1690人,3个自然村,耕地2996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烟叶为主,村内有水泥砖厂一个,年产700万砖;小学1座;幼儿园1个;养牛厂一家;养猪厂5家;大型养鸡厂一家,村内已通有线电视。  


孙庄社区特产大全




孙庄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