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天津 >>静海区 >> 中旺镇 >> 韩庄子村

韩庄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韩庄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韩庄子村简介

  韩庄子村现有410户,村民1450口人,党员43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由5人组成,全村可耕地4310亩,2009年集体收入144,603元,年人均收入9000元。今年来,村“两委”发挥养殖业、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养殖、种植、交通运输、餐饮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拓宽致富渠道,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原有的村级活动场所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200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内投资5万元,扩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办起来农家书屋,投资5万元兴建了健身广场等娱乐场所,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并存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电话:68531007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20223107 301600 022 查看 韩庄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韩庄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韩庄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中旺村

  小中旺村现有228户,村民855口人,党员29人,村民代表2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014亩,2009年集体收入21.6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082元。小中旺村处于中旺镇南部,地质盐碱,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自97年建成的振海养殖场,面积约10亩地,以养猪、肉鸡为主,规模较大,存栏可达到猪700头、鸡5000只,销量和销路可观,同时也带动了许多村民养殖,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本着“苦干三年,打造崭新小中旺”的宗旨,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努力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工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促进全村产业全面发展,拓宽了致富渠道,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老旧,2009年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内投入5万元,新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34228  

班高庄村

  班高庄村现有村民1137口人,党员31人,村民代表19人,村“两委”班子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1620亩,2009年集体收入39.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853元。班高庄村土地肥沃,种植的小枣口感香甜、远近闻名,逐渐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农产品。近年来,村“两委”发挥枣粮间作的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大做强小枣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几年来,在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联合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势,结合铝合金门窗企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投资,使得铝合金门窗企业成为中旺镇的独具特色的产业之一。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养殖业、运输业,拓宽致富渠道,使得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经无法使用。2008年村内投入20万元,把村内原小学校改造成为村级活动场所,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31125  

蔡庄子村

  蔡庄子村坐落在中旺镇最南端,素有中旺镇南大门之称,距镇区6公里.距县城50公里,距市区75公里.距滨海新区75公里,紧靠子牙新河.现有村民245户,村民876人,党员21,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3人.全村可耕地3600亩,村硬化公路18000平方米,农用机井2口,民营企业2家,全村共有固定资产168万元,2009年集体收入90.9万元,年人均收入9907元.蔡庄子村土地肥沃,主要以红土地和黄沙土地为主,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种植红薯花生远近闻名,逐渐成为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品.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发挥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做大做强,由农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提出修路建棚种树上项目,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运输业,服务行业,拓宽致富渠道.种树20亩,使村集体积累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原没有幼儿园及老年活动场所,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直接关怀下,村投入15万元,新建幼儿园一所,老年活动场所一个,建农家书屋一个,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使村民学有所上,老有所养,锻炼身体有场所,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发展.联系电话:68530218  

清河村

  清河村现有398户,村民958口人,党员42人,村民代表17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4276亩,2009年集体收入7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8900元。清河村耕地资源丰富,耕地质量良好,适合农业种植。我们充分发挥清河村地域广阔的优势,开展农业种植,使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起先导作用,开展农业的优化种植、多种种植、科学种植。在种植方面,我们突出了成片连方,方便种植、方便管理,以玉米、黄豆和其他杂粮为主导产业,大面积推广以上作物的种植。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个体工业、运输业等,拓宽致富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万元建健身广场和党员活动室,再投资2万元修建其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成为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23472  

丁庄子村

  丁庄子村现有150户,村民450口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12人,村两委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703亩,2009年集体收入16.2万元,年人均收入10000元。以养殖为主,有20养猪户,存栏500头,年出栏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0户。近年来,村“两委”发挥养殖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新打机井一眼,铺设暗管4700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产业效益,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村南市场的优势,保持群众发展餐饮、交通等服务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经无法使用。2009年村内投入3.8万元,新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31057  

罗庄子村

  全村共有耕地2643亩,人口1238人,其中党员32人,村民代表22人,两委班子成员3人。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导,2009年村集体收入130.4万元,人均纯收入9578元。联系电话 68539156  

赵齐庄村

  赵齐庄村现有537户,村民1834人,党员61人,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全村可耕地5760亩。2009年集体收入1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620元。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投资30多万元,平整土地1280亩,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投资40万元修防浸渠12000米,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红薯300多亩,极大的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2010年春植树21000棵。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养殖业,拓宽致富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近年来,投资60万元硬化了村内街道,使村内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09年被镇政府评为环境卫生优秀村。09年村内投入18万元,新建高标准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促进了村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联系电话 68523068  

