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甘孜县 >> 仁果乡

仁果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仁果乡谷歌卫星地图)


仁果乡简介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林冲土司辖地。1956年置仁果乡,1959年麻美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吾中、仁果2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有建筑别致的霍尔林冲土司官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42.5平方公里 513328209 626700 0836 查看 仁果乡谷歌卫星地图

仁果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仁果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甘孜镇

  甘孜县辖镇。1956年置城关镇,1984年更名甘孜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55.3平方公里,人口1万。317国道过境,甘(孜)新(龙)和甘(孜)白(玉)公路起点。辖德巴、打金滩、根布夏、益巴卡、甲珠卡、普苏6个村委会和上、下2个居委会。是甘孜州北部商品集散地。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加工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名胜古迹有德共布寺。.  

斯俄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6年建斯俄乡,1956年吉绒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80.4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斯俄、霍古郎,吉绒大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有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藏时修建的简易飞机场。.  

呷拉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孔萨土司辖地。1956年置夺拖乡,1959年更名呷拉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公里。面积124.3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呷拉、亚龙、仲卡、阿日绕4个村委会。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  

色西底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孔萨土司辖地,1956年置色西底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75.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曲卡龙、木西、色西底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豌豆、蚕豆。盛产黄金,温泉较多。.  

南多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孔萨土司辖地。1956年置南多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人口0.1万。俄绒村是甘白公路起点。辖南多、俄绒2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  

生康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白日土司寨地。1956年置生康乡,1959年白日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70.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有生康、白日、然达、仲柯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白利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格达-纪念堂”在寺内。.  

贡隆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白日、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贡隆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173.5平方公里,人口0.2万。农业主产青稞、小麦、豆类、薯类。辖莫绒隆、夏拉卡2村委会。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沿江一带黄金储量较大。.  

扎科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白日土司辖地。1956年置扎科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80公里。面积490.6平方公里,人口0.3万。通公路。辖大巴卡、仲麦、查多、海拉4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牦牛、山羊。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境内的桑珠寺,相传是霍尔地区十三大黄教寺庙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来马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霍尔阿都土司辖地。1956年置朱倭、鲁须、阿都、纳洼四个乡,1960年将四乡合并改朱倭公社。1978年更名来马公社,1983年置来马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673.5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来马、格通、纳洼、叶早、康珠、冷达、阿色一、阿色二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豌豆、蚕豆。境内花岗岩是 甘孜县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境内有佛教圣地日普神山。.  

昔色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昔色乡,1959年青沙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243.8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青沙、阿然隆、昔色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豆类。.  

卡攻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朱倭土司辖地。1956年置卡攻乡,1959年浪子乡并入,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219.2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浪子、格沙、亚书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大金寺、建于清康熙元年,是霍尔十三大黄教寺庙之一。.  

仁果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林冲土司辖地。1956年置仁果乡,1959年麻美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42.5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吾中、仁果2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境内有建筑别致的霍尔林冲土司官寨。.  

拖坝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6年置如西乡和普玉隆乡,1959年合并两乡、更名拖坝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拉攻底、拖坝、扎来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  

庭卡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6年置如西乡,1959年更名庭卡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230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拉西、庭卡2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青稞、豆类、薯类。盛产沙金。.  

下雄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9年置牧业乡,1960年改公社,1978年更名下雄公社,1983年复置大雄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38.7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阿德、然洛一、然洛二、下雄、德且一、德且二、则色、打本一、打本二、德西10个村委会。纯牧业乡,主要饲养牦牛、山羊。.  

四通达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东谷土司辖地。1956年置棒多乡和东谷乡。1959年合并两乡名四通达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0公里。面积235.8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棒多、四通达、支拉3个村委会。以牧为主,主要饲养牦牛、山羊。以红牛皮加工和藏族手饰加工闻名。出产党参、蓁艽等名贵药材。境内有东谷寺。.  

夺多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东谷土司辖地。1956年置夺多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80公里。面积374.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瓦达、牛日2村委会。以牧养牦牛、山羊为主,出产虫草、贝母、羌活、党参等名贵药材。.  

泥柯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东谷土司辖地。1956年置上泥巴沟乡和下泥巴沟乡,1959年两乡合并,置泥巴沟乡,1960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更名泥柯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5公里。面积399.6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仁达、洛衣2村委会。以牧养牦牛、山羊为主。境内出产香草、雪连花、黄芪等名贵药材。沿泥曲河两岸沙金的储量丰富。.  

茶扎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9年置一乡,1960年改呷加公社,1983年更名茶扎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1 15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银多、色须塘、雅绒、夺呷、木通一、木通二、戈柯7个村委会。纯牧业乡,主要饲养牦牛、山羊。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黄金储量。.  

大德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土司辖地。1959年置二乡,1960年改章龙公社,1983年更名大德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15公里。面积1666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拉绒、阿加一、阿加二、共玛、甲绒、章隆、打隆、曲隆、土霍9个村委会。境内出产虫草、贝母、大黄等名贵药材。.  

卡龙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9年置卡龙乡,1960年改丈多公社,1983年更名卡龙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0公里。面积479平方公里,人口0.2万。通公路。辖哈西一、哈西二、夺绒塘一、夺绒塘二、卡龙、夺普、阿沙一、阿沙二8个村委会。为纯牧业乡,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和獐、鹿等野生动物。.  

查龙乡

  甘孜县辖乡。解放前为霍尔麻书土司辖地,1956年置四乡,1960年改扎拉公社,1978年更名查龙公社,1983年复置查龙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00公里。面积229平方米,人口0.2万。甘(孜)达(能玛)公路过境。辖纳卡、查龙一、查龙二、吉且一、吉且二5个村委会。纯牧业乡,主要以饲养牦牛、山羊为主。境内出产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  


仁果乡特产大全




仁果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