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邵园乡,设立双河街道。双河街道办事处下辖关桥、前李楼、吴楼、冯堂、小李、高赵、李伯侯、大方、小方、周园、马园、司楼、曹关庙、林张、后李楼、小李楼16个建制村,驻地为广州路8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1万人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411424004 | 476000 | 0370 | 查看 双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小方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小方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后李楼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后李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李伯侯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李伯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司楼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司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高赵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高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园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马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冯堂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冯堂村谷歌卫星地图 |
林张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林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吴楼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吴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方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大方村谷歌卫星地图 |
关桥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关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周园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周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曹关庙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曹关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李楼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前李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李楼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小李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李村 | ·柘城旅游·柘城特产·柘城十大特产·柘城十景·柘城名人·商丘 | 0 |
---- |
查看 小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凤凰街道 |
长江新城街道更名为凤凰街道。浦东街道的邢高庙、姚关庙、沙土李、毛王4个建制村划归凤凰街道管辖。凤凰街道办事处下辖余井、四所楼王、王楼、大陈、北门、双庙杨、金陈、陈洛庄、岭子杨9个社区居委会和郑楼、郭村岗、谢集、邢高庙、姚关庙、沙土李、毛王7个建制村,驻地为学苑路东段368号。 |
浦东街道 |
柘城县浦东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境中部,西与县城紧密相连,东南与陈青集镇接壤,西北与牛城交界,东北与大仵毗连。乡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万亩,辖17个行政村,66个自然村,163个村民组。2013年末总总户数12300户,人口4332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1%。 |
春水街道 |
撤销城关镇,设立春水街道。将原邵园乡的徐园、邵园2个建制村划归春水街道管辖。春水街道办事处下辖西湖、长青、平等、长乐、崇高、民主、祥和、黄山、春水、团结、兴华、向阳、文昌、文庙、兴中、中原16个社区居委会和徐园、邵园2个建制村,驻地为工业大道北段289号。 |
双河街道 |
撤销邵园乡,设立双河街道。双河街道办事处下辖关桥、前李楼、吴楼、冯堂、小李、高赵、李伯侯、大方、小方、周园、马园、司楼、曹关庙、林张、后李楼、小李楼16个建制村,驻地为广州路8号。 |
陈青集镇 |
该乡位於县东南8公里,永安沟右岸。东与洪恩乡为邻、南隔惠济河与鹿邑县境相望、西与张桥、邵园、梁庄乡接壤、北与大仵乡毗连,东北与起台乡以太平沟为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715亩。辖23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共9325户,42394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陈青集。 乡名由来与沿革:相传,古进村西头土丘上有座庙,因此庙青瓦红门,即取名""青红寺""。. |
