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州 >> 轮台县 >> 轮南镇

轮南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轮南镇谷歌卫星地图)


轮南镇简介

  轮台县辖镇。1994年设轮南镇。位于县城以南,距县城35公里。面积2 060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维吾尔、汉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11.5%,汉族占88.5%。辖胡杨林管护站、轮南镇、塔里木河大桥3个居委会和乌奇托格拉克村委会。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台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2060平方公里 652822101 841000 0996 查看 轮南镇谷歌卫星地图

轮南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轮南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轮台镇

  轮台县辖镇,县府驻地。民国31年(1942)设县本街,1955年改为团结镇,1978年更名轮台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55%,汉族占42%。辖5个居委会(按序数命名)。.  

轮南镇

  轮台县辖镇。1994年设轮南镇。位于县城以南,距县城35公里。面积2 060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维吾尔、汉等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11.5%,汉族占88.5%。辖胡杨林管护站、轮南镇、塔里木河大桥3个居委会和乌奇托格拉克村委会。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台前线指挥部所在地。.  

群巴克镇

  轮台县群巴克镇位于县城西北17公里处,下辖7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牧民2395户,总人口10100人,全镇总面积9.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4万亩,居住有汉、维吾尔、回、乌兹别克族等四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群众占总人口的97%,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镇。全镇现有党支部10个(村级党支部7个),党员337名,2000年7月,经自治区批准撤乡建镇。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相结合的农业大镇,主要以粮食、棉花、园艺、畜牧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瓜果、蔬菜等,2001年新定植果园10800亩,2001年该镇粮食总产8106942公斤,棉花186万公斤,牲畜年末存栏 4.2万头(只),农牧民人均收入2686元。群巴克镇交通便利,314国道和南疆铁路横贯全境,轮台火车站、轮台县拉耶苏工业园也在境内。   在通信上,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方面,全镇有有线广播电视台1个,调频广播覆盖率达100%。建有镇、村文化站(室)8个,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7所,有教职员工近210余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针对今年棉花市场不景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群巴克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农业发展思路为:群巴克镇当前和今后三年经济发展思路:以农牧民增收为中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以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积极向粮、经、草三元结构发展,形成“果、林、畜、草、粮、棉”相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阳霞镇

  阳霞镇位于轮台县东侧34公里。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果园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8600亩。全镇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00人,总户数2380户,占总人口96%。    镇党委设17个党支部,一个党总支。其中镇机关、站所党支部1个,村党支部8个;全镇党员323名,其中农牧民党员210人,少数民族党员312名,入党积极分子27名;团组织17个,团员735人,妇女组织8个,民兵组织8个580人,联防组织10个250人,全镇干部170人,其中机关干部25人,站所干部145名,少数民族干部128名,女干部41名,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达到158名,镇机关后备干部5人,村干部48人,女干部7名,村干部平均学历达到初中以上,村后备干部21人。镇机关由镇党委、人大主席团、政府、纪检委、武装部组成。内设4个综合性办公室,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宗教事务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行政编制25名,其中领导职数10名,科办员15名,一般干部13名,现有职工2名,工勤人员1名。共设镇站所23个。    全镇共有学校8个,其中镇中学1个、中心小学1个,村小学5个,在校学生1710名,有教职工142名。农村经济总收入4830.6万元,2003年集体经济总收入44.8万元,集体年支配收入有44.8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074.6元,较上年的2484.65元增加590元,增长24%。从人均收入的占有比例来看,来自棉花收入964.41元,占30%;粮食324.93元,占11%;林果业222.73元,占7%;畜牧业693.69元,占25%;其它868.84元,占27%。    发展思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经我镇党委充分调查研究,形成我们的发展思路:依托龙头企业,优化农业结构,以粮棉生产为基础,发展阳霞镇小白杏为支柱,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以农贸、煤炭、干鲜果、活畜交易四大市场为拳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网点,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步伐。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60元以上,达到3400元。    阵地建设情况:镇政府预计投入10万元维修翻新办公室;有6个村委会维修翻新,2个村委会去年新建完毕,达到200平方米的有1个,2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6个,达到500平方米的有1个。.  

哈尔巴克乡

  轮台县辖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3公里。面积1 632平方公里,人口0.9万,维吾尔族占99.5%。辖吾夏克、铁热克、喀拉墩、巴格吉格代、喀什贝希、喀拉巴格、阔什吐格曼、库台克布拉克、牧业村及乡良种场8个村委会。属迪那河流域,灌溉便利。以农业、园艺生产为主。.  

野云沟乡

  轮台县野云沟乡位于轮台县以东78公里处,地域面积南北宽89公里,东西长23公里,东距库尔勒98公里,西距邻乡策达雅17公里,314国道横贯乡全境。乡辖3个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902户、3267人,其中维吾尔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9.8%。乡共有机关干部17名,其中副科以上干部7名,一般干部10名。全乡5个党支部,94名党员,203名团员。1所学校,共有教师60人,学生531人。乡站所共有12个。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7000余亩种植棉花,未开垦荒地3.5万亩。乡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分,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降水量44-45毫米,多集中在6-8月,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宜粮食、棉花、果树,林木等生长。2004年,农业总产值2376.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90元,全乡已实现了五通,即:电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通、乡村柏油道路通。    根据全县的发展战略和我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兴园艺、促畜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实现使我乡成为园艺专业乡的目标,通过不断努力,目前我乡杏树面积达到1.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600亩。实现林果业产值300.4万元,林果业人均增收达到1099.56元,占人均增收份额的28.25%。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沿314国道发展路缘经济,带动农民进入农、畜产品市场,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区划人口:    轮台县野云沟乡位于轮台县以东78公里处,地域面积南北宽89公里,东西长23公里,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东距库尔勒98公里,西距邻乡策达雅17公里,314国道横贯乡全境。乡辖3个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902户、3267人,其中维吾尔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9.8%。    (二)地理气候:    全乡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未开垦荒地3.5万亩。全乡拥有天然草场面积达2万亩。乡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少雨,日照充分,蒸发强烈,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年降水量44-45毫米,多集中在6-8月,光热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宜粮食、棉花、果树,林木等生长。乡境内主要矿藏包括:石膏矿、铅锌矿、硫铁矿,并且这三中矿藏储量非常丰富。.  

