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河村总人口3350人,耕地2500亩,现有党员52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张才智,2001 年12月以来一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后,村委5人,支委3人,村、支两委全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两名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
刁河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刁河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和优质麦棉套种,面积分别达到600亩以上,亩效益在1350元以上;大力发展羊系列特色餐饮业,现有特色餐饮23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1381319 | 473000 | -- | 查看 刁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彭营村 |
一、简介 彭营村位于龙堰乡西南角,东接穆庄村,西北与陶营乡接壤,南与构林镇相邻,西南与都司镇相连,位置虽偏,但交通便利。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150亩,1005人。 二、经济发展 我村紧紧抓住近年来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科技种田,抓住国家投资项目—土地平整项目,以此为契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管理,加强服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牢守国家关于土地政策的红线。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提倡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村里现有养鸡场1个,养羊场1个。 三、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根据“4+2”工作法,每月召开两次党员大会,会议内容重点是:学习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外地科学种田和养殖业知识;学习“4+2”工作法,开展农村各项工作;通过学习搞好社会稳定工作。 |
周营村 |
周营村总人口1396人,耕地1996亩,现有党员27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周德义,2000年7月以来一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后,村委5人,支委3人,村、支两委全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两名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 (一)党的建设:周营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二)经济发展:周营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300亩,优质麦棉套种面积600亩,亩效益在1400元以上,村先后办起两个加油站,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累计发展速生杨200亩,修建油路1.5公里。500头生猪养殖场一个,楼板厂一家。 |
张营村 |
张营村位于龙堰乡北部,与城郊乡接壤,东邻邓襄公路们全村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68户共2064人,总耕地面积2940亩。 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劳务输出和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相处,这几年在上级政府的积极带动下,村在村庄整治工作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共修水泥路面8公里,使各自然村的路面基本全部硬化,解决了农民长期存在的出行难问题,今年村支两委科学运用“4+2”工作法,经多方筹款和争取上级拨款,在村部对面高标准修建游园一处,较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品位,增强了村里的人文景观。 党的建设工作一直是村里的重点工作,这些年,村里积极响应上级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各项制度,使党建工作在农村基层有了长足的发展。 |
周河村 |
周河村位于龙堰乡东北部,南与龙堰乡刘道村接壤,东邻腰店乡丁营村,西、北则分别与湍河办事处丁屯村和八里王村相接。全村9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750户,3287人,总耕地面积3283亩,境内有207国道和运粮河通过,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我村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作物种植为主,有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又有花生、芝麻、大豆、油菜、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既有多户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又有预制板厂、砖厂等工业企业,多种经营方式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全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近年来又形成了特色杨树经济,充分发动群众种植速生杨,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杨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通过村委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我村现已形成家禽养殖6000只以上2户,3000只以上6户,黄牛养殖20头以上1户,母猪养殖200余头,速生杨种植300余亩,使我村的特色种养殖逐渐形成产业,形成规模,有力的