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石家庄 >> 藁城区 >>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谷歌卫星地图)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130182500201 123 良村村委会
  130182500202 112 北席村委会
  130182500203 112 北邑村委会
  130182500204 123 内族村委会
  130182500205 123 西马村北街村委会
  130182500206 123 西马村南街村委会
  130182500207 123 塔元庄村委会
  130182500208 123 南席村委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30182500 052160 -- 查看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谷歌卫星地图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廉州镇

  廉州镇,辖北街、东街、南街、城里庄、梨元庄、北马、南马、系井、城子、西刘、东刘、石井、五里庄、尚书庄、南墩、彭家庄、陈一、陈二、陈三、清流、中照、表灵、北营、五界村、常家庄、孟村、西垒下、东垒下、塔头、辛丰、郭庄、毛庄、焦庄、南尚庄、北尚庄等35个行政村。    【概况】 廉州镇是藁城市第一大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6.8万人,耕地面积6.7万亩。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西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北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7公里。石德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腹而过,镇区内有火车站、汽车站、三星级宾馆,邮电通讯设施先进,电力充足,服务设施齐全。该镇农村稳定,经济发达,是藁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兴安镇

  兴安镇,辖兴安、贾村、正公、武家庄、陈村、苍德、织锦、角中、董家庄、赵家庄、张村北街、张村中街、张村南街、冯白露、东里村、留章、冯村、西里村、冯马村等19个行政村。    【概况】 兴安镇位于藁城市东部,西与藁城新区相连,西南与廉州镇为邻,南与梅花镇接壤,东南与常安镇毗邻,东与晋州市搭界,北隔滹沱河与无极县相望。石德铁路、307国道、石津干渠、石黄高速公路于镇域腹部横贯东西,贾村火车站、石黄高速出入口、滹沱河大桥、大型加油站等基础服务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利。集市贸易发达,藁城新区、石黄高速、贾村火车站3个工业园区已规划建设,是藁城市建工厂、办企业,发展经济的优越地理区域之一,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豆类、优质水果等,是藁城市粮经作物主产区之一。2001年,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3.5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总耕地面积5.42万亩。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78亿元,粮食总产3.6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6元。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0亿元,粮食总产3.4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66元。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87亿元,粮食总产3.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83亿元,粮食总产3.4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61元。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68亿元,粮食总产3.0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68元。    【土地开发】 兴安镇地处滹沱河南岸,滩涂可开发土地资源丰富,1999—2001年,镇政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造地、兴水、富民为宗旨,掀起开滩造地热潮,3年间累计造地2120亩。分别为:1999年冬,留章村带领村民开发荒滩造出可耕种土地900亩,动土12万立方米,打机井20眼;2000年冬--2001年春,西里村开发沙滩造地1100亩,动土15万立方米,打机井25眼;2001年冬,正公村开发沙滩120亩,打机井2眼。.  

贾市庄镇

  贾市庄镇,辖贾市庄、贾庄、马邱、张名甫、南古庄、刘海庄、卞家寨、贯庄、耿家庄、落生等10个行政村。    【概况】 贾市庄镇位于藁城市东南22公里处,西邻梅花镇,北与常安镇接壤,东与晋州市相邻,南与赵县搭界,镇政府所在地贾市庄村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古镇,地处三县(市)交界,集市贸易发达,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全镇辖10个行政村,总人口4.74万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耕地6.19万亩。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90亿元,粮食总产3.3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54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64亿元,粮食总产3.2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74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6.45亿元,粮食总产3.3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80亿元,粮食总产3.1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3.43亿元,粮食总产2.7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58元。    【农业综合开发】 1997—2001年,镇政府发挥当地优势,大搞农业产业化经营,除种植传统农作物外,创建了3个基地2个示范园。    南果基地。以马邱、张名甫等南5个村为林果基地,占地2.7万亩,主要果品有雪梨、鸭梨、黄冠梨、红富士等。1998年成立了林果协会,注册了“天马”牌红富士商标;1999年对梨树进行高接换头,嫁接改造,引进新品种“台湾新星”,现出口日本。    北菜基地。主要以贯庄为中心,建成了9000亩黄瓜基地,年产量7200吨。    1997年在落生村建立了千亩优质麦(藁8901)繁种基地。如今已在全市推广。    示范园。2001年春,在刘海庄建立百亩优质“红提葡萄”示范园和百亩“速生杨”苗木示范园。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为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5年间,全镇共打新机井345眼,由原来的每90亩一眼机井,变为现在的每60亩一眼机井,满足了农民浇地用水需要。.  

