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 富平县 >> 薛镇

薛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薛镇谷歌卫星地图)


薛镇简介

  薛镇位于富平县城北部30公里处,北依铜川红土镇,南邻小惠、东邻美原、西接底店。辖21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人口38000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居全县之首。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
   境内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北部牧草资源丰富,盛产核桃、柿子、花椒等;沿山一带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是生产水泥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中部地区是苹果的优生区和适生区,现有果园8000亩,年产苹果2万吨,有前坡、两门两个省级示范园,主要品种有优质红富士、粉红女士、皇家嘎啦、美国八号、藤牧等,其中红富士、粉红女士被评为省级优秀品种,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南部地势平坦,属小井灌溉区,是优质小麦基地,适宜发展棚菜业。
   近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为指导,积极实践江总-的“-”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定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加快三个建设、狠抓四大产业、突出五个突破“的经济发展思路,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大力弘扬白河三苦精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开拓创新、实现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镇,使薛镇成为渭北的一个明珠乡镇。
   薛镇党委、政府和3.8万勤劳朴实的人民,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热诚欢迎四海宾朋,八方客商薛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8万人 110平方公里 610528109 714000 0913 查看 薛镇谷歌卫星地图

薛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薛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街道

  城关镇   610528116001 121 车站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2 121 望湖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3 121 宝塔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4 121 渭化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5 121 陶艺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6 121 富华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7 121 渭运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008 121 书店社区居委会   610528116200 122 杜村委会   610528116201 122 南韩村委会   610528116202 122 东化村委会   610528116203 122 莲湖村委会   610528116204 122 连城村委会   610528116205 122 卧龙村委会   610528116206 122 尖角村委会   610528116207 122 集新村委会   610528116208 220 迤山村委会   610528116209 122 谢村委会   610528116210 220 肖华村委会   610528116211 220 留招村委会   610528116212 220 褚塬村委会   610528116213 220 王旦村委会   610528116214 220 姚村委会   610528116215 220 新庄村委会   610528116216 220 东渠村委会   610528116217 220 向阳村委会   610528116218 220 褚田村委会   610528116219 121 上官村委会   610528116220 122 牛村委会   610528116221 122 皂角村委会   610528116222 220 元良村委会   610528116223 220 余湾村委会   610528116224 220 五星村委会   610528116225 220 北里村委会   610528116226 220 定国村委会   610528116227 122 咀头村委会   610528116228 122 焦村委会   610528116229 121 华朱村委会   610528116230 220 何仙村委会   610528116231 220 下庙村委会   610528116232 220 旧县村委会   610528116233 220 闫村委会   610528116234 220 赵坡村委会   610528116235 220 优东村委会   610528116236 220 优西村委会   610528116237 220 锦川村委会   610528116238 220 顺阳村委会   610528116239 220 怀阳村委会   610528116240 220 双义村委会   610528116241 220 页坡村委会   610528116242 220 刘坡村委会   610528116243 220 杨坡村委会   610528116244 220 东新村委会   

庄里镇

  庄里镇位于富平县城西北13公里,为历史名镇、渭北工业重镇,2002年又被列入全国小城镇建设百名示范镇,面积98平方公里,辖23个村、126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总人口6.38万,有陕西压延设备厂、陕西省水泵厂、陕西省钢球厂、省煤田地质水文斟探队等中省企业9个,总投资15亿元,年产60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浙江光宇集团富平水泥有限公司落户庄里,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面结束,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市、县、镇属企业56个金融保险机构11家,交通便利,咸铜铁路、渭铜公路穿境而过,拥有丰富的石灰石、地下水资源,现有35千伏,110千伏变电站2座,电力总容量2万千瓦,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大中型聚集优势,形成了机械制造业,水泥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流服务业为主的二、三产业格局,是全省工业重镇之一。    全镇耕地面积6.26万亩,农业结构布局合理,形成以北部沿山花椒林带,中部优质苹果示范带,南部柿子基地为重点的结构布局,传统食品“庄里合儿饼”闻名遐迩。 镇区基设施完善,邮政、电信、银行等服务体系十分健全,个体工商业、餐饮业蓬勃发展,是一个集农工贸一体化的工贸型经济强镇。.  

