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静海区 >> 静海镇 >> 三街村

三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街村简介

  三街共有690户,村民1832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60亩,2010年集体收入485.76万元,人均收入12270元。三街依托地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村民也得到了实惠。为解决村民上下班方便,筹资20余万元,重新修复瀛海桥至化工东门的2公里已损坏路面。逢年过节,都要对街里的退休老人、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发放100—200元的慰问金。为使村民提前享受退休待遇,将退休年龄提前到:男50岁,女45岁,仅此一项,每年支出200多万元。如今,三街经济富足、村民安居乐业,两委班子正决心带领全街党员群众再接再厉、扎实苦干,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20223100 301600 022 查看 三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红星南里社区

  红星南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辖区面积0.17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78人,流动人口327人。现有5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栋,住户589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291户。辖区单位8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机关单位3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27个;驻社区单位6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26人。社区党员23名,其中女5名,占21.7%;60岁以上的5名,35岁以下的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3名,初中以下学历的6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6名,占26%;生活困难党员5名,占21.7%。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589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每周一下午学习日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是社区党员与社区特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结成扶贫对子,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三是根据社区党员居住区域,设立党员监督责任区,党员义务监督责任区环境卫生、治安、综合治理等,保障社区平安,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洁净、舒适。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参加公益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日活动、帮扶活动等,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新华里社区

  新华里社区位于西城老城区,东至铁路,西至胜利路,南至建设街,北至静文路。面积0.05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物业小区2个(新华英郡一期、二期属于一个物业公司管理),辖区总户数1435户,总人口数4163人。低保户4户。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3个(建委、老干部活动中心、交通局),企业6个(百业新华、水务公司、中行、建行、农商行、农行),商户60个,社区志愿者32名,残疾人12名。社区社会组织2个。   社区党支部组成人员3人,支部书记1人(解爱辉兼任),支部委员2人(王勇、郭金水),社区所属党员35名,共划分3个党小组。在职党员进社区228人,五联户划分13网格。  

顺纺里社区

  顺纺里社区坐落于静海镇东城区十里长街北侧,辖区范围是:东至东昌道,西至争光渠,南至十里长街,北至北华路,辖区面积27920平方米。共有六个居民小区组成,其中有三个新建物业管理小区,两个老楼区河一个平房区。现有居民1684户5197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6人,其中退休人员10名,下岗人员15名,在职1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结合新建住宅小区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机制。与物业小区开展共驻共建,共建党员活动室和居民活动会馆,做到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抓好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精神和谐。社区党支部坚持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在社区组建了合唱队、柔力球队等自娱自乐的群众组织,组织爱好书法的退休老干部成立“墨缘书社”,几年来,先后多次在小区组织“庆五一”“迎国庆”等文艺晚会,并多次举办以“弘扬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社区书法展览,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名门世家社区

  名门世家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91人,流动人口132人。现有1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7栋,住户1148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029户。辖区单位345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2个(机关单位12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12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342个;驻社区单位12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0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金海园社区

  金海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811人,流动人口496人。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28栋,住户5083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3135户。辖区单位77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0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72个;驻社区单位0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0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九通家园社区

  九通家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3人,流动人口330人。现有1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9栋,住户145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167户。辖区单位0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0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0个;驻社区单位0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4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顺驰社区

  顺驰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68人,流动人口447人。现有5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78栋,住户269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556户。辖区单位95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3个(机关单位2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2个,个体商业网点92个;驻社区单位3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4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梦香社区

  梦香居委会占地面积0.24平方公里,总户数3100,人口7100人,其中外来人口278人,育龄妇女201人,低保户19户,残疾人30人,梦乡居委会辖区内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警务室。  

同善里社区

  同善里社区成立于1994年12月,辖区面积0.4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6人,流动人口510人。现有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6栋,住户1217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035户。辖区单位6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5个(机关单位4个);学校1个,个体商业网点65个;驻社区单位6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9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15人。社区党员22名,其中女7名,占32%;60岁以上的2名,35岁以下的5名;大专以上学历的8名,初中以下学历的4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5名,占22.7%。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183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注重结合、强化服务,以党建带动社区建设。在开展特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始终注重与社区建设工作相结合,把为居民服务、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作为特色社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实现以党建带动和促进社区建设。二是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确定党员学习日,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使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环境整治、文化服务建言献策,将党员安排到政策宣传、民事调节等岗位,组织党员开展活动,促进社区工作开展,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三是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开展以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为主题的为民活动,开展党员结对帮困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瀛海北里社区