南营镇

  南营镇,辖南营、顺中、宜安、土山、马房、大马庄、马庄、王宫、杨家寨、朱家寨、何家庄、水范寨等12个行政村。    【概况】 南营镇位于藁城市南9公里处,北接廉州镇,东南与梅花镇相连,西南与栾城县接壤,西与丘头镇为邻。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足,集贸市场繁荣。2001年,全镇辖12个行政村,总面积52.5平方公里,人口4.29万人,耕地面积6.30万亩,是全市小麦、玉米、蔬菜主要产区之一。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3亿元,粮食总产3.8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55元。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42亿元,粮食总产3.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75元。199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12亿元,粮食总产3.8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86元。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5亿元,粮食总产3.7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41亿元,粮食总产3.35万吨,蔬菜总产31.19万吨,财政收入50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6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997年全镇总投入1410万元,新打机井88眼,新增农机总动力4500千瓦,新增大中拖21台,联合收割机9台,植树55万株,育苗72亩,铺设节水防渗管道16000米,宜安新修筑一条柏油路。1998年全镇总投入1138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8000千瓦,新增大中拖7台,联合收6台,切碎机7台,植树3.4万株,育苗26亩。1999年总投入1800万元,新增变压器6台,联合收5台,刨碎机34台,大拖7台,切碎机19台,旋耕机17台,铡草机5台,农用三轮车18辆,新建沼气池30个,青贮池7个,养鸡场24个。2000年总投入1523万元,新增联合收12台,大拖8台,切碎机14台,粉碎机8台,新打机井23眼,植树2万株,修建道路13560米,完成低压线路改造。2001年总投入1000万元,新增变压器12台,联合收6台,刨碎机20台,切碎机16台,旋耕机8台,大拖6台,铡草机3台,新建沼气池12个,青贮池4个,南营和顺中村铺设节水防渗管道60000米,修筑田间道18000米。.  

梅花镇

  梅花镇,辖梅花、赵金、南高庄、尚庄、崔家庄、东庄、西庄、南刘村、木连城、朱家庄、屯头、高玉、许家庄、阳台、倪家庄、刘家庄、西白露、东白露、时家庄等19个行政村。    【概况】 梅花镇位于藁城南部,南与赵县接壤,西南与栾城县搭界,东连常安镇和贾市庄镇,北接廉州镇和兴安镇,西与南营镇为邻。境内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藁(城)赵(县)公路从镇区通过,交通方便,集市贸易繁荣,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藁城市最大的粮食主产区。2001年全镇辖19个行政村,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耕地9.18万亩,总人口5.76万人。    1997年工农业总产值11.39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2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98亿元,粮食总产6.4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62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8.77亿元,粮食总产6.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48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8.52亿元,粮食总产6.1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23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0.13亿元,粮食总产5.77万吨,平均亩产510公斤,财政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2元。    【宫灯行业声名远播】 宫灯制做是镇内屯头村特色经济。村内1327户,90%的户制做、销售宫灯并辐射到镇内12个村。1999年1月,中央电视台三个专题部不约而同到屯头村采访宫灯制做、销售盛况,并分别在新闻联播头条、万家灯火栏目及金土地栏目播出。1999年春节前(农历腊月22日)河北省省长-前往该村视察工作。1999年和2000年春节期间,宫灯在省会石家庄布展,省、市及藁城市主要领导前往观看,为省会增添了节日气氛,为藁城市争得了荣誉。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1999年底,镇政府兴建的镇第二中学在许家庄村东落成,投资200万元,占地20000平方米,容纳学生1100名。2000年投资60万元,扩建镇第一中学。2001年元月,镇政府投资30万元建成时家庄、东白露联合教学楼,命名为“新世纪小学”,结束了两个村无校舍的历史。.  

