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镇,是天津市蓟县下辖的一个乡镇,2008年前称作城关镇,历史悠久,有“蓟县第一镇”之称。该镇有山有水有平原,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经济上,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日臻完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中。
天津市蓟县以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赢得了天津后花园之美誉。渔阳镇(原城关镇,2008年更名为渔阳镇)又是蓟县第一镇,有山、有水、有平原。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所辖70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5.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渔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蓟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到2004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5亿元,工农业总产镇14.18亿元。位居蓟县十强乡镇前列。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2万人 | 77平方公里 | 120225100 | 301900 | 022 | 查看 渔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西井峪村 | - | - |
---- |
查看 西井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文昌街道 |
文昌街道位于天津蓟县。下辖: 120225001001 121 五十八间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2 121 花园里二段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3 121 府君里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4 121 东风里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5 121 三府街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6 121 双柏里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7 121 胜利路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8 121 博雅花园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09 121 鸿雁里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0 121 白塔寺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1 121 安裕中区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2 121 阳光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3 121 龙港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4 121 引滦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5 121 安裕西区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6 121 花园新村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7 121 鑫海苑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8 121 乐园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19 121 中昌东区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0 121 翠湖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1 121 佳城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2 121 远景城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3 121 山水颐城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4 121 天元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5 121 幸福时代花园社区居委会 120225001026 121 山倾城社区居委会 |
渔阳镇 |
渔阳镇,是天津市蓟县下辖的一个乡镇,2008年前称作城关镇,历史悠久,有“蓟县第一镇”之称。该镇有山有水有平原,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经济上,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产业结构日臻完善,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也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中。 天津市蓟县以其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赢得了天津后花园之美誉。渔阳镇(原城关镇,2008年更名为渔阳镇)又是蓟县第一镇,有山、有水、有平原。全镇总面积77平方公里,所辖70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5.2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渔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蓟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到2004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5亿元,工农业总产镇14.18亿元。位居蓟县十强乡镇前列。 |