起台镇 |
起台镇位於县境东南部17公里处。东,南部与鹿邑县接壤,西隔太平沟和洪恩、陈青集乡相望,北与大仵、老王集乡为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67577亩。辖29个村民委员会,105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共9475户,34367人,回族占1.5%,其余均是汉族,镇人民政府驻起台集。 该镇境内土地肥沃,土质多淤,是县烟叶、棉花重要产区。. |
胡襄镇 |
胡襄乡位于柘城县东北边境、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南与老王集、大仵乡接壤,西与马集为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5200轩。辖29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205个村民组,共8806户,38126人。乡人民政府驻胡襄集。 该乡地势平坦,土质多为两合土,有少量淤土及沙碱地。太平沟、洮河平等斜穿境内。盛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三樱椒、烟叶等是驰名中外的胡芹产地。有西瓜、大蒜乡之称。. |
慈圣镇 |
慈圣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远襄、牛城乡交界,南与岗王乡接壤,西与伯岗乡毗连,北与小吴乡、尚寨乡为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8422亩。辖32个村委会,75个自然村,215个村民组,10795户,共46437人,其中回族5500人,分居在南村、东村、北村、大韩、白庄、楚庄、后台等七个村委会。其余皆为汉族。 该镇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李滩东干渠横贯东西、惠济河、废黄河纵穿南北,沿惠济河,废黄河西岸为两合土,其余为淤土。为县三樱椒重要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等。副业以屠宰、运输、纺织、建筑、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乡办企业有农机修配、面粉、酿酒、精制棉、棉花加工、水泥预制品、粉沫冶金厂等。 柘(城)睢(县)公路斜穿中部,各村委会有简易公路与之相通,交通颇为方便。 慈圣名称的来由及乡(镇)政府沿革:传说,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途经于此,见路旁有一饥妇怀抱幼子奄奄一息,便将所带干粮捧与母子得以活命。孔子这一慈善这举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尊孔子慈善圣人,乃建慈圣庙以纪念,后来以庙为名沿传至今。清咸丰九年(1859年)筑寨,今寨沟尚有残存。 建国后,1950年设区,为第六区;1958年设人民公社;1983年称乡;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定为镇。. |
安平镇 |
该乡位於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东北与皇集乡接壤,东南与鹿邑县境为邻,南与铁关乡毗连,西与太康县境交界,是柘(城),太(康),鹿(邑),淮(阳)四县境交界处,商(丘),周(口)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土质多淤、盛产小麦、棉花、玉米、烟叶等农作物。当地原属鹿邑,1954年9月划归柘城管辖,乡人民政府驻安平集。 面积5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174亩,辖20个村委会,83个自然村1993年底人口38001人。. |
远襄镇 |
该乡位于县北部边境,距县城15公里处。北接宁陵县境,东北与商丘县交界,东与马集乡为邻,南与牛城乡接壤,西与慈圣、尚寨乡毗连。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677亩。辖26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188个村民组,村民8245户,总人口39112人,其中回族2138人,其余皆汉族。乡人民政府驻远襄集。 境内地势平坦,多为两合土质,北部沿乡界有小面积淤土及少量沙、盐碱土。. |
岗王镇 |
该镇位於县境西部,东与牛城、邵元乡交界、南与张桥、皇集、李原乡为邻、西与伯岗、申桥乡接壤、北与慈圣乡毗连。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696亩,辖26个村委会、86个自然村,村民9760户53782人。乡人民政府驻岗王。 惠济河、蒋河斜穿境内,土地平坦、排灌便利、多为两合土。盛产桑杈、主产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芝麻等。. |
伯岗镇 |
在广阔的豫东平原腹地,碧波荡漾的惠济河西岸,有一块古老神气的沃土。传说两千年前汉帝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称雄争霸。霸王项羽在这里高筑霸王台,以观兵马演练。此时适逢暮春时节,细柳如烟,柳絮飞扬,微风吹来,蔚为壮观。留下“霸岗烟柳”的佳话,成为“柘城八景”之一。后来,项羽用兵大败,西逃乌江自刎。成为历史遗憾。后人赋诗曰:“力拔山兮气自扬,英雄空自悲天亡。至今烟柳犹余恨,风雨萧萧泣千行。”传为千古绝唱。这块古老神气的土地,便是今天的河南省柘城县伯岗乡。 伯岗乡位于柘城县西北部,西邻太康,北接睢县,是商丘、周口两市,柘睢太三县的结合部,是周围数县的商品集散地,商贸物流人流中心,省市沿边重点开发乡镇。总面积56.6平方公里,总人口五万多人。乡内沟河纵横,油路如织,资源丰富,林茂粮丰,环境优美,民风淳厚,是您理想的投资热土。 全乡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县外环路穿境而过。乡南环路贯穿九个行政村,连通太康朱口,乡北的柏油路直通睢县。现已达到村村通油路。