  瀛海北里社区于2005年7月建立,辖区内共计户数1251户,人数共计3076人,辖区四至范围东至工农街,西至运河,南至南纬一路,北至东方红路,辖区面积为0.1999,平方公里,办公地点坐落在三街村委会(南纬一路)。  

春元里社区

  静海县静海镇春元里社区居委会地处静海县城西城较繁华区域,面积达0.24平方公里。截止到目前统计人口总数4292人,1945户。社区共有13个居住小区。包括:电力公寓、夜明大院、元通公寓、商寓楼、一中宿舍楼、工业局小二楼、铁路宿舍楼、广场楼、春元里小区、育才园小区、英才园小区、领海嘉园小区、静园里。有自管党员50人,在职党员240名。社区有红街购物、好润来商厦两个大型百货商场,个体工商户等商业门脸157个;以聚龙大酒店为代表的餐饮业有10个。驻区企事业单位包括:电力公司、火车站、教育局、实验中学、一幼等。社区现有书记兼主任1名、办公人员5名。办公面积75平方米,办公地点:静海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三楼。   社区先后荣获天津市委组织部颁发的先进党组织、天津市政府民政局颁发的先进单位、天津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办法的先进单位、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天津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颁发的城管文明督导活动优秀集体、天津市静海县委组织部颁发的先进党组织、以及静海镇党委颁发的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新泰里社区

  新泰里社区成立于1994年12月,辖区面积0.0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13人,流动人口610人。现有9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栋,住户1124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893户。辖区单位19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机关单位1个);学校2个,个体商业网点6个;驻社区单位1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7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7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8人。社区党员26名,其中女3名,占11%;60岁以上的4名,35岁以下的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8名,初中以下学历的1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4名,占15%;生活困难党员4名,占15%。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85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通过党员学习日、党小组活动等形式,组织党员定期学习,加强党员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二是在辖区党员中开展认领党员义务岗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和“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党员素养。四是进一步推动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和发动党员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和治安巡逻活动。深入搞好民调工作,防止治安事件和民事纠纷发生,减少不安定因素,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群卫路社区

  群卫路社区于1987年1月建立,辖区内共计户数1020户,人数共计2785人,辖区四至范围东至胜利大街,西至工农街,南至南纬一路,北至东方红路,辖区面积为0.149平方公里,办公地点坐落在三街村委会(南纬一路)。  

文化里社区

  文化里社区,成立于1987年1月,办公地址南纬二路东县医院南,四至范围东至铁路,西至胜利路,南至南纬二路,北至复康路,社区总人口2530人,管辖面积0.134平方公里,社区工作人员6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75平方米,属自有。  

北安楼社区

  北安楼社区成立于1987年1月,辖区面积0.02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5人,流动人口403人。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0栋,住户1606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306户。辖区单位36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2个,个体商业网点31个;驻社区单位2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3个,社区志愿者队伍2支16人。社区党员30名,其中女7名,占20%;60岁以上的5名,35岁以下的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9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4名,占13.3%;生活困难党员2名,占6.67%。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11名。  

平安里社区

  平安里社区成立于1995年7月,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44人,流动人口158人。现有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1栋,住户1267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189户。辖区单位146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3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1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1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42个;驻社区单位3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0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0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东兴里社区

  东兴里社区成立于1995年9月,辖区面积0.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796人,流动人口723人。现有11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5栋,住户255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831户。机关企事业单位1个,个体商业网点201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1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1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5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4人。有低保户28户;特困户4户。育龄妇女134人。支部现有党员25人。有2个物业管理小区。  

和顺里社区

  和顺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10人,流动人口655人。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4栋,住户1037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857户。辖区单位114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4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1个,商务楼宇2个,个体商业网点104个;驻社区单位4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0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0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东升南里社区

