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营村位于白牛乡政府南15公里,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54人,1576人,耕地面积2775亩,村组干部15人,党员33人,3个党小组。
邵营村的各项建设情况:
1、集镇建设情况。该集镇被市确定31个村级集镇,在工作中充分运用“4+2”工作法,按照发展小城镇的要求,通过吸引外资,通过群众捐款,个人投资和上级扶持等渠道,先后筹集资金2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砚丁路、砚白路等三条街道,长2500米,修筑下水道2000多米,形成了二纵三横的街道,使集镇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今年的“空心村”治理工作,又搬迁了4个自然村,腾出土地700余亩。本村又投资2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80余亩的砚寺游园,其中水域面积30多亩。高标准建设了文化茶馆2个,卫生室3个,幼儿园1个,救助站1个,安装路灯100余盏,太阳能120多台,有线电视得到基本普及,投资1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2个专业小市场,集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鼓励群众搞养殖业,兴办企业。全村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多家,其中榨油厂3家,煤球加工厂2家,棉业公司1家,杨木板加工厂3家,木器加工场2家,养鸡在5000只以上的13家。同时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大办非公有制经济,全村拥有批发商户210家,零售商户420家。2008年度全村人均收入5360元,集体收入56万元。
3、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文化茶馆,安装电脑25台,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1个,信息宽带已发展20户,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被市评为信息化先进村。
4、社会治安情况。本村组成了打更巡逻队及村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了村民的矛盾纠纷。几年来,无出现过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无违法宗教和-活动发生。
邵营村自2001年至2008年连续被邓州市评为“红旗支部”和“五好支部”。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五好支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被市评为先进单位,连续被乡评为综合目标先进村。2004年被评为精神文明村和生态文明村。支书孟显岑自2003年至2006年连续被南阳市评为优秀0员和南阳市人大代表,2001一2007年被评为“功勋支书”。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3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81302 | 473000 | -- | 查看 邵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娘娘庙村 |
娘娘庙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娘娘庙村位于白牛乡东南角,东靠涅水,南接汲滩后湾村,西与白牛乡单桥村接穰,北靠严陵河。 2、行政区划:娘娘庙村覆盖两个自然村:娘娘庙自然村和皮家自然村,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 3、户籍人口:总户数395户,总人口1541人,耕地2867亩。 4、组织建设:村支两委干部5人,皆为高中学历,小组组长10人。党员27人,村民代表32人,调解委员1人。 5、民政规模:五保户7户7人,低保户32户64人。 6、公共事业:学校一座,小学段,容5个年级,1个学前班,在校教师8人,学生98人,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新建幼儿园一座,可容小、中、大三个班级,文化茶馆一处,游乐场一处(待建)。 7、民营企业:可容5000只鸡的养鸡场一处,年养鸡3000只,养猪场5户,年存栏肉猪240只,生仔母猪20只,机械大户3户,磨面机、粉碎机1户,耕旋收割2户。 8、种田大户:5户,共控流转土地约250亩。小麦良种育种基地100亩,共育良种普麦9号、豫麦1017两个优良品种,亩产1000斤以上。 9、特产作物:烟叶面积年100亩,小辣椒100亩,花生、棉花各150亩。 10、粮食产量:年总产量小麦250万斤,玉米200万斤。 11、人均收入:2500元 12、村道硬化:柏油路一条,约2公里;水泥路7横1纵,约3公里;待修水泥路约500米。 13、远程教育:教室一座,教程教育仪器、电脑一台,电视机34英寸一台,各项电教规章制度上墙。 14、村支两委办公室3间,办公设施全套,各种规章制度上墙。 |
庄子村 |
庄子村位于白牛乡政府南2公里,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348人,耕地1948亩。村支两委6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32人。 政治建设方面: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经济建设方面: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村庄整治方面:修水泥路面2条,全长3公里,新修建沙石路3条,全长4公里。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2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3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等,村级服务功能完善。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总种植面积332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500多人,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 社会秩治安方面;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 |
竹北村 |
竹北村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竹北村位于白牛乡西南3公里处。 2、行政区划:朱北自然村和孙冢自然村,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面积约3平方公里。 3、户籍人口:总人口1835人,农户610人。 4、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3359亩,人均1.4亩. 5、组织建设:村支两委干部5人,小组组长10人。党员27人,村民代表32人,调解委员1人。两委办公室3间,办公设施全套,各种规章制度上墙。 6、村级基础设施:学校一座,小学段,容5个年级,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新建幼儿园一座,可容小、中、大三个班级,文化茶馆一处,卫生室3个,医院1座,党员活动室1个,远程教育室1室. 7、民营企业:可容5000只鸡的养鸡场一处,年养鸡3000只,养猪场6户,年存栏肉猪120只,生仔母猪20只,机械大户3户,磨面机、粉碎机1户,耕旋收割2户。 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产量800斤左右,小辣椒100亩,花生、棉花各150亩,年产量400斤左右。 9、村道硬化:水泥路1横1纵,约1公里; |