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已形成两大通讯网络,联通国内国际,通讯十分方便。前年,乡党委、政府聘请上级主管部门和省市专家对全乡发展进行了考察规划,制定了伯岗乡发展规划蓝图和小城镇建设方案。如今“五纵四横”的伯岗集街道规划正变为现实。商贸新街已经建成。教育、卫生、服务、水电等公益事业日新月异。有线电视、电话、手机进入普通百姓家。伯岗乡正以崭新的小城镇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2000年伯岗乡被评为商丘市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并被市政府列为64个沿边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 打造服务高地,发展民营企业,是乡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了发展民营、个体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乡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服务高地”、“诚信宝地”、“政策洼地”,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投资商和民营企业家提供发展空间。坚决杜绝坑、蒙、诈骗蛮横行为,树立诚信伯岗形象。近年来,由于环境宽松政策优惠,民营企业已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伯岗土地上,伯岗飞扬皮革有限公司、鑫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伯西藤编加工厂、李显武村仿古工艺厂、樟木家具板厂、郭楼桐木加工拼板厂、尚庄铸造厂等数十家民营企业产销两旺,产品远销省内外。. |
张桥乡 |
张桥乡位於县境南部。东隔惠济河与陈青集乡相望。南与鹿邑县境接壤、西隔小洪河与皇集乡相连、西北与岗王乡毗邻、北与邵元乡以惠济河为界。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37500亩。辖19个村民委员会,59个自然村。共2960户,34379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张桥。 该乡土质多为两合土,土地较为肥沃,田间水利工程配套齐全,灌溉排涝方便。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 。. |
洪恩乡 |
洪恩乡位於县境东南部,惠济河北岸。东与起台镇以太平沟为界,南与鹿邑且接壤,西与陈青集乡毗连。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38558亩。16个村委会,68个自然村135个村民组,共7795户,31893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洪恩集。 该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多淤,是部属两合土。为县棉花产区之一。农田普遍实现农桐间作和麦棉套种。其他作物有烟叶、大豆、高粱等。盛产柿子、李子苹果、酥梨、西瓜。. |
老王集乡 |
老王集乡位於县境东部。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东南隅与鹿邑县境接壤,南与起台乡为邻,西与大仵乡毗连,西北与胡襄乡相接。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52148亩。辖20个村民委员会,74个自然村,176个村民级同,共6518户,32580人。乡人民政府驻老王集。 该乡土质多为两合土,西部有部分淤土。洮河、明净沟斜穿中、西部。果树栽培面积大,农桐间作普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盛产西瓜、花生和酥梨。. |
大仵乡 |
大仵乡位於县境东北部。东与老五集乡接壤,南与起台、陈青集乡毗连,西与梁庄、牛城乡为邻,北与胡襄、马集乡交界。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59737亩。辖23个村委会,95个自然村,185个村民组,8770户,37806人。其中回族占该乡总人口中0%,乡人民政府驻大仵集。 该乡地势平坦。东部土质多淤,西部为两合土。明净沟、太平沟、永安沟、大仵支沟纵贯全境。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等。. |
马集乡 |
马集乡位於县境东北部。东与胡襄乡交界,南与大仵、牛城乡为邻,西与远襄乡接壤,北与商丘肥境毗连。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51213亩。辖22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6800户。31000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马集。 该乡土质多为沙土,两合土,北部有少面积淤土。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花生、西瓜。. |
牛城乡 |
在广阔的豫东大地上,巍然屹立着一座有着千年文明的古镇――河南省柘城县牛城乡。 牛城乡地处柘城县中部,总面积58平方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据《柘城县志》记载:远古时代,这里“群岗交峙,地形壮观”。相传,牛城北门路口西有一土丘,名曰磨盘山。每年雪霁天睛之时,便有两头金牛在山下嬉戏角斗,声震数里。于是“捉金牛,逮金牛,先盖瓦房后盖楼”便成了牛城人民世代相传的传说和致富的希望。“牛斗雪震”也因此被列为柘城八景之一。如今,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废黄河、永安河斜贯南北,小沙河、仿宋沟纵穿东部,大小河渠网布全境。有耕地6万亩,五谷俱全,六畜兴旺。盛产三樱椒、西瓜、优质棉、酥梨。美丽花边、玉米编织、鬃毛加工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牛城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杰出人才代有人出。