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社会治安方面,我村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出现各种矛盾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保证我村的社会稳定,使我村群众能够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近几年来,由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等多方面原因,在各自然村都形成了空心村现象,许多危房常年闲置,不仅使村庄杂乱无序,又占用了大量耕地,面对这种情况,我村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按照“4+2”工作法的要求,采取四会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合理规划,使空心村的情况得到了有力改善,腾出了耕地50余亩。另外通过村庄整治,我村修理和新建了多处水塘、小广场、花坛等公共文化场所,使村民在茶余饭后有了娱乐、消暑的好去处。 在党的建设方面,我村支一班人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党的知识,牢记党的教诲,使大家能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执行好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让群众了解党的文件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中,我村定期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活动,联系我村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推动我村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
姚营村 |
一、基本情况:姚营村位于邓襄路西边,离城区6里,全村总人口2656人,耕地3746亩,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分别是姚营、范营、付庄、张庄、闫营、王营、郑楼,全村共有养猪厂2个,存栏在100多头,姚营村地理位置优越,离城区较近,搞建筑、做生意搞蔬菜批发等小贸易搞得很有特色,特别是在种植烟叶方面,烟叶是本村支柱产业,大面积的烟叶种植是本村烟农都得到了实惠。另外,棉花种植也是本村支柱产业,种植棉花农户年经济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二、社会稳定:全村配备了技防和人防,在技术防范上,全村95%的户都安装上了-和气死贼,并成立了本村治安巡逻队,每晚巡逻到凌晨4:30左右,确保了全村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没发生一起偷盗现象。 三、村庄整治:在2009年以来经过“4+2”工作法,本村共修沙石路3条,一条是从姚营村到大队部,一条是从姚营到闫营,一条是从王营到张付庄,使本村村民告别泥泞路。 四、党的建设:充分运用“4+2”工作法,使本村党建工作特别好,每月十号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民主大会、生活会。另外,在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中央政策及党的方针,对贫困老党员通过乡村两级,使他们生活基本得到了改善。 |
徐营村 |
一、简介:徐营村位于龙堰乡东北4公里处,东与桑庄腰店相连,四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2176亩,总人口1490人,处于歪运河与刁南干渠之间,便于灌溉,土地肥沃。 二、在发展经济中,我们抓住国家的惠农政策,大力以科学种田,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管理,加强服务,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在发展私营企业中也举办了一个大型灰砂砖厂,一个预制板厂,养殖场以发展到5家。 三、村庄整治。我们根据国家号召的新农村建设以及邓州市的“4+2”工作法,充分利用“4+2”工作法新修学校门前沙石路350米,宽4.5米,下水道150米,环村沙石路1330米,解决了多年下雨出不去进不来的难题。 |
王营村 |
龙堰乡王营村位于龙堰乡政府以东3.5公里处,全村有4个自然村(王营村、孙营村、文家坟村、秦大杨庄村),辖12个村民小组,668户,3095人,耕地485亩。 王营村现有综合板材加工厂1个,沙灰砖厂2座,面粉加工厂1家,另有2户粉皮加工户。养殖业有50头肉牛养殖场一家,棉花、小辣椒各千亩以上的种植。 道路交通:北有史徐路、中有北王乡道横穿全境,文家坟排水沟、腰河沟东西流经全境。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了全村各自然村的沙石路面的铺设8公里。六组首先完成本组地界350米水泥路面的铺设,孙西组经过对空心村治理,已腾出可耕地70余亩。目前,全村村民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发动各方筹资并上报争取资金,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完成9公里砂礓路面全部转化成水泥路面,以保障全体村民晴雨天畅通无阻,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全村现有党员46人,支部设书记、副书记各一名,及委员。村委7人,支部村委交叉任职。党支部长期组织全体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种养科技大户进行政策学习和科学知识培训,使全体村组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成为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
小河村 |
龙堰乡小河村位于龙堰乡政府东5公里处,全村四个自然村(前小河、后小河),7个村农民小组322户,1650人,耕地2450亩。全村现有党员19名,村支书、副支书、委员各一名,村委5人,村支两委交叉任职3人,组干部14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党员干部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学习“4+2”工作法,学习科技知识,使全体党员干部成为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道路交通有桑白路,乡至歪子路,横穿我村。歪运河经我村穿过,水利条件优越。经我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现已完成四个自然村的沙石路面。三组已修好500米水泥路面,五组正准备修600米水泥路面。目前全村村民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发动各方筹资,并上报争取资金,近2年内完成河西、六、七组、一组1200米水泥路面,以保障全体村民道路畅通无阻,为我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