严陵村 |
严陵村基本情况 严陵村位于白牛乡正南方,东南与严砚街为邻,南临七里河,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720户,3250人,耕地面积5765亩,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6人,同时配有村级经济合作社、民兵连、计生协会及村级社会治安调解小组等组织。 农业生产情况: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实行机械化生产,亩产量达1000斤左右。 畜牧养殖情况:大型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养鸭场1个,养羊在5只以上的10家,养牛在2头以上的8家。 合作医疗情况:严格按照“4+2”工作法启动程序,由支部提出工作计划:村委商议后,在党员大会审议和村民大会决议过程中,由于方案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顺利通过,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了100%。 低保确定工作:在低保的确定过程中,尊重村民意愿,由支部确定名单,在两委商议、党员审议过程提出修改意见,并听取村民代表意见,确定名单后,张榜公布,让群众监督。 村庄整治情况:共修了三纵二横,长3公里的水泥路,治理坑塘2个。 社会治安情况:社会治安良好,无出现一例社会刑事案例。群众-率为0。 计划生育情况:2008年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左右。 村级服务建设:卫生室3所、党员活动室1所、幼儿园1所、文化茶馆1个。 |
薛营村 |
薛营村现有人口1812人,耕地2805亩,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36人,村支两委5人,村民代表人数35人,村两委班子6人。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 (一)党的建设情况 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拥护率达100%。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经济建设情况 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1、整治工作情况。修水泥路面6条,南北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开辟修建沙石路13条,全长4公里。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2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3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等,村级服务功能完善。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总种植面积232亩;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发展大型灰砖厂1个,养鸡厂2个,养鸡15000只。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
杨营村 |
杨营村基本情况 杨营村位于严陵河北岸,白牛乡人民政府东南1公里处,全村辖2个自然村(杨营、李彦庄),旱九江穿村而过,全村人口1340人,耕地1844亩,全村共有党员23人,村干部9人,群众代表31人。 1、党的建设情况: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群众拥护。杨营村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经济建设及村级基础建设情况:现有小学一所,卫生室2所,文化茶馆一个。村庄整治打通村内道路16条,共4800米,东西11条,南北5条,已修道路12条,其中水泥硬化道路6条2000米,铺油路2条800米,全村主杆道架设路灯15盏,整治坑塘2个。 3、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情况: 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6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
万庄村 |
万庄村基本情况 万庄村位于白牛乡南部,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06户,1305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30人,村支两委4人。 1、党的建设情况 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农业、畜牧业生产情况: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亩产量达800斤左右。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为主,亩产量500斤左右。农业基础设施情况:机井54眼 畜牧养殖情况:大型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养鸭场1个,养羊在5只以上的10家,养牛在2头以上的8家。 3、合作医疗情况:新农合的参保率也达到了100%。 4、村庄整治情况:修村村通水泥路面3公里。治理坑塘2个。 5、社会治安情况:社会治安良好,无出现一例社会刑事案例。群众-率为0。 6、计划生育情况:2008年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 7、村级服务建设:卫生室3所、党员活动室1所、幼儿园1所、文化茶馆1个。 |
土楼村 |
土楼村现有人口2097人,耕地3771亩,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村组干部19人,42名党员,支委3名,设党小组5个。 2005年以来多次被邓州市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村、五好支部。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8万元。 (一)党的建设 1、土楼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拥护率达100%。 2、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在村庄整治中,村党员干部自始至终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名干部麦烟套种示范田都在15亩以上,而且效益好,从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二)经济建设 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1、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2005年多方筹措资金24万元,在湍河上架起了1座半河桥,解决了村民过河难的问题。