著名抗日将军郑廷珍为了民族免受日寇涂炭之苦,洒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的出生地就在牛城郑楼村,现建有郑廷珍将军烈士陵园。新中国第一届体委副主任张非垢,原国防工办政工组组长张炯均出生在牛城乡郭岗村。斯人已逝,风范犹存!其丰功伟绩,彪炳史册,激励后人。 牛城乡现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初具规模。全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省重点建设工程――商周高速公路斜跨全境,210省道南北贯穿,县环城路东西横穿而过。因而,牛城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牛城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柘城北大门。著名的柘城县千亩工业园区就座落在牛城,南依商周公路,北临正在建设中的商周高速公路。11万伏变电站座落其间,工业区内已全部实现“三通一平”。通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全乡所有自然村已全部通电 话,通讯盲区全部清除。. |
惠济乡 |
惠济乡位于河南商丘柘城县西北部。2005年,柘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尚寨乡、小吴乡,新设置惠济乡,辖原尚寨乡、小吴乡的行政区域,惠济乡人民政府驻原小吴乡人民政府驻地小吴村。东与远襄乡为邻。南与慈圣镇接壤,北与宁陵县境交界。西隔惠济河与伯岗乡相望,西北部与睢县毗连。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44934人。辖27个村委会,80个自然村,238个村民组,总人口为21091人,均为汉族。 沿革:2005年,撤销尚寨乡、小吴乡,新设置惠济乡,辖原尚寨乡、小吴乡的行政区域,惠济乡政府驻原小吴乡政府驻地小吴村。 附:尚寨乡位于柘城县北部。 [沿革]1958年属远襄公社,1977年建尚寨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周店、洪庙、仿宋、东吴楼、任庄、荣堂、陈洼子楼、王袁庄、豆楼、尚寨、魏堂11个行政村。 附:小吴乡位于柘城县西北部。东临废黄河、西靠济河。 [沿革]1977年由慈圣公社析设小吴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小吴集、双庙、贾堂、金桥、朱庄、李屯、丁王口、后刘屯、代口、吴楼、何庄、王菜园、下朱桥13个行政村。 -自然条件 该乡土地平坦。多为两合土质,西部沿乡界有小面积淤土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芝麻、棉花等,为县花生、红薯重要产区。养殖、编织建筑、铝制品加工业、食品加工等为主要副业。 -经济发展 尚寨的铝制品加工业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主要以铝锅为主导产品,是远近闻名的"铝锅之乡"。全乡从事铝制品加工和模具制作的有50多家,规模较大的17家,主要以生产民用精铝炊具(铝锅、铝盆、铝壶、铝笼、铝篦)为主,产品规格齐全,质量上乘,远销山东、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及河南各地。在规模较大的17家铝制品加工业中,“明胜铝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值达千万元,2001年被评为“商丘市明星企业”,九九年在"全国乡镇企业产品展销暨经贸洽谈会"上,荣获"优秀布展奖"。2001年,厂长单明胜同志被商丘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青年企业家"。其中,铝制品加工专业村,单楼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1度发展乡镇企业“四十强村”。 |
申桥乡 |
申桥乡位於县境西部。东邻岗王乡、南与李原乡接壤、西与太康县境交界、北与伯岗乡毗连。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50230亩、辖21个村委会、84个自然村,10326户,43800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地近申桥村。 该乡土地平坦、西部、中部多为淤土、并有少量盐碱地,东部为两合土。马头沟流经西部、小洪河流经中部。主产小麦、玉米、高粱、红薯、棉花、油菜、三樱椒等。. |
李原乡 |
李原乡位於县西南部。东与皇集乡为邻。南隔涡河与安平乡相望,西与太康县境接壤,北与申桥乡交界,东北与岗王乡毗连。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43201亩。辖21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81个自然村,8927户,33141人。其中回族480人。乡人民政府驻李原集。 该乡土地多为两合土,南部、东部有淤土地。涡河沿界东流,马头沟斜穿中部。. |
皇集乡 |
柘城县皇集乡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下轄14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3万亩,现有人口3.7万人。商周公路贯穿该乡,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皇集乡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未清初期数学家李廷基前鉴有载。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皇集乡广大干部群众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谱写了一曲曲多彩的乐章,使皇集乡焕发了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