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兴平市 >> 赵村镇

赵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赵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赵村镇简介

  赵村镇地处兴平市西部,西与武功县长宁镇为界,东北与马嵬镇为邻,南隔陇海铁路与汤坊乡和桑镇接壤。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4万亩。赵村镇政府驻赵村,距兴平市中心15.5公里。辖17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6万。
   该镇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和西宝公路北线穿境而过,界宋公路连接西宝公路中、北两线,南距西宝高速公路不足2公里。电力供应充足。镇内建有马嵬坡供电站,全镇安装各类变压器近百台,村村进行了农网改造。信息畅通。镇内晁庄村设有邮电支局,距马嵬坡邮电局仅1公里,村村通网络,设施齐备,信息灵通。
   近年来,该镇按照"稳粮仓、攻蔬菜、强畜牧、拓市场、增输出"的工作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全镇新打机井50多眼,测改机井20眼,铺设暗管工程30公里,灌溉面积4100多亩。新修水泥路15公里,改造维修柏油路2公里,引进玉米和辣椒新品种3万多斤,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协调市政府贴息贷款108万元,支持种植养殖大户,形成了桑园奶牛专业村,全村养奶牛300多头,小田养猪专业村,该村有养猪大户15户,全村人均存栏生猪2头。徐王村栽植秋黄瓜,面积上千亩。全镇已兴办5个专业化市场,特别是晁、界庄屠宰市场,闻名西北。该镇依托两个屠宰市场的优势,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大肉精品加工企业2个,其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地。并在西宝公路北线和界宋公路沿线,新建商业门点300多户,促进了交通运输、餐饮和加工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丁字型经济发展带,使西宝公路赵村段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小城镇初具规模。到2002年底,全镇各业总产值达5.8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5.42亿元,人均纯收入1917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16万人 29.5平方公里 610481101 712000 0910 查看 赵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赵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赵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城街道

  东城街道 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西关、兴化6个社区居委会;北街、东街、西街、南街、正东、正西、大阜、小阜、王庄、惠子坊、周村、万址坊、马干、时下、高店、窑头、尹村、庄头、北门、东堡子20个村委会。  

西城街道

  西城街道位于陕西咸阳市兴平市。下辖:   610481002014 111 秦岭社区   610481002015 111 华兴社区   610481002016 111 四零八社区   610481002017 111 兴玻社区   610481002018 111 十一公司社区   610481002019 111 陕塑社区   610481002020 111 七里庙社区   610481002021 111 友谊社区   610481002200 112 高家村   610481002201 112 板桥村   610481002202 112 北仁村   610481002203 112 南汤台村   610481002204 112 北汤台村   610481002205 112 药市村   610481002206 112 杏花村   610481002207 112 西丰村   610481002208 112 官庄村   610481002209 112 潘村   610481002210 112 冉庄村   610481002211 112 南仁村   610481002212 112 花王村   610481002213 112 郭村   

店张街道

   店张街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东北部,距市区17公里,西与礼泉县史德镇、红卫乡接壤,北靠礼泉县骏马乡,东接秦都区双照乡,南与本市南位镇为邻,总面积43.65平方公里。 办事处居咸阳三县(区、市)交界,距礼泉县城13公里,距咸阳市中心15公里,素有“鸡鸣一声听三县”的美称。辖区总人口28782人,耕地面积44900亩,辖1个居委会,19个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辖区常住人口近7000人,其中非农人口1000余人。街道办事处驻地具有1500余年历史,是唐、宋、明、清时期通往西北各地的重要驿站,交通便利,312国道穿境而过,过境县道兴店公路直通办事处,全天候通车,商贸活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经济指标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兴平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居前列。办事处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建制镇,1996年被省政府列为地(市)级29个综合改革试点小城镇之一,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综合经济开发示范区。-  

