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县辖镇。1956年绰斯甲县治于此,同年置观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52.8公里。面积358.6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7国道过境。辖麦斯卡、斯玛都、依生、观音、石旁、斯滔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青稞。境内有建于1850年观音菩萨寺,是藏族群众朝拜圣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358.6平方公里 | 513226101 | 624100 | 0837 | 查看 观音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川镇 |
金川县辖镇。县府驻地。1940年建城厢镇,1966年更名城关镇,并与城厢公社分治,1978年更名金川镇,1992年城厢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1.2万。红(旗桥)石(棉)公路过境。辖龙河、安顺、河上湾、角木牛、八步里5个村委会和金川镇1个居委会。企业有农机修造、粮食加工、酿造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境内有红军长征时期所建的少数民族革命政府格勒得沙中央政府、0大金省委、回民苏维埃等革命纪念遗址。. |
观音桥镇 |
金川县辖镇。1956年绰斯甲县治于此,同年置观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52.8公里。面积358.6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7国道过境。辖麦斯卡、斯玛都、依生、观音、石旁、斯滔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青稞。境内有建于1850年观音菩萨寺,是藏族群众朝拜圣地。. |
勒乌镇 |
金川县辖乡。1950年置勒乌乡,1966年与万山乡合并改万林公社,1974年析置勒乌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9公里,与县府隔河相望。面积142.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前锋、新民、金坪、东风、向阳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梨等。境内有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碑遗址。. |
沙耳乡 |
金川县辖乡。“沙耳尼”系嘉戎藏语译音略称,意为“阳光明亮之地”。1940年置沙耳乡。1958年庆宁乡、喀尔乡并入改团结公社,1959年析置沙耳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7公里。面积53.1平方公里,人口0.6万。刷丹公路过境。辖丹扎木、石达安、山埂子、克尔马、沙耳、沙耳园艺场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产雪梨、苹果。. |
庆宁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庆宁乡,1958年沙耳、咯尔、庆宁三乡合并置团结公社,1959年析置庆宁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9.3公里。面积66.4平方公里,人口0.3万。刷丹公路过境。辖团结、马厂、庆宁、松坪、新沙、咯尔西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土特产有花椒、苹果、核桃、雪梨。. |
咯尔乡 |
金川县辖乡。1940年建喀尔乡,1958年喀尔、沙耳、庆宁三乡合并团结公社,1959年析置咯尔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大金川河东岸。距县府8公里。面积115.3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金江、复兴、德胜、五甲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果。是县内粮食和水果产量最多的乡。. |
万林乡 |
金川县辖乡。1958年置万林乡,1966年勒乌乡并入改万林公社,1974年勒乌乡析出,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368.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二甲、苟尔光、西里寨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林木有核桃、雪梨、花椒、苹果等。. |
河东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河东乡,1966年与河西乡合并改河西公社,1974年析置河东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公里。面积69.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八字口、科尔纳、达尔甲、结木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豌豆。经济林木有雪梨、花椒、核桃等。. |
河西乡 |
金川县辖乡。1940年建甲咱乡,1955年更名河西乡,1960年河东乡并入改河西公社,1974年河东乡析出,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5公里。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0.3万。刷丹公路过境。辖甲咱、马道、乃当、营盘、杨家湾、木居里、热登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林木有雪梨、核桃、花椒、苹果等。. |
集沐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集沐乡,1966年业隆乡并入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7.2公里。面积321平方公里,人口0.2万。刷丹公路过境。辖周山、雅京、根扎、业隆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玉米、青稞。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梨子等,畜牧业以山羊、绵羊、黄牛、奶牛、猪为主。. |
撒瓦脚乡 |
