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辖乡。1961年置双溜索乡,1967年改团结公社,1973年更名双溜索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双溜索、热十多、俄瓜、雷碉、大泽尔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野生药材有天麻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60平方公里 | 513228203 | 623500 | 0837 | 查看 双溜索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芦花镇 |
黑水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置芦花镇,1992年泽盖乡、芦花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 271平方公里,人口0.6万。黑(水)茂(县)公路、黑(水)壤(口)公路起点。辖泽盖、热拉、谷汝、二古鲁、三打古、四美、沙板沟、查日阿、罗坝街、卓格都、德石窝、铁别、日多13个村委会和西街、南街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配、建筑材料、酿酒、粮食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青稞、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等,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等。名贵药材有麝香、鹿茸、虫草、贝母等。有珍贵动物金丝猴。. |
卡龙镇 |
黑水县辖镇。1952年置麦扎乡,1966年成立红岗公社,1973年改为麦扎公社,1984年复麦扎乡,1992年建卡龙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36.5公里。面积399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色湾、才盖、达安、俄寨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畜牧业发展迅速。产虫草、贝母、鹿茸等中药材。境内有省级卡龙沟风景名胜区。. |
沙石多乡 |
黑水县辖乡。1952年置沙石多乡,1967年改工农公社,1973年更名沙石多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709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壤(口)公路过境。辖杨柳秋、马河坝、银真、干市坝、0沟、羊茸、昌德、甲足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木材加工厂、砖瓦厂。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兼产油菜子、大蒜。畜牧业有牦牛、绵羊。. |
红岩乡 |
黑水县辖乡。1959年置红岩乡,1967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0.3万。茂(县)黑(水)公路过境。辖红岩、云林寺、俄恩、白日、布多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具厂、砖瓦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经济林木有苹果、花椒、核桃。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蒜、亚麻、-等。名贵药材有贝母、麝香、当归。. |
麻窝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麻窝乡,1966年改胜利公社,1973年更名麻窝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0.3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牙窝、瓦扎、别窝、木日窝、扎苦、沙卡、西尔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小农具制造和修理厂。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林木有梨、苹果、核桃、花椒,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蒜、-、亚麻等。. |
双溜索乡 |
黑水县辖乡。1961年置双溜索乡,1967年改团结公社,1973年更名双溜索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0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双溜索、热十多、俄瓜、雷碉、大泽尔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野生药材有天麻等。. |
瓦钵梁子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瓦钵梁子乡,1967年改东风公社,1973年更名瓦钵梁子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2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约窝、曲瓦、鱼沙沟、桃支、瓦钵、子母河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济林木有梨、苹果、核桃、花椒。产贝母、虫草、熊胆等中药材。. |
色尔古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色尔古乡,1967年改公社,1973年更名色石公社,1984年复置色尔古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5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0.2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色尔古、五里、地鱼、竹别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经济林木有梨子、桃子、核桃、苹果等。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 |
石碉楼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石碉楼乡,1967年改东风公社,1973年更名石碉楼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42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人口0.4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西米、石碉楼、丁寨、木须、俄尔、扎基、苦瓜、卡地、格衣、瓦洛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等,经济林木有梨、苹果、核桃、花椒。. |
龙坝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龙坝乡,1958年分为龙坝乡和瓜苏乡,1959年合并为龙坝乡,1967年改前进公社,1973年更名龙坝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35.5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茂(县)黑(水)公路过境。辖瓜子河坝、黑瓦、瓜苏、西苏、二巴郎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亚麻、油菜、大蒜。经济林木有梨、苹果、核桃、花椒等。产虫草、贝母等中药材。. |
洛多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建乡,1958年分为龙坝、瓜苏两个乡,1959年合并为龙坝乡,1962年上龙坝各村划出,更名洛多乡,1967年改“五七”公社,1973年更名洛多公社,1984年复洛多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35公里。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沙拉、洛多、沃河、嘎茸、石古子、力威、洛河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大蒜等,产虫草、贝母、鹿茸、红毛五甲皮、大黄、羌活等中药材。. |
木苏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置木苏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7.5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日十多、罗窝、徐古、雅都、亚扎、比日坝、大别窝、小别窝、大寨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大蒜,经济林木有核桃、苹果、梨等。野生药材有虫草。. |
维古乡 |
黑水县辖乡。1956年建维古乡,1967年改向阳公社,1973年更名维古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31.5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0.3万。黑(水)茂(县)公路过境。辖俄石坝、西苏瓜子、维鱼、俄口、足麻、热河、西市窝、维古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有油菜、亚麻、-等,产名贵药材虫草、贝母。. |
知木林乡 |
黑水县辖乡。1959年建乌木树乡,1961年更名知木林乡,1967年改红卫公社,1973年更名知林木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0.4万。林区公路过境。辖维多、格基、知木林、大都、热窝、二木林、卡谷、乌木里树、热石、弼石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畜牧业牧养牦牛、羊。经济林木有核桃、苹果、花椒等。. |
扎窝乡 |
黑水县辖乡。1952年置扎窝乡,1959年更名朱坝乡,1967年改公社,1973年更名扎窝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7.5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西里、俄窝、日布、若尔、洛尔坝、若多、克别、朱坝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大蒜等,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苹果。有黑水县“粮仓”之称。野药材有虫草、贝母、熊胆、麝香、当归、羌活、大黄等。境内有马铃薯淀粉加工厂。. |
晴朗乡 |
黑水县辖乡。1952年置晴朗乡,1965年知尔乡并入。1967年改公社,1973年更名晴朗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0.3万。毛尔盖林区公路过境。辖库车、八字、二牛乃、竹子、纳窝、仁恩塘、知尔、日格老、俄多、上达盖、下达盖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大蒜等。. |
慈坝乡 |
黑水县辖乡。1952年置慈坝乡,1967年改公社,1973年更名慈坝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24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格窝、胜伦、西北窝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蚕豆。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蒜。产虫草、贝母、羌活、大黄等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