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县温宿镇艾西曼布拉克社区成立于1999年,位于温宿镇北面卡坡地段,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由维、汉、回、柯尔克孜等民族组成,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体的社区。艾西曼布拉克社区现有居民1420户,4370人;特困户有49户,58人。社区内有县委、政府、武装部、审计局、招商局、种子公司、旅游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油管办、-、工商局等37个县直单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3名(国家正式干部7名,下派锻炼国家干部2名,聘用人员6名,公益性岗位12名,小组长6名)。社区有1个党支部,党员3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社区有1个团支部,团员15人。
温宿县温宿镇艾西曼布拉克社区自成立以来,面对辖区县直单位较多和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实际,确定了“以党建为基础,以服务为主线,以绿色、文明、平安社区创建为切入点,竭力打造高品位和谐示范社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要求,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一班人精诚团结、扎实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文明、平安、和谐新型社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52922100 | 843000 | -- | 查看 艾西曼布拉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艾西曼布拉克社区 |
温宿县温宿镇艾西曼布拉克社区成立于1999年,位于温宿镇北面卡坡地段,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由维、汉、回、柯尔克孜等民族组成,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体的社区。艾西曼布拉克社区现有居民1420户,4370人;特困户有49户,58人。社区内有县委、政府、武装部、审计局、招商局、种子公司、旅游局、扶贫办、农业综合开发办、油管办、-、工商局等37个县直单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3名(国家正式干部7名,下派锻炼国家干部2名,聘用人员6名,公益性岗位12名,小组长6名)。社区有1个党支部,党员3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社区有1个团支部,团员15人。 温宿县温宿镇艾西曼布拉克社区自成立以来,面对辖区县直单位较多和少数民族居民较多的实际,确定了“以党建为基础,以服务为主线,以绿色、文明、平安社区创建为切入点,竭力打造高品位和谐示范社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的要求,强化班子自身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一班人精诚团结、扎实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文明、平安、和谐新型社区。 |
仓阿勒迪社区 |
仓阿勒迪社区成立于2001年,位于温宿县城西部,东至健康路,西至托乎拉转盘,南 至新环城西路,北至西大街。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2580户8648人,其中纯居民1307户5228人,主要有维、汉、回、柯四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 社区实行党支部实体化管理,支部成员5名。现有工作人员24 人,其中国家干部11名,聘用干部8名,公益性岗位5名。有党员45名,其中离退休党员6名,居民党员29名,在职党员10名。驻区企事业单位27个。低保户610户1490人,残疾人120人,出租房屋114间,流动人口342人。 社区办公阵地建设投资120余万元,面积1100平方米,是2009年8月县委、政府为改善基层党组织阵地和服务居民的环境修建的。服务窗口设党员服务站、文体宣传站、社会服务站、劳动保障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廉租房管理站、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站、司法警务室,形成了为辖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全方位完善的“八站一室”服务体系。近年来先后荣获地区级团建工作先进集体、地区级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十佳警务室,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10年7月自治区-张春贤曾亲临社区视察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
代甫散社区 |
代甫散社区成立于1999年6月,位于温宿县温宿镇中心以北地段,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小组,有县财政局、社保局、移动公司、新华书店等10个企事业单位,清真寺4所。现有居民951户3495人,其中:低保户357户943人,党员37名。是一个由维、汉、回、柯尔克孜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区。社区实有干部22名。其中:国家干部11名、聘用干部3名、公益性岗位人员7名、4050人员1名。各类流动人口常年平均150余人。 近年来,社区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维护社区稳定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扎实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和社区干部“错时工作制”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掌控社会、凝聚人心的能力。在社区阵地建设方面,拥有623平方米的社区阵地,设立“八站一室”并加强管理,完善集行政管理、社区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在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方面,建立包巷包户制度,为22名社区干部划分包片区域,组织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和掌握所包片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人员结构、社情动态,切实做到知根知底,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做好服务;在落实社区干部“错时工作制”方面,每天实行在职干部带班,聘用干部正常工作日两班轮换制,保证一年365天每天为居民服务时间不少于14小时,做到社区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有效衔接,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社区服务新格局。 |
交通路社区 |
交通路社区成立于2010年4月,位于温宿县城东向交通路沿线城郊结合部,驻区单位29个,常驻居民791户2443人,流动人口211户631人。由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苗等6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 辖区面积3平方千米,主要辖区为温宿县城新城区,新城区已纳入阿温联盟发展规划温宿县城区重点发展区块,一些投资在5千万元以上的较大规模投资商、开发商将陆续入驻,各类企业、多种商机将会大量涌现,人口数随之会大幅增加,社会管理事务也会日益繁重。社区暂无办公场所,临时借用上海黄浦敬老院办公,目前由浙江金华援建总投资521万元六层综合办公服务楼已正施工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
柯克牙社区 |
