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巴格镇始建于1985年,距泽普县城18公里,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座落其辖区内,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00亩,辖3个行政村、3个社区,3个直属队,总人口8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931人。境内驻有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等23个中央、自治区、地区分支机构。1995年和1996年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自治区建设厅确定为全国和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乡镇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双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石油基地市场,大力发展招商引资 、特色农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四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
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资源优势和津泽工业园的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三年来完成招商引资2400多万元,包括投资600万元的崇鑫面粉厂、投资800万元的新世纪医院、投资300万元的综合农贸市场、投资530万元的红丽宾馆,以及投资300多万元的废旧塑料颗粒加工、珍珠岩厂、木器加工、个体诊所等项目,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和津泽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围绕二、三产业上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为企业生产和人员就业搭建平台。
特色农业方面: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围绕县委的“2318”工程,在200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3600元的基础上,采取“3321”收入分配机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88元。
城镇化建设方面:按照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城镇建设规划,加大抗震安居工程、一池三清三改力度,科学建设、美化城镇,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奎巴格镇党委、政府对前来创业的个人、组织在土地使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可谓软硬环境皆宜。奎巴格镇愿与各界有识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70.8平方公里 | 653124101 | 844800 | 0998 | 查看 奎依巴格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泽普镇 |
泽普镇位于泽普县城区域,草木葱笼,环境优美,是喀什地区最美丽的城镇之一。全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27352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84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有民汉中小学校7所,医院4所,其中自治区甲级医院一所。2005年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48元。2002年被县委授予文明乡镇称号,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被县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县城为依托,积极组织和发动居民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各族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2005年全镇从事餐饮、家政、运输、加工业主达到930余户;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突破口,协同劳动就业、职业学校等单位,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了居民增收渠道;以开发特色产业为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2005年,全镇各社区通过发展家政服务、卫生服务、物业管理等,累计创收57000余元。 全镇基础设施完善。辖区道路全部实现黑色化(8条主街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化),绿化面积131.9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6.8%,人均绿地面积48.2平方米。有休闲广场一个,公园一座,标准化体育场二个。 泽普镇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社会环境十分优越,热情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办企业,共创美好未来。. |
奎依巴格镇 |
奎巴格镇始建于1985年,距泽普县城18公里,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座落其辖区内,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00亩,辖3个行政村、3个社区,3个直属队,总人口8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931人。境内驻有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等23个中央、自治区、地区分支机构。1995年和1996年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自治区建设厅确定为全国和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乡镇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双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石油基地市场,大力发展招商引资 、特色农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四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 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资源优势和津泽工业园的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三年来完成招商引资2400多万元,包括投资600万元的崇鑫面粉厂、投资800万元的新世纪医院、投资300万元的综合农贸市场、投资530万元的红丽宾馆,以及投资300多万元的废旧塑料颗粒加工、珍珠岩厂、木器加工、个体诊所等项目,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和津泽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围绕二、三产业上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为企业生产和人员就业搭建平台。 特色农业方面: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围绕县委的“2318”工程,在200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3600元的基础上,采取“3321”收入分配机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88元。 城镇化建设方面:按照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城镇建设规划,加大抗震安居工程、一池三清三改力度,科学建设、美化城镇,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奎巴格镇党委、政府对前来创业的个人、组织在土地使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可谓软硬环境皆宜。奎巴格镇愿与各界有识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
