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旬邑县 >> 城关街道 >> 留石村

留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留石村谷歌卫星地图)


留石村简介

  留石村情况简介
   留石村共三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村,有人口513人,劳力200名,耕地面积915亩,其中苹果园面积340亩。主要产业以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
   村上有小学一所,卫生室,通村路,街道硬化占50%,有大家畜60头,养猪30头,养羊100只。长期在外务工人数120名,在煤矿打工人数50名。
   全村共有党员29名,其中离退休党员5名,女党员5名,流动党员6名;大专文化2名,初中以上占50%。
  村两委会班子健全,产业结构优化,地膜玉米种植面积100亩,烤烟面积60亩,大棚蔬菜7座。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10429100 712000 -- 查看 留石村谷歌卫星地图

留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留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留石村

  留石村情况简介    留石村共三个村民小组,两个自然村,有人口513人,劳力200名,耕地面积915亩,其中苹果园面积340亩。主要产业以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    村上有小学一所,卫生室,通村路,街道硬化占50%,有大家畜60头,养猪30头,养羊100只。长期在外务工人数120名,在煤矿打工人数50名。    全村共有党员29名,其中离退休党员5名,女党员5名,流动党员6名;大专文化2名,初中以上占50%。   村两委会班子健全,产业结构优化,地膜玉米种植面积100亩,烤烟面积60亩,大棚蔬菜7座。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安仁村

  安仁村简介    安仁村位于县城东南方2华里处,由两个自然村构成,全村总人口428人,耕地总面积530.5亩,一组以退耕还林新增苹果198.5亩,两委会班子人员齐全,全村17名党员,预备党员1名。    村主要产业以二组育才路商业网点发展及阳光大道商业区;一组以阳光大道非公业园区招商引资。全村以房屋出租增加村民收入(以商店,服务业,修理,调煤),全村新增94户,积极组织村民劳务输出共36名,本地劳务63名,全村运输户10名,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巩固了民生工程。全村改进二组150亩良田质量,确保了二组村民生活水平。    本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鼓舞全村干部党员群众勇于创新,给安仁村经济探索新路子,新发展,使安仁村在构建和谐新城关中发挥应有都作用,使全村社会经济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东关村

  东关村基本情况    东关村地处县城以东,辖6个村民小组。北依陈家坡,东靠崔家河,南对安仁村,西邻西关村,全村500户,1870口人,总面积1446亩,其中,耕地676亩,园地707亩,总劳力900多人。    完全小学一所,共13个教学班,57名专任教师,460名学生。    参加合作医疗人100%,医疗站1个,通村公路达90%以上,村间硬化路良好,村庄绿化多样化,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273400万元,人均收入2820元,除农业收入外,主要靠个体经商,出外打工增加经济收入。   

肖咀村

  肖咀村简介    我们肖咀村位于旬邑县城东北,地处旬邑中部塬区伸向汃河川道的坡咀地带。全村三个村民小组,共143户,558口人,总面积十余平方公里,农耕地2100亩,塬面咀地1021亩,原有苹果476亩,2007年新栽果园783亩,塬面自北向南,高差100余米,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养分积累,主导产业为粮食、苹果、西瓜及养殖业。    今年来,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人行西安分行及本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我村的经济文化建设等发展较快,主要项目建设发展情况如下:    一、投资97万元建成上通太村镇点头村,下通旬邑县城的公路一条,连同街巷道路,总长10.2公里,不仅解决了我们村的对外交通,而且为旬邑县城通往旬邑中上部塬区修了一条通道;投资26万元,移民搬迁41户,建成一条新街,旧村改造工作进展顺利;投资28万元搞农田基建,新建梯田500亩,并全部新栽了苹果树;投资26万元给本村小学新建校舍16间,满足了小学办学需要;投资18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及低压线路改造工作,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招商引资,半年产值300万块的机砖厂一个;投资5万元,搞好新旧街道及通村公路的排水渠道修建及绿化美化各5000米。    二、肖咀村万兴标准化奶牛养殖公司使该村2008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扶贫援建项目,通过一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一是多方面考察培训,在县人民政府侯副县长的亲自带领下,先后赴耀县等地考察,学习经验,取真经,确保了该场顺利进行建设;二是集中资金抓建设,投资68万元建成了牛舍33间,建小牛舍20间,投资11万元建成了管理用房15间;投资65万元建成贮量2100立方米的青贮窖一座,投资5万元硬化场内道路及奶牛运动场2300平方米;投资1.5万元铺设排污管到230米;投资4万元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达到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三是抢抓时机备草料。为了解决奶牛的饲料问题,抓住秋收时机,投资6万元购置了切草机、揉丝机、打料机、电子磅等设备,大量收购玉米秸秆进行青贮,累计投入资金16万元,收购玉米秸秆100万公斤。    2009年4月投资35万元在宝鸡、杨凌等地购买回健康牛犊38头;投资500万购买购买回小型打草机1台;投资8000元在西安市畜牧乳品厂机械厂购买回挤奶机2台;投资收购(玉米2.4万元、麦草1万元、苜蓿1.2万元,饲料麸皮1.5万元)共计6.1万元;在旬邑县城、职田镇设立鲜奶销售站2个,添置了大型冰柜5个,空调2个及办公桌椅等,并对室内进行了装潢;共计投资50.25万元。    该公司在正常的运转下,截止7月底,现奶牛存栏58头,其中:现产奶牛26万头,新产小牛犊20头,未产奶牛12头;小牛犊现增值4万元,产奶牛日/头产奶20公斤。每公斤4.00元;日(奶)增值1560元,月增值4.6万元。    为了使公司进一步扩大规模及设施建设;一是需要投资24万元建规模性挤奶站1个(内有锅炉等设备);二是需要投资20万元收购青贮玉米秸秆8.7万公斤,麦草9.8万公斤,饲料6万公斤及药品;三是需要解决奶牛配种(种源国家是否免疫),投入资金44万元。    农民可通过卖草料、出售鲜奶等方式,人均年可增收入3000元,实现了以果带畜、以畜促果的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态势,多渠道、多方位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小塔村

