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镇位于夏邑西南25公里处,南靠东沙河,北依商永路、砀亳公路纵穿南北。西距京九大动脉20公里,全乡新安装程控电话1600余部,交通便利,信息便捷。辖21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3.3万,耕地面积4.3万亩,全乡60%以上的土地为松软的沙质土壤,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盛产小麦、棉花、中药材、黄花菜、苔杆农产品,其中脱水黄花菜、苔杆菜、粉条、防水涂料等工、农业产品驰名中外。.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3.3万人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411426109 | 476000 | 0370 | 查看 罗庄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李营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李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罗西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罗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何三楼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何三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徐瓦房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徐瓦房村谷歌卫星地图 |
蒋阁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蒋阁村谷歌卫星地图 |
梁庄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楼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马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皋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东皋村谷歌卫星地图 |
罗东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罗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孙王庄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孙王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孟楼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孟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李楼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李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刘菜园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刘菜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徐楼台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徐楼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冉红庄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冉红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刘古同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刘古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孙楼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孙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田庄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田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何岗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何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何寨村 | ·夏邑旅游·夏邑特产·夏邑十大特产·夏邑十景·夏邑学校名录· | 0 |
---- |
查看 何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夏邑县城关镇位于河南省商丘市东部,豫鲁苏皖结合部,面积23.3平方公里,10.1万人。北依310国道,陇海铁路,西临105国道,京九大动力脉,霍连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是黄淮海经济开发重镇,夏邑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豫东明珠之美誉。 几年来在-李纪中、镇长毕明德的带领下,全镇上下负重拼搏,大胆探索,超出了一条“农业稳镇,工业立镇,财政强镇,科教兴镇,流通活镇”的经济发展道路,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位居夏邑县首位。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重视,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商丘市“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试验区”、“特别改革试验镇”、“全国城镇化发展重点镇”。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2002年6月被河南省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2003年11月获得河南省“人居环境奖”。 “无农不稳”。大力推行“百项农业技术推广工程”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粮经比例达到3:7,经济作物占农业总收入的87%,培植了2000亩反季节蔬菜,200亩食用菌种植,500亩蕃茄、胡萝卜种植基地。南关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城湖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先后通过省级认定。引进高新技术37项,顺利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效益农业的转变。 “无工不富”。全镇上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城关形象”的思想,深化“亲商”观念,实行“利商”政策,近年来逐步形成的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公正文明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环境和千百年来流传下的朴实厚道的民风环境。目前,城关镇现有高新技术工业开发区2个,全数企业4家,引来国内的内资民营企业37家,全镇已形成加工、建筑建材、运输、屠宰、商贸五大支柱产业和彩印、肠衣、粉丝、管材、汽配、皮革、精密铸造、绿色食品等八大龙头企业。 “无商不活”。近几年,镇政府累计投资2000万元,开辟了商贸服务区、东光商贸街,建成了木材、摩托、农机等专业大市场,新增商贸门面3000余间,商贸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安徽、江苏、浙江等邻近省、市、县大批客商,商品日贸易额达600万元。. |