洇溜镇 |
洇溜镇位于蓟县城南6公里,在县城规划范围内。全镇共有33个行政村,总占地面积29平方公里,5796户,总人口23715人。 2006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全镇实有耕地面积22758亩。镇政府坐落在京哈公路和津围公路交口处,镇区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县政府审批。规划情况是沿京哈公路和津围公两侧退线后均为三层以上商贸楼,延伸有居住区、工业区、公益事业区(医院、学校、幼儿园、物业站、水厂等),沿州河主景观带有休闲娱乐区、相邻为独具特色的高档别墅区。镇中心区有购物中心,有服装鞋帽一条街,有食品一条街,有生活日用品一条街等,为居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便利条件。 蓟县洇溜镇地处蓟县县城南大门,其优越的环境和位置,历来为人居的首善之地而倍受推崇。 位置优越:位于京津之要冲,系有天津后花园之称,南距天津110公里,西距北京85公里。 交通便利:京秦铁路、大秦铁路、津蓟高速公路、京哈公路、津围公路纵横交错,穿越全境。陆路:货运铁路南站坐落在境内,北距客运铁路站4公里,水路:南距天津新港140公里。 资源丰富:其一人文资源:隶属革命老区、盘山抗日根据地之内,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其二旅游资源:西有盘山北有长城,东有清东陵,均属国家级景区,距本镇远者也仅有数十华里;其三基础资源:除境内一座220万伏变电站外,东临盘山国华电厂,漳河、周河、么河三条河流纵贯全境,水、电、路基础设施齐全完备;其四产品资源:2000年即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蔬菜产业传统久、实力强,全镇无公害蔬菜7500亩;畜牧业发展迅速,奶牛场两家,年产鲜奶 1万吨。 |
官庄镇 |
我镇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早在盛唐时期,就在九华峰下修建了千像寺,历代皇家均进行了修建、扩建,到清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并修建了皇家园林—静寄山庄。历史上曾建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以东五 台山著称佛界。官庄镇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0的领导下,这里创建了盘山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县内最早的村级抗日民主政权—联合村政权,诞生了著名的八路军冀军东分区十三团和盘山民兵班,打响了冀东-的第一枪,涌现了杨妈妈、崔妈妈等众多的拥军支前模范。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56年在盘山南麓修建烈士陵园,成为一个后人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我镇自然条件优越,资源物产丰富。土地资源不仅类型多而且大,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有金、钨、铀、锰等三十多种,主要分布在山区。建筑材料和药用矿物麦饭石储量可观,镇内蕴藏着大量的雪花白大理石,春草绿大理石,奶油大理石、肉红色花岗岩和玄武岩。镇内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植物种类近千余种,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银杏、杜仲等名贵稀有植物几十种。野生动物中名贵稀有动物有环颈锥、飞鼠、中国林蛙等。官庄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镇内盛产优质低钠低化度偏硅酸型矿泉水,其中盘山矿泉水可与崂山矿泉水相媲美。 我镇农业以林果为主,几年来,我镇先后实施了山区开发工程、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封山育林等工程,使我镇林业得到了有序开发和持续发展,全镇 山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2%以上。官庄镇是天津市有名的水果之乡,盛产柿子、板栗、核桃、红果、大枣等。盘山柿树唐代已有栽植,盘山柿子以甘甜硕大闻名于世,1995年,被国家誉为“中国盘山盖柿之乡”,燕山板栗被商界誉为“东方明珠”。我镇建立了3000亩大枣基地,高达100多个品种,并向全国招生开办大枣培训班,将野生酸枣嫁接发展成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1999年,镇农工商总工司和智利生产者协会在营房村建立了占地340亩的中智示范农场,该农场引进了智利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桃、油桃、樱桃、杏、李子、葡萄6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的果树种苗及相应技术,该农场已成为高效节水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市场定单农业的综合典范。牧业以饲养生猪、蛋鸡、肉牛、肉羊、散养鸡为主。. |
马伸桥镇 |
天津市蓟县辖镇。蓟县苹果主要产地。1953年建马伸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邦喜公路横贯东西。辖北辛庄、伯王庄、育英洼、大峪、北仇庄子、赵各庄、于各庄、肖辛庄、西葛岑、穆马庄、陈家河、张庄、高桥、花园、兴隆村、北关、马伸桥大街、良尚村、上古庄、幸福村、牛各庄一村、富裕庄、峰庄、崔各寨、北徐官屯、牛各庄二村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织布、服装加工、食品饮料、印刷、机电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饲养业以生猪、蛋鸡为主,盛产鱼虾。马伸桥大街有娘娘庙和三义庙遗址。. |
下营镇 |
