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湾村位于郑家镇东部,东北部临沟。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68户,1470口人,耕地面积2330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40万元,人均纯收入1353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10429105 | 712000 | -- | 查看 高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村南村 |
村南村位于郑家镇西部,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24户,453口人,耕地面积990亩,村庄占地83亩是旬邑县滑坡地带的重灾村。 村南村的滑坡始于1975年7月,起因于彬县百子沟煤矿4号井井下采煤成地基下陷所致。彬县百子沟煤矿于1977年出资使村南村整体搬迁至现在居住地。1994年7月,该村居住地重新出现地基下陷。2001年经县上组织煤炭局、科技局专业人员调查、勘察,确定地基下陷为彬县百子沟煤矿4号井井下回采安全煤柱所致。至目前,全村发现大的地面裂缝12条,最宽处达30CM,房屋出现裂缝的户共112户,涉及房屋及窑洞595间(孔),其中最严重的82户,涉及房屋406间,房屋裂缝最宽处达到6CM。毗邻的堡子村三组已有3户群众的住宅也出现了裂缝,缝长45米,宽15CM,目前村南村滑坡险情已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曹家村 |
曹家村位于郑家镇西部,村庄北部临沟。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27户,527口人,耕地面积970亩,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2万元,人均纯收入1050元。 |
下赵家村 |
下赵家村位于郑家镇西部,村庄西、北两面临沟,与滑坡重灾村村南毗邻。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05户,405口人,耕地面积823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79万元,人均纯收入1950元。 |
葛村 |
葛村位于郑家镇西南部,村庄西、南两面临沟。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40户,1470口人,耕地面积2026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00万元,人均纯收入1110元。 |
凉泉村 |
凉泉村位于郑家镇西北部,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112户,484口人,耕地面积890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08万元,人均纯收入1145元。 该村2个村民小组中,一组居住塬面,北部临沟,二组共26户,130口人,目前居住沟中,存在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 |
贾村 |
贾村于郑家镇中南部,村庄西部及西南部临沟。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272户,1082口人,第一、二村民小组100多户群众临沟居住。全村耕地面积1874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55万元,人均纯收入1380元。 |
郑家村 |
郑家村位于郑家镇中部,村庄北部临沟。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70户,1546口人,耕地面积2400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62万元,人均纯收入1230元。 |
南掌村 |
南掌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2公里处。全村共2个村民小组,238户1015口人,耕地面积1336亩,其中果园857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 今年以来,南掌村按照因地制宜、建改结合、提升品位、整体推进的思路,共投资138万元,一手抓新村建设,一手抓旧村改造,村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高标准建设新村。组织群众外出参观,聘请技术人员修编了新村建设规划,设计功能完善、群众满意的统一户型,共投资90多万元,动用机械移动土方4000多立方米,平整新村用地20亩,整修街道一条200米。目前已建成新居10户3000多平方米,在建2户,备料待建的8户。二是下功夫整治旧村。共投资8万元,拆除房屋21间,门楼厕所217个,土围墙600米,清理“三堆”208处,刷写标语50多条,新建文化墙550多米,刷新墙面3000多平方米,绘制墙画280平方米,栽植树木100多棵。三是建精品提升品位。投资40万元在新村入口处建成600平方米休闲花园小广场2个。目前,正在施工建设村级阵地12平方米,初级小学一所,卫生厕所10个,太阳能洗澡间10户,混凝土排水渠1200米。 下一步,镇村将以完善、提高、扩大为重点,主要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初级小学、排水渠、水泥街道和新村绿化、民宅修建及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努力把南掌村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品位较高的新农村。 |
席家村 |