歪子村 |
一、基本情况 歪子村位于龙堰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七公里,是我市31个农村集镇建设之一。全村有十个村民小组,415户,1980人,2980亩耕地。刁河斜卧村西南面,歪运河横穿村中间,刁北干渠纵穿村东,水利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由于我村与周边桑庄镇孔庄村、尹集村、构林镇司营村、宋营村、我龙堰乡牛营村、小河村等十几个自然村相邻,因而集贸建设发展很快,成为人们进行物资交流、文化生活交流的市场。 二、特色种植、养殖 在特色种植上,我们狠抓了麦棉套种,花生、棉花套种,农民种菜20余户,其中大棚种植3户。发展了经济林600余亩,林果树8亩,发展了经济又丰富了农民生活。 养殖上我村建猪场两个,共存栏300余头,养鸡场三个达12000只,金鱼塘两个,养蜂两户,达40余箱。养羊达300只,养牛45头,养鸭10810只。 三、社会稳定方面 社会稳定是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因此我们加强了干部的廉政建设,强化干群关系,按照“4+2”工作法,村里一切事情要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对计生工作、宅基工作要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搞好政策宣传,因势利导,及时消化矛盾,使农民过一个平安和谐的生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狠抓民兵组织和思想建设,开展执勤巡逻,进行农民道德思想教育,加强睦邻教育,尤其是重大节日对农民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严防两抢一盗。开展群防治工作,实行五户联结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因此该村连年被评为平安示范达标村。 四、村庄整治工作 在新农村建设上,合理规划,严格按照“4+2”工作法工作,因此在短短几年里在原有街道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东西二街和南面平行街的好成绩,还局部实现了空心村实施工作。下大决心狠抓学校建设工作,利用“4+2”工作法对群众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农民的积极捐款,我村盖起了标准化教学楼33间,置办了学校办公用品,修了大门和围墙,硬化了校园,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狠下决心硬化村村通道路和村内进户四纵三横5600余米,盖起二层12间村部并且进行了院内硬化和绿化。建起客运站,硬化了街道下水道,安装路灯60余盏。狠抓了集市建设工作。如今有超市6个,生产市场4个,食品冷饮3个,服装店3家,家电维修两家,油作坊3家,村卫生室3个,药店五家,电焊维修3家,水电安装2家,钢材销售2家,文化茶社4家,食堂4家,馍店一家,照相馆一家,理发美容店三家,水果销售三家等,活跃了农村经济。 |
唐棚村 |
唐棚村位于龙堰乡政府西北6公里处,辖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2067人,耕地3670亩。 近年来,唐棚村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着力打造实力新村。在生产发展方面,唐棚村先后建成新型环保砖厂1个,总投资800万元;木材加工厂1个,总投资200万元;两个存栏2000只以上的养鸡场;全村成材林形成经济效益达200万元,全村固定资产500万元。二是着力打造文明新村。在生产发展的同时,2006年以来,唐棚村累计投资307万元,高标准建设新农村。修水泥路面14.5公里,共55条,其中7个村民小组实现户户通,4个小组达到组组通,全村水泥路纵横交错,形成道路网络化,居民入户道路硬化率达80%以上,改变过去“人无路走,水无沟流”落后状况。全村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络;村部有远程教材、器材,村民电话、移动手机普及率达60%以上。与此同时,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投资58万元兴建安全饮水工程,建村级安全用水供水站1个,户户通自来水,安装太阳能50台,修建沼气池45个,建村级文化茶馆2个,新农村书屋1个,新农村合作医疗示范点1个,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100%。村有日用品、生产资料超市2个;村有幼儿园、小学,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完善各类配套设施,建公厕3座,小游园2个,安装路灯12盏。其中后刘营自然村以“三纵七横”为框架,按照“五化五改”的要求高标准建设新农村,房前屋后有花池花带,路旁栽植垂柳、广玉兰并架设路灯,实现了“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三是着力打造平安新村。唐棚村在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方面严格按照“4+2”工作法程序办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依法保护,村民对环境状况、安全稳定满意率达95%以上,村务政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健全,社会治安形势良好,无社会刑事案件,无群众越级-,无重大违法案(事)件,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该村乡风淳朴、崇尚文明,制定有村规民约、文明守则等,积极开展了“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新型农民”等创建活动,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群众的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 |
唐坡村 |