张桥镇

  富平县辖镇。1961年建华阳公社,1984年改张桥镇。位于县境东南隅,距县城19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西(安)韩(城)铁路、西(安)延(安)铁路和西(安)张(桥)铁路过境。辖东街、巨贤、苏吴、原李、原马、念田、华张、铁门、永庆、南坪、甘井、北庄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子。境内卤泊滩盐碱地带盛产芒硝。.  

美原镇

  美原镇位于富平县城东北27.2公里处,总面积近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多亩,暖温带大陆气候,东毗蒲城县兴镇、坡头镇,西邻薛镇、小惠乡,南连到贤镇与蒲城县苏坊镇,北接老庙镇、峪岭乡,辖美原、党里、三联、晨光、联友、吴村、八联、赵村、三星、城西、仁合、团结、盘龙、雷北、涧北、宏雁、杨尧、利惠、金粟、小峪20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和美原高中、邮电、工商、税务、粮油、金融、电力等二十多个县属事企业单位,总人口49232人,为富平县第三大镇。    近年来,美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以-理论为指导,积极贯彻江总-“-”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成为明星乡镇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开放带动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经济增长为目标,着力培育和壮大建材业、果菜业、食品业、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积极构筑“五区(金粟山旅游区、万亩经济林区、雷北工业园区、美原商贸区、设施农业区)联动,一线(五个区域经济公路串联)贯通”区域市场经济格局,并以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和广大农民道德、文化建设为重点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民主法制化建设为契机,趋利避害,全方位、多层次组织、促成农村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效益配置,维护稳定,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镇容镇貌正继续发生着显著变化。.  

淡村镇

  淡村镇地处富平西南边陲,西、南与三原相接,北与铜川新区相连,距富平县城11.5公里。全镇辖11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5512户农户,23156口人。现有土地面积4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524亩。淡村镇土地平整,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主产小麦、玉米、红苕等,种、养殖业均比较发达。犹以甘甜可口、出粉率高的淡村红苕闻名周边县市。    淡村镇属革命老区,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境内的红星水库风光秀丽,赵氏河流域鱼跃蛙鸣,荷叶连天。已故国家领导人-同志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走上革命之路,近年来,淡村人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是各方仁人志士投资的理想场所。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富淡公路直通富平县城,西包公路穿境而过,镇政府向南,距西安仅有52公里,南距三原县城仅13公里,北面紧邻铜川新区。村级道路也基本硬化,交通运输十分发达。    通讯快捷,信息发达。程控电话普及全镇,移动、联通网均无盲区,宽带网可以帮你游览网上世界,助你寻找发财致富之路。    水电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健全。境内有赵氏河、石川河流经,引泾扩灌和红星灌区遍布全镇,加之现有的83眼小井,可使全镇98%的耕地得到有效灌溉,也完全保证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近年来电力投资不断加大,高低压改造已全部完成,有效保证了工业企业用电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    校建力度大,教育质量提高迅速。全镇共有1所初中,11所小学。近年来,镇上大力度进行校建,完成中合、都村、瓦尧三所小学教学楼建设任务,仲勋学校(原中心小学)教学楼正在建设中。初中教学楼、教师办公楼改造已经完成,全县第一所初中公寓楼正在搞内部设施建设,9月即可投入使用,实验楼9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教学设施的不断改善,教学环境的优化美化,使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中考、小学考试一直名列全县前茅。    淡村是一个好地方,淡村是一块投资的热土。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特别是引泾扩灌工程的实施和镇中公寓楼吸引外资而建成,更加激发了淡村人民努力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使淡村人民对招商引资有了强烈的迫切性。我们相信,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这里的投资环境会变得更美好,欢迎更多的仁人志士来淡村投资。.  