西吴街道

  西吴街道位于兴平市东7公里处,南临渭水,北依莽塬,西望陈仓,东扼秦都,镇政府位于西宝中线南侧西一村,全镇辖19个行政村,人口3.5万人,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3.9万亩, 人均1.08亩。    西吴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西宝高速、西宝中线,陇海铁路横贯东西,东距咸阳机场40公里,移动通讯方便快捷,闻名省内外的“AAAA”旅游胜地汉茂陵位该镇东北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西吴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全国劳模许敬章、省级劳模白增亮是一代人学习的榜样,辖区地形南低北亮,浇灌便利,地下水埋藏较浅;近年来,该镇形成了以大棚油桃、大棚蔬菜、畜牧养殖为主的产业化农业。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广招客商,先后有西安桃园化工厂、环保节能炼油厂,河北永康面粉厂等企业落户我镇,特别是以优惠政策吸引广东锦丰集团、珠海嘉世明集团落户西吴镇油郭工业小区,谱写了我镇招商引资的新篇章,镇-武建和、镇长王虎魁热烈欢迎广大有识之士来我镇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马嵬街道

  马嵬街道地处关中腹地。东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朝廷委派名叫“马嵬”的地方武官,率众筑城,固守疆土而得名。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午),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土蕃王赞普,送至马嵬驿,设殿帐于百倾泊畔饯别,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县治迁至马嵬。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中,爆发震惊中外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自缢身亡。在马嵬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历史重大事件的演义,形成的古老文化、悠久历史,使这颗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同现代化工业与商品化农业日趋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卫星城镇,交相辉映,闻名遐迩。    马嵬镇辖20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37891人,总面积46.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853亩,占总面积80.55%。马嵬镇交通发达,南靠陇海铁路,西宝北线公路穿境而过。北于礼泉、乾县为邻,西于武功接壤,南通周至,距兴平市区西行12公里,称谓兴平西大门。辖区三分之二在黄土台塬,三分之一在二级台地,地势南低北高,海拔高度为42l—525M。    马嵬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既有道教始祖老子传经布道北依莽山的黄山宫,“古柏参天,泉水哗哗,果林遍野,山川秀丽,风景郁然”。公元前193年,汉孝惠帝来这里观光守猎,再次拨款兴建黄山宫,道教称为“洞天福地”;又有1200年前,唐明皇幸蜀曾祈灵于黄山宫,手植一槐,后称“太上槐”,如今仍枝叶葱茂,苍劲古朴,曲曲拐拐,半立半卧,状如龙蛇伏于院内;还有在唐王朝重大历史事件“马嵬兵变”中,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作替罪羊被缢死草葬这里,使马嵬从此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现经重新修建的贵妃墓陵园享殿,青灰色模印莲花纹瓦构件,图案规则,雕式有序,颇具唐代稳重、端庄、雄浑、流畅的建筑风格。亭亭玉立,低头愁思的汉白玉杨贵妃播花雕像及仿古亭阁,在明媚的阳光下,花团锦簇,丛绿掩映,慰为壮观,已成为马嵬别致的景点。    农业产业化调整后的优势显著。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马嵬面积辽阔,土地肥沃,宝鸡峡、渭惠渠和机井群三大灌区纵灌全镇,其中暗管输水节灌及喷灌面积已达3715亩,素有关中“白菜心”美称,是陕西粮食、蔬菜、杂果,畜禽等商品生产基地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北部台塬粮果,南部塬区莱、养的区域格局。.  

