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阿坝 >> 红原县 >> 阿木乡

阿木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阿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阿木乡简介

  红原县辖乡。1958年置团结乡,1959年并入幸福公社,1974年析建阿木柯河公社。1983年更名阿木公社,1984年置阿木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811.6平方公里,人口0.2万。原国道213线过境。辖卡口、峨扎2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811.6平方公里 513233205 624400 0837 查看 阿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阿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阿木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邛溪镇

  邛溪镇地处红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红原县第一大镇,全镇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为9,900人,幅员面积937km2,全镇草场面积为119.6万亩,有着便捷的交通,独特的自然景观,素有高原草原湿地“金银滩”之称。   1、有着极为丰富的草原资源近120万亩,优质天然草场中养育肥壮的牲畜4万多头;   2、大草原旅游独具特色,位于大九寨旅游黄金圈内,是九寨黄龙至米亚罗到成都的必经之处,这里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有着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月亮湾”,是生态旅游的目的地。   3、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盛产松茸、虫草等中药材500余种。   四个牧业村以注重“稳畜调结构,增收奔小康”为重点,形成民风浓郁的牧民新区,这里的牛奶、牦牛纯属绿色天然食品,具有很好的营养成分。.  

刷经寺镇

  刷经寺镇是阿坝州红原县的一个重镇,地处阿坝州腹心地带,位于鹧鸪山北面,东与理县米亚罗镇、黑水县马河乡接壤,西南与马尔康县梭磨乡相连,北与本县壤口乡相邻,离县城115km,距州府马尔康72km,距成都335km,省道209线贯穿全镇,幅员面积412km2,辖7个行政村和1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22个省、州、县驻镇单位,全镇总人口2818人,其中城镇居民1,118人,农村人口1,700人,是多民族聚居区。   刷经寺镇是红原县南大门,属农牧业过渡地带,是红原县唯一的农业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主要经济以农业为主,大规模种植油菜。随着地质的变化,油菜单产量逐年下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农业收入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求,镇人民政府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实际,进行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的主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土地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鉴于此,刷经寺地区逐步加大服务、商贸、流通领域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民间闲散资金投资民营企业,使服务、商贸、流通行业逐步上档次,上规模,至2003年底,服务、商贸、流通领域的GDP达183万元,全镇现有从事服务行业51户从业人员105人,从事商贸行业31户从业人员72人,集贸市场一个从业人员30人。刷经寺地区野生菌类、中药材盛产地之一,是红原县野生菌类、中药材的主要交易场所,年成交额在65万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中,刷经寺地区,零星兴起了服务、商贸等行业,但在起步阶段各行业的基础薄弱,接待能力特别差,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刷经寺地区在九十年代中期,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展招商引资能力,政府部门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走种养结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路子,采取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方式,鼓励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逐步转变,刷经寺镇自1997年建立金针菇种植示范基地以来,吸引了外地金针菇种植户15户来我镇投资,年投资总额达200余万元,年产值达400余万元,解决180人就业,带动刷经寺本地区3户种植户投资种植,及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  

安曲乡

  红原县辖乡。原由哈拉玛、龙日玛、夺玛、嘎生尔玛、茸冬玛、漫玛落、塔洼7个部落组成,属查理寺。1958年将哈拉玛、龙日玛、夺玛并合建安曲乡,属 ? 理县。1960年划归 q 红原县。1973年改安曲公社。1984年复安曲乡。位于县西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667.1平方公里,人口2 791人。原国道213线过境。辖哈拉玛、夺龙2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龙日乡

  红原县辖乡。旧称上壤口。1958年置红岩乡,属理县。1960年划归红原县并入壤口公社,1974年析建龙日公社,1984年置龙日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66公里。面积70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龙(日)阿(木柯河)公路过境。辖龙日、格玛2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主要产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江茸乡

  江茸乡位于四川阿坝红原县。下辖:   513233202200 210 江宫玛村   513233202201 210 茸玛村   

查尔玛乡

  查尔玛乡位于四川阿坝红原县。下辖:   513233203201 210 达尔龙村   513233203202 210 什龙村   513233203203 210 牧业村   

瓦切镇

  红原县辖镇。1959年建瓦切乡属理县。1960年划归红原县,同年红旗乡并入,1973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 053.2平方公里,人口0.4万。原国道213线和瓦(切)松(潘)公路在境内交会。辖日干、德香、色尔永、塘日4个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有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阿木乡

  红原县辖乡。1958年置团结乡,1959年并入幸福公社,1974年析建阿木柯河公社。1983年更名阿木公社,1984年置阿木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811.6平方公里,人口0.2万。原国道213线过境。辖卡口、峨扎2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壤口乡

  红原县辖乡。1958年置壤口乡属理县。1960年划归红原县。同年与红岩乡合并仍称壤口乡,1973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74公里。面积734.6平方公里,人口0.1万。原国道213线过境。辖壤口1个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麦洼乡

  红原县辖乡。1958年属阿坝县,1959年改属理县,1960年划归红原县,1973年建麦洼公社,1984年置麦洼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91公里。面积502.7平方公里,人口0.3万。瓦(切)松(潘)公路过境。辖洞拉、滚塘2村委会。以牧业生产为主,有牦牛优良品种“麦洼牦牛”。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羊毛,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色地乡

  红原县辖乡。1973年建色既公社,1983年更名色地公社,1984年置色地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1公里。面积1 150.3平方公里,人口0.4万。瓦(切)松(潘)公路过境。辖茸塔玛、壤里、日西3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羊皮,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酥油、奶渣等。.  


阿木乡特产大全




阿木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