唐坡村位于邓州市西南约7.5公里处,龙堰乡政府所在地西北约8公里处,豫231公路(邓孟公路)穿过本村约3公里,全村现有3800人,耕地6000亩,6个自然村,分为14个村民小组,全村正式党员53人,分为6个党小组,村组干部17人。近年来,沐浴党的惠民政策的春风,支部书记唐大庆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达到了电通、路通、电话通的标准,架设高低线路约5公里,装变压器三台140KVA,实现了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进村入户,主村新修沙石路、水泥路面约3公里,村办小学规范整洁,在校学生250多人。全村现有标准化超市5家,卫生所2个,新农合参合率100%,村办企业、水泥制品和银河棉花收购办工公司年利润均在5万元以上,特色种植唐坡西瓜远近闻名。 |
史坡村 |
史坡村位于龙堰乡政府北1公里处,全村辖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1900人,2840亩耕地。在过去的几年里,史坡村坚持用“4+2”工作法开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全村党员积极参与,支持村支两委工作,运用“4+2”工作法,开展村务工作,使我村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村民自治。 史坡村利用本地优势,村先后办起一个蜂窝煤厂,一个旋切厂,一个面粉厂,灰砂砖场一座,大型养猪场一个,波尔山羊养殖场一个,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累计发展速生杨800 亩,修建油路1.5公里。 |
白落村 |
白落村有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3216人,耕地3366亩。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干群的不懈努力,白落村由以前的落后村逐渐赶上了全乡前进的步伐。能按时或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好评。同时也保持了干群的团结和一方的稳定。具体表现为: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保证粮油作物高产丰收的基础上,狠抓小辣椒生产,仅段楼自然村,年种植小辣椒面积达近千亩,仅此可使人均收入提高200—300元。同时抓好养殖产业的发展,大力提倡鸡、鸭、鹅、猪、牛、羊的散养和圈养,现有养鸡场四个,养猪大户一户,养羊大户一户,在村两委班子努力协调和支持下,现有面粉加工厂2个,楼板厂1个,电子加工厂正在酝酿之中。 二、大力搞好村庄整治及集镇建设:近年来,借上级大好形势的东风,先后拔掉八座轮窑及开垦荒地三块,恢复耕地300余亩,保护了基本农田,增加了群众收入,与此同时,近年来我村先后修建沙石路近2000米,基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为了使白落村老街的辉煌,我们在修了老街路近千米的沙石路面后,又修了近700米的水泥路面—市场路。同时在大桥南头修水泥路200余米,使路过的人们赞不绝口,因为路好了,人们买卖东西方便了,为此商贸交易也在不断繁荣,农副产品收购逐步形成规模,农资、饮食等规模在不断提高。 三、根据形势的发展,保一方稳定,势在必行。村支两委做了深入细致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解决,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原来的问题户、-户无后顾之忧,同时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很少发现打架斗殴等民事纠纷和其他刑事案件的发生,保持了一方稳定。 四、在支部书记的领导下,支部工作稳健发展,组织活动正常,因对组织的信任,自觉靠近组织的人越来越多,党支部是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团结奋进的组织。 |
庞营村 |
庞营村总人口1930人,耕地4050亩,现有党员23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卢海潮,2001年3月以来一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后,村委5人,支委3人,村、支两委全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两名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 庞营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庞营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和优质麦棉套种,面积分别达到1000亩以上,亩效益在1500元以上,村先后办起10000只养鸡场一个,4000只养鸡场三个。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累计发展速生杨1500亩,修建油路2公里。现有集体固定资产20万元。 2008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收10%。空心村治理40亩,已全部复耕。 |
穆庄村 |
龙堰乡穆庄村位于邓州市龙堰乡南偏西部,南与构林镇相邻,全村共有2569人,568户,4096亩耕地,所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 在中央、邓州市委、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支部村委的共同努力下,严格按照市委政府提出的“4+2”工作法的标准推行和贯彻,使我村在几年来的整体工作中能够按照市委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步调和机制,特别是利用“4+2”工作法推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由原来的以粮食为主而变为以经济作物为主,并且利用种植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向新农村建设和养殖企业化发展,在村支部村委会的正确引导和推动下,五组六组群众自筹资金12万元,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村庄内900米主要路面全部硬化水泥路面。一组、二组、四组自筹资金2万元修成村内主要道路,沙石路面1500米,从而解决了广大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在鼓励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上,重点推广企业化、规模化养殖,从而使我村六组的魏新亮自筹资金30万元,村组优先解决土地调整问题和养殖场地问题,所以我村的魏新亮同志很快建成300头养猪场一个,并且迅速发展成为现在的500头以上的初具规模的养猪场。 由于党的富民政策的深入落实和市委政府、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村支两委的具体组织和认真落实,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使我村的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改观,社会秩序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文明风尚讲究。 |