留古镇

  留古镇位于富平县城东南10公里处,温泉河东岸,南接演两康桥,东邻张桥镇。东西南北宽约7公里,总面积49平方公里。辖程郑、孝义、大众、吕兰、义合、联合、高堂、惠刘、西河、贺兰、南川、三寨、郭乔、皇甫、街西、街东、汝林17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6.5万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富平县农业大镇之一。    交通便利,吝富路横穿东西,由康路纵贯南北,西禹高速公路、西韩铁路穿境而过,惠刘火车站距镇政府4公里,镇内村村道路畅通无阻。    水利发达,镇内南北二塬分别为抽黄、抽渭灌区,    交口抽渭灌区八级站十支渠一条,抽水站四处,机井280眼。由荷兰、三寨两大水库,库容350万立方米。全镇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占可耕地面积90%。    通讯快捷,程控电话普及全镇,宽带网接入,移动通讯发达,信息交流畅通快捷,留古人民已迈入信息时代。    文化繁荣,留古镇以保留古衣集贸之风而得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清代的刘恒业,系街西村人,入选翰林院,以绘画闻名于世,现存名作《五猫图》一幅,被后人称为“猫翰林”。近代的刘子范(1897—1968)于1927年捐资创建东壁小学(现留古初中),是富平县新式教育的倡导者。    镇内有文物古迹多处,其中位于大众村的西魏文帝永陵远近闻名,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    新时期的留古人建起了富平县最早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镇各村也建立了社火队,其中孝义村的“卞家龙”享誉省内外,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逢年过节热热闹闹。    近年来,留古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调整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和提高多元经济发展,不断推广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努力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加快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经济增长;积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南菜北移”工程,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培育瓜菜、果业、畜牧、农产品加工、劳务输出五大产业,围绕“三个文明”建设,全方位多层次领导留古人民迈向小康社会。.  

老庙镇

  老庙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时为长乐驿,明代为长乐镇。后因显圣庙香火鼎盛,绵延千载,而得名老庙。该镇距富平县城42公里,北依万斛山,东南与蒲城接壤,距蒲城县城22公里,属富平的边际口子镇。镇域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12村87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2万亩。境内有由老、老峪县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势呈北高南低属山前洪积扇,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地形为北部山前台地,中南部为平川,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是苹果的优生区。镇内集市繁荣,商业网点密布,形成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5个,个体摊位1230多个、门店 493个,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四纵两横的水泥街道,邮电、通讯、有线电视、电信各类技术服务部门齐全的服务体系已形成。集市贸易十分红火,日交易额达50余万元,属渭北最大农村集贸市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老庙老鼓1993年在沈阳国际艺术节获一等奖,并作为老庙的传统文化经常出门演出。2001年被授予“花炮之乡”, 2003年度老庙党委被0渭南市委评为“五个好乡镇”党委。该镇依托地理资源优势,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目前已形成花炮、建材、果牧和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  

薛镇

  薛镇位于富平县城北部30公里处,北依铜川红土镇,南邻小惠、东邻美原、西接底店。辖21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人口38000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居全县之首。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    境内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北部牧草资源丰富,盛产核桃、柿子、花椒等;沿山一带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是生产水泥建筑材料的优质原料,中部地区是苹果的优生区和适生区,现有果园8000亩,年产苹果2万吨,有前坡、两门两个省级示范园,主要品种有优质红富士、粉红女士、皇家嘎啦、美国八号、藤牧等,其中红富士、粉红女士被评为省级优秀品种,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南部地势平坦,属小井灌溉区,是优质小麦基地,适宜发展棚菜业。    近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为指导,积极实践江总-的“-”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定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加快三个建设、狠抓四大产业、突出五个突破“的经济发展思路,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大力弘扬白河三苦精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开拓创新、实现镇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镇,使薛镇成为渭北的一个明珠乡镇。    薛镇党委、政府和3.8万勤劳朴实的人民,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热诚欢迎四海宾朋,八方客商薛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曹村镇

  曹村镇地处富平县城北20公里处乔山山脉南麓,距省106线12.5公里,辖曹村、大贾、大渠、小贾、西头、土坡、周家、太白、马坡、贾坡、宝峰、陵前、邹村、招贤、尚书、红河等16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62个自然村,全镇农户6730户。20个党支部,626名党员。21家驻曹条管双管单位。总面积7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有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4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4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比例为35:40:25,财政收入208.18万元,其中农业税84.68万元,农特税82.5万元,地方工商税40.8万元,契税0.2万元。    二、农业结构    结合实施9452亩退耕还林,目前全镇各类果园面积达到3万多亩,占到耕地面积60%以上,其中柿子9000亩,苹果7500亩,花椒1万亩,大杏、石榴等季节性水果3000多亩。苹果主要有红富士、早红嘎拉、粉红女士等优质品种,年产优质苹果2万吨。花椒以优质齐椒为主,年产1000吨。柿饼(合儿饼)是曹村镇的特色产品,对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3年加工销售柿饼500吨,收入500万元以上,境内有绿秦、绿岭塬、杂果专业合作社等服务公司主抓柿饼的收购推销,其0口韩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0多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曾以“柿子红遍马家坡”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二、资源优势    镇内石灰石储量大品质优。北部月窟、太白、宝峰、金瓮等座石山依次排列,形成东西8公里南北1—2公里的裸露石灰石山系,除为镇域内2个水泥厂、20个石渣厂、200眼白灰窑供原料外,还向闫良、户县、高陵等7个水泥厂并将为浙江光宇集团富平水泥有限公司提供优质石料。.  