修水泥路面16条,南北1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修建沙石路13条,全长4公里。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池2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3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等,村级服务功能完善。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总种植面积332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500多人,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发展大型灰砖厂1个,养鸡厂2个,养鸡15000只,农民群众纯收入达4860元。 (三)精神文明建设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
盛营村 |
盛营村位于邓州市白牛乡东北2公里处,北与穰东相接,南孟公路穿境而过,辖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1219人,耕地面积2059亩,数条水泥大道横贯我村东西南北,交通非常便利。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52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 党的建设情况: 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拥护率达100%。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经济建设情况: 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一是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修水泥路面6条,南北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开辟修建沙石路3条,全长2公里。二是不断完善村级服务功能。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1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三是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总种植面积132亩;四是大力发展村养植及种植业,养鸡厂2个,养鸡15000只,中华寿桃园1个,占地200多亩。 盛营村中华寿桃园 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二是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三是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四是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
邵营村 |
邵营村位于白牛乡政府南15公里,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354人,1576人,耕地面积2775亩,村组干部15人,党员33人,3个党小组。 邵营村的各项建设情况: 1、集镇建设情况。该集镇被市确定31个村级集镇,在工作中充分运用“4+2”工作法,按照发展小城镇的要求,通过吸引外资,通过群众捐款,个人投资和上级扶持等渠道,先后筹集资金2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砚丁路、砚白路等三条街道,长2500米,修筑下水道2000多米,形成了二纵三横的街道,使集镇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今年的“空心村”治理工作,又搬迁了4个自然村,腾出土地700余亩。本村又投资2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80余亩的砚寺游园,其中水域面积30多亩。高标准建设了文化茶馆2个,卫生室3个,幼儿园1个,救助站1个,安装路灯100余盏,太阳能120多台,有线电视得到基本普及,投资1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2个专业小市场,集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鼓励群众搞养殖业,兴办企业。全村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多家,其中榨油厂3家,煤球加工厂2家,棉业公司1家,杨木板加工厂3家,木器加工场2家,养鸡在5000只以上的13家。同时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大办非公有制经济,全村拥有批发商户210家,零售商户420家。2008年度全村人均收入5360元,集体收入56万元。 3、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文化茶馆,安装电脑25台,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1个,信息宽带已发展20户,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被市评为信息化先进村。 4、社会治安情况。本村组成了打更巡逻队及村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了村民的矛盾纠纷。几年来,无出现过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事故,无违法宗教和-活动发生。 邵营村自2001年至2008年连续被邓州市评为“红旗支部”和“五好支部”。2002年被河南省评为“五好支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被市评为先进单位,连续被乡评为综合目标先进村。2004年被评为精神文明村和生态文明村。支书孟显岑自2003年至2006年连续被南阳市评为优秀0员和南阳市人大代表,2001一2007年被评为“功勋支书”。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3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 |
白东村 |