金川县辖乡。1956年置撒瓦脚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17.9公里。面积314.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甲布脚、木赤、阿拉学、柔热尔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蚕豆、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等,野生药材有虫草、贝母、丹皮、秦艽、羌活、党参等。. |
卡拉脚乡 |
金川县辖乡。1956年置卡拉脚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2.4公里。面积20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布基、麻木都、二普鲁3个村委会。二普鲁村199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红旗单位。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等。自然资源有贝母、虫草等中药材,较有名的珍稀动物有獐、麂、鹿、金鸡等。. |
俄热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俄日乡,1966年改公社,1978年更名俄热公社,1984年置俄热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61.4公里。面积746.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壳山、依斗、因布汝、烧热、二楷、嘎期都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小麦。牧业和林业资源丰富,产黄金。. |
太阳河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太阳河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43.8公里。面积262.1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麦地沟、松都2村委会。农业主产青稞 、马铃薯、小麦。. |
二嘎里乡 |
金川县辖乡。1955年置二嘎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62.1公里。面积400.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二嘎里、查拉沟、俄枯、四甲壁、雅夏、温不汝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蚕豆、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苹果、核桃、花椒等。有虫草、贝母、羌活等中药材。. |
阿科里乡 |
金川县辖乡。1960年置阿科里乡,同年在其境建县国营牧场,1966年撤乡并入国营牧场。1984年复建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38.1公里。面积1 028.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毛日、大金卡苏、铁基斯果尔、阿科里、撒尔脚、甲克、伊生、壳它、热它、七一10个村委会。是纯牧业乡。. |
安宁乡 |
金川县辖乡。1936年设崇化镇,1951年更名安宁镇,1958年改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0.5公里。面积161.7平方公里,人口0.4万。刷丹公路过境。辖安宁、末末扎、八角碉、炭厂沟、安宁乡牧场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等,境内有清乾隆御碑一座。广法寺是清代皇庙,为嘉戎藏区的著名寺院。. |
卡撒乡 |
金川县辖乡。1950年置卡撒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24.3公里。面积242.3平方公里,人口0.5万。刷丹公路过境。辖脚姆塘、色尔岭、巴拉塘、马场、猫碉、布达、三埂子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蚕豆、小麦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等。. |
曾达乡 |
金川县辖乡。1954年建曾达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0.4万。刷丹公路过境。辖曾达、野足沟、木尔都、坛罐窑、倪家坪、海子坪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蒜、-等。. |
独松乡 |
金川县辖乡。1956年建广法乡,1958年并入独松乡,1966年改独松公社,1984年复独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13.4公里。面积240.1平方公里,人口0.2万。刷丹公路过境。辖卡拉塘、正里塘、嘎五岭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等,经济林木有雪梨、核桃、花椒等。. |
马尔邦乡 |
马尔邦乡位于四川阿坝金川县。下辖: 513226218200 210 八角塘村 513226218201 220 独脚沟村 513226218202 220 白纳溪村 |
马奈乡 |
金川县辖乡。1950年建乡,1965年并入马尔邦公社,1984年析出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34.4公里。面积88.5平方公里,人口0.1万。刷丹公路过境。辖卡卡足、耿扎2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 |
毛日乡 |
毛日乡隶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 毛日乡 - 发展 金川县毛日乡地处高海拔纯牧区,辖七个村、384户牧民、2067人,受地理、交通、气候等条件的制约,牧民居 毛日乡 住分散,村集体经济薄弱,这几年雪灾连连侵袭。该乡纳入保障范围的五保户有19户,多数五保户没有生产资料,体弱、残疾、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宗教信仰和牧区生活习惯的特殊性,要做到“五保”极其困难。州、民政部门在乡政府驻地飞机坝投入建设资金14万元,修建了占地679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毛日乡敬老院。现已入住12位孤寡老人,工作人员2位,主要负责五保老人的吃、穿、住问题。除县财政按每月每人50元 毛日乡 补贴生活费外,不足部分由县民政局补助。同时配备电视机一台,并在每间五保户住房内安置了火炉。具体管理工作由乡人民政府负责,民政局与乡政府签订协议,成立了由乡长任院长,民政助理员任副院长的管理领导班子,保证了敬老院正常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