会亭镇 |
会亭镇位于夏邑县城南17公里处,北靠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西临陇海、京九铁路及105国道,与郑州薛店国际机场及欧亚大陆桥相近,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4000公顷,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其中镇区人口1.62万,回民4000人,是一典型的回汉聚居镇,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畜业兴旺,是豫东最大的万亩黄花菜之乡,又是闻名遐迩的中州小商品集散地。 会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时称黍邱亭,秦时有“东有造律台,西有议事亭”之说,是当时地方政权机构开会议事的地方,也称议事亭,故名“会亭”;明设驿站,称会亭铺;清咸丰年间属永城、夏邑、商丘三县共管,又称“三合县”。昔日的会亭繁华、富裕、秀美,“风暖柳提鹦舌巧,花拥楼台锦锈明”,即是史书对古会亭的记载和描绘。 近年来,会亭镇党委、政府以争创省级文明镇为目标,坚持“强工、重农、兴商、拓城”的发展思路,掀起了建设新家园的0,会亭镇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全市先进行列,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可突破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200元。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50个小城镇重点乡镇”之一,1999年被商丘市列为“特别改革示范镇”,2000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先后被省科协命名为“奔小康科普试点镇”,省乡镇企业局命名为“东西合作示范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乡镇企业十强镇”、“高级平原绿化先进镇”、“民族团结先进镇”,连续四年获得全市乡镇企业和招商引资先进乡镇,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综合目标考评中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原省委-马忠臣、陈奎元、李克强等国家省市领导多次来会亭考察调研,对会亭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马头镇 |
马头镇地处豫东平原,位于孔子祖籍----夏邑县西南边陲,豫、皖两省交界处,刘白公路贯穿全境南北,砀亳公路穿境而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镇域面积54.2平方公里,耕地4.8万亩,辖26个行政村,4.5万人,土壤肥沃,林茂粮丰,畜业兴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马头镇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境内现存的清凉山、崇觉寺两处古迹属龙山文化遗址。东汉设“郡”,辖三县,后魏设“建平城”。解放战争时期,0曾在此设立“雪商亳县”,建国后,设马头区政府,1983年改为马头乡,1997年撤乡设镇。2003年5月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镇域内马头寺、白庙集是闻名遐迩的两个古老集镇,历来是两省交界的商品贸易、物资交流中心。. |
济阳镇 |
济阳镇位于夏邑县城西南十七公里处,下辖27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总人口3.55万,耕地4.8万亩,盛产棉花、小麦、玉米、莲藕等,有着丰富的粮、棉、油资源和完善的水、电、通讯设施及劳动力资源。九六年被定为国家农村改革商丘实验区特别改革实验乡镇,2001年命名为省级科普乡镇。 几年来,济阳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特别试验改革乡镇的优惠政策和本镇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走内外结合道路,逐步形成了济阳镇的产业优势,经济稳步增长。2001年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人均纯收入2400元。 为改善投资环境,济阳镇多方融资三千多万元,加强环境硬件建设。一是架设通向各村的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网;二是拓宽和修建总长达7公里的三条小城镇街道及20公里的环乡路;三是加快开发小区建设,水、电、通讯全部到位,道路及其它附属设施修建完毕;四是完成占地总计100余亩的一中、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建设;五是完成省级标准的敬老院;六是建成济阳镇中心花园。 济阳镇党委、政府和三万多人民携特别改革实验乡镇的一系列优惠政府,愿真诚为您服务,欢迎您到济阳来!. |
李集镇 |
李集镇位于河南商丘夏邑县。下辖: 411426104201 122 张老家村 411426104202 220 阎庄村 411426104203 220 小王庄村 411426104204 220 李楼村 411426104205 220 司营村 411426104206 220 黄堂村 411426104207 220 杨老家村 411426104208 220 班楼村 411426104209 122 道口楼村 411426104210 220 段集村 411426104211 121 牌坊庄村 411426104212 122 李集西村 411426104213 122 前司集村 411426104214 220 关庙村 411426104215 122 刘庄村 411426104216 220 尹营村 411426104217 122 骆集村 411426104218 220 徐楼村 411426104219 220 小司庄村 411426104220 122 洪刘庄村 411426104221 122 王庄村 411426104222 122 段古同村 411426104223 122 孟楼村 411426104224 220 梁庄村 411426104225 220 杨楼村 411426104226 220 关楼村 411426104227 122 李油坊村 411426104228 122 李集中村 411426104229 220 张楼村 411426104230 220 于庄村 411426104231 220 曹楼村 411426104232 122 后司集村 411426104233 122 李集东村 411426104234 122 涂关庄村 411426104235 122 刘古同村 411426104236 220 孟朱庄村 411426104237 220 东杜集村 411426104238 220 杜集村 411426104239 220 王营村 411426104240 220 杜娄村 411426104241 122 司庄村 411426104242 122 郭庄村 411426104243 122 高双庙村 411426104244 122 黄付集村 411426104245 122 前王楼村 411426104246 220 后王楼村 411426104247 220 程集村 411426104248 220 张集村 411426104249 220 张庄村 |
车站镇 |
