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上八寨乡,1962年更名为幸福乡,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上八寨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1公里。面积560.8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毛(尔盖)公路过境。辖克藏、阿俄、阿藏、索花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林地、草场资源丰富。境内有马鹿、獐子、黄羊、盘羊等野生动物。产麝香、贝母等名贵中药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60.8平方公里 | 513224220 | 623300 | 0837 | 查看 上八寨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进安镇 |
松潘县辖镇,县府驻地。1959年置进安镇,1970年并入进安乡,1973年复置进安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0.8万。国道213线绕城而过。辖岷山一、岷山二、中江一、中江二、南街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有商贸业、饮食服务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等。松潘古城,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川主寺镇 |
松潘县辖镇。1956年置元坝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同年漳金乡并入后更名川主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958.3平方公里,人口0.5万。国道213线过境。是到黄龙、九寨、大草原风景区的必经要道。辖漳金一、漳金二、漳金三、金河坝、巴郎、元坝子、林坡、八十沟、五间房、传子沟、两河口、黄胜关、东北、黑斯14个村委会。境内矿藏丰富,特别是砂金矿储量和含金品位均高。旅游、服务业发达。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
进安回族乡 |
松潘县辖乡。1959年置城关公社,1978年更名为进安公社,1984年改为进安回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0.4万。国道213线过境。辖顺江一、顺江二、外城、东裕、羊裕屯、窑沟、窑坝、西门顶、仓平、大坝山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牧业以猪、牛、羊为主。仓平村附近砂金储量极丰。. |
十里回族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为元坝乡,1959年析元坝乡置十里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置十里回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5公里。面积38.4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213线过境。辖火烧屯、右所屯、大屯、高屯子、大沟、郭学寨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兼产油菜子。牧养猪、牛、羊、马。. |
青云乡 |
松潘县辖乡。1953年置青云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4公里。面积81.3平方公里,人口0.4万。国道213线穿境。辖石河桥、雄山、谷斯、下泥巴、红花屯、东龙、东山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境内有较丰富的砂金矿。. |
安宏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安宏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4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国道213线过境。辖安宏、肖包寺、格机、安关、烟囱、得胜堡、下寺、西宁关、纳坡、亏屯堡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兼产油菜子。. |
大寨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成立大寨藏族自治区,1956年置大寨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259.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水草坝、大寨、三岔坝、俄寨、上泥巴、上纳米6个村委会。半农半牧区。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畜牧业多为猪、牛、羊。境内-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具有开采价值。. |
牟尼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建立牟尼藏族自治区,1956年置牟尼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359.8平方公里,人口0.1万。通公路。辖上寨、中寨、包座、三联、石坝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牧业以猪、牛、羊为主。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产松贝、雪莲等中药材。有扎嘎峡谷和扎嘎瀑布。. |
镇江关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镇江关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213线、热(务)毛(尔盖)林区公路过境。辖镇江一、镇江二、镇江三、五里堡、永和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苹果等。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镇江关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213线、热(务)毛(尔盖)林区公路过境。辖镇江一、镇江二、镇江三、五里堡、永和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苹果等。. |
镇坪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镇坪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222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镇坪、金瓶、解放、新民、双泉、立壳、大坪坝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是县重要粮食产区之一。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等。产虫草等名贵中药材。. |
岷江乡 |
松潘县辖乡。1972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6.6公里。面积216平方公里,人口0.3万。国道213线过境。辖岷江、白定关、若尔寨、新塘关、龙潭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等。. |
大姓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建立大姓藏族自治区,1956年置大姓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9公里。面积356.3平方公里,人口0.1万。国道213线过境。辖荣昌、地柏、木石、丁谷、下纳咪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属半农半牧区。特产麝香、黄芪、大黄等名贵中药材。. |
