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日隆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1978年复日隆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金锋、长坪、双碉、双桥、沙坝5个村委会。农产以油菜子为主,有“高原油田”之称。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585平方公里 | 513227101 | 624200 | 0837 | 查看 日隆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美兴镇 |
小金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建美兴镇,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会镇,1978年复美兴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营盘街、新街、后街、三关桥4个村委会和营盘、新街、后街3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兼产蔬菜。建于民国初年的天主堂是1935年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会议会址。. |
日隆镇 |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日隆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旗公社,1978年复日隆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金锋、长坪、双碉、双桥、沙坝5个村委会。农产以油菜子为主,有“高原油田”之称。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 |
老营乡 |
小金县辖乡。1962年建老营公社,1966年更名万里公社,1978年置老营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老营、大水沟、甘家沟、下马厂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 |
崇德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团结乡,1958年改崇德公社,1966年更名新德公社,1978年置崇德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海坪、崇德、策耳脚、猛固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 |
新桥乡 |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新桥乡,1958年改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126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龙王、团结,共和、水坪、头卡、新民、白马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 |
美沃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美沃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峰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69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头道、色木、太阳、和尚沟、花牛、双河、美沃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所产红星75—2、75—3苹果色香味均佳。. |
沙龙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沙龙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新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西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桃梁、燕栖、苍坪、松光、沙冲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马铃薯。建有水电站3座。. |
宅垄乡 |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宅垄乡,1959年改新宅公社,1966年更名新德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马尔、四明、四农、鸡心、波罗、日落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
新格乡 |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新格乡,1962年改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元营、蕊峰、千家、马鞍、沉水、大沟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 |
达维乡 |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达维乡,1958年改继英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37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达维、冒水、简槽、夹金、胆扎、滴水、打滚坡、石鼓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兼产油菜子、马铃薯。乡内的会师桥,是红军长征时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日尔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日尔乡,1962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胜利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日尔、四大安、木桠、上马厂、木纳斯、董马6个村委会。农业产小麦、玉米、马铃薯。. |
结斯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结斯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48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王家寨、廖家院子、大坝、九扎、木洛、向花、小二普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 |
沃日乡 |
小金县辖乡。1952年置官寨乡,1962年改沃日公社,1966年更名东风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官寨、木栏、黄家山、甘沟、窄小、色不龙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盛产苹果。. |
木坡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木坡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光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0.4万。卓小公路横贯乡境。辖木坡、大梁、招牛、木龙、达木、登春、青春、康乐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蚕豆、马铃薯。. |
两河乡 |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两河乡,1959年改公社,1962年分别建两河镇和两河乡,1964年撤镇,1966年改雪山公社,1978年复两河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1 03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两河、虹光、大寨、油坊、彭坝、科牛、大板、前锋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青稞、油菜子。两河口关帝庙是红军长征时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会址。两河乡北端的梦笔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 |
抚边乡 |
小金县辖乡。1953年置抚边乡,1959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征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粮台、营门、高卡、墨龙、庄房、段家山、胥家山、菜园、前进、先锋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蚕豆、马铃薯。. |
八角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八角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红卫公社,1978年复八角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农光、八角沟、桥头、太阳沟、大坪、-、巴木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 |
双柏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双柏乡,1964年建双柏公社,1966年更名红星公社,1978年复双柏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双柏、蓝山、嗄斯、核桃树、大琐、上达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 |
窝底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窝底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胜公社,1978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0公里。面积35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春卡、金山、成都、窝底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 |
汗牛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汗牛乡,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永红公社,1978年复汗牛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中纳、大哇、足木、阿斯隆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蚕豆、马铃薯。. |
潘安乡 |
小金县辖乡。1954年置潘安乡,1962年建潘安公社,1966年更名永进公社,1978年复潘安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潘安、纳东、火地、城门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理石和金矿资源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