岗上镇

  岗上镇,辖岗上、小丰、故献、庄合、双庙、台西、内族、故城、西辛庄、杜村、东邑、大同、西马村南街、西马村北街、塔元庄、南席等16个行政村。    【概况】 岗上镇位于藁城市西部,西距省会石家庄20公里,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机场路分别贯穿镇境中部、北部、东北部。西部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邻、与正定县搭界,东部、南部分别与廉州镇、丘头镇接壤,北部隔滹沱河与九门乡、南董镇相望。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是全市经济、文化重镇。2001年全镇辖行政村16个,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5.71万亩,总人口4.70万人。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05亿元,粮食总产4.1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19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4.50亿元,粮食总产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42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0.87亿元,粮食总产3.8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06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10.22亿元,粮食总产3.5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91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1.72亿元,粮食总产3.23万吨,平均亩产530公斤,财政收入1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 岗上镇依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主体目标,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镇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997年,岗上镇协助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国家科委攻关项目--10多万亩小麦,亩产千斤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经全国小麦评审团实收实打,在全市率先成为小麦亩产过千斤的3个乡镇之一。1998年,在藁城市白色走廊建设中,西辛庄村建造日光温室1200多个,对全市种植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1999年9月,0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在河北省调研时,曾到岗上镇双庙村万亩中棚甜椒基地、西辛庄村千亩温室西红柿基地视察。2000年,岗上镇万亩甜椒基地及西红柿基地,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资质认证,注册“碧青”牌商标。同时,双庙村、西辛庄村、杜村、庄合村被藁城市政府授予“蔬菜生产专业村”荣誉称号。.  

丘头镇

  丘头镇,辖丘头、南乐乡、北乐乡、东宽亭、西宽亭、桥板、童家庄、丽阳、靳庄、徐村、曹家庄、周家庄、堤上等13个行政村。    【概况】 丘头镇位于藁城市西南15公里处,西、南两面分别与石家庄市、栾城县交界,北邻岗上镇,东连南营镇,交通便利,经济发达。2001年辖13个行政村,总面积54.27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耕地6.5万亩。    丘头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省会石家庄市仅10公里,西连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近邻石德铁路、石黄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有专线铁路并有专线公交直达石市。镇辖各村均有高标准公路相通,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丘头镇辖区有国家特大型企业--年产值100亿元的石家庄炼油厂和投资50亿元的石家庄市化纤总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丘头镇周边各村相继形成了以化工行业为主体,兼有建材、纸箱加工、建筑等八大行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建成了一批规模、效益可观的企业,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丘头镇交通便利、水电充足,通讯便捷,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区内设有500kv、220kv、35kv变电站各一座;开通2万门程控电话。辖区内还建有银行、电视台、游泳馆、体育馆、影剧院、大型超市、医院、学校、商业街等,建有三大生活区,共200栋住宅楼,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1997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06亿元,财政收入1340万元,粮食总产5.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83元;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61亿元,财政收入1410万元,粮食总产5.0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03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8.00亿元,财政收入1500万元,粮食总产5.2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07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7.68亿元,财政收入1590万元,粮食总产4.9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90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9.54亿元,财政收入1720万元,粮食总产4.8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904元。

张家庄镇

  张家庄镇位于藁城市西北部,东南距藁城市治20公里。东与南孟镇为邻,南与九门回族乡接壤,西与正定县搭界,北与增村镇相连,横跨正深路,纵贯机场路,南距石黄高速公路7公里、307国道石德铁路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集市贸易发达,蛋禽养殖为全镇支柱产业,蛋鸡存栏常年维持在400万只左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禽蛋集散地。2001年,全镇土地总面积47.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47万亩,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5.31万人。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22亿元,粮食总产4.5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69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72亿元,粮食总产4.3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6.35亿元,粮食总产4.3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52亿元,粮食总产4.1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86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6.73亿元,粮食总产4.13万吨,平均亩产810公斤,财政收入8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97元。    【禽蛋市场建设】 1997年,张家庄镇依托全镇养殖优势,征地140亩,规划投资2000万元,对原有禽蛋市场进行扩建,即筹建藁城市禽蛋开发有限公司,该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占地58亩,二期工程占地82亩,共可容纳商户200家,2001年6月,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个体私营规模企业相继建成】 1997年春,以生产桶装、瓶装纯净水为主要产品的英良矿泉水厂建成。同年5月,以加工杏仁为主的东蒲城万事达食品厂一期工程建成。1999年3月,以生产各类绝缘胶布为主的龙太塑胶有限公司建成。同年,以生产杏仁露、酸枣露等为主要产品的河北绿宝露食品有限公司(原万事达食品厂)二期工程建成。2001年春,投资300多万元,主要经营镀锌业务承揽周边县市电料金具的石市金龙电器材料有限公司建成。同年3月,投资650万元,以生产再生中密度纤维板为主要产品的石家庄金晟木业有限公司建成。5月,投资500多万元,以生产各种饲料为主要产品的石市富丰饲料公司建成。7月,投资1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河北盛隆金属板材加工(石家庄)有限责任公司初具规模。.  