  东升南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68人,流动人口176人。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7栋,住户237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72户。辖区单位210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3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203个;驻社区单位0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个,社区志愿者队伍0支0人。  

胜利楼社区

  胜利楼社区成立于1987年1月,辖区面积0.01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50人,流动人口53人。现有9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2栋,住户777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653户。辖区单位30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0个(机关单位6个);学校2个,个体商业网点20个;驻社区单位10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50人。社区党员28名,其中女10名,占36%;60岁以上的8名,35岁以下的5名;大专以上学历的6名,初中以下学历的5名;离退休党员5名,占18%;生活困难党员1名,占3.6%。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861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   一是强化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增强社区感召力。社区现居住人员成份复杂,管理难度比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支部认真分析现状,一致认为要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只有不断强化支部班子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才能增强社区感召力,真正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   二是完善社区服务,做居民贴心人。社区工作直接面对居民群众,党支部把联系群众作为头等大事,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三是建设娱乐阵地,丰富居民文化生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体育活动等方面有了更高需求。社区建有占地60多平方米的“星光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体育器材,完善图书室、活动室,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天源里社区

  天源里社区,成立于1994年,办公地址南纬二路东县医院南(与文化里合署办公),四至范围东至胜利路,西至工农街,南至南外环,北至南纬一路。社区总人口数4100,管辖面积0.348平方公里,社区工作人员5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75平方米,属自有(改扩建/租赁)。  

韩新里社区

  韩新里居委会成立于2005年7月,辖区面积0.4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16人607户,流动人口25人,8个社区网格。   社区党员21人,其中普通党员19人,离退休党员1人,生活困难党员1人。  

红星里社区

  社区成立于1987年1月,辖区面积0.24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62人,流动人口258人。现有8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2栋,住户1354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244户。辖区单位51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1个(机关单位4个);学校1个,个体商业网点38个;驻社区单位11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35人。社区党员41名,其中女12名,占29.3%;60岁以上的6名,35岁以下的1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13名,初中以下学历12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6名,占14.6%;生活困难党员4名,占9.8%。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996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每周一下午学习日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分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社区党员与社区特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结成扶贫对子,帮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三是根据社区党员居住区域,设立党员监督责任区,党员义务监督责任区环境卫生、治安、综合治理等,保障社区平安,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洁净、舒适。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参加公益活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党日活动、帮扶活动等,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区党建工作筑牢基础。  

欣苑里社区

  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辖区面积0.0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564人,流动人口115人。现有1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51栋,住户2188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2147户。辖区单位41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机关单位2个);个体商业网点33个;驻社区单位6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13人。社区党员29名,其中女9名,占31%;60岁以上的7名,35岁以下的1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9名,初中以下学历的12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7名,占24%;生活困难党员1名,占3%。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246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   一是努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在党员中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党员教育活动,使社区党员增强学习自觉性,努力加强素质建设,更好地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强化为民服务。适应社区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发挥社区党员特长,认领义务岗位为社区服务。在为困难群体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和社区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党员作用。   几年来,社区党支部在扶持困难群体工作中,认真负责地做好低保户和残疾人补贴申报工作,利用社区劳动保障政策为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和零就业补贴,使社区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东窑社区

  东窑社区成立于1990年12月,辖区面积0.1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7人,流动人口434人。现有1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0栋,住户433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348户。辖区单位41个,商业市场1个,个体商业网点35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3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36人。社区党员34名,其中女7名,占20%;60岁以上的16名,35岁以下的4名;大专以上学历的2名,初中以下学历的22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16名,占47%;生活困难党员2名,占6%。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强化自身建设。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标准,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二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员学习》、《三会一课》等十余项党内制度,坚持每月26日晚上组织党员学习。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实施《东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外来党员管理制度》、《东窑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重大问题和决策制度》等十余项党内外工作制度。三是围绕执政为民,办实事、树形象,密切社区党群关系。解决居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等问题。坚持对辖区居民男性60岁、女性55岁以上的老党员、老居民,每月发放生活补贴;为改善和提高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完成了居民区路灯照明安装和低压线路改造。组建由治保主任带队、7人组成的治安巡逻队,负责社区内治安巡逻。东窑治保会多次被评为市、县级社会治安先进集体。四是围绕社区建设,创新思路,认真做好日常工作。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在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创建活动和实践活动,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增强支部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完善各项措施,增强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切实把社区建设成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四街社区