白羊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白洋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69公里。面积547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溜索头、上大湾、半边街、平坝、下河坝、吴家梁、燕子坪、茶园平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棵。有生漆、核桃、茶叶等土特产品。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珍稀动物10余种,1995年建白羊自然保护区。. |
红土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红土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0.2万。热务公路过境。辖红土、热窝、则术、木西、卡卡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有 ? 松潘县的“粮仓”之称。境内有松潘林业局602林场。. |
红扎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红扎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26公里。面积221.3平方公里,人口0.1万。热务公路过境。辖红扎、豆沟、西格堡、沙代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 、蚕豆,兼产油菜子。境内有马鹿、獐子、盘羊、马鸡等野生珍稀动物,产贝母、虫草等中药材。境内有州属松潘林业局604林场。. |
小姓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属大姓藏族自治区,1956年置小姓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32公里。面积315.7平方公里,人口0.3万。热务公路过境。辖碑子寺、姑纳、平安、新丰、埃溪、大尔边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境内有州属森工企业松潘林业局。. |
燕云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燕云乡,1979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619.8平方公里,人口0.1万。热务公路过境。辖卡龙、卡丫、色贡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畜牧业以牛、羊、猪为主。境内有獐子、马鹿、青羊等野生动物,产麝香、贝母、虫草等名贵中药材。境内有州属松潘林业局601、603林场。. |
山巴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建红星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9公里。松(潘)南(坪)公路过境。辖山巴、麻依、上磨、长沟、见培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草场资源丰富,宜发展牧业。矿藏有砂金。有马鹿、獐子、岩羊等珍稀动物和贝母、麝香、鹿茸等名贵中药材。. |
水晶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建水晶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1公里。有公路过境。辖祁命、水桶、川盘、寨盼、安备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蚕豆。境内多林地、草山、宜发展林、牧业。有獐子、马鹿、盘羊等野生动物和贝母、麝香、黄芪等名贵中药材。. |
小河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小河乡,1959年划归平武县,1963年复归 ? 松潘县。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57公里。面积111.8平方公里,人口0.3万。松(潘)平(武)公路过境。辖丰河、刘家坝、丰岩堡、榨房、李泉、木瓜墩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境内有大熊猫、扭角羚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珍稀动物,有当归、党参、黄柏、杜仲、核桃、生漆、板栗等药材和土特产品。. |
施家堡乡 |
松潘县辖乡。1951年置施家堡乡,1959年平武县辖,复归 ? 松潘县,1963年更名双河乡,1974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施家堡公社,1984年复改施家堡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4公里。面积419.5平方公里,人口0.2万。松(潘)平(武)公路过境。辖丰坪、双河、四望堡、新光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境内有大熊猫、扭角羚等珍稀动物。有党参、当归、核桃、杜仲、生漆、板栗等药材和土特产品。. |
黄龙乡 |
松潘县辖乡。“黄龙”藏语叫“色尔错”意为“金海子”。1951年建立黄龙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32公里。面积368.6平方公里,人口0.1万。松(潘)平(武)公路过境。辖三舍驿、建新、大湾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马铃薯、蚕豆,种植当归、党参。有大熊猫、扭角羚、苏门羚、蓝马鸡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珍稀动物。境内有无烟煤、硫磺矿。著名的黄龙寺。黄龙自然风景区在境内。. |
上八寨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上八寨乡,1962年更名为幸福乡,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上八寨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1公里。面积560.8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毛(尔盖)公路过境。辖克藏、阿俄、阿藏、索花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蚕豆。林地、草场资源丰富。境内有马鹿、獐子、黄羊、盘羊等野生动物。产麝香、贝母等名贵中药材。. |
下八寨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下八寨乡,1962年更名为前进乡。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下八寨公社,1984年复下八寨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2公里。面积810.6平方公里,人口0.1万。黑(水)毛(尔盖)公路过境。辖格丫、血洛、纳洛3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羊、马等。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有州属黑水森工局904场。. |
草原乡 |
松潘县辖乡。1956年置冬帐房乡,1962年更名草原乡,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42.5公里。面积532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毛(尔盖)公路通乡府。下设协然布更沙牧点和扎西曲夺牧点。是县唯一的纯牧业乡,放牧历史悠久。畜产品有酥油、奶渣、羊毛、牛毛及肉食等。境内有马鹿、黄鹿、黄羊、兰马鸡等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野生珍稀动物。盛产名贵药材贝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