姚庄子村

  姚庄子村现有600户,村民2117口人,党员41人,村民代表37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5600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085元。姚庄子村土地肥沃,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年产玉米230万公斤、小麦138万公斤,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农民植树。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村内闲置厂房,进驻规模企业——天津市静海县兴贸工艺品有限公司,为村民拓宽了就业渠道。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2009年在县委和镇党委的帮助下,村内投入6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装修,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39017  

谢高庄村

  谢高庄村现有157户,村民503人,党员17人,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865亩,2009年集体收入4.7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529元。谢高庄村“两委”班子,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钢铁贸易,并由此带动了运输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致富渠道,使村民人均收入得到了逐步提高。在引导村民“搞贸易,促收入”的前提下积极地筹措资金,想办法共投入11万元把全村0.85公里路面进行了硬化,使村民的出行有了保障。村容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并由此结合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村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提升,为更好地发展钢铁贸易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原有的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经无法使用,2010年计划投入10万元,新建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目前,资金正在筹备过程当中。  

北小屯村

  北小屯村现有人口126人,农户数40户,党员5人,村民代表7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314亩,2009年集体收入4万元,人均收入9580元。北小屯村土地较瘠薄,土壤属盐化潮土,村领导班子成员集思广益,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较好的地块并利用深层地下甜水种植蔬菜大棚45个,约35亩地,每年每亩收入达20000元,已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种植蔬菜大棚的优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更新机井1眼,铺地下管道400米。利用网络信息拓宽销售渠道,由原来的赶集上店销售变为商贩批发销售。为了出行方便,投资12.7万元,村内修柏油路500米,使全村路面硬化,使蔬菜销售面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原有村委会破旧不堪,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建起了崭新的办公场所,农家书屋一个,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旧貌换新颜。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团瓢村

  团瓢村现有258户,村民790口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15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713亩,2009年集体收入18万元,年人均收入7690元。团瓢村土地肥沃,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年产玉米63万公斤,大豆8万斤。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村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由种植粮食作物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并鼓励村民植树。同时,村“两委”积极扶持工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到09年底,全村共有工业企业9家,固定投入650万元,拓宽了村民的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努力下,共投入49万元改善了公共环境,修建公路4800平方米,建造标准公厕3座。2009年在县委和镇党委的帮助下,村投资3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并安装了村“两委”成员可直接收听收看的远程教育网络,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2339468523240  

十槐村

  中旺镇十槐村现有175户,人口总计600人,党员35人,村民代表12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200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18.5万元,年人均收入10300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十槐村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薯类加工残叶大力发展紫甘薯种植,今年全村种植紫甘薯1200亩,每年纯增收400元。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植树造林,进行村庄绿化。种子花魁1000株、杨树1000株。新增厕所2个,方便村民。硬化路面1.2Km。2009年,在县委县、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关爱下,村投入10万元,新修了老年活动场所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大大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业余生活,也促进了十槐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联系电话 68523010  

中旺村

  中旺村共有耕地4161亩,人口2286人,其中党员83人,村民代表42人,两委班子成员4人。村内主要以三产服务业、批发零售等行业为主,其中中旺大集近百年历史,年交易额2万多元。2009年村集体收入60.6万元,人均纯收入9521元。联系电话 68531689  

西湾河村

  西湾河村现有321户,村民1062口人,党员54人,村民代表32人,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982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1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0098元。西湾河村土地肥沃,以种植玉米为主,年产玉米179万公斤,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鼓励农民植树。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村内闲置厂房,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西湾河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2009年在县委和镇党委的帮助下,村内投入3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装修,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促进了西湾河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22003  

大庄子村

  大庄子村现有830户,村民2780人,党员86人,村民代表54人,村委会班子有4人组成,全村耕地面积为6700亩,2009年集体收入为5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800元。大庄子庄村有制鞋企业、服装企业、橡胶制品企业等,企业发展良好、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运输业、养殖业、种植业、拓宽致富渠道,提高收入,我们县六个工业园中的一个就坐落在,更是我镇铸造业的基地,现已占地3000多亩,将来还会拓宽,大大解决了许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拿出15万元资金建成占地164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发展。联系电话 68523599  