  四街社区成立于1990年12月,辖区面积0.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00人,流动人口253人。现有1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0栋,住户558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480户。辖区单位1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个;商业市场1个,个体商业网点200个;驻社区单位1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30人。社区党员57名,其中女13名,占22.8%;60岁以上的26名,35岁以下的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1名,初中以下学历的41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10名,占17.5%;生活困难党员2名,占3.5%。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16名,流动党员1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社区党支部坚持以党建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开展。以党组织“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为标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社区党建工作。坚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抓好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按时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提高政治素质。增强组织观念,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奉献、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目标责任卡和党员义务奉献岗制度,建立帮扶措施,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离退休干部“四就进”服务,建立亲情联系制度,为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贡献力量。有比较完备的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满足居民需求,社区治安秩序良好。社区建设每年都有投入,党建经费每年逐步增加。结合社区实际,组织党员干部走出去,学习外地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社区党建及各项事业发展。  

北纬楼社区

  北纬楼社区成立于1987年1月,辖区面积0.02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71人,流动人口237人。现有9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9栋,住户1314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257户。辖区单位15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5个(机关单位9个);学校0个,医院1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23个;驻社区单位15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5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  

东方家园社区

  东方家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51人,流动人口270人。现有5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63栋,住户172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515户。辖区单位155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7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1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4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44个;驻社区单位7个。  

颖华社区

  颖华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26人,流动人口381人。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8栋,住户26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210户。辖区单位164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0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0个,医院1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63个;驻社区单位0个。  

春华园社区

  春华园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80人,流动人口1500人。现有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71栋,住户2242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660户。辖区单位33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20个(机关单位0个);学校2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1个;驻社区单位4个。  

胜丰里社区

  胜丰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7月,辖区面积0.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17人,流动人口243人。现有2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4栋,住户350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314户。辖区单位7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4个;学校2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11个;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3个,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19个,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21人。社区党员38名,其中女10名,占26.4%;60岁以上的8名,35岁以下的7名;大专以上学历的17名,初中以下学历的1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8名,占21%;生活困难党员1名,占2.6%。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党员200名。多年来,从本社区实际出发,形成了社区党建工作做法是:一是依托老党员冯家秩的藏书和县图书馆的大力协助,开办社区老年阅览室。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场所,受到老年人欢迎。二是有11名党员认领治安巡逻义务岗位,社区党员今年10月份帮助破获一起入户-案件,为社区平安建设做出贡献。三是为配合市政府大干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社区离退休老党员自觉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社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不留垃圾死角。四是社区党支部坚持把关心社区困难群众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特别是对因病致贫的困难户白志民、梁淑英两户重点关注,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帮助解决生活难题,让他们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东升里社区

  东升里社区成立于1995年4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44人,流动人口262人。现有10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30栋,住户1446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346户。辖区单位176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15个(机关单位2个);学校0个,医院1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0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63个;驻社区单位15个。  

益农里社区

  益农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9月,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60人,流动人口780人。现有10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1栋,住户1491户,其中常住人口住户1201户。辖区单位136个,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机关单位2个);学校0个,医院0个,产业园区0个,商业市场1个,商务楼宇0个,个体商业网点130个;驻社区单位0个。  

韩家口村

  韩家口村共有167户,村民524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646亩,2010年集体收入22.7765万元,人均收入10490元。   韩家口村紧紧围绕解决全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筹集资金2.5万元,开挖了村北水渠,解决了全村三百多亩园田和麦田的浇水问题。投资4万元,修建垃圾池13个,厕所7个,村中垃圾设专人管理,做到日产日清。08年投资10万元修建2条下水沟,共计1000米,铺设下水道600米。投资2万元维修水塔,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投资80万元,修建村公路6条,方便群众出行。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村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呈现出“路平、灯亮、房整、村绿”的新农村新景象。  