赵村镇

  赵村镇地处兴平市西部,西与武功县长宁镇为界,东北与马嵬镇为邻,南隔陇海铁路与汤坊乡和桑镇接壤。总面积2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4万亩。赵村镇政府驻赵村,距兴平市中心15.5公里。辖17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6万。    该镇交通便利。陇海铁路和西宝公路北线穿境而过,界宋公路连接西宝公路中、北两线,南距西宝高速公路不足2公里。电力供应充足。镇内建有马嵬坡供电站,全镇安装各类变压器近百台,村村进行了农网改造。信息畅通。镇内晁庄村设有邮电支局,距马嵬坡邮电局仅1公里,村村通网络,设施齐备,信息灵通。    近年来,该镇按照"稳粮仓、攻蔬菜、强畜牧、拓市场、增输出"的工作思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全镇新打机井50多眼,测改机井20眼,铺设暗管工程30公里,灌溉面积4100多亩。新修水泥路15公里,改造维修柏油路2公里,引进玉米和辣椒新品种3万多斤,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协调市政府贴息贷款108万元,支持种植养殖大户,形成了桑园奶牛专业村,全村养奶牛300多头,小田养猪专业村,该村有养猪大户15户,全村人均存栏生猪2头。徐王村栽植秋黄瓜,面积上千亩。全镇已兴办5个专业化市场,特别是晁、界庄屠宰市场,闻名西北。该镇依托两个屠宰市场的优势,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大肉精品加工企业2个,其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地。并在西宝公路北线和界宋公路沿线,新建商业门点300多户,促进了交通运输、餐饮和加工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丁字型经济发展带,使西宝公路赵村段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小城镇初具规模。到2002年底,全镇各业总产值达5.82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5.42亿元,人均纯收入1917元。.  

桑镇

  桑镇位于兴平市西南隅,距市中心15公里,作为兴平四大名镇之一,北有陇海铁路穿境而过,马嵬坡火车站位于新街北端,中部有西宝线和西宝高速公路横贯,桑镇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气候温和,有着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条件,生产小麦、玉米、辣椒、大蒜久负盛名,销往30多个省、区和10多个国家,年出口量500万公斤,南部有渭河林带,大量的沙滩地,又为种植瓜果,发展渔业,建材开发等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保证,渭河沿岸集中建成千亩果林,百亩鱼塘,百亩莲藕种养业基地,粮油各半,全镇已建成吨粮田基地1.5万亩,种植区域化,生产基地化,品种优质化,经营集中化,配套设施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已形成,邮电通讯事业发达,新街有邮电支局,西—兰—乌光缆线,老街有邮电所,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目标,总容量1000门的程控电话直通国内外。赵村大通坊百亩大棚香椿基地运行良好;兴贸秦川牛养殖场发展迅速,现已发展到200多头;何耳的百亩大棚油桃基地,三解新种植桃树80亩;焦家是小尾寒羊发展村;全镇发展黑粟子基地1500亩。    招商引资项目主要有1、辣蒜深加工项目:以宋庄村为中心的桑镇大蒜已有百年历史,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以蒜头大,品质佳远销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于一九七0年被国家外贸部门定点为外销大蒜生产基地,在西宝中线宋庄桥口已形成西北最大的大蒜批发市场,该村保证水通、路通、电通,现有闲置厂房五十余间,并有三千余亩土地任客商选择,为客商提供一切方便;2、优质肉制品加工项目:该项目主要在大通坊村发展,该村的“兴平市兴贸无公害秦川牛”今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唯一的无公害秦川牛养殖基地,该场始建于2000年11月,现在扩建的二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  

南市镇

  南市镇位于兴平市西北塬上,紧靠市区,农业人口3.38万人,耕地面积6.02万亩。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项公益事业全面进步,人均纯收入1804元。交通便利,距西宝高速公路仅10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30公里,兴礼路穿境而过,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西依托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优势,北联礼泉,果业生产地域条件优越,以优质苹果、梨、桃为主的果业生产发展迅猛,粮经比达到2:8。养殖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以星光良种猪繁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兴丰猪场为中心,以“绿色商品猪”养殖示范小区为基地,以西王村为重点的养殖村,辐射全镇各村的养殖格局,势头强劲。目前,千头以上的养猪场20余家,百头以上的养猪户50户,全镇猪存栏量达到7.6万头。其中星光良种猪繁养殖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0亩,年存栏4万头。.  