垛庄村

  垛庄村现有210户,村民685人,党员40人,村民代表14人,村委会班子有3人组成,全村耕地面积为1545亩,2009年集体收入为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垛庄村土地肥沃,人们常说的“金曲河,银垛庄”远近闻名,在农业上总体发展良好,近年来,村委会发展种植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村委会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养殖业、运输业,拓宽致富渠道,使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拿出部分资金建成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发展。联系电话 68532095  

小曲河村

  小曲河村位于镇区内,现有98户,252人,党员9人,村民代表8人,两委班子成员3人。全村可耕地274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8万元,人均纯收入9120元。   虽然比较小,但两委班子团结干事,干群关系和谐,村内有一家印刷企业,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收入主要以转移支付为主。近年来,村内对方筹资5万元,新修村内主干街道300多米,2009年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又投资6万元,对原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翻新,使其更加充分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招商引资,经多方协调关系,2009年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占地20亩的兴旺家园住宅小区1个,共可容纳105户村民入驻,预计2011年5月份可竣工,并交付使用,居民小区的建材将极大的改善村民的居住生活环境。  

李高庄村

  李高庄村现有356户,村民938口人,党员421人,村民代表18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1855亩,2009年集体收入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700元。李高庄村土地质量良好,但靠传统的种植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产品,不能使农民大幅度增收。近几年来李高庄村有部分村民依靠收废品增加收入。随着形势的发展,从事本个体经营的户越来越多,且收入颇丰,村两委班子发挥村从事个体经营废品收购这个行业优势,大力鼓励有能力的村民从事到这个行业当中来,截止到现在共有80户经营废品收购。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个体工业、运输业等,拓宽致富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0万元修建村柏油路2.15公里,投资6万元建健身广场和党员活动室,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23440  

东小屯村

  东小屯村现有401户,村民1280口,党员41人,村民代表22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全村有可耕地面积3420亩,2009年集体收入为142749元,年人均纯收入为8682元。东小屯村土地肥沃,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村两委发挥种植粮食的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同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工业、养殖业、运输业等,现有企业6个,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年收入共约1000万元,拓宽致富渠道,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现有的村级活动场所已经年久失修无法使用。今年上办年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内投资数万元,正在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使其成为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基地,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村联系电话 68523868  

小齐庄村

  小齐庄村现有368户,村民1020口人,党员37人,村民代表20人,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全村耕地3318亩,2009年集体收入918万元,年人均纯收入5800元。小齐庄村处于中旺镇西北角偏僻地区,基本上是没有副业以农业为主的典型老式农业村庄。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迎难而上,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广开思路。首先,完善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2008年村内投入28万元新建成高标准的村级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逐步实现农业向工业转轨。小齐庄村预留100亩土地作为村企业和三产业发展用地,今年计划投入300万元新建机加工等项目;一方面改变全村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现状,另一方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此可增加农民纯收入2000元。最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小齐庄村今年计划投入20万元建300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广场一座;投入15万元修村级道理3公里;投入20万元完善全村集体供水管道安装;投入30万元完成节水工程建设。总之,小齐庄村“两委”班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有信心、有能力改变现有状况,把小齐庄村建设成农业稳定、工业发展、村貌景然、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联系电话68522289  

西小屯村

  西小屯村现有330户,村民973口人,党员45人,村民代表18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987亩,2009年集体收入19.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082元。西小屯村处于中旺镇西北部,地质盐碱,农业主要以玉米种植为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本着“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的宗旨,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发展工业、手工业等,形成了以五金制品、服装加工、橡胶制品、塑料编织、机箱制造为支撑的支柱产业,拓宽了致富渠道,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老旧,又曾遭遇火灾,已影响了村委会正常办公,2009年在市、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筹资投入5万元,把原活动场所进行了改扩建,使其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为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23440  

大曲河村

  大曲河村现有506户,村民1528人,中共党员49人,村名代表3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4人,全村可耕地面积2888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29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0212元。大曲河村土地肥沃,种植果木树近400亩,主要有桃、小枣、苹果、梨等。09年新建大棚42个,日前已开始收获,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大棚共24个,预计到7月份可建成,果树和大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农产品。“两委”班子在抓设施农业的同时抓好工业建设,村现有集体和私营企业12家,安排村民就业达400人,其它第三产业,餐饮运输等共计5家,整体工作和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好的。联系电话 68531123  