高家楼村

  高家楼村位于静海镇最南面,与双塘镇接壤。全村共有245户,村民835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1576亩,2014年集体收入184万元,人均收入16346元。   近年来,高家楼村坚持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抓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上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居住环境、文化生活进一步好转。同时,大力发展三产,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新建了16000平米住宅楼。工业方面,原有的18个企业已全部进行了改制,目前运作良好。农业方面,把全村所有沟渠全部铺成了防渗渠,所有的通向地里的路全部实现了硬化,使全村1000亩地,实现了旱涝保收。2008年,村里投资60多万元新建成360多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前毕村

  前毕村共有177户,村民573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1511亩,2010年集体收入37.8696万元,人均收入10500元。   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2009年村两委班子当选以来,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投资24万元新建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使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干部有办公地点。投资40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新修了村内上下水工程,新建垃圾池6个,使村内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下三里村

  下三里村共有216户,村民631人,党员32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95亩,2010年集体收入88.5766万元,人均收入12328元。   下三里村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目前全村拥有同和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北海冷冻等企业15家,建有占地面积26680平米的城南批发市场一个。全村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从群众关心的脏、乱、差改造入手,投资20万元在村西修建了面积2000平米的健身广场,购置了15套健身器材,2006年再次投资80万元在健身广场西侧修建了面积8000平米的健身公园,并完成了公园内的硬化、美化、草坪及植树等工程,为群众营造了良好的休闲环境。村里投资1万余元建设了秧歌队、文化活动室,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同时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补助,保证了老年人的生活。在村里出资为全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给老年人上了意外伤害保险,中秋、春节为每人发放300元慰问金,同时对残疾人困难户每月发放30元补贴。几年来为老年人翻修住房共24间,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计划生育工作也走在全镇的前列,连续多年没有计划外超生。积极构建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实现了多年来无-、无-、无刑事案件等“四无村”目标。  

前杨村

  前杨村共有157户,村民485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22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1576亩,2010年集体收入30.2562万元,人均收入10389元。   近年来,前杨村在县、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几年来共投资290余万元,维修配套了村级活动场所,安装健身器材8个,所有街道铺设了水泥板,解决了雨天行路难。新修上下水工程4000米,设置定点垃圾池5个,使全村环境得到了美化。  

北五里村

  北五里村位于静海镇最北面,与独流镇毗邻。全村共有598户,村民2092人,党员50人,村民代表28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3380亩,2009年集体收入43万元,人均收入8600元。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已任,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针对村所处地理优势,村两委出台鼓励扶持政策,积极鼓励村民发展三产服务业和农业经济作物,提高村民收入。近年来,共硬化道路3公里,绿化村庄道路2公里,投资新建了1800平米的全民健身广场和5所公厕,村民日常生活垃圾每日上门专人收集,道路、河道专人清扫保洁,村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一致、励精图治、务实创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严格实行“两个公开、一监督”制度、提高透明度、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形势喜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杨李院村

  杨李院村共有175户,村民566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20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685亩,2010年集体收入30.8259万元,人均收入11262元。   两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力量,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投资3万元在各点建垃圾池,专人及时进行清理,初步治理好脏、乱、差,在此基础上加快对道路实行亮明、美化、绿化,使村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  

东边庄村

  东边庄村共有313户,村民1079人,党员44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504亩,2014年集体收入22万元,人均收入15108元。   东边庄村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已任。根据地处县城新区和土地不断减少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村民发展三产服务业和农业经济作物,提高村民收入。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投资35万元整修了村中道路。同时,坚持为村民免费浇地、耕种农作物。投资9万余元,解决了村里吃水难,卫生死角及垃圾问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现在,东边庄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村民生活富裕,集体经济逐年增长,村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内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后毕村

  后毕村共有176户,村民578人,党员19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1900亩,2009年集体收入41.8万元,人均收入9432元。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村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已任。为解决行路难问题,村内投资2万元整修了村中道路。投资10万余元,新修全村上下水工程,新建照明灯杆4个,垃圾池8个。投资32万元改造村级活动场所,使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干部有办公地点。现在,后毕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集体经济逐年增长,村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内各项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孙家场村