车站镇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北临310国道,南靠霍连高速公路,西依京九铁路,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穿镜而过。全镇辖30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总面积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万亩,人口6.1万。其中,镇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1.85万人。 近年来,车站镇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成绩斐然,棉花、蔬菜、双孢菇、优质果品、畜牧养殖五大支柱产业颇具规模;历来为市、县民营经济发展重镇,全国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的石棉保温产品生产基地,传统优势尚存,更新换代的新型保温材料渐呈畅销之势;新兴的木材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产业方兴未艾,已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文卫事业稳步发展。199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农村改革商丘试验区试验点”,1993年3月被省民政厅命名为“河南乡镇之星”,1995年8月被省农调队命名为“社会总产值超亿元乡镇”,2001年9月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车站镇这颗豫东大地上璀璨明珠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
杨集镇 |
杨集镇地处夏邑县北部边陲,豫皖两省三县(夏邑、虞城、砀山)结合部,面积62.6平方公里,人口4.2万,欧亚大陆桥,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横全境,白杨省道南北纵贯,霍连高速、310国道在杨集镇境内交汇,镇域内有两个火车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杨集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国家小麦、棉花生产基地;现有湖桑1.3万亩,是国家十大蚕桑生产基地之一所产蚕茧,直接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1.5万亩优质红富士苹果园是国家级苹果精品园,所产的苹果优质、无毒、环保,出口东南亚;食用菌生产200万袋,干鲜菇销售周边5个省区。苹果、中华圣桃、烟叶、蔬菜、香菇、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六大精品园示范带动六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杨集镇是省、市民营经济发展重点乡镇,拥有私营、个体、股份制、合资、独资企业120家,初步形成以酿造、建材、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杨集镇古镇名酒和捅子鸡闻名九州。 杨集镇不仅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也十分优越。全镇37个行政村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杨集有自己的卫星频道、电视差转,扩装了有线电视,加强了全国各地的信息沟通与文化交流、大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杨集镇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逐步规模化、规范化、规格化、居民区、行政区、商贸区、工业区,一体化建筑、区域化分布。呈现一派勃勃生机。 杨集镇4万人民热诚欢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的有识人士来杨集观光、考察、投资办厂,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供一切优惠政策和优惠条件。. |
韩道口镇 |
韩道口镇地处豫东边陲,距夏邑县城东北23公里,豫、皖两省,永城、夏邑、砀山三县(市)交界处,具有特别的区位优势,总面积7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4.7万人,是1995年省批准的特区乡镇。 1996年乡党委政府在全县率先提出“工业立乡,以工促农”的口号,把全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乡镇企业上来。 几年来,全乡上下弘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团结奋斗、拼搏争先”的韩道口精神,实施“双盯四动”(干部盯能人,能人盯项目;能人带动、资源拉动、行政推动、政策驱动)战略,制订并落实了在土地、税费、工商、人才等方面的特区优惠政策,乡镇企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全镇已形成面粉加工、化工生产、木材加工、冷肉储藏、皮革生产和种子繁育等六大支柱产业;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已形成果树、瓜菜、棉花、经济林四大区域,粮经比例5:5,农作物复种指数达180%,还形成14个行政村的畜禽养殖基地;交通、电讯、电力、科技、教育等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种养加相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协调发展。 2000年,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2.5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镇级财政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80元。1999年4月撤乡设镇,1996年至今连续多次荣获市、县“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先进党委”,并分别获省、市“先进科技乡镇”、“商丘市计划生育先进乡镇”等称号。去年被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 迎着春风,乘势齐上。“大招商、大引资、大开放、大发展”已成为韩道口镇的主旋律。韩道口镇人民期盼您,欢迎来投资,一切好商量。. |
太平镇 |
太平镇位于夏邑县城东部,南临霍连高速公路,北靠陇海铁路,西邻京九铁路,商徐公路贯穿全境,交通运输四通八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天然的环境优势。据史载:清咸丰年间,捻军声势日益浩大,咸丰皇帝为维护其统治阶级的利益,派僧格林沁带兵来豫鲁一带镇压,夏邑县指派地方势力土彭振、李芳宣在县东以王庄、崔庄等五个自然村为基础,强迫农民筑寨,以抗捻军。统治者以为从此太平,并兴-取其吉利意,命此寨为“太平寨”。 全乡总面积8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下辖32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316个村民组,13506户,50327人,农业人口 49245人,非农业人口1028人。 近年来,太平乡务实拼搏,锐意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全乡已形成以纺织、酿造、食品、木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区宽敞明亮,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可随时随地与国内外联系,开通了无线传真,安装了有线电视,加入了国际互联网络,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太平乡被夏邑县推荐为“省级文化先进乡”,并顺利通过验收。1998年,该乡代表夏邑县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2000年再次代表夏邑县通过了省、国家“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验收,成为“两基”工作达标乡。. |
罗庄镇 |