波斯喀木乡 |
波斯喀木乡因叶尔羌河而得名,总面积4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00亩,辖14个行政村,l个汉族队,l个农场,72个村民小组,其中5个行政村与县城交错相接。全乡总人口15559人,其中农业人口10483人。200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563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9元。 波斯喀木乡交通便利,315国道由南至北贯穿全境,乡村道路宽阔通畅,光热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自然灾害少,土壤肥沃,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波斯喀木乡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方面主栽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林果业则以核桃、葡萄、杏、苹果为主要品种,水果产量逐年递增,有一定的商品开发前景;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建有日光温室503座,占地600多亩,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年蔬菜产量可达千吨以上。 二、三产业方面,现有农贸市场一个,占地120亩,巴扎日客流量近2万人,日交易额30多万元,是理想的小商品批零交易市场;在城郊旅游方面,有公园1个,占地100多亩,园内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有石榴、葡萄、核桃等各种水果长廊,特色水果10多种,农郊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波斯喀木乡地处县城周边,是未来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建厂的理想场所。 我们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到波斯喀术投资兴业,波斯喀木人将以热忱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为您提供良好的创业舞台。". |
依玛乡 |
依玛乡位于泽普县城东北8公里处,总面积97.79平方公里,总人口17017人,有18个行政村,100个村民小组,9所中小学校。全乡总户数3847户,其中农业户3290户,农业人口13932人,耕地面积46200亩。 依玛乡是全县最大的乡之一,是泽普至麦盖提的必经之地,境内贯穿叶尔羌河,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县乡道路实现黑色化,乡村老路石子化,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全部完成,防病改水入户率达90%以上,村村通电话,无线广播覆率100%,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66万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增收203元,2006年获得喀什地区五好乡党委荣誉称号。 多年来,依玛乡坚持粮棉、畜牧、林果、旅游齐头并进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全乡现有高标准条田3.2万亩,农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优质棉基地5000亩,高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2006年植棉面积24000亩,小麦14500亩。畜牧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牲畜存栏数51100头(只),适龄母畜33200头(只),年平均出栏可达42000头(只)以上,每年可向市场供应禽类35万只(羽),禽蛋420吨以上。林果业以种植红枣、核桃为主,总面积达32700亩,已形成规模,其中红枣12100亩,核桃14020亩,杏3750亩,葡萄1562亩。 旅游业是依玛乡潜力和希望最大的产业,境内拥有历史悠久的古勒巴格村伊斯兰学经堂。堂上铸有考古价值的道教太极图案,有泽普县可溯之源的喀拉玉勒滚村黑水营古战场遗址,民族特色鲜明,值得开发利用。此外还拥有1000亩的连片水域,10000余亩天然草场,是休闲、开发、娱乐的理想之地,2006年依玛乡将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广纳贤才,共同致力于乡旅游业的发展。 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我乡共同考察、共同开发、共同创业、依玛乡党委、政府将以更加诚恳态度和优惠的政策营造宽松的环境与大家互惠互利、共谋发展。 ". |
古勒巴格乡 |
古勒巴格乡位于泽普县东南7公里,315国道以东,东与莎车毗邻,南隔提孜那甫河与叶城相望。全乡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耕地43400亩,人口1.5万,其中农业人口1.2万,辖14个行政村。 古勒巴格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光照充分,交通便利。盛产棉花、水稻、小麦及各种瓜果,适宜林果业、畜牧业、渔业、旅游业的发展。 古勒巴格乡水利、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和文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施完善。目前,古勒巴格乡已村村通路、通水、通电。2005年,全乡农业经济总收入3590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3149万元,二、三产业收入441万元。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890元。粮棉、林果、畜牧、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结构布局已基本形成,林果已逐步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盛产核桃、巴旦木、苹果、杏、葡萄、石榴等果品,其中,核桃22039.5亩,挂果面积4010亩,已初步形成核桃产业规模,2006年新定植红枣5666亩、311600株。 2005年底牲畜存栏44400头(只),全乡已建成2个畜牧专业村、14个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119户;建成温室大棚178座,拱棚48座,2006年将推广大棚滴灌技术。二、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以集市巴扎为经济中心的市场正在兴起,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增多。目前,已初步开发了位于315国道东侧的布拉克生态园,可供开发的天然草场、湿地、水域万余亩。境内有天然优质沙场近万亩,初步测算,可开采量达3000多万立方。 古勒巴格乡民风淳朴,人情敦厚,热情好客,民族团结,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外部环境优越,地缘优势凸显,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竭诚欢迎您的到来,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创未来。 ". |
赛力乡 |
赛力乡位于泽普县城南5公里,315国道从南至北贯穿全境,总面积70.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0亩,辖14个行政村,一个园艺场,总人口13345人,其中农业人口10388人。2004年,被自治区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曾连续两轮被地委命名为“五好乡镇党委”。 赛力乡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方面主栽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林果业面积达33000余亩、90余万株,人均占有果树90株,以红枣、核桃、葡萄、杏、石榴、苹果为主要品种,红富士苹果树已进入盛果期,产品销往北疆各地、内地及周边国家;5万株核桃、8万株葡萄已经挂果,效益明显;12万株石榴、10万余株杏开始挂果,发展潜力巨大;新定植的8500亩红枣,将成为今后农民增收的亮点。畜牧业以牛、羊和家禽养殖为主,牲畜年均存栏32000头(只)以上,其中奶牛100余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鲜奶200吨以上,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商品猪3000头,年均出栏牲畜可达2.2万头(只);可提供商品家禽20万只(羽),鸡鸭苗40万只,禽蛋150吨以上。设施农业方面,现有日光温室大棚200余座,主要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年蔬菜产量可达500吨以上;有30个棚种植葡萄、油桃、草莓等水果。200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3元,年均增长10.3%。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有40余商家落户赛力,特别是总投资400余万元的天山木业公司的落户,填补了无规模企业的空白。赛力乡有成片胡杨林200亩和10余亩水面等待有志之士前来开发,共同打造出本乡的旅游品牌,实现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的立体开发。 赛力乡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赛力乡人民热情豪爽,明理诚信,为你实现抱负和理想搭建了平台。赛力愿与各界有识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