白东村位于白牛街中心位置,207国道穿境而过,全村辖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714户,2823人。耕地面积3679亩,村组干部13人,全村党员55人,5个党小组,村支部委员3人。 一、党的建设情况 1、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群众拥护。白东村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 2、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经济建设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全村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29家,其中榨油厂3家,煤球加工厂4家,棉业公司1家,杨木板加工厂10家,木器加工场1家,养鸡在5000只以上的10家。同时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大办非公有制经济,全村拥有批发商户210家,零售商户420家。2008年度全村人均收入5230,集体收入82万元。 2、集镇建设情况:新建了东环路、沿河街、昌盛路、中兴东路、经贸东路等12条街道,总长9100多米,折8885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面40000多平方米,新建桥涵9座,安装路灯260盏,新植风景树200多株,安装太阳能100多台,建沼气池47个,其中大沼气池10个,安装宽带网500多户。投资13万元,新建了白牛蔬菜市场和鸡蛋市场。投资15万元,改建了白牛广场,重塑了白牛雕像,安装了宣传电子屏,利用白牛古城遗址,大打文化品牌,计划修游园3个,目前已投资1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九江游园。整个园区占地80多亩,里面设施完备,共建小桥5座,修亭子3个,修坝3个。成为白东村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主要场所。整治了“空心村”董庄自然村,拆房200多间 ,腾出土地300余亩。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6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5、2004年荣获邓州市文明村称号。 2003年被评为邓州市精神文明村和抗击非典先进单位,2002年至2006年被邓州市评为“五好党支部”,连年被评为综合目标工作先进单位,2005、2006年被市乡评为“村庄整治”和“街道整治”先进村。支书个人连年被评为优秀0员。全村人均纯收入4860元,村集体收入46万元。 |
前张村 |
前张村位于白牛乡西北角,西邻张楼乡,北邻夏集乡,东邻栗扒村,距白牛乡政府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户434户,1667人,耕地2205亩,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两委班子5人。 一、经济发展及村庄整治情况 农业生产情况: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亩产量达700斤左右。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为主,亩产量400斤左右。 畜牧养殖情况:大型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养鸭场1个,养羊在5只以上的10家,养牛在2头以上的8家。 村庄整治情况:修村村通水泥路面3公里。治理坑塘2个。 二、其它工作开展情况 社会治安情况:社会治安良好,无出现一例社会刑事案例。群众-率为0。 合作医疗情况:新农合的参保率也达到了100%。 计划生育情况:2008年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 村级服务建设:卫生室3所、党员活动室1所、幼儿园1所、文化茶馆1个。 |
豆堂村 |
白牛乡豆堂村共有人口2350人,耕地4321亩,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6人,村支两委人员5人。 一、经济建设情况 1、村庄整治工作。先后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整治坑塘2个,打通道路2条,拆迁房屋12间,伐树100多株,硬化水泥路18条,长7000多米,硬化沙石路12条,长3000多米,实现了“户户通”。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按照“六个一”工程,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建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小超市2个,农资服务站1所,文化茶馆1个,新安装太阳能110多台,安装宽带网80多户,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我们为群众建起娱乐场两个,建成沼气池三个。 3、经济发展情况。2006年以来,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植树面积现已达4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三分之一。灰砖场2个,建立养鸡场3个,年存栏30000余只,养牛场1个,养猪场2个。 二、党的建设情况 1、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几年来多次获得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村庄整治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刘楼村 |
刘楼村基本情况 刘楼村位于白牛乡的南部,由3个自然村组成,12个村民小组,546户,2410人,共有党员38人。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 政治建设方面: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在村庄整治中,村党员干部自始至终在建设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名干部麦烟套种示范田都在18亩以上,而且效益好,能够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经济建设方面: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 村庄整治方面。修水泥路面16条,南北1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开辟修建沙石路13条,全长4公里。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2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3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村级服务功能完善。大力发展杨树经济,总种植面积332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500多人,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发展大型灰砖厂1个,养鸡厂2个。 社会治安方面;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
两分店村 |
两分店村基本情况 两分店村位于白牛乡东北部,1个自然村,耕地2049亩,村民1390人,人均耕地面积1.4亩,12个村民小组,326户,党员28人,村民代表30人,村支两委6人。 农业生产情况: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亩产量达800斤左右。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为主,亩产量500斤左右。 农业基础设施情况:机井54眼,旱涝保收。 畜牧养殖情况:大型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养鸭场1个,养羊在5只以上的10家,养牛在2头以上的8家。 合作医疗情况: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了100%。 村庄整治情况:修村村通水泥路面3公里。治理坑塘2个。 社会治安情况:社会治安良好,无出现一例社会刑事案例。群众-率为0。 计划生育情况:2008年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 村级服务建设:卫生室3所、党员活动室1所、幼儿园1所、文化茶馆1个。 |