南董镇

  南董镇,辖南董、北大章、南大章、河西营、阜阳、信家营、北高庄、西四公、东四公、马圈、北四公、贾古庄、韩辛庄、北洼、西洼、南洼等16个行政村。    【概况】 南董镇位于藁城市中部偏北,紧靠滹沱河北岸,西部、北部与藁城市九门乡、南孟镇接壤,东临无极县郝庄乡。藁新公路自境内交叉通过,是滹沱河南北交通要道。镇政府所在地南董,历史上久负盛名,位于藁城市西北15公里处。元朝开国名将中书左丞董文炳世代祖居于此,南董因此而出名。域内有董梁王古墓群遗迹,昔日有石碑、石坊百余座,翠柏上千棵,今已无存。南董在明代时即为自然镇。2001年,全镇辖16个行政村,人口4.29万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3.43万亩。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21亿元,粮食总产3.2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216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85亿元,粮食总产3.0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328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78亿元,粮食总产3.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11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23亿元,粮食总产2.9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93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6.06亿元,粮食总产2.9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807元,镇财政收入750万元。    【建成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南董镇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亩。因此,镇政府立足当地优势,扬长避短,大搞农业产业化经营,除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外,还创建和发展了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花卉苗木基地:以南洼、北高庄为中心的南董花卉苗木基地,占地万亩,品种上百,主要品种有龙爪槐、金丝柳、红柳、银柳等,产品远销京、津、内蒙等省市,年产值2000多万元。2000年,原省委副-赵金铎欣然挥毫写下了“河北藁城南董花卉苗木基地”。    林果油料基地:位于滹沱河北岸,以滩地为主,面积18000多亩,品种以河北雪鸭梨、花生为主。2000年以后,在镇政府组织下,积极引进日本及国内其它新品种,通过改接换头、嫁接改造等方法,黄金梨、黄冠梨等逐渐成为主产品。    大棚食用菌基地:以北洼、西洼为中心,占地千亩,一年四季可提供鲜菇600吨,年产值72万元。    蛋禽养殖基地:以南洼为中心,形成了蛋、禽养殖基地。截止2001年底,鸡鸭存栏180万只,年产鲜蛋9000吨,年产值3600多万元。.  

南孟镇

  【概况】 南孟镇位于藁城市北部,南距市治17公里,东与无极县搭界,南与南董镇为邻,西与张家庄镇、九门乡接壤,北与增村镇、西关镇相连。正深公路横贯全境,机场路于镇境西部穿境而过,境内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集市繁荣,种、养业发达。2001年,全镇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总人口4.46万人,耕地4.72万亩。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7.00亿元,粮食总产3.7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29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3.18亿元,粮食总产3.7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9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56亿元,粮食总产3.7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05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4.94亿元,粮食总产3.4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35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6.24亿元,粮食总产量3.3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95元。    【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大、档次高】 南孟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乡镇企业发展思路,以“一个突破,两个重点”为指导思想,即突破常规发展思路,以资金为重点,加大招商力度,以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为重点,形成全民发展经济的热潮,使南孟镇经济快速发展。    1997年,藁城市第一家大型全自动饲料加工厂——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蓝天饲料厂建成投产。该厂占地10余亩,固定资产投资132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微机全自动配料,技术由农科院饲料研究所提供,生产多种添加剂饲料,产品远销山东、山西等地,成为南孟镇龙头企业,带动了全镇饲料加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天宇、黎明、兴隆等饲料厂相继建成,饲料加工业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8年,石市外贸藁城加工厂建成,该厂固定资产投资185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以望天椒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年产干椒1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利税100万元,产品全部出口日本,成为该镇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并带动全镇种植望天椒2000余亩,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2001年,该厂又扩建腌渍菜项目,占地7亩,投资50万元,生产的腌渍菜全部出口日本,为龙头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带动力。.  