  小塔村简介    小塔村位于县城以西约1公里处,汃河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13户,1189口人,总耕地面积756亩。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部一班人马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以一、二、三组发展劳务输出、第三产业为龙头;以四、五组发展粮、果等种植业为主导产业,其中四组还大力发展农家乐,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全村经济。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915元,通过村两委会班子抓住机遇,理清思路,不断努力引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使全村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塬子村

  下塬子村简介    城关镇下塬子村地处城关镇以北3公里,总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总人口714人,总户数186户,有党员21名,村级干部5名,耕地面积197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苹果产业为主,2008年人均纯收入2848元。   

焦家河村

  焦家河村简介    城关镇焦家河村位于县城以东3.5公里处,中达工业园区北面,村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全村总人口549人,总户数143户,总耕地面积151.2亩,其中果园面积80亩,退耕还林面积33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278亩。    村上主导产业有优质的苹果、香甜的早熟酥梨,远近闻名的大红枣,近年来种植的无害新鲜蔬菜,长期供应县区居民。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粮食生产仍保持大幅上升,农民生活逐渐提高,人居环境大有改善,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在2006年招商引资项目中办起了我村新兴预制厂,给农民建房提供了方便;2009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0多户,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领导班子齐心协力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使全村经济、文化、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我村观光投资,热情好客的村民将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崔家河村

  崔家河村简介    崔家河村地处县城以东1公里处,汃河以南,蚂蚁沟溪将全村分为两个自然居住区。全村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海拔1018.1米,年降水量650毫米。    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275户,1043口人。总耕地面积1220.6亩,其中川地580.5亩,沟坡地640.1亩,人均耕地0.85亩。全村形成以粮、果、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大型工程机械为龙头的工程施工专业合作社,现有大型装载车辆、运输车辆20辆。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3.1万元,人均纯收入2818元。    旬第运煤专线已建成通车,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欢迎各界人士来我村投资兴业,你发财,我发展。   

第界村

  第界村简介    城关镇第界村地处城关镇以东约15公里,是原第界乡2005年撤乡后合并的一个新村。    整个村庄坐落在三条川四座山上,总面积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亩,人均16亩;林地面积8000亩。    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38个自然小区,303户,713口人。其中有党员61名,村组干部13名。    全村大家畜608头,平均每户2头,四小养1500余只。    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林业为辅。2008年人均收入2856元。   

甘峪村

  甘峪村简介   城关镇甘峪村位于旬邑县城以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256户,1049口人,有耕地1398亩,年人均收入3799元。   今年,在城关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及村支部一班人的努力下,全村群众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大棚蔬菜为特色农业、以苹果、酥梨、种养殖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村发展大棚蔬菜17座,已全部投入生产销售;种植苹果、杂果300余亩,苹果主要品种有王林、乔纳金、红富士,其中特别是红富士苹果、砀山酥梨,其味道鲜美,个大色艳,实为果中极品;养殖业也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可观,种植销售已初具规模,给甘峪村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西关村