庄头镇

  庄头镇地处兴平市南部偏西,渭河之北,南隔渭河与周至县相望。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总面积28平方公里。    该镇距兴平火车站2公里,仅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咸阳国际机场,境内有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公路中线贯通东西,环乡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庄头镇地属渭河平原,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和气候条件优越,是典型的温带农业种植区,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棚蔬菜、油菜、大蒜、杂果、西瓜、花生、地膜洋芋、莲藕等经济作物也在产业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辣椒、优质杂果、银杏林、苗木花卉、大中棚蔬菜等四个千亩基地,大蒜远销外省区,成为经济作物中的新兴产业。    镇农科站、农民技术学校与杨陵农科院多方合作,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已建立了3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养殖业和乡镇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省国营三厂普及推广的瘦肉型猪养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养殖蓬勃发展,全镇年生猪存栏3.5万头, 500亩水域养殖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水产品。以印刷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产品涉及印刷、橡胶制品、医用器械、纸箱、软木加工、童装、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2002年,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433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1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以内。    优越的生产条件,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庄头镇致力改善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及邮电通讯设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截止2003年6月,该镇共引进项目16个,引进资金5000万元,完成项目投资12个,落实资金3500万元。杨凌乔盛苗木有限公司、青海敬业园林花卉责任有限公司、石头河水泥厂兴平分厂、宝航微生物制剂责任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该镇,并已完成初步建设,开始运营。江苏金坛市建东工艺木器厂、奥丽达涂料厂、路路通加油站等工程正在建设。今后,庄头镇这颗渭北的新星将放出更灿烂的光芒。.  

南位镇

  南位镇地处兴平市东北塬上,距兴平市城区约10公里,东与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为界,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常年粮食播种面积9.6万亩,常年粮食总产量8.6万吨,平均粮食亩产480公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在种植业方面,按照“稳粮果、上蔬菜、抓特色、攻优质、建基地、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从外地引进新、优、特品种。一是建立了全镇万亩杂果林基地,全镇杂果林面积约12000亩,生产各种优质水果7.2万吨。二是围绕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规划,建立全镇万亩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基地,年产优质小麦、玉米约8万多吨。三是建立了以张马、定周、史村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1000亩,提供各类鲜蔬菜6万多吨,同时积极发展建起了全镇的“千亩晚黑李基地”,受到群众的欢迎。 在养殖业方面,坚持“良种繁育、扩大基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雏鸡孵化和蛋鸡饲养,秦川牛和奶牛的饲养,以及瘦肉型猪的饲养三大支柱产业。一是建立了以陈王、张里、陈中为主的雏鸡孵化和蛋鸡饲养基地,年孵化雏鸡900万只,蛋鸡存栏30万只。二是建立了固显、-、三余为主的千头牛饲养基地,年饲养奶牛2000头,秦川牛1000头。三是建立了以于北为主的万头猪饲养基地,全镇年生猪存栏3万头,同时相继建成了存栏100头奶牛的“光明宝海奶牛种牛养殖场”,年产生猪5000头的“恒斌千头猪养殖场”,存栏5000只的“固显半机械化养鸡场”等一批个体养殖大户。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镇政府积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拓宽私营企业承包的发展领域,进一步提高私营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已建成了“兴平固显钢球厂”、“兴恒木器总公司”、“南位纸箱厂”、“道常陶瓷厂”等一批有影响的兴平名优企业。全镇已发展个体工商户160余户,私营企业23户,2001年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1.57亿元。    交通便利,周茂路、兴店路横贯南北、南与西宝公路北线相接,北与西兰公路连通,余平公路贯通东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东距咸阳国际机场仅10公里。全镇电力供应充足,通信便捷,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20%,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部达标,为我镇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进展顺利。.  