李扒村 |
李扒村基本情况 李扒村位于白牛乡西北侧,北与干曲为邻,南与白西、白东接攘,西临严陵河,距乡政府1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有825户,3248人,耕地面积3584人,6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党员41人,村委班子6人。 一、党的建设情况 1、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经济建设情况 1、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先后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整治坑塘2个,打通道路2条,拆迁房屋312间,伐树900多株,硬化水泥路18路,长7000多米,硬化沙石路12条,长3000多米,实现了“户户通”,实现了两个自然村小循环与全乡大循环的有机衔接,通过整治空心村,我们腾出耕地100多亩。 2、按照“六个一”工程,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建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小超市2个,农资服务站1所,文化茶馆1个,新安装太阳能110多台,安装宽带网80多户,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我们为群众建起娱乐场两个,建成沼气池三个,安装太阳能45户,投入6万元,新建校舍5间,修复学校院墙100多米,为学校添置篮球架;乒乓球等体育设施,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3、大力发展本村经济。2005年以来,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植树面积现已达6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三分之一。并建大型面粉厂1个,灰砖场2个,建立养鸡场3个,年存栏30000余只,养牛场1个,养猪场2个。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本村几年来多次获得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村庄整治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何庄村 |
何庄村位于白牛乡东北3里处,南北由杨洛河贯穿全村,东西有环乡道通过。全村有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耕地2298亩,人口1300人,党员29人,村民代表26人。 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1、经济发展情况:种植方面: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种植以棉花、花生为主,05年至今已种植经济林186亩。养殖方面:养猪场1个,年存栏生猪50头,养鸡场2户,年存栏鸡10000只。 2、村庄整治建设情况:新建2条主干道,南北1条,东西1条,总长1200多米,村内安装太阳能30多台,建沼气池8个。 3、公共建设情况:有党员活动1个、卫生室1个、文化茶馆1所,规模幼儿园1所。 4、社会治安情况: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
郭庄村 |
郭庄村位于白牛乡政府所在地东南6公里处,1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人口1006人,耕地1529亩。08年人均纯收入4720元。 1、党的建设情况 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经济建设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种植方面:粮食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05年种植经济林210亩。养殖方面:养猪场6个,年存栏生猪1500头,养牛场1个,年存栏200头。 (2)村庄整治建设情况:新建10条主干道,南北6条,东西4条,总长3200多米,村内户道全部水泥硬化,全长3500米,挖下水道7条,长2500米。安装太阳能50多台,建沼气池25个。 (3)公共建设情况:有党员活动1个、卫生室1个、文化茶馆1所,规模幼儿园1所。 (4)社会治安情况: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
故事桥村 |
故事桥村辖郑岗、李洼、故事桥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0人,487户,耕地面积3200亩。 一、党的建设情况 1、故事桥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灾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2、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经济建设情况 1、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先后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整治坑塘2个,打通道路2条,拆迁房屋312间,伐树900多株,硬化水泥路18路,长7000多米,硬化沙石路12条,长3000多米,实现了“户户通”,实现了两个自然村小循环与全乡大循环的有机衔接,通过整治空心村,我们腾出耕地100多亩。 2、按照“六个一”工程,不断强化村级服务功能,建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小超市2个,农资服务站1所,文化茶馆1个,新安装太阳能110多台,安装宽带网80多户,为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我们为群众建起娱乐场两个,建成沼气池三个,安装太阳能45户,投入6万元,新建校舍5间,修复学校院墙100多米,为学校添置篮球架;乒乓球等体育设施,极大方便了故事桥村民的生产生活。 3、大力发展本村经济。2005年以来,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植树面积现已达6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三分之一。并建大型面粉厂1个,灰砖场2个,建立养鸡场3个,年存栏30000余只,养牛场1个,养猪场2个。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4、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本村几年来多次获得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村庄整治先进村”、“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党支部也多次获得“五好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谷社村 |