阿克萨来乡

  轮台县辖乡。1958年成立阿克布拉克公社,1984年设阿克布拉克乡,1988年划分为阿克萨来乡和塔尔拉克乡。距县城9公里,面积211.8平方公里,人口0.4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9.4%。辖喀塔苏盖特、阿克萨来、乌堂、阿克萨来牧业村4个村委会。境内泉水多,水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牧业、园艺为辅。.  

塔尔拉克乡

  塔尔拉克乡位于轮台县城北部约22公里,地处天南麓山前洪积——一冲积扇上缘,土地坡降大,土层薄。地处东径84度1分,北纬引41度55分,行政面积1251.1平方公里。辖库木墩村、塔尔拉克村、阿克不拉克村、牧业村4个行政村,一个汉族农场,13个村民小组,主要有维、汉、回三个民族构成,共有居民1010户,农业人口4481人,劳动力1153人;维吾尔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3%,汉族占8.3%,回族0.4%,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设6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4个,机关党支部1个,文教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169名,干部职工62人,农牧民党员110名,女党员33人,入党积极分子18人,全乡“三老”人员25名,农区耕地面积14200亩,林地面积2691亩,果园面积1916亩,水土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农作物主要以棉花、小麦、玉米和杏子等瓜果为主,牧业主要以牛、羊和鸡禽养殖为主。2003年人均收入3126元。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52.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449.5毫米,蒸发势7085毫米,干燥指数2l。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79.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3%,是全国同纬度日照时数最长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0.6℃。无霜期18日天,初霜十月十五日,终霜四月九日,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快而不稳,秋季降温过速的气候特证。.  

草湖乡

  草湖乡距轮台县城90公里,轮南镇东南62公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工厂一色”,江南典型的意象在千里黄沙中呈现。它是一片约1900平方公里保护区,也是塔里木河流域中保存最完整地的的胡杨水乡,还有与世隔绝的古老村庄。一路的湖泊、湿地、河*交织,原始的胡杨、红柳、古老的歌舞和独木舟次第呈现。这里有小山羊、野鱼、野兔和土鸡出没。这方净土仿佛是大漠中的“香格里拉”。在草湖水乡中古风淳朴的罗布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水寨的生活平静,环境怡人。一个大漠胡杨生态文化的绝佳感受地。现在拟申报人类文化遗产。   ".  

铁热克巴扎乡

  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位于天山南麓,东距库尔勒137公里,西距轮台县城35公里,东与策大雅乡相邻,西与阳霞镇连接,北依天山与和静县相邻,南涉塔里木河,与尉梨县接界,314国道东西贯通全乡,交通十分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89。36/,北纬41。59/,全乡总面积达13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拨1030米左右,全乡有8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1个牧业村,14个党支部,8个村民委员会,有总人口9688人,其中98%以上为维吾尔族,汉族仅占全乡人口的1%,是1个典型的民族乡。    我乡位于天山山脉以南,塔里木河以北的边缘地带,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平均纵坡约1/300,土地为灰漠土地,土地缺氧缺磷,钾较充足呈微碱性反应,地质平坦,适合于条田耕种,全乡有耕地2.65万亩,林地面积7100亩,果园20000亩,草场30000亩,种植以棉花、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杏子、葡萄、香梨等瓜果为主,畜牧业主要以养牛、羊为主,全乡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阳霞镇河年径流量为0.79亿立方米,其次是库奴尔河年径流量为0.22亿立方米,另外是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有0.249亿立方米。全乡灌溉面积有3.65万亩。灌溉渠系总长18公里,以修衬防渗渠道76公里。配套桥涵闸等建筑物85座打有电机井6眼。以初步形成了地下水与地下水互为补充的农业灌溉模式。    铁热克巴扎乡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其中煤碳储量大,品质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乡政府目前以开发开采煤碳资源为主,年产9万吨的矿区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之中,政府以入股的形式,扶持本乡煤矿产业的改造与发展,从而以矿业的发展为龙头,带动本乡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能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带动我乡经济的发展。我乡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正在筹划之中,计划依托光照暖热资源,开发沙疗旅游项目,通过沙疗旅游项目的投入与开发建设,繁荣我乡经济。并以强大的宣传攻势,通过沙疗旅游项目,提高本乡的知名度,力争在旅游资源上作好文章。     铁热巴扎乡组织建设基本情况是:乡机关、乡团委经、乡妇联、-办公室、民政办公室、教育办;12个站所(工商所、税务所、邮电所、设在阳霞镇)一所乡中学 ;6所村小学;1所幼儿园;一所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  

策大雅乡

  轮台县辖乡。民国31年(1942)为策大雅乡,1958年建策云公社,1984年重设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58公里。面积1 795平方公里,人口0.5万,维吾尔族占99.5%。河流有齐依昂勒克(策大雅)沟、乌堂铁热克沟。辖萨依巴格、多斯麦提、其盖里克、野云沟4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为主,牧业为副。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葵、红花、-、亚麻和蔬菜等。干鲜果品以梨、杏、桃、葡萄、桑和甜瓜为多。古迹有阿孜干古堡、乌勒方墩古城、阿格拉克城堡、阿克墩城堡、明屋遗址及齐依勒克沟等。.  


轮南镇特产大全




轮南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