阜寨镇

  阜寨镇位于兴平市城区东南5公里,北接西宝高速公路兴平进出口,南临渭河与户县相望,东西分别与田阜、庄头两乡镇接壤,辖区15个行政村,2.5万人,土地面积23.4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93万亩,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油莱等, 区内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为西(安)咸(阳)经济圈最佳承接地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水电基础设施完备,加快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条件优越。    近年来,该乡大力实施“科教兴乡”、“多经富民”、“工业富乡”战略,立足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初步建成南部沿渭村千亩花生、露地蔬莱基地,千亩苜蓿种植及秦川牛养殖基地, 中部故寺、双王规模化生猪,笼养鸡养殖基地,北部南马千亩果桑种植基地。与此同时,全力打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02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财政税收完成120万元,先后被咸阳市命名为小康乡、科技示范乡、先进文化乡、文明乡镇称号。阜寨乡正张开双臂热诚欢迎每一位有识之士前来我乡考察。.  

丰仪镇

  丰仪镇位于兴平市西南约10公里处,北靠陇海铁路,南邻渭河,与周至县接壤。西宝中线、西宝高速穿境而过,环乡油路遍及各村,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共辖16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29156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形成南、中、北三个经济发展区,即南部沿渭三个村为地膜特色经济作物区,该区以种植地膜洋芋、地膜红芋及大葱为主,大中棚蔬菜及苗木育种已初具规模;中部八村巩固和发展辣蒜,带动家庭养殖业、加工业和优质红地球葡萄快速发展,辣蒜种植面积7005亩,养鸡、猪、秦川牛场所1558个,家庭养殖业大户153户,寨子粉条加工远近闻名,430亩红地球葡萄基地初具规模,坡耳头、洛庄拖拉机,农机运输业已成气候,以水道口为中心的万头生猪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北部五村大中棚蔬菜种植应运而生,反季节、无公害、高品位的绿色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全乡粮经比例为4:6,初步形成了具有丰仪特色的地膜洋芋、大葱、蒜苗套种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模式。.  

汤坊镇

  汤坊镇位于兴平市西南16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万人。全乡总面积23平方公里, 2002年全乡社会总产值2.5亿元,财政收入14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5元。    农业发达、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十分优越。辣、蒜、鸡、猪、菜已逐步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辣椒、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现有大蒜面积2万亩,辣椒面积1万亩以上;西瓜面积3000亩;笼养鸡40万只,生猪出栏7万头,肉牛、黄牛养殖发展到86户,约1000头;已发展大棚80个,中棚120个,总面积300亩。近年来,汤坊村发展红地球葡萄90亩,在沿渭的建坊、龙兴等村发展林木育苗300亩,在龙兴南滩发展形成了260亩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在丁家堡发展鸵鸟养殖,效益良好。全乡的鱼塘面积约250亩。    商贸繁荣,个体私营济济蓬勃发展。有造纸、纸箱、建材、电线、蒜片、塑料制品和辣面加工、辣蒜腌制等私营个体企业1049个,新建库容300吨的“国贸冷库”。全乡拥有辣椒市场、禽蛋市场、屠宰市场和北安谷、建坊两个商业街。王堡辣椒市场己成为闻名全国的专业辣椒市场,该村已成为辣面加工专业村,全村80%的农户从事辣面加。年加工辣面180万公斤以上,并形成了辣椒收购、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屠宰专业村龙兴村,从事牛猪屠宰和经销的户在80户以上,年屠宰生猪10000头。汤坊街道禽蛋市场平均日购销鸡蛋3000斤以上。    投资环境优越,水、电、路、通讯等设施齐全。全乡共有机井650眼,乡村道路长度72.6公里。实现乡村间水泥、沥青道路连接。99年,投资1200万元,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满足了群众用电需求;乡设邮政、电信所各1个,91年实现村村程控电话自动化,现在全乡电话总数达1300部。    今后,汤坊乡党委、政府将组织干部群众继续坚持“优粮果,强辣蒜,壮畜牧,攻蔬菜,建市场”的思路,着力抓好两区—带和五大基地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发展能带动农产品发展的辣蒜等加工龙头企业,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一流工作作风,抓机遇,干实事,求发展,努力实践“-”,创造性工作,努力开创汤坊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的新辉煌。.  


赵村镇特产大全




赵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