谷社村辖谷社村、朱庄村、下洼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人口1968人,耕地3131亩,村支两委5人,村支部3人,党员47人,组干部10人。 谷社村位于白牛乡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南临严陵河,东靠赵河,两河夹一沟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该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里有着丰富的物产,有着勤劳的人民,这里更有务实苦干,开拓进取的村支两委班子。 谷社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拥护率达100%。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谷社两委班子同心协力,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一是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修水泥路面6条,南北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开辟修建沙石路3条,全长2公里。二是不断完善村级服务功能。安装太阳能30台,建设沼气10座,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三是大力发展村养植及种植业,养鸡厂2个,养鸡15000只。种植杨树150亩,育小杨树苗200余亩。 谷社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二是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4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三是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
干曲村 |
白牛乡干曲村共有人口2450人, 14个村民小组。 干曲村班子团结,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拥护率达100%。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干曲村两委班子同心协力,充分按照“4+2”工作法,大力发展本村经济。一是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修水泥路面6条,南北4条,东西2条,全长3公里,新开辟修建沙石路3条,全长2公里。二是不断完善村级服务功能。安装太阳能25台,建设沼气14个,幼儿园1所,卫生室1所,2个小超市,“六个一”工程公益设施配套、齐全。三是大力发展村养植及种植业,养鸡厂2个,养鸡5000只。种植杨树150亩。 干曲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二是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室、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
白西村 |
白牛乡白西村共有人口1986人,388户,耕地面积1726亩,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 1、党的建设情况 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群众拥护。白西村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2、经济建设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全村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煤球加工厂3家,棉业公司1家,杨木板加工厂7家,木器加工场1家,养鸡在5000只以上的10家。2008年度全村人均收入4280,集体收入58万元。 (2)集镇建设情况:新建6条街道,总长3200多米,硬化水泥路面40000多平方米,新建桥涵9座,安装路灯160盏,新植风景树200多株,安装太阳能100多台,建沼气池41个,其中大沼气池10个,安装宽带网100多户。 (3)公共建设情况:有游乐场1所、党员活动1个、卫生院2个、文化茶馆1所,规模幼儿园1所。 (4)社会治安情况: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5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
单桥村 |
单桥村位于白牛乡南5公里处,3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人口2093人,耕地面积4179亩。 农业生产情况:以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亩产量达800斤左右。经济作物以小辣椒、棉花为主,亩产量500斤左右。 畜牧养殖情况:大型养鸡场1个,养猪场2个,养鸭场1个,养羊在5只以上的5家,养牛在2头以上的8家。 合作医疗情况:新农合的参保率也达到了100%。 村庄整治情况:修村村通水泥路面3公里。治理坑塘2个。 社会治安情况:社会治安良好,无出现一例社会刑事案例。群众-率为0。 村级服务建设:卫生室3所、党员活动室1所、幼儿园1所、文化茶馆1个。 |
扇刘村 |
扇刘村基本情况 白牛乡扇刘村位于白牛乡西南,距离白牛乡政府6公里,全村1810人,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700亩耕地,党员32人,村支两委5人。 一、党的建设情况 1、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群众拥护。白东村支部能够按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及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能充分发挥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 2、村党团员干部队伍发挥作用好。0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经济建设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全村投资在2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其中榨油厂3家,煤球加工厂2家,面粉厂1家,木器加工场1家,养鸡在5000只以上的2家。同时以小集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集镇经济,全村拥有批发商户58家,零售商户82家。2008年度全村人均收入4756,集体收入52万元。 2、村庄整治及“空心村”治理情况:修主干道2条,总长800多米。安装太阳能80多台,建沼气池27个,其中大沼气池1个,安装宽带网20多户。整治了“空心村”田坑自然村,拆房50多间 ,腾出土地40余亩。 三、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1、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有关方针、政策,全面完成计划生育任务,已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标准,受到市乡表彰。 2、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连续6年被市乡评为治安先进村。 3、公益事业发达,全村无封建迷信-行为,村民精神生活健康、充实。有娱乐场所、党员活动、卫生院、文化茶馆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