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街道 代码:652301005 辖1个社区、12个村委会:田园社区、八工二村、三畦村、九家沟村、夹滩村、北沟一村、北沟二村、小渠子一村、小渠子二村、小渠子三村、苗圃一村、苗圃二村、苗圃三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52301005 | 831100 | -- | 查看 中山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宁边路办事处 |
652301001001 111 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2 111 宁合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3 111 水电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4 111 北庭新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5 111 顺城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6 111 城关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007 111 公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1200 112 北园村村委会 652301001201 220 牧业村村委会 652301001202 112 东上庄一村村委会 652301001203 112 东上庄二村村委会 652301001204 112 北门村村委会 |
延安北路办事处 |
652301002001 111 柳树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2 111 园丁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3 111 广场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4 111 团结院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5 111 金陵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6 111 友联巷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7 111 康宁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8 111 天池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09 111 天山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2010 111 民乐社区居民委员会 |
北京南路办事处 |
652301003001 111 五彩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2 111 油运基地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3 111 文化宫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4 111 丽苑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5 111 城建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6 111 地质村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7 111 毛纺厂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8 111 亚中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09 111 金融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10 111 光明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11 111 昌建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12 111 新科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3013 111 天方社区居民委员会 |
建国路办事处 |
652301004001 111 乾居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4002 111 锦绣社区居民委员会 652301004200 111 南五一村村委会 652301004201 111 南五二村村委会 652301004202 112 小三四工一村村委会 652301004203 112 小三四工二村村委会 652301004204 111 八工一村村委会 652301004205 220 六工庙村村委会 652301004206 220 中沟一村村委会 652301004207 220 中沟二村村委会 |
中山路街道 |
中山路街道 代码:652301005 辖1个社区、12个村委会:田园社区、八工二村、三畦村、九家沟村、夹滩村、北沟一村、北沟二村、小渠子一村、小渠子二村、小渠子三村、苗圃一村、苗圃二村、苗圃三村。 |
绿洲路街道 |
652301006001 111 双河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2 111 西域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3 111 绿园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4 111 净化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5 111 庭州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6 111 屯河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7 111 博文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8 111 艺园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09 111 揽翠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10 111 泰昆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11 111 农科社区居委会 652301006012 111 昌化社区居委会 |
硫磺沟镇 |
硫磺沟镇属昌吉市直属乡镇,1984年设立硫磺沟街道办事处,1994年8月撒办事处建镇,属科级建制,行政单位,辖区总面积574平方公里,总人口13000余人,其中常驻常住人口937人,农村人口638人,流动人口1万多人,下辖一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区域内有行政、企事业单位84个,其中煤矿31个,全镇有乡镇企业54户,从业人数2840人 ,有私营个体工商户148户,利税600万元。104省道、昌庙公路贯穿南北,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乡镇。 硫磺沟镇距市区48公里,东以头屯河为界,西到三屯河为分水岭,南至板房沟,北到三工渠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0公里,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32米夏季平均气温20.5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3.5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夏季多风雨,冬季雪量少,冬暖夏凉,一年中、春秋季长,冬夏季短,农作物成熟期一般晚于平原地区20天左右。 硫磺沟镇的煤炭储量较为丰富,据推测约有50亿吨。现区域内煤炭企业年产量120万吨,是昌吉市的原煤生产基地。除煤炭外,还有铁矿、硫磺、石灰石、耐火土等资源,并有中草药柴胡、贝母、干草等。 全镇有草场7万多亩,耕地1312亩,全年畜牧饲养量13200头,年末畜牧存栏7812头,其中奶牛708头,畜牧出栏5100头,肉类总产量150吨,奶牛180吨,畜牧业总收入320万元,占大农业收入70%。. |