  西关村简介   城关镇西关村地处县城西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63户,1855口人,耕地面积739亩。   全村不足0.3亩耕地的组有7个,共1458人,这7个组主要以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输出为主。第7组虽有耕地人均0.6亩,但全部系山坡地,第9组人均耕地3亩,以苹果为支柱产业,居半塬坡地带。全村2008年人均纯收入2927元。今年新农村建设中本村被列入旧改村,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通村油路,旧村改造,环境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纸坊村

  纸坊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156户,628人,耕地面积1448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530亩,发展大棚蔬菜生产有很强的自然优势。    今年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按照镇上安排,组织干部群众多次赴泾阳,三原,彬县等地参观学习。使大家开阔了眼界,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我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各方面都非常有利于发展大棚蔬菜生产。    2月份村上就提早动手,落实地块,进行了土地调整兑换,地面附着物处理,规划安排,动手建设拱形标准大棚19座,依据我村群众有常规瓜果做务经验,决定把栽植礼品西瓜,种植土甜瓜作为今年的主栽品种。    3月20日安排技术要求开始整地,3月26日至30日礼品西瓜栽植全部结束,土甜瓜3月26日统一下种。    棚内礼品西瓜,土甜瓜对我们来说,以前从来没有搞过,没有任何基础,村上就经常组织群众轮流去彬县现场学习,有什么就问,认真做笔记,自己亲手操作,是十多户瓜农都基本上掌握了各种环节的作务技术。    礼品西瓜种植要求严格,管理精细,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损失,村上除组织群众经常外出参观学习外,聘请彬县哈家店村礼品西瓜种植基地技术员哈中选农艺师,经常来村现场指导,每天保持电话联系,技术咨询,“陕西农林卫视”成为瓜农的科技夜校,坚持收看学习,并在实践中结合应用。    3月26日至30日栽植,4月16日至20日开始吊曼,4月27日开始人工授粉,对每个瓜的授粉时间挂牌,礼品习惯福运来,生长期为33天,6月1日成熟开始上市,为了使我村礼品西瓜,纸坊土甜瓜打出自己的优质品牌,使群众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好处,村上组织群众成立了“纸坊村 瓜农协会”协会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统一组织严把销售质量关,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今年生产的13棚礼品西瓜,3棚土甜瓜,产值全部超过万元以上,最高达到1.3万元。为了使大棚发挥更大效益,我们自己大胆实践对采摘后的瓜曼整理,修剪,追肥,浇水科学管理,留结二茬瓜成功结果。7月20日我们进行甘兰育苗,8月份棚内全部种植甘兰,10月份可全部上市,式大棚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今秋纸坊村计划抢抓政策机遇,再规划再安排建设冬暖式日光大棚30座,使大棚菜成为发展商品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的支柱产业。   

赵家洞村

  赵家洞村简介    城关镇赵家洞村地处县城以北1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居住河川的有3个村民小组,居住半山腰的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86户,681人,,党员29名,村干部5名,总耕地面积1041亩,果园面积495亩,大家畜存栏206头,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烤烟、大棚蔬菜为辅助产业。2008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   

连家河村

  城关镇连家河村共有108户,438口人。今年以来,村“两委”会班子,按照县镇安排部署,立足村情民情,围绕示范新村的建设标准,抢抓机遇,全力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一、精心规划设计,积极筹措资金    为了切实搞好全村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工作,镇村两级聘请城建局技术人员多次深入该村,现场堪察规划设计,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如期开展,共筹资金28万元,其中财政补助5万元,群众自筹12万元。在杨常委精心指导和联系下,争取到包扶单位县医院和七里川煤矿帮扶资金6万元,确保了此项工作的如期顺利开展。    二、全面整治环境,精建基础设施    在整治环境中,组织动员全村劳力集中一周时间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13处,清理三堆2700方,清运垃圾1500方,刷新临街墙面1500m2。同时,为了加快建设进度,通过竞标确定了建设工队,及时展开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全村铺设地砖580 m2,砌道沿150m,混凝土浇筑排水渠370 m,建成花园7个,建成文化墙180米,完成了村委会办公楼的内外粉刷和灯具安装,建设休闲娱乐广场1处,购买健身器材和办公设施37件(套)。    三、抢抓绿化时机,建设绿色家园    按照绿色家园建设要求,结合新村建设规划,村“两委”会班子认真设计,积极外购苗木,抓住清明前后是植树的大好时机,组织动员全村劳力植树栽花种草,对村庄庭院进行全面绿化美化,先后栽植中槐500株,大叶女贞180株,黄杨球230株,瓜籽黄杨1200株,小龙柏260株,撒金柏110株,种植三叶草430m2,绿化美化花园7个,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留石村特产大全




留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