牛营村 |
牛营村总人口2690人,耕地3760亩,现有党员26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牛德礼,换届选举后,村委5人,支委3人,村、支两委全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两名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 牛营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牛营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麦棉套种,面积达1000亩以上,亩效益在1600元以上。村先后办起两个鱼塘,一个面粉厂,千只养鸡场一个,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累计发展速生杨300亩,修建油路2公里。2008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收6%。空心村治理30亩,已全部复耕。 |
刘道村 |
刘道村位于龙堰乡政府东北6公里处,东与腰店乡前齐村相邻,北邻207国道,辖4个自然村:刘道庙、黑孙营、翟庄、沈营,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30人,453户,耕地面积2150亩。歪运河纵贯该村。 该村土地肥沃,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为主。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左右,近年来,村两委把社会稳定与经济建设发展一起抓,层层建立信访和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稳定。 该村近年来重视发展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发展引进的私营企业有以下四个:村东翟中华建信面粉厂,投资100万元左右,可存粮200余万斤,年生产面粉150万斤;村西翟荣榜面粉厂,投资80余万元,存粮200万斤,年生产面粉140万斤,2005年刘新改建灰砂砖厂一个,投资50余万元,09年,刘丰孔新建一水泥制品厂,投资30余万元。 刘道村近年来大力发展养殖业,先后出现大规模养殖户三个:一存栏60头养猪场,一个千只养鸡场,一个存栏500只的养羊厂。 2005年以来,刘道村支两委科学运用“4+2”工作法,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先后打通各自然村主次干道,至目前该村共修水泥路面2公里,沙石路面5公里,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新农村建设初具显现。 多年来,刘道村党支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充分,党员整体素质较高,党员在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该村共有党员36人,预备党员1人。 |
何营村 |
何营村位于焦枝铁路东侧,白落街往西2公里即到,村村通水泥路穿境而过。人口2550人,耕地5000余亩,其中4000余亩受党的惠农政策的优惠得到土地整治,整治区内各种水利设施配套,旱能浇、涝能排,共有6个自然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党员34人。 何营村村支两委一班人重视村城经济的发展,除实行科学种田,形成以玉米为主的规模种植以外,大力发展养殖业,丰富农民的“钱袋子”。发展养鸡场3家,建养猪场两座,在大场大户的带动下,一股养殖热潮在村内展开,仅此一项,户均增收300元左右,有力的促进我村经济的发展。 何营村重视做好稳定工作,深知没有稳定的环境是搞不好经济发展的。因此,以“4+2”工作法为载体,重点排查矛盾焦点,化矛盾在萌芽状态,我们在村务、计生、宅基地等设计农民切身利益方面实行公开,因而没有人-,大局稳定。村民一心一意搞经济,村里的经济得到大力发展,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摩托、电视户户都有。 要想搞活农村经济,道路的好坏是关键。我们利用“4+2”工作法,首先于2006年为刘营村打通主次干道,修建三纵三横六条道路,约1200米的沙石路,使该自然村的道路与外界畅通无阻。于2007年修通刘岗组沙石路1500米,解决了该组行路难的问题。于2008年在陈坡村修建水泥路1400米,使该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村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村庄整治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为搞活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村现在是村容整洁、美观,村内道路畅通,土地肥沃,旱能浇、涝能排,种植、养殖已形成初步规模。农民收入已大幅度提高,民风淳朴、安居乐业。 我村每月10日召开一次党员会,利用“4+2”工作法做好村内的每一件事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远程教育提高村组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科学种田的能力。现在,我村以昂扬的斗志,大力发展经济,一个人人“抓经济、奔小康”的共识在全体干部和村民中形成。 |
刁河村 |
刁河村总人口3350人,耕地2500亩,现有党员52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张才智,2001 年12月以来一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后,村委5人,支委3人,村、支两委全部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另两名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 刁河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刁河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和优质麦棉套种,面积分别达到600亩以上,亩效益在1350元以上;大力发展羊系列特色餐饮业,现有特色餐饮23家。 |