三工镇 |
三工镇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西南,是昌吉州最大的乡镇之一。行政辖区面积123.3平方公里,耕地17万亩,常住人口2万余人。 三工镇是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羊肥牛壮、瓜果飘香。种植业形成优质粮油、饮料、棉花、番茄、制种、瓜菜、葡萄生产基地,其中饲草4万亩,蕃茄2万亩,蔬菜2万亩,葡萄2万亩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畜牧业形成奶牛、肉鸡、生猪、牛羊育肥基地,牲畜总量为11.7万头(只),日产鲜奶35吨,其中奶牛4000头,占全市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工镇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以煤炭、化工、建材、粮油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全镇有各类企业525家,新投资兴建的精细化工、聚酯切片、节水滴灌器材、新型建材、综合教学、家禽加工等项目,分别填补了自治州、自治区空白。2002年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4亿元。 三工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城镇基本建设全面展开。三工镇工业区已在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内,并被列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同时被规划为全疆乡镇企业工业园。昌吉火车站位于集镇区范围内,欧亚大陆桥---北疆铁路和乌奎高速公路从全境穿过,是东联西北的陆地交通要冲。乌奎路昌吉立交桥恰在三工工业区内。西北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亚中商城和新疆毛纺厂、新疆电机厂、特变电工、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与三工镇接壤,形成形合转这势。三工镇工业区基础设施完备,一期规划开发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九家企业进驻,运行良好。 三工镇具有独特的资源、地缘优势,为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工镇将以最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敞开大门迎嘉宾,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创业,开发资源,携手开拓,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
榆树沟镇 |
652301102200 121 前进村村委会 652301102201 220 曙光村村委会 652301102202 220 四畦村村委会 652301102203 220 榆树沟村村委会 652301102204 220 牧业村村委会 652301102205 220 勇进村村委会 652301102400 220 工业园社区 652301102500 220 农场生活区 |
二六工镇 |
二六工镇位于昌吉市以西9公里处,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境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2002年10月撤乡建镇。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5万亩。总人口11171人,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镇,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共有11个村委会,2个党总支,28个党支部。近年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三讲三提高""素质教育工程和""三抓""富民工程为载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党建、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迈上了新台阶。2005年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亿元,增长10.65%;种植业总收入8100万元,增长5.4%;畜牧业总收入5200万元,增长14.5%;二三产业总收入1.57亿元,增长4.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67元,人均增收500元,其中种植业人均增收50元,畜牧业人均增收270元,二三产业人均增收80元,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人均增收100元。 畜牧业生产取得突破性发展。全镇牲畜存饲养量达89580头(只),存栏57430头(只),其中:牲畜存栏34670头(只),同比增长5%;牲畜出栏54910头(只),同比增长6%。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575吨、6010吨、717吨,同比分别增长34%、49%、3%。有养殖专业户470户,专业大户78户。 种植业逐步形成规模化.按照""优化结构、主改效益""的方针,积极培育壮大在我镇已形成优势的番茄、棉花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和优势产业,2004年,全镇完成总播种面积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万亩,经济作物5.5万亩,经济作物中番茄2.5万亩,棉花2.1万亩,甜菜3760亩,瓜类1360亩,油料1330亩,蔬菜930万亩,葡萄2630亩,其他作物300亩,大力推广了订单农业,订单农业比重达65%,先后成立了农机协会、番茄协会,充分发挥了协会联系企业与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全镇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
大西渠镇 |
昌吉市辖乡。1956年成立大西渠乡,1968年建卫东公社,1984年复改大西渠乡。位于市区西北,距市区10公里。面积185 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其中汉族占61.8%。辖三岔口、新渠、玉堂、大西渠、小西渠、下六户、新戽7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
六工镇 |
六工镇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东北郊,是区、州、市三级重点建设镇,行政辖区面积108.1平方公里,耕地6万亩,养殖水面15000亩,常住人口近2万人。 六工镇地处新疆经济最发达地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前沿,恰好位于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市相夹的金三角地带,区域优势明显,便于接受城市的能量辐射,并有利于生产要素能量的集聚和高效释放,是昌吉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镇。 六工镇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是一块蕴藏着巨大潜力的宝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方便快捷的交通、通讯条件,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都为六工镇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我们热忱欢迎各界朋友来六工旅游观光,殷切期望国内外企业家、金融界和其他行业的有识之士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建设六工。我们将始终坚持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共发展的宗旨,为来六工投资办实业及进行经济、技术、文化合作交流的企业和朋友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条件,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明天的六工一定会更加美好。 ". |