张高庄村

  张高庄村现有村民230余户,共计940人,其中党员28人,村民代表17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1782亩,2009年集体收入14.4万元,年人均收入9365元。张高庄村以种粮为基本经济来源,枣树种植量大,并辅以纸制品加工的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张高庄村就有枣树种植业,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余亩,合计6000余棵。纸制品加工业要追溯到“生产队”时期,生产队解散后,有些村民就搞起了纸制品加工,至今,村内仍有五六户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创收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失修,已无法使用。2009年,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内投入3.8万元,对村内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并购置了新办公设施,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进展。联系电话 68531127  

曾家河村

  曾家河村现有169户,村民479口人,党员24人,村民代表13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2234亩,2009年集体收入1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300元。曾家河村位于中旺镇西北部,人均耕地多,农业生产主要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工业以建厂30多年的“仁和电镀厂”和“韵明乐器厂”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共有150多名职工,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本着“为民造福,成事干事”的宗旨,预计三年内建成由东北客商杨增才投资1000万元,占地300亩的奶牛场,现在正在施工当中,可就业40多人,由此带动农业生产,增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原有村级活动场所年久陈旧,2007年在市委、县委和镇党委的直接关怀下,村内投入7万元,新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干群议事,党员教育培训和全民服务的重要阵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联系电话 68539389  

王官庄村

  王官庄村现有村民517户,1781人,党员59人,村民代表34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面积4408亩,2009年集体收入105万元,主要来源企业、商贸业发包上交以及争取的各类上级补助资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近年来,王官庄村“两委”按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尽心竭力办实事,真诚热情为村民谋福利”的工作思路,把项目建设作为盘活全村经济活力,带动群众致富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力量建园区,抓招商,上项目,促就业。目前,全村共有企业10家,每年上交土地使用费用及其他共计七十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400多个,切实解决了及周边村的村民就业问题。在抓项目建设的同时,村“两委”班子也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建设。08年村集体投资17万元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资金购置农机具4台套,每年为村民耕种面积4500余亩,节省耕种费10万元,不仅解决了村民耕种难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耕种贵的难题。目前,用地紧缺严重阻碍着王官庄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村“两委”班子正积极为建设中心村,争取全村楼房化办理着各种手续。联系电话 68531030  

港里村

  中旺镇港里村坐落在中旺镇西南方,距镇区3公里,全村现有370户,村民1102人,党员22名,村民代表24人,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全村可耕地面积3697亩,2009年集体收入14万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9927元。港里村土地肥沃,人均耕地3亩以上,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大豆等农产品,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有电器组装、苇帘等主要产业。养殖业主要是以生猪、山羊等为主。近些年来“两委”班子在县委、镇党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为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投资3万元,建立了村民健身广场,投资1万元装修了党员活动室,建立了农村书屋,成为党员、村民学习活动的基地。09年又投入万元硬化了公里的村内道路,植树造林101亩,方便了村民出行,改善了村内卫生环境,促进了村内各项事业的发展。  

韩庄子村

  韩庄子村现有410户,村民1450口人,党员43人,村民代表27人,村两委由5人组成,全村可耕地4310亩,2009年集体收入144,603元,年人均收入9000元。今年来,村“两委”发挥养殖业、种植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养殖、种植、交通运输、餐饮为主导的特色产业,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拓宽致富渠道,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原有的村级活动场所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200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内投资5万元,扩建成高标准的村级活动场所,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办起来农家书屋,投资5万元兴建了健身广场等娱乐场所,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村两委班子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并存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电话:68531007  

刘家河村

  中旺镇刘家河村现有124户,村民345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10人,村“两委”班子由3人组成。全村可耕地1800亩,2009年村集体收入32.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0206年。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刘家河村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投入,修建排水闸涵3处,投资4000元,解决了农田排水问题。另外,平整土地600余亩,新增耕地100多亩。除此之外还大力提倡农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多种植豆类及棉花、花生、山芋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养殖业方面,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刘家河村现有生猪养殖存栏在50头以上的农户就有5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栽树5000株,提高了刘家河村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村“两委”班子认识到,只有发展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的硬道理,几年来,积极为落户刘家河村的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实现水、电、路三通,并且积极与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征收协议,并新上企业3家,使集体积累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   刘家河村原来没有老年活动场所,09村投入10万元,对村委会进行了翻修,新建老年活动场所一个,建农家书屋一个,远程教育活动室一个,新建1200平方米活动广场一个,使村民老有所养,锻炼身体有场所,空闲时间有娱乐设施,大大促进了刘家河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   联系电话 68523199  


韩庄子村特产大全




韩庄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