增村镇

  【概况】 增村镇位于藁城市西北端,距藁城市治30公里。东与西关镇为邻,南与张家庄镇接壤,西与正定县搭界,北与新乐市相望。海河支流木刀沟由镇北部通过,滩涂资源丰富,机场路由镇中部南北贯穿全镇,经杨马村向西直达河北民航机场,交通方便,集市贸易发达。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是全市粮食主产区之一。2001年,全镇辖行政村20个,总面积56.1平方公里,耕地5.93万亩,人口5.73万人,是藁城市人口大镇。    1997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92亿元,粮食总产4.5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64亿元,粮食总产4.6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49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8.79亿元,粮食总产4.4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11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3.41亿元,粮食总产4.3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41元。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4亿元,粮食总产4.0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46元。    【机场路增村镇段修建完成】 1997年开始修建机场路,由于西姚村、李姚村两村道路纠纷等原因,致使姚村段迟迟不能动工,严重困扰着增村镇经济的发展,群众纷纷要求尽快解决公路开通问题。增村镇党委、政府通过走访入户做姚村部分村民的思想工作,讲政策、明道理、辩以利害关系,机场路姚村段2001年再次动工,同年11月正式通车。    【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1997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蛋鸡生猪饲养,蛋鸡存栏达到130万只,稳定农业总体效益。1998年,大力发展温室大棚,重点发展蘑菇栽培,组织技术培训7期,开创了保护地栽培高效益的先例。继续保持蛋鸡和生猪饲养规模,形成养猪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同时大力扶持吴村铺特养厂发展,狐貂等存栏达万余只,畜牧总产值达到9700万元。1999年,4次组织村民到邯郸等地参观达200余人次。完成梨树高头嫁接70余亩,引进京秀葡萄品种35亩,开发以中姚村为主要基地的庭院温室栽培达80余户近20余亩,创效益100万元。建设西姚村禽蛋交易市场和增村生猪交易市场。建成40亩北桥寨奶牛养殖小区,奶牛数量达到1200头,积极和三鹿集团联姻,建成机械化挤奶厅。.  

常安镇

  常安镇,辖锁家寨、永安、里庄、东辛庄、南楼、北楼、朋学、耿村、王家庄、豆家庄、南朋、南黄家庄、后营、大常安、小常安、柳树寨、南周卦、北周卦等18个行政村。    【概况】 常安镇位于藁城市东南部,东与晋州市搭界,西与梅花镇为邻,南与贾市庄镇接壤,北与兴安镇相连。307国道从镇域北部穿境而过,油面公路村村相连,交通便利。程控电话得到普及,通讯便捷,电力充足。2001年,全镇辖18个行政村,人口5.12万人,境域面积6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2万亩,林果面积1.62万亩,有冷风库306栋,冷储面积7.25万平方米,是传统的林果生产、冷贮专业镇。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9亿元,粮食总产4.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15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99亿元,粮食总产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23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4.51亿元,粮食总产3.9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51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4.48亿元,粮食总产3.6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5.06亿元,粮食总产3.3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    【林果生产】 林果生产是该镇特色经济,支柱产业。1997—2001年,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这一目标,全镇积极进行果树品种更新换代,大力引进新品种,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对果树进行嫁接改造,推广套袋等新技术,使林果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7年,引进黄冠、早魁、金花四号、新世纪、七月酥、八月酥、红香水等7个果树新品种,对果树进行高接换头试验,改造传统低效品种。1998年,在北周卦村建成50亩黄冠梨高接换头示范基地。年内完成7个新品种嫁接改造1000亩,推广套袋新技术,套袋3000亩。1999年,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使用无公害农药,继续推广套袋技术,建成优质果品基地5000亩。2000年,黄冠梨净树价格达到4.4元/公斤的高效益,全镇掀起高接换头0,全年完成高接换头3700亩。在黄家庄村建成100亩满天红梨接穗基地。建成优质果品基地5000亩。2001年,引进沙红桃系列新品种、龙萨李新品种、冬枣等。在北周卦村建立新品种引进示范基地200亩。建成优质果品基地8000亩。.  