  孙家场村共有258户,村民867人,党员28人,村民代表32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986亩,2010年集体收入34.7374万元,人均收入11311元。   孙家场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第三产业为主,村两委班子在在县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立足实际,加强各项事业建设,使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村民生活逐年富裕。  

王家楼村

  王家楼村共有407户,村民1352人,党员39人,村民代表22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1557亩,2010年集体收入59.6026万元,人均收入13040元。   王家楼村两委班子积极改善村容村貌,为老百姓办实事。近年来,投资25万元修建村南水泥路800米,胡同硬化240米,投资80万元新建村委会和村文化活动中心;修整村东排水沟一条;修公厕2个,垃圾池23个,排水井21个;改造供电线路,增容变压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每年春节对困难户给予特殊补助。  

胡家园村

  胡家园村共有680户,村民1700人,党员28人,村民代表17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80亩,2010年集体收入13.615万元,人均收入11290元。   近年来,胡家园村充分依托地位优势,加快城中村建设步伐。村两委班子对全村所有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同时在村内各点建垃圾池,专人及时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加快村内家家户户进行庭院绿化、美化、净化,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  

东五里村

  东五里村共有440户,村民1790人,党员68人,村民代表30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2009年集体收入45.6万元,人均收入8100元。东五里村自2010年4月新一届村党支部上任以来,团结务实,想事干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现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针对村内十几年来遗留有关财产租赁的死、呆帐问题,支部一班人迎难而上,为村委会收缴近30余万租赁费。同时,加强对群众正面引导,明显改变了东五里村群众频繁-、集访的对外形象。  

曹官庄村

  曹官庄村共有562户,村民1488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72亩,2009年集体收入51.9万元,人均收入8365元。近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曹官庄村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的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立足曹官庄村实际,解决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利用曹官庄村优势,大力第三产业发展。为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资17万多元新建140平米村级活动场所,使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干部有办公地点。同时,下大力对村中每个角落进行清整治理,如今,曹官庄村正在向绿化、美化、亮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而迈进。  

刘官庄村

  静海镇刘官庄村共有175户,村民576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18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750亩,2010年集体收入5.55万元,人均收11068元。   近年来,刘官庄村按着刘官庄村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2008年投资16.5万元新建140多平米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2010年又投资75万元,修村水泥路2.5公里,解决了行路难,同时,新修了全村上下水工程,使全村喝上了安全水。  

后杨村

  后杨村共有242户,村民765人,党员28人,村民代表23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2015亩,2009年集体收入40.4万元,人均收入9710元。后杨村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按着实际情况,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硬化村内道路3.8公里,投资60多万新修了全村上下水工程,新建公厕4个,垃圾池2个,使全村的村容村貌不断得到美化。  

义渡口村

  义渡口村共有141户,村民438人,党员19人,村民代表10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700亩,2010年集体收入69.7417万元,人均收入10152元。   近年来,义渡口村积极依托地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农业经济作物,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特别是随着静文路的修建,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帮扶下,投资9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同时,投资25万元修建村两条主要公路900米,胡同硬化2000多米。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徐庄子村

  徐庄子村共有368户,村民1250人,党员57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1650亩,2014年集体收38.7万元,人均收入15023元。   近年来,徐庄子村积极依托地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农业经济作物,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投资6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2.5公里,新修了全村的上下水工程,新建公厕2个,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小高庄村

  小高庄村共有146户,村民449人,党员19人,村民代表12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300亩,2014年集体收入1562155元,人均收入14848元。   小高庄村主要经济来源以枣树种植为主,村里成立有枣树种植协会一个。近年来,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全村各项事业平稳发展,主要街道及胡同都铺上了水泥路,解决了吃水难,全村的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小口子门村

  小口子门村共有78户,村民239人,党员15人,村民代表14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429亩,2010年集体收入17.45万元,人均收入10800元。   小口子门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小口子门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投资16万元新建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使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干部有办公地点。投资20万元硬化道路1公里,新修了村内上下水工程,新植绿化树林500株,新建垃圾池2个,设置活动器材8个,村内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花园村