席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以东0.5公里处。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78户,1598人,耕地面积1997亩,其中果园1673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15万元,人均纯收入2268元。全村共有党员25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名,初中以上17名,女党员4名,平均年龄46岁。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新村建设示范村,是全镇红旗党支部。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按照“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创建,抓好创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坚持强班子,带队伍,固基础,促发展,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加强教育强素质。坚持采取会议辅导、电教强化、发放资料、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村班子成员和党员开展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比党性、比能力、比奉献的“三学、三比”主题活动,班子整体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二是完善机制抓管理。讨论完善党支部、村委会和其它组织学习、工作各项制度30多个,装框上墙,认真落实。健全了八大组织,设立了纪检委员会和党风廉政监督员,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乡土人才“三支队伍”。三年发党员4名,选拔进村班子2名,16名党员成为科技示范户。坚持推行“一事一议”、村民会议、党员村民旁听“两委会”等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公布干部职责和电话号码,开展村干部述职述廉和群众评党员、村民评村官活动,按时公开党务、村务、财务,扩大民主,班子成员和党员无违纪违法现象。三是围绕主题促发展。按照“发展苹果专业村,培育畜禽专业户,输出支柱打工族,建设文明新农村”的思路,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和新村建设规划,全村粮经比例达到3:7,人均苹果面积1亩,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75%,自来水入户率95%,铺筑通村柏油路1公里,实现“五通”64%的群众迁入新村。建起了规范化村级组织阵地,功能齐全。四是履职践诺树新风。开展以“为党旗添彩,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的党支部和党员双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按照会议提诺、组织审诺、公开定诺、督促践诺四项步骤,今年,村党支部公开承诺事项5项,已办成2项,党员承诺73条,已落实54条,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为19名无职党员设置落实岗位4类12个,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村勤奋创业、技术致富、知荣守信、文明和谐的风气十分浓厚。村民对党支部满意率达到96%,优秀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90%,没有不合格党员。 |
王家村 |
王家社区型新农村位于郑家镇区新拓南街,规划占地300亩,由王家、郑家、李家三个小区组成,计划新建民宅400户,是郑家镇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顺应农村发展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居民市民化发展趋势,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大胆尝试。目前,该社区王家小区已建成民宅40户,郑家小区已开工建设,预计再有两年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一、顺应发展趋势,超前谋划。郑家镇三面临沟,地形狭长,小村较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群众在本村建设新村积极性不高。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农村,2008年,郑家镇党委、政府着眼于农村发展趋势和群众建房愿望,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城镇社区化”的农村建设新思路,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资源整合的原则,选择了郑家、葛村、南掌3个交通比较便利、发展潜力较大的村,作为中心村,规划建设三个社区型新农村。王家社区作为郑家中心村的新区域,依托镇区,涵盖三村,服务半径2公里,具备明显的区位、交通和公共资源优势。 二、着眼服务功能,全面建设。镇上聘请专业人员对王家社区的三个小区作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教育、治安等服务功能以及民宅一次设计到位,分步组织实施。目前,共投入860万元,已建三室两厅两卫民宅40户,在建亦商亦居30户,铺筑水泥街道1000米,在建1000米,铺设供水管网5000米,地埋电缆2000米,安装路灯20盏,道沿2000米,移动信息线路1000米,建成集文化、卫生、服务等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阵地520㎡,沼气池40口,栽植大树50棵,新增绿化面积2000㎡,占地2000㎡的文化广场即将竣工。 三、整合资源,合力推进。镇上成立了以-为组长,三个村包村干部和村主要干部为成员的王家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选调精兵强将组成三个工作组,分工负责三个村的土地兑换、补偿赔付和各项建设组织实施工作。整合新农村建设、土窑洞搬迁、农村安居工程、人畜饮水、低压线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等各项政策项目和资金,向王家社区集中。采取群众自筹为主、政府以奖代补的办法,激活民间资本,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王家社区型新农村在高起点、高标准、快速度的轨道上顺利推进。 |
高家湾村 |
高家湾村位于郑家镇东部,东北部临沟。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368户,1470口人,耕地面积2330亩,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40万元,人均纯收入1353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