宫里镇

  宫里镇位于富平县城北约10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境内山、原、川并错,青石、饲料资源丰富。全镇辖17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2万人,耕地6.6万亩,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境内有两个农村小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富雷、旧曹、到庄3条县级公路纵横交错,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新建35KV变电站1所,电力充足,地下水深约20米左右,水资源丰富。沿山栽植花椒2万多亩,奶牛存栏5000多头,个体石刻石材厂50余家。境内有北周文章成陵,唐中崇定陵及唐太子李重俊等10多座陪葬墓,文化遗产丰富,可谓“人杰地灵”。.  

梅家坪镇

  梅家坪镇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城西北25公里处。辖12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3.095万人。有党支部16个。梅家坪镇是富平走向省内外的交通枢纽,与铜川新区、耀州区、三原县为邻,距西安、渭南、咸阳、各85公里。西铜高速、梅七铁路、210国道、富耀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非常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梅家坪镇以优质苹果、特色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同时工业发展较快。   梅家坪镇驻镇企事业单位5家(派出所、信用社、医院、电管站、兽医站)。   梅家坪镇是1996年12月撤乡建镇,由原洪水乡和原长春乡北杨、文昌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是富平县西北部边陲经济重镇,又是红色革命老区,属国家命名的绿色无公害苹果优生区。   -   革命历史   境内有党的地下红色革命交通站,在梅家坪镇岔口村的米家堡进步人士米养成家,解放战争时期,曾接待护送过原中原军区司令,后为国家主席的-等中央-,为我党传递情报,护送干部和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0员米忠全(米养成之子)刘文馨因叛徒出卖,被-胡匪1948年4月活埋于药王山,卒年33岁,是耀县药王山杀害的“三十二”烈士。上世纪八十年代舍己救人的大学生邵小利烈士,也是梅家坪镇赤兔村人。   -   基础设施   境内110千伏高压线路雄跨期间,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天然气管网已初步形成,石川河由北向南流通,桃区坡三条主干渠(东西两干和青岗岭塬上-渠)和支渠纵横交错,全境农田灌溉面积率达到82.5%,配套机井 32眼,投资130万元建成洪水村安全饮水工程,确保了人畜安全用水,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搭起了农民增收的桥梁。同时,抢抓“村村通”油路建设历史机遇,投资380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45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   庙沟村周家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发展餐饮、服务、修理、房屋租货等二、三产业,截止2009年,个体经商户165户,服装、窗帘加工12户,机械维修18户,周家坡集贸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逐步发展完善。   -   教育设施   截止2009年,全镇共有中小学校9所,其中,公办初中1所、小学7所,民办私立学校(曙光)1所,幼儿园13 所,教师115名,清明庙初中投资30万元建成生态校园,连续多年中考上线人数名列全县前茅。同时,成立梅家坪镇农民职业培训中心1所。   -   农业发展   梅家坪镇以优质苹果、特色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主导产业苹果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梅家坪镇被评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新、特、优苹果品种试验基地,截止2009年,苹果面积1.7万余亩,以早熟红嘎啦、红富士、晚熟粉红女士为主载品系,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庙沟、车家、新安、白马)5个,省级生态苹果示范园(十八坊)1个,年产优质苹果5.5万吨以上。柿子、花椒经济林2000余亩,特色大田蔬菜(蒜苔、洋葱、白菜)种植面积3500余亩,养殖奶牛存栏 470头,生猪3580头,羊存栏2780头,鸡存栏2万只,初步形成了“果树上塬成规模,劳务、养殖促增收”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庙沟、十八坊、车家、五一、新安、白马、王湾的苹果,文昌村的柿子,北杨村的花椒,岔口奶牛,洪水村大棚菜,赤兔村建材)。   -   工业发展   镇党委、政府依托焦化工业园区,以优化投资环境为前提,以搞好服务为责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先后投资1800余万元对富耀路岔口段拓宽改造、陕焦大桥、工业园区专用公路以及龙钢专线道路进行了铺修建设。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突出招商重点,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形成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目前,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陕西焦化有限公司、龙钢富轧钢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渭北煤炭公司、富平县中粮饲料有限公司富铜粮食收储库、),年上缴利税9000多万元,为当地解决劳动力1000余人,为全镇工业化进程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业强镇,农业强基”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抓好重点项目,努力建设“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梅坪,实现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优质水果奖,“市级先进 党委”,“县级文明机关”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招商引资服务乡镇先进单位,2008年在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位居前列。[1]  