千年古镇、历史名人。下营镇历史悠久,建镇约有1500年的历史,原名"黄崖营"。正南有齐头山为影壁,西南有歧山澜水洞古迹,北有龙王庙、真武庙、关地庙遗址。相传下营镇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防匈奴,朝廷在此筑石城,分东、西、南三门,驻兵把守。明朝万历年四十八年重修营垒,由齐山取巨石围城。东门城头悬一巨匾,石刻:"黄崖营"。因镇北25公里处有"将军关"口(即上营,现隶属兴隆县),为边防前哨,镇西北1.5公里处有"中营",为前哨接应,黄崖营为边防老营,因地势低于上营和中营,故名"下营"。下营是历代兵家必争要地,是蓟县北部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是蓟县八大集镇之一,旧历每逢四、九为例集。 蓟县的长城均位于该镇境内。东与遵化县马兰峪相接,西与北京市平谷县将军关相连,外墙与河北省兴隆县搭边。全长41公里,为燕长城之中部。战国末期,秦、赵、燕三国都与匈奴临近,为防御匈奴,分别修筑了长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括率3万军士和征调大量民夫,修了十多年,才把原来的3条长城联为一体,重新加固并增兵戍守。 即西起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秦代长城。以后历经西汉、北魏、北齐北周和隋、唐各朝对长城的改线、增筑、重修,特别是明洪武至嘉靖年间,对长城进行了十八次休整改建,部分改建为砖墙,大部分仍为石砌,高3至5米,好似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间上下翻腾,左右盘绕,气势磅礴,形成了现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约5500公里坚固雄伟的长城。 著名的黄崖关,位于泃河西岸,号称"蓟北雄关"。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爱国将领戚继光在蓟戍守长城16年,对边关防务多有建树。创建的52座敌楼,14座墩台,威武壮观。1933年长城战役中,城墙、敌楼、墩台大部被破坏。现在虽是残墙断垣,但仍可呈现其当年巍然矗立、蜿蜒万里的雄伟面貌。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汗水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伟大创举,是闻名世界的宏伟建筑之一。 蓟县中上元古界自北向南层层迭复,真实地记录了地球演化中距今约19亿年至8亿年这段时期的地质历史,好象一部巨厚的"石头记",保存着反映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古构造、古地磁等大量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 蓟县剖面的中上元古界地层总厚度为9200米,由老到新可划分三个系一级地层单位,即: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 |
邦均镇 |
天津市蓟县邦均镇,位于蓟县西部盘山南麓(北纬39°59′,东经117°15′),西距北京76公里,南距天津90公里,东距唐山104公里,东北距县城13公里。京哈、宝平公路纵横穿越,邦喜公路以此为起点,与津蓟高速公路相邻,京秦铁路、大秦铁路横贯镇北,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邦均镇历史由来 邦均镇历史悠久。“邦均”地名之由来,说法很多。其一,邦均原名“邦君”,意即邦国之君。据历史文献记载,周文王临死时,嘱托其弟召公奭辅佐武王。武王灭商后,就封他的叔父召公奭于燕,以报答他的辅佐之恩。于是,召公在这里建立都城,取名“邦君”城,后来演衍成了“邦均”。其二,邦均原名“商君”,相传,秦国改革家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商君店。也意指商贾云集之地。唐太宗东征高丽,途经此地。问大将军薛仁贵这里叫什么名字。薛仁贵回报说叫商君店。李世民一听“伤军”二字,眉头一皱。这出征未捷先伤军未免有点不吉利。不行,得改名。改叫什么呢?李世民说,改成帮军吧,帮助我大军东征成功。故改名“帮军店”。东兵马、中兵马、西兵马、东草场、西草场等村皆因唐太宗驻军而得名。后民间演化“帮军”为“邦均”。 邦均镇[1]其三,邦均原名“困龙镇”,传说北山一条黄龙经常来镇上作乱害人。后来,人们用火把龙困死在镇上,故此得名。唐太宗东征兵败,逃至此,听说这个镇叫“困龙镇”,很是烦恼,便召集大臣商议更改地名,遂改为邦君(均)。三种说法,孰是孰非,由于历史久远,无法明辨。清道光十一年(1831),称邦均镇。 - 邦均镇休闲公 邦均镇历史悠久,所辖区域内有汉墓群,商周遗址,关帝庙,清真寺等古迹。相传战国后期商鞅曾宿店于此,称商均店。唐朝李世民东征高丽途径此地,更名帮君店,后演变邦均店。清道光十一年(1831),称邦均镇。自古以来,邦均镇村落集中,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 ;逐渐成为商家云集之地,有“京东第一镇”之美称。直到今天,邦均镇已发展成为蓟县西部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并辐射三河、平谷、大厂、宝坻、遵化、玉田等县。 - 自然资源 邦均镇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良好,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镇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平原。主要矿产有矿泉水、紫砂页岩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等;种植业(苗木花卉)和养殖业(蛋鸡、生猪)逐渐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01年,邦均镇与李庄子乡合并,现辖43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34.73平方公里。截止2002年底,全镇总人口为32491人,镇域人口密度为935.53人/平方公里。全镇耕地总面积27237.1亩,人均0.908亩。 |
别山镇 |
别山镇,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因北靠别山而得名。清池遗址表明,这里是人类活动较早区域之一。1956年4月,文史专家在该镇发现了大量的东汉时期的古墓群。其中,在该镇二里店村就发现了30多座,地面上有封土堆,民间俗称“台子”。百姓传说:二里店有七十二台子,实际上就是72座汉墓。 “七十二台子”为东汉豪强家族墓地。 别山镇位于蓟县县城东南部,与河北省玉田县接壤,镇域面积51平方公里。36个行政村,7791户,27116人。全境南部平原,北部山区,西邻盘山电厂,北面翠屏湖,京哈公路、京秦和大秦铁路交织穿越镇境,且东临唐山、西襟北京、南联天津、北接承德,扼京东之咽喉,据四市之腹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工业方面以轻纺、毛织、水泥、砂石料、水泥构件、金属制品(构件产品的液压机、模具等)、工艺蜡、电镀等十几大类为特色的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别山镇共有耕地面积30918亩,其中果园面积7131亩。1998年在农村结构调整方面,镇党委、政府早就确定了总体发展思路,即:“南粮,北果,中蔬菜,中间发展十里民营经济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