罗庄镇位于夏邑西南25公里处,南靠东沙河,北依商永路、砀亳公路纵穿南北。西距京九大动脉20公里,全乡新安装程控电话1600余部,交通便利,信息便捷。辖21个行政村,186个村民组,总人口3.3万,耕地面积4.3万亩,全乡60%以上的土地为松软的沙质土壤,农业生产自然条件较好,盛产小麦、棉花、中药材、黄花菜、苔杆农产品,其中脱水黄花菜、苔杆菜、粉条、防水涂料等工、农业产品驰名中外。. |
火店镇 |
火店镇位于夏邑县最东部,芒砀山脚下。总面积6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582亩,辖34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264个村民组,乡直单位及附属机构18个,总人口512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30人,占总人口的14.5%,乡政府所在地总人口5870人。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7%,农业总产值1.1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财政收入320万元,人均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7元。相当一部分农户的生活条件已达到或超过小康水平。 火店乡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工业用无烟煤,属永夏大煤田区域,现已列入国家开采计划。区内的无影山与芒砀山毗邻,属芒砀山同一山系,芒山汉基群系全国著名的旅游影点之一,无影山地下矿石石质优良,是烧制石灰和建筑用料的上好石料,无影山泉水,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10余种矿物质元素。目前,无影山综合开发已轰轰烈烈地展开。. |
北镇镇 |
北镇镇地处豫东黄淮平原,土地肥沃,农牧两旺,气候宜人,总面积68.9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辖35个行政村,耕地6.4万亩,霍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北会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北镇乡是国家命名的优质商品粮、苹果、板山羊生产基地,拥有大中型养殖场100多家,畜禽肉制品产量5000吨,肉牛、板山羊品种改良率达100%;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30个,优质苹果、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畅销全国。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现有私营、个体等经济济200多家,形成了以建材、地毯、化工、铸造、粮食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导的6大工业体系;全乡农村实现电、路、有线电视、电话四通,城镇环境优美,街道宽敞,工贸园区建设规范。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北镇人民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实事求是,加快发展,按照“农业调结构,工业上规模,三产搞突破,城建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努力把北镇建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型农村家园。. |
郭店镇 |
郭店镇位于夏邑县南10公里处,因梁山好汉孙二娘曾在此开店而闻名。西临京九铁路,东近永夏煤田,南接商永公路,北靠陇海铁路和霍连高速公路,省道白杨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越,物流十分便利。全乡28个行政村,205个村民组,总人口3.6 万人,总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而积5.8万亩,盛产小麦、 大豆、玉米、红薯、蔬菜、花生、芝麻和其它杂粮等,是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地区最大的桑蚕之乡。 郭店乡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火机散件生产基地,民营经济达1379个,火机产业已呈系列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趋势,年生产各类火机配件6.8亿套,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电子火机组装厂,产品全部打入国际市场,工业经济形成了以火机、板材、建材、造纸、食品、油漆等10个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 小城镇发展迅速,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自96年以来,先后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城镇道路、水电、通讯、广播电视和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五横两纵”七条街道,建有成人教育中心、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能有线电视、通程控电话,开通了公交车,建成移动和联通基站,实现了光缆工程,交换机装机容量达3000多门,拥有充足的电力资源,建有工业专用线路和完善的供电网络。城区规模扩展至5.8平方公里,分成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和文化区。构成了四通八达、井然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小城镇框架。. |
曹集乡 |
曹集乡位于夏邑县县城东郊,环抱半个县城,商永、商芒、夏砀、夏韩四条公路横穿全境,二环路南北贯通,霍连高速公路东西穿境过,互通式立交桥横跨全乡,交通十分方便。全乡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4万亩,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4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212个村民组,9954户,3.8万居民。境内地势平旷,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畜业兴旺。 在这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新兴农业展露生机,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各项事业协同发展。全乡上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人民满意。先后荣获商丘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先进单位”、商丘市“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乡”、商丘市“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商丘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商丘市“六好”乡镇党委、商丘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等光荣称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曹集乡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广招天下客商。乡-欧阳健康、乡长祁巍华及全乡4万人民衷心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 |