  花园村共有431户,村民1253人,党员49人,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1850亩,2014年集体收入571.123万元,人均收入15490元。花园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第三产业为主,2009年新当选村两委班子,立足花园村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全村各项事业平稳发展,主要街道及胡同都铺上了水泥路,解决了吃水难,全村的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西边庄村

  天津市静海县静海镇西边庄村坐落于静海县,与陆家院村,高家楼村同乡,山清水秀,天蓝水清,空气好,人勤物丰。西边庄村共有388户,村民1327人,党员51人,村民代表28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面积1914亩。   近年来,西边庄村积极推进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努力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满足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共完成了全村3.5公里道路水泥路硬化工程,使全村内外道路、路面硬化。挖排水河2600米,做排水管道2300米,其中修桥7座,修建厕所9个,建垃圾池30余个,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排水难的问题,同时完成了电器化村的建设,完善了村电线网络,让全村吃上了安全干净的饮用水,治理了环境卫生问题。  

六街村

  六街共有551户,村民1415人,党员36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2010年集体收入545.2737万元,人均收入11943元。   六街依托地位优势,积极发展市场经济。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采取自筹一部分、集资一部分、赊欠一部分、贷款一部分的多头措施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东兴市场,现在市场每年的收入都在200万元以上。与县百货公司采取联营的方式,联合兴建了占地5亩,投资800多万元的银桥商场。采取土地租赁措施,吸揽民间资金,与私营企业主以土地租赁的合作方式,建成了经营高档商品的佳荣商厦。同时,为加强街道管理,积极筹建了食品街菜市场,方便群众的同时,治理了街道脏乱问题。   经济实力增强了,村民才能得实惠。现在六街为村街50周岁以上老村民每人每年发放米面250斤,食用油50斤,香油3斤,食醋两箱,绿豆3斤和60周岁以上老村民每人每月200—24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村老主要干部还享受30元的离职补贴,一般干部享受20元的待遇。并对老党员、干部、困难户、五保户发放了米、面、油,为村民加入了新型合作医疗和50周岁以上的上了意外保险,满足老人们的生活需求,实现了老有所养,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五街村

  五街共有681户,村民1713人,党员80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128亩,2010年集体收入112.64万元,人均收入12277元。   近年来,五街在充分分析形势和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制定了“促发展,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对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增强市场竞争力,增添企业发展后劲。五街所属企业的领导都由党员担当,他们挑重担、抢困难、让方便,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特别是海青工业公司总经理张家诚同志,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带动全体职工奋力拼搏,集体增长不断扩大,成为静海的支柱企业之一。同时,对全街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补助,孤寡老人享受五保统筹,实现了老有所养。逢年过节,对军属、困难户进行入户慰问,每年给村民发放米、面等生活用品;设立卫生室,做到小病不出街。购置医疗设备,方便育龄妇女检查,保证了计划生育工作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多年来,全街未发生刑事案件和涉嫌犯罪人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街村

  三街共有690户,村民1832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60亩,2010年集体收入485.76万元,人均收入12270元。三街依托地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村民也得到了实惠。为解决村民上下班方便,筹资20余万元,重新修复瀛海桥至化工东门的2公里已损坏路面。逢年过节,都要对街里的退休老人、困难户、五保户、残疾人发放100—200元的慰问金。为使村民提前享受退休待遇,将退休年龄提前到:男50岁,女45岁,仅此一项,每年支出200多万元。如今,三街经济富足、村民安居乐业,两委班子正决心带领全街党员群众再接再厉、扎实苦干,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陆家院村

  陆家院村共有262户,村民746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18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2907亩,2014年集体收入5.504万元,人均收入15939元。   陆家院村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2012年新当选村两委班子,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使全村各项事业平稳发展,主要街道及胡同都铺上了水泥路,同时,解决了吃水难,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改善。  

一街村

  静海镇一街有578户,人口1736人,党员数52人,村民代表34人,从业人员699人。村现有耕地面积202亩,2014年粮食总产量有49900公斤,村街实际收入有2294100元,人均收入16797元。  