郭庄村 |
一、基本情况:郭庄村位于龙堰乡政府东西隅,约2公里左右,5个自然村,分别是赵村、郭庄、惠庄、夏付庄、杨营,9个村民小组,全村1980人,耕地2902亩。全村有养鸡场2个,香菇种植场1个,养猪场2个(百头以上),郭庄村地理位置优越,有两条沙石路,建教学楼18间,教师办公室5间,学习的校园绿化、侧房等各种配备都已齐全到位。 二、村庄整治:从2009年以来,经过学习“4+2”工作法,全村共修沙石路4条,分别是赵村的东西和南北路,共1200米,二组、三组、四组、五组东西南北路共长1300米,五组的东西南北路长600米左右,六组的东西和南北路长约800米左右,使本村村民出行方便。 三、党的建设:充分利用“4+2”工作法,使本村党建工作状态良好,党员在每月10号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民主会、生活会,另外,在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政策及方针,贫困老党员(困难户)通过乡村两级的政策,使他们生活基本得到了改善。 |
大王村 |
大王村总人口1380人,耕地1996亩,现有党员22人。该村现任党支部书尹德显,2000年3月以来一直任该村党支部书记。 大王村党支部以“五好”支部建设为目标,以“-”精神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员活动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强化队伍作风建设,逐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班子作风正、心齐、干劲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较好,没有违法违纪现象,党支部在党员、群众中威信较高,拥护率均在95%以上。 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优势,支部一班人带头承包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制度健全,执行自觉,坚持每月8日公开财务、政务和经济管理,干部带头自觉执行。 大王村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小辣椒和优质麦棉套种,面积分别达到500亩以上,亩效益在1000元以上。大力发展杨树经济,全村累计发展速生杨350 亩,修建油路2.5公里。 |
北店村 |
北店村位于龙堰乡政府所在地,辖 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2400人,耕地3310亩。 近年来,该村以“三抓三创”为契机,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坚持“立足于发展、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行“4+2”工作法,转变农村治理模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村庄整治力度大。利用“4+2”工作法筹措资金15万元,整修道路1500米,建沼气池90个,其中沼气建设在全乡名列第一。为丰富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投资26万元建游园一个,布置有假山、凉亭一座,有健身器材等,实现了亮化、美化、绿化、硬化、净化等“五化”目标,打破了北店村历史上没有游园的历史。全村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部进行了整治,整治率达100%。建文化茶馆两个,新农村书屋一个,小超市三个,商业网点200个,公厕两座。二是农田基本建设标准高。打井60眼,修生产路6000米,达到了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益农业示范田标准。三是集镇建设面貌新。打通主次干道4条,新修街道4条,形成了两纵四横的龙堰街道新框架,共拆迁房屋21座、64间,完善了集镇功能,提升了集镇品位,并建立了清扫街道的卫生清洁队,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四是招商引资效果好。坚持“三抓” 带动战略,筑巢引凤谋发展。三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北店工业园区拥有板材加工厂4家,此外,招商引进养牛场1个,总投资达30多万元,牛存栏总数达70头,面粉厂1个,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五是杨树经济发展速度快。杨树种植面积180亩,达9000余株。 北店村在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方面严格按照“4+2”工作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依法保护,村民对环境状况、安全稳定满意率达90%以上。 |
申庄村 |
申庄村位于龙堰乡东北部,距乡政府2公里,北与湍河办事处相邻,207国道从北部横穿而过,该村辖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98人,耕地面积3984亩。 该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以种植土豆、棉花为特色的经济种植模式,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左右,近年来,村两委把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起抓,大力打击“两抢一盗”,认真搞好社会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呈现稳定局面。 近年以来,村支两委科学运用“4+2”工作法,把群众的出路难问题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大力开展村庄整治,至目前,共修水泥路300余米,沙石路400余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逐步好转。 该村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工作,每月的的党员活动日都借住远程教育网络,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本村实际,学习适宜本地发展的致富项目,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始终保持的党员的先进性,让他们在本村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外,注重培养发展新党员,近年来发展年轻有为的新党员5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