胡桥乡 |
" 胡桥乡位于夏邑县东南十公里处,现辖33个行政村,158个自然村,4.2万人,6.1万亩耕地,总面积67.8平方公里。地处黄淮平原中部,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典型的农业大乡,农田水利基本设施配套齐全,抗灾保收能力强,发展农业生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优质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是豫东的“产粮大乡”。 胡桥乡地势优势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北邻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西邻京九铁路,霍连高速公路,这里有宽松的经营环境,优惠的政策,是您理想的投资地方。. |
歧河乡 |
歧河乡位于夏邑县东南部,北依霍连高速公路,南靠商永公路,北会路纵贯全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村村通柏油路,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全乡总面积6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人,辖26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227个村民组,耕地6.2万亩,自然和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多淤,农副产品资源极为丰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是豫东有名的产粮大乡。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留兰香;小麦是歧河乡的主要粮食作物。 歧河乡历史悠久,古迹遗留较多,现有至今保存完好的青桐寺大殿和朱买臣墓。在现代这里更是一个革命老区,夏邑县第一个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老区的群众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乡党委、政府-远瞩,真抓实干,实施“工业立乡、民营强乡”战略,在引导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积极内引外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现已发展各类民营、股份制企业120余家,涉及棉花、木材、食品等行业,形成了以机砖生产、棉花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 |
业庙乡 |
业庙乡位于夏邑县南部,地处永城、夏邑、亳州三县、市的结合部,下辖33个行政村,187个自然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5.1万人,6万亩耕地。北依霍连高速公路,南靠311国道,豫202省道南北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乡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油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这里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是县级文明单位、市级治安模范乡、商丘市小城镇建设重点乡、省级科普示范乡。既是木材、面粉、棉花、锯片加工生产基地,又是夏邑县南部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工业经济 近年来,业庙乡紧紧抓住东部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坚持外资、国资、民资同引,大、中、小项目齐上,一、二、三产业并举,全方位招商引资,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以木材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乡拥有各类企业200多家,重点培育了河南省宏业恒泰木业有限公司、恒德木业有限公司、神工笔业有限公司、凯利达面粉有限公司、川原棉业有限公司、金驰锯片有限公司等年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木材、棉花、面粉、锯片和秸杆饲料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其中,夏邑县神工笔业有限公司,年产铅笔1.3亿支,其产品通过IS0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远销英、法、德、日、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填补了河南省铅笔行业的出口空白;宏业恒泰木业有限公司、恒德木业有限公司所产杨木多层板全部通过香港金益集团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农 业 业庙乡以典型示范、园区带动为手段,注重引导农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建成20000亩棉花、20000亩留兰香、10000亩瓜菜、5000亩雪桃和1000亩烟叶生产基地,粮经比例达5:5;以猪、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全乡建成中型养殖场43个,发展养殖专业户1500多户。2003年被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商丘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 |
中峰乡 |
中峰乡位于夏邑县西南,距县城22公里,北依商永南路,骆通省道贯穿全境,区域优势突出。全乡总面积42.5平方公里,3.5万亩耕地,下辖23个行政村,2.8万人,是豫东棉花加工基地、铝制品模具、中央空调软管及板材、橡胶、陶瓷密封件加工基地。 乡-廖亮、乡长胡绪涛竭诚欢迎有识之士到中峰乡合作投资创业。 工业企业: 近年来,中峰乡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棉花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乡共有个体私营企业72家,固定资产4550多万元,资产总额2.2亿元,主要产品有皮棉、铝制品模具系列、橡胶、陶瓷机械密封件系列、高蛋白饮料添加剂系列、刺绣工艺品系列等。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棉花加工企业43家,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的棉花加工企业13家,皮棉产品远销苏、鲁、皖、晋等省地,成为集棉花加工、皮棉纺纱、棉籽脱绒、榨油于一体的豫东重要棉花加工基地。. |
桑固乡 |
桑固乡位于夏邑县西南部,西与虞城县毗邻,霍连高速公路横卧东西,刘白公路纵贯南北,国家五级河道响河(沱河)由西而东横穿全境。总面积69.9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127个自然村,308个村民组、11260户,42562人,2004年底,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3.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亿元,农业产值2.3亿元,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2004年新上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个,招商引资737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23.8万元。. |
何营乡 |