瀛海南村

  瀛海南里社区,成立于2005年,办公地址胡家园村委会院内,四至范围:工农街,运河,南外环,南纬一路,社区总人口数2326人,管辖面积0.545平方公里,社区工作人员4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24平方米,属借用  

玉田庄村

  玉田庄村共有167户,村民420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20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500亩,2010年集体收入14.48万元,人均收入11612元。   玉田庄村地处运河河西,地理位置优越,主要经济来源为第三产业。建有玉田庄旧货市场,经营各种二手产品交易。近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确保稳定,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大局,改进作风讲究实效的要求,积极推动全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村主要道路硬化率达100%,建造公厕8个,从根源上消灭露天粪缸。村主要道路、河道、公厕基本达到“五无四清”的要求,居民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07年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内投入15万元,新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村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范庄子村

  范庄子村共有282户,村民1021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1468亩,2009年集体收入352.5万元,人均收入10139元。近年来,范庄子村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立足本村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范庄子筹资85万元新建580多平米的村级活动场所,范庄子蔬菜批发市场也已经成为静海县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如今,范庄子村正在向建设示范型生态新农村迈进。  

小河滩村

  小河滩村共有54户,村民168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380亩,2010年集体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9900元。   近年来,小河滩村两委班子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勇于创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2007年小河滩村投资16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同时,对村内实现了路面硬化、道路照明、垃圾集中清放,村中环境得到了美化,人民生活不断宽裕。  

西五里村

  西五里村共有280户,村民892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20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1650亩,2010年集体收入33.4984万元,人均收入9931元。   两委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已任,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共投资330多万元硬化村内道路3.8公里,新修了全村的上下水工程,建设公厕3个,垃圾池5个。06年针对原村级活动场所简陋老化问题,投资16.5万元新建成高标准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大河滩村

  大河滩村共有123户,村民355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20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910亩,2010年集体收入5.3万元,人均收入10928元。大河滩村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团结一心,想事干事,投资45万元新修全村上下水工程,路面硬化3公里,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大口子门村

  大口子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2009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能够团结一心,想事干事,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同时,严格实行“两个公开、一监督”制度、提高透明度,积极研究探讨平房改造任务,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上三里村

  上三里村共有429户,村民1548人,党员33人,村民代表33人,耕地面积1851亩,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2010年集体收入24.1675万元,人均收入11435元。   上三里村主要经济来源以一、三产业为主。近年来,按着实际情况,加强各项事业建设,主要街道及胡同都铺上了水泥路,同时解决了上下水工程,全村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付家村

  付家村共有61户,村民209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耕地面积380亩,2010年集体收入1.802万元,人均收入9100元。   两委始终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已任,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共投资130多万元硬化村内道路6000平米,新修全村上下水工程5000米,建设公厕3个,垃圾池3个,新植绿化树林1500多株,使全村环境不断得到美化、绿化、亮化。  

魏家庄村

  魏家庄村共有222户,村民763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耕地面积1450亩,2010年集体收入5.7583万元,人均收入8903元。   近年来,魏家庄村两委班子以“-”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内实现了路面硬化、道路照明、垃圾集中清放,村中环境得到了美化,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二街村

  二街共有856户,村民2464人,党员75人,村民代表35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耕地面积88亩,2010年集体收入262.505万元,人均收入12509元。   近年来,二街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广大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实事、惠民众、走前列”的工作方针,健全了村民自治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2004年引资4.5亿元,建立两个大型民营企业,天津恒兴钢业有限公司和天津国联钢业有限公司。目前,两个企业发展迅速,共计解决就业近千人,为静海县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同时,二街始终将为群众办实事当作重要工作来抓。为解决村民饮用水困难,村里投资105万元,实施改水工程,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投资50万元,进行复兴路改造,并规范了早市市场,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为照顾好老年人生活,1988年起村委会就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生活补贴。从05年开始,将老人每月的生活补贴提高到200元,使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同时逢年过节,村委会还发给全村每人80斤米、80斤面、1桶油。对村里的9户孤、残、特困户,村干部经常入户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街村特产大全




三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