滨湖镇 |
滨湖乡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昌吉市一个传统的农业大乡。东连六工镇,西接佃坝乡,南与昌吉市区相接,东北与五家渠市区相连,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全乡总面积141.9平方公里,有耕地5.5万亩,全乡有28个行政村,总人11025人,总户数2533户,全乡设有41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8个,乡机关、站所党支部13个,有团支部33个,其中,村团支部28个,机关、站所团支部5个,有党员465名,其中农民党员328人,有团员848名,其中:农民团员483名。 滨湖乡因渠得名,清末《新疆图志·沟渠志》记载:有“兵户渠”,故居民点称“东兵户村”。“兵户”二字经年久谐音演变为“滨湖”。 滨湖乡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曾被誉为“瓜菜大乡”、“棉花大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几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滨湖乡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年全乡农村经济收入已达122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400元。 经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滨湖乡已成为昌吉市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乡,农机固定资产已达3700多万元,农机总动达3.2万千瓦,农田机械作业率达到95%以上,农田条田化75%,林网化程度达到83%,在昌吉市率先推广滴灌高效节水工程1300亩,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葡萄、蔬菜、商品瓜、饲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强,在自治区党委做强畜牧业的倡导下,全乡人民“唱牛戏,打牛牌,念牛经,发牛财”,以奶业为突破口,坚持牛、羊、猪、禽四业并举。先后采取乡领导带队,专业干部蹲点,专职兽医检疫的办法,东进山西、甘肃,西到伊犁、奎屯找奶源,购奶牛,扩大养殖规模,立足全乡各村实际,建奶站,创办专业村,聘请专家讲课,在全乡掀起了发展畜牧业的热潮,初步形成了以牧促农,农牧互动的生产格局。目前,全乡牲畜繁殖成活35752头(只),出栏牲畜45779头(只)。其中:羊25128只,猪18438头,家禽出栏525986羽,产肉20052公斤,产奶1150吨,产蛋250吨,产毛58吨。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840平方米,有21个教学班,建筑面积2993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成为昌吉市农牧区校舍最好的学校。. |
佃坝镇 |
佃坝乡位于昌吉市以北,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辖有5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总人口15071人。据1911年编辑出版的《新疆图志·沟渠志》中记载:有“垫坝渠”。因垫坝渠而得名,后来转为佃坝,“佃坝”1958年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968年更名为佃坝人民公社;1984年10月17日改称佃坝乡。 佃坝镇建立后,昌吉市现有10个镇、2个乡。 佃坝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冬季曰照时间长。无霜期170--185天,夏季光照充足,年降水量约183毫米,蒸发为1687.7mm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利灌溉设施齐全。全乡共有机井70眼。土地平坦肥沃,60%的农田可不用山水浇灌。 ". |
阿什里哈萨克族乡 |
阿什里乡距昌吉市辖区40公里,1958年成立乡人民公社,1984年改乡。东至头屯河畔,与乌鲁木齐甘河子乡隔河相望,南至阿斯克达板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界,西至呼图壁石梯子乡,北至三工滩和阿维滩同昌吉市农区接壤。三屯河自南向北流经我乡。中山带及后山有野鹿、野山羊、狼、雪鸡、豹、黄羊、野熊等奇珍异兽。有雪莲、羊肚子蘑菇、麻黄等野生植物。辖区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下设5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952户,其中民族户占有926户,总人口8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7600人,劳动力3950人,党政机关内设党建、经济、党政3个办公室,下设单位有14个站所。2002年获奖情况有:2002年阿什里乡党委获牧区党建工作第一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知识竞赛组织奖、喜迎-歌咏比赛三等奖、昌吉市水利屯河杯竞赛三等奖、民兵工作第二名、被评为基层安全乡镇、人大工作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下乡驻村工作先进工作队、先进武装部、党管武装先进党委、民兵工作先进单位、畜牧业工作先进集体、组工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 |
庙尔沟乡 |
庙尔沟乡位于天山中部,距昌吉市区以南86公里,距乌鲁木齐市70公里,南与巴州和静县相邻,北与阿勒泰富海县相接,东连乌鲁木齐南山林场,西至三屯河畔。1998年由原昌吉国营牧场改制设立乡人民政府,下辖7个行政村组,共898户、3643人,有汉、哈、维、塔塔尔、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8个民族,哈萨克族占98%,辖区面积946.78平方公里。截止2002年底,全乡党员总数217人,设党总支3个,党支部23个。撤场建乡以来,在昌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庙尔沟乡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扬“不甘落后、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的庙尔沟精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牧民定居步伐,初步形成了以牧为主,以农促牧的良好发展格局。2002年未,全乡牲畜存栏53026头(只),农业播种面积4515亩,实现农牧业总收入4167万元,全乡旅游资源丰富已闻名全疆,年纯收入近百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08元。 庙尔沟乡未来3年 “三个文明”建设发展目标及经济发展思路:按照“抢抓机遇、活跃市场,种好草料、养殖育肥,改良品种、优细强绒,招商引资、发展旅游”经济发展思路,着力调大调优调强以牛羊养殖育肥、细毛羊生产为主的畜牧业和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 计划用1-3年的时间把庙尔沟乡建设成为全市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工作作风最扎实、党风廉政建设最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优秀、旅-业的“龙头”乡镇。计划到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其中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7%;旅游业人均收入达到800元,真正做大做强庙尔沟乡的畜牧业和旅游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