柯克牙社区成立于1999年6月,位于温宿县城以东,属于温宿镇9个社区中唯一的一个城郊结合部社区,辖区面积大,人员居住分布广。有5个居民小组,15个企业,2所学校。常住居民555户2529人。目前有干部20人,其中国家干部10人,聘用干部5人,公益性岗位5人。享受低保162户485人。有1所清真寺。2009年8月,社区成立党总支,下设党支部9个,其中社区干部党支部1个,居民区党支部6个,企业党支部2个,党员69人。其中:在职党员34人,离退休党员党员9人,纯居民党员26人等。社区党总支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地区级“文明社区” “一个好社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社区党支部、“反0斗争再教育、揭批暴力恐怖罪行活动”先进集体、“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平安社区”“人民满意社区居委会”“模范职工之家”“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多项殊荣,并接待-、-等领导同志的视察调研,社区党总支工作真正做到了让党委满意、让群众满意。 |
库木代尔瓦扎社区 |
温宿镇库木代尔瓦扎社区成立于1999年5月,位于温宿县交通路、东大街沿卡坡一带,面积1.47平方公里,居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总户数619户,总人口1931人。社区现有二层办公楼一栋,面积为1200平方米,办公室14间,活动大厅1个,会议室1个,水、暖、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社区有工作人员20名,其中在编人员5名,地区挂职干部1名,县直单位锻炼干部2名,聘用人员5名,公益性岗位5人,“4050”1人,遗留干部1人,分别在劳动保障、社区服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综合治理等站室以及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岗位上任(兼职)。社区信息员队伍一个,53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30名,其中在职党员10名,居民党员20名。 现有居民小组5个,机关单位4个,清真寺4个,纯居民612户,共1931人(放心户183户621人、基本户321户1050人、重点工作户82户197人、重点管理户15户56人),社区内有贫困户83户84人,低保户339户975人,低收家庭162户481人。社区流动人口97人,其中外来人口有37人,外出人口18人;出租房屋91户,其中公家出租房的门面房24户57间(承租人31人),出租家属房24户、私人出租的门面房43户64间(承租人14人),(娱乐场3店6人、音像销售出租2店5人、游戏厅1店2人、水暖改造修理1部1人)。 |
买帕哈纳社区 |
买帕哈纳社区成立于1999年6月,地处温宿县城古城路8号,辖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区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密集,主要包括:教育局、卫生局、国税局、地税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农村信用合作社、温宿县第一小学、温宿县第二中学(高中部)、温宿县第三中学等;2座清真寺,1处基督教活动点。 辖区内有居民2074户,8419人,其中常住人口7693人,流动人口726人,低保264户,610人.社区居委会划分为5个居民小组。下设社区社会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城建土管环卫服务站、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党员服务站、文体宣传服务站、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服务站、社区司法警务室等部门。社区通过全民开展面向居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信息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工作,方便居民群众各类业务的办理。辖内社会稳定,居民安居乐业,呈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繁荣景象。 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地区级“绿色社区”、“就业工作亮点社区”、县级“五好党支部”、“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奥运安保工作先进集体”、“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沿格博依社区 |
温宿镇沿格博依社区于2010年4月成立,地处托乎拉路芳达小区旁,辖区面积为0.98平方公里,办公楼面积898平方米。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行政人员2人,失业人员4人,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小组长7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2人,团员9人,全国劳模1人,现管辖7个居民小组,16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学1所,清真寺1所,共2956户计9601人(其中常住户683户1980人),由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构成,维吾尔族群众占社区管辖总人口的95%以上。社区地处城市结合部。 自温宿镇沿格博依社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加强社区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 一是认真做到“六个好”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以服务党员为先导,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积极开展“双项服务”,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 二是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打响“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口号,积极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内设劳动保障服务站、妇女联合会、综合治理办、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市民教育室等工作机构和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贫帮困等各种优质服务。 三是积极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活动,我们本着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原则,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单位、形成了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辖区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引导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文化活动联谊,社区经济联抓的共建机制。 温宿镇沿格博依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力以“社区是我家,连接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理念贯穿工作始终,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的各项工作水平,为争创一流社区、文明社区,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英巴格社区 |
英巴格社区位于温宿县校场路以南、原教育培训中心旧址处,东与艾西曼布拉克社区交界,南与仓阿勒迪社区为邻,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核定编制为5人。其中,汉族1名,维吾尔族3名;党员2名;大专或大专以上人数3名;行政编制2名,事业编制2名;残联工作者1人;4050人员1人;小组长2人。合计17人。 社区办公阵地为砖混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总面积1002 平方米。办公楼内设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全民学习会议室、支部会议室、党员服务站等站室,办公场所宽松,办公条件良好。社区共有1121户3568人(不包括老干所廉租房1920户已入户283户,其余正陆续搬入),其0租房屋277间、流动人口758人;有低保户103户266人;仓阿勒迪清真寺1座,教职人员5名,辖区常年信教群众48人;重点管控人员8人,老-人员1人;社区有十户长37人,巷道长(楼栋长)20人。根据辖区14条主巷道划分为5个居民小组,设小组长6人,辖区内有水利局、供排水公司、县医院、县一中、县武警中队、防雹队等11家共建单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