西关镇

  【概况】 西关镇位于藁城市东北部,东与无极县搭界,北与新乐市接壤,西与增村镇为邻,南与南孟镇相连。“藁果”公路由南而北纵贯全境,交通便利,集市贸易发达,镇驻地前西关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 5.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8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48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4.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2001年全镇辖14个行政村,总面积49.8平方公里,耕地4.58万亩。人口4.18万人。工农业总产值5.9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13元。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1997—2001年,西关镇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前提下,狠抓了农业结构调整。(1)养殖业。在梁家庄村北占地150亩建成集约化养猪示范基地,其中100头以上养猪场100个,1000头以上大型养猪场3个,带动了西门、北孟、前西关、李家疃等村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全镇养猪10头以上的户达5000户,养猪业产值占全镇畜牧业产值的2/3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牛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1年丰上村与石家庄三鹿集团合资建成占地60 亩的现代化养牛场,拥有大型挤奶、贮奶车间和青贮池、化验室,形成养牛小区。全镇奶牛存栏已达到1000头。(2)种植业。全镇共发展高效农田面积2.8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650亩,大、中拱棚250亩。金庄村加强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引进山东独根红韭菜40亩,还发展了菜花、土豆、西瓜等新品种,并带动李家疃村发展蔬菜种植60多户、后西关20多户,实现效益2000多元/亩。梁家庄村利用旧冷风库生产双孢菇,一年种3茬,总播种面积达3000平方米,年创利10万元。寨里村利用坑式冷风库播种2000平方米双孢菇,一茬就赚回全部投资。李家疃、后西关、固德、前西关等村发展速生杨苗木生产100多亩,其中固德村60亩长势良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九门乡

  【概况】 九门回族乡是藁城市唯一的民族乡,位于藁城市西北部,滹沱河北岸,距藁城市治15公里。东与南董镇毗邻,西与正定县搭界,北与张家庄镇接壤。九门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北邻省道正饶(正定—饶阳)公路,南距307国道(石沧公路)、石黃高速公路入口处8公里,机场路从该乡穿腹而过,为该乡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1年,全乡辖13个行政村,总面积4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总人口4万余人。该乡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经济优势,围绕畜牧养殖(养鸡、养牛)、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全乡农业产业化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1997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0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6亿元,畜牧业产值1.10亿元。粮食总产3.0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65元。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2.95亿元,粮食总产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5.86亿元,粮食总产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5.52亿元,粮食总产2.9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662元。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6.3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3亿元,畜牧业产值1.30亿元,粮食总产2.58万吨,全年上缴税金533万元,实现财政收入8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8元。    【重建九门清真南寺】 1998年,在九门村南,机场路西侧重新修建了“文革”中被毁的九门清真南寺。该寺建筑考究,辉煌华丽,共计投资80万元。大殿一卷一脊,后有一圈门,大殿后是六角窑殿,全是琉璃瓦盖顶。另有南北讲堂、东西厅及明清风格的“万岁楼”等建筑。    【九门高科技奶牛养殖示范区建成】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改善九门传统奶牛养殖方式,达到奶牛养殖“四化”标准,2000年在全乡筹建了第一个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园区规划占地36亩,入户32家,建有高标准挤奶厅、兽医站等配套设施。该项目受到国家农业部肯定,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万宝瑞、石家庄市委-陈来立等给予高度评价。    【民族乡现场办公会召开】 2000年度,原石家庄市委副-李东瑞协同市直有关部门在该乡召开民族乡现场办公会,并就民族乡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决定由市交通局对口帮扶九门修通“回民路”。.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130182500201 123 良村村委会   130182500202 112 北席村委会   130182500203 112 北邑村委会   130182500204 123 内族村委会   130182500205 123 西马村北街村委会   130182500206 123 西马村南街村委会   130182500207 123 塔元庄村委会   130182500208 123 南席村委会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特产大全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