刘集镇

  刘集镇位于富平县城正东16公里处,2002年元月由原刘集、施家两乡合并而成,毗邻蒲城县和我县王寮、留古、流曲、到贤等乡镇,由康路、富龙路、到张路纵横交错,南接富渭公路,北通西禹公路,在建中的西禹高速公路横穿而过。辖23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万,其中非农人口0.4万,全镇总面积83平方公里。刘集镇历史悠久,早在汉武三年(公元1370年)已设镇立集,因刘姓居多,取名刘集镇。    二、农业    刘集镇地处川原地区,是富平县海拔最低处,南北高,中间低,卤泊滩东西横贯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及豆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刘集人民及时调整思路,解放思想,大胆地跳出传统农业生产的圈子,围绕“农”字做文章,立足“调”字求发展,借助国家加大中西部发展的有利政策,实施“两塬一川”优果工程,南北两塬建成柿子、冬枣、花椒、杂果2万余亩,沿富农路建成了万亩酥梨基地;大力发展养殖大户、建立专业养殖村,发展养羊专业村7个,奶山羊存栏21000余只,养牛专业村2个,奶牛存栏390头,养鸡专业村2个,鸡存栏51000多只,养猪专业村1个,存栏5000多头。    三、商贸业    按照产业立镇思路,刘集镇不断做大做好刘集商贸型小城镇市场、十字杂粮市场、张北粉条加工批发市场及施家商贸小区“三市一区”的建设开发工作,促进物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形成刘集新的经济增长点。特产酥梨、小杂粮、芒硝,其中酥梨个大、皮薄、色泽亮、口感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连续三年全省酥梨综合评比名列第一;小杂粮远销全国各地;芒硝资源丰富,为医药化工的重要原料,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四、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门类全,规模大,建筑业、建材业、化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一应俱全,镇内企业有兽药厂、制管厂、印刷厂、砖瓦厂、木器厂、建筑队等18户,其中制管厂、兽药厂等骨干企业产品远销西北各省。全镇个体工商户495户,2003年总产值95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600万元。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进入小城镇就业的人口可达6000余人。.  

齐村镇

  富平县辖乡。1956年属涝池乡,1961年建齐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8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2万。境内有觅(子)到(贤)公路过境。辖西陵、支家沟、石窠、横坡、义门、方井、桥西、和平、涝池、安乐、董南、三合、杨村、街子14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乡镇企业有面粉加工、造纸等厂。.  

到贤镇

  到贤镇地处三秦腹地,富平东隅,距县城17.5公里,东临蒲城,境内道路纵横相交,301国道贯境而过,到盖路南北畅通,到庄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全镇共辖13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2.2万农业人口,耕地总面积36252亩,盛产苹果、酥梨,主产优质小麦,被誉称为“秦川第一方”,是渭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小麦产区;纯种奶山羊享誉全省。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技兴农,富民强镇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围绕“稳粮,优果,增柿,强奶”的经济发展思路,突出果业、草畜业、粉条加工业和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带领全镇人民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促进了镇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目前,全镇共饲养家畜6885头,家禽2.9万只,种植优质小麦3万亩,发展优质果林3500亩,完成二黄配套灌渠百余里,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百户有余。去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0193万元,财税总收入完成14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46.28元。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健康发展。    当前,朝气蓬勃的到贤人民正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以更崭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明天。.  

流曲镇


薛镇特产大全




薛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