何营乡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孔子祖籍夏邑县西南6公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林茂粮丰,六畜兴旺;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商贾云集,人杰地灵。全乡总面积45平方公里,3.1万人,辖24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耕地3.7万亩。 近年来,何营乡党委、政府坚持“农业稳乡、民营富乡、科技兴乡、商贸活乡”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先后获得省、市、县“六好”乡镇党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乡、市文明乡镇和市科普示范乡等多项殊荣。 今日的明智选择,明日的丰厚回报!热忱欢迎有识之士扩大交流,加强合作,共图发展。. |
王集乡 |
王集乡位于夏邑县北10公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地理位置优越,北距陇海铁路及310国道10公里,南距霍连高速公路12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总人口3.3万人,耕地4.27万亩。辖3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总户数8800户,面积51.8平方公里。 农业发展迅速,全乡拥有机井近千眼,达到40亩地一眼井,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农业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粮经比例达到5:5。建成了2万亩棉花高产开发,1万亩西瓜,1万亩良种麦繁育,500万只鸡,10万头生猪养殖五个产业基地,形成了棉花、西瓜、优质麦、果蔬、畜牧五个主导产业,建立高效示范园1个。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每年都引进新品种,优良品种10余个,龙头企业兴起,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朝阳卧具厂,凌云养殖场,两大龙头企业带动种养专业户1100户。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工贸有限公司年完成销售额500万元以上,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培养经纪人52人。 工业以面粉加工、丝织品、建筑材料、木板生产为主,2000年该乡完成社会总产值1.0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700万元,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40万元,人均纯收入1965元,农业收占总收入的60%。. |
刘店集乡 |
刘店集乡位于夏邑县城北郊,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的祖籍所在地,孔子还乡祠座落在该乡孔祠村,是省级旅游景点。全乡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虬龙沟纵横南北。辖刘店、刘双楼、孔祠等26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人口3.2万人。102、104、108路公交车经过全乡大部分村庄,交通十分便利。 刘店集乡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长,特别适合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的生长,全乡小麦播种面积2.9万亩,玉米1.9万亩,棉花0.5万亩,花生0.35万亩,小麦、玉米普遍种植,棉花主要分部在北部、东北部刘双楼、大李庄、贾庄等9个行政村,花生主要分部在肖庄、吴庄等南部8个行政村。 刘店集乡是夏邑县优质西瓜基地,西瓜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是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乡,建有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投资300万元千亩高效示范园,现有标准温室、温棚1400余个,亩产值9000元;莲藕生产基地1000亩,现从河大聘请专家推广莲鱼混养新技术获得成功。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宽松的投资环境使得乡镇企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三合板、小麦精粉、精制挂面、地板砖、各种水泥制品,保温建材等远销全国各个省市,涌现出了雪花面粉厂、中立木制品厂,刘楼邓制厂、华威建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为乡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店集乡-刘豫东、乡长陈斌携全乡3万人民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到孔子的祖籍?夏邑县刘店集乡这片热土观光、游览、经商和投资。. |
骆集乡 |
骆集乡位于夏邑县城东北18公里,辖38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总人口43337人,农业劳动力人口26000人,耕地面积59000亩。 骆集乡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近来年,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全乡形成了“南棉、中果、东瓜、西菜”的产业格局。全乡蔬菜面积1.5万亩,水果面积1.2万亩,早熟西瓜面积1.3万亩。畜牧业生产面,全乡建成畜牧业专业村4个,大中型养殖场12个,建成畜牧龙头公司2个,年加工销售各种畜产品4000万吨。 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690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000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220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3000万元,财政收入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 |
孔庄乡 |
孔庄乡是闻名遐迩的苹果之乡,著名的香菇生产基地,著名革命将领彭雪枫将军壮烈殉国地,建有彭雪将军枫纪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庄乡位于夏邑县城东20公里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5.3万人,辖39个行政村,7.2万亩耕地,其中果园面积4.2万亩,良种繁育2万亩,香菇蔬菜1万亩。境内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畜业兴旺,年出栏生猪3万头,山羊6万只,鸡10万余只,西门塔尔牛1万头,年产香菇1000万斤,鲜果2亿多斤。 孔庄乡是商丘市特别改革试验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北依陇海铁路、310国道,南靠霍连高速公路,西临京九大动脉、105国道、夏邑-徐州、永城-砀册公路在此交汇,区位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建有变电站、电视差转台、移动电话接收台,村村通柏油路,拓宽了10多公里30宽的区域开发带。 孔庄乡-胡序良、乡长付存良携全乡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经商办厂,兴办伟业,共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