依喀苏乡 |
依克苏乡位于泽普县城南12公里处,315国道横穿全境,总面积9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辖18个行政村,2个汉族队,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800人。 依克苏乡主要以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及设施农业为主。种植业方面,2006年全乡种植小麦1.4万亩,棉花2.35万亩。林果业方面,目前全乡经济林总面积23608亩,其中核桃15976亩,红枣7686亩。畜牧业方面,2005年牲畜出栏3.6万头(只),现牲畜存栏4.3万头(只)。设施农业方面,全乡有温室大棚156座,拱棚70座。基础设施方面,全乡已有8个村通柏油路,全长15公里,有10个村铺沙石路面,全长65公里。全乡电视普及率达到80%,电话普及率达到8%。抗震安居工程已完工1873户,加固262户。水产资源丰富,现有鱼塘800亩,全乡从事水产养殖的达13户。 依克苏乡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我们愿与各界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
图呼其乡 |
图呼其乡位于泽普县城西南 27 公里处,西接塔西南石油基地与布依鲁克民族乡,东南面隔提兹那甫河与叶城县相望,东临 315 国道,西接滨河路,交通便利,乡村道路宽阔通畅,村村都有大路相连。总面积 4.32 万亩,辖 9 个行政村, 38 个村民小组,总户数 1893 户,总人口 8415 人,其中农业人口 6415 人。 图呼其乡农业资源较丰富,具有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全乡现有耕地 2.359 万亩,草地 1200 亩,芦苇 830 亩,荒地 2800 亩,沙丘 4838 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较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现有林果业 19250 亩,人均占有 2.3 亩;牲畜存栏年均 25624 头(只)以上,人均占有 3 头(只);全乡水面 2362 亩,蓄水量在 1300 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 3 个,水产养殖水面 225 亩,可开发旅游业。 图呼其乡 2003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 2474.4 万元,农、林、牧连续 10 年增产丰收。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种植业方面主栽作物有棉花、小麦、玉米。林果业则以核桃、红枣、苹果、杏为主栽品种, 10280 亩核桃,年产 121.4 吨, 415 亩红枣,年产 5.2 吨,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红富士苹果已进入盛果期,产品销往全疆各地;新定植的 7200 亩核桃, 1500 亩红枣明后两年就可普遍挂果。畜牧业以牛、羊和家禽养殖为主,牲畜年均出栏可达 15000 头(只)以上,每年可向市场提供禽类 4.369 万只(羽),禽蛋 160 吨以上。 图呼其乡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图呼其人民热情豪放,明理诚信。图呼其乡对前来创业投资的个人和企业在土地使用、水资源利用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愿与各界有识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
奎依巴格乡 |
奎巴格镇始建于1985年,距泽普县城18公里,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座落其辖区内,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00亩,辖3个行政村、3个社区,3个直属队,总人口8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931人。境内驻有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等23个中央、自治区、地区分支机构。1995年和1996年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自治区建设厅确定为全国和全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乡镇荣誉称号,2006年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双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石油基地市场,大力发展招商引资 、特色农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四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元。 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资源优势和津泽工业园的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近三年来完成招商引资2400多万元,包括投资600万元的崇鑫面粉厂、投资800万元的新世纪医院、投资300万元的综合农贸市场、投资530万元的红丽宾馆,以及投资300多万元的废旧塑料颗粒加工、珍珠岩厂、木器加工、个体诊所等项目,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方面:充分利用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和津泽工业园区建设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围绕二、三产业上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人口,为企业生产和人员就业搭建平台。 特色农业方面: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围绕县委的“2318”工程,在200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3600元的基础上,采取“3321”收入分配机制。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88元。 城镇化建设方面:按照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城镇建设规划,加大抗震安居工程、一池三清三改力度,科学建设、美化城镇,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奎巴格镇党委、政府对前来创业的个人、组织在土地使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可谓软硬环境皆宜。奎巴格镇愿与各界有识有志之士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 |
阿克塔木乡 |
阿克塔木乡位于泽普县与石油基地之间。全乡拥有耕地面积23160亩,其中林果业22000亩,8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农业总人口4169人,1007户,主要由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组成,是一个人少地多的乡。 近年来,阿克塔木乡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基础上,着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努力做大做强红枣产业,重点在扩大红枣种植面积、加强管理和营销上下功夫,以规模和产量促发展,形成品牌,产生效益。全乡现有红枣面积15000余亩,其中,1500亩已进入盛果期,亩均效益2500-3000元,今年新定植了5个精品枣园。畜牧业按照“两大一特”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牛羊和家禽养殖,年内牲畜出栏达到1.6万头(只),存栏达到19000头(只)。建立家禽养殖小区8个,养禽总量达14万余羽,户均达到139只。设施农业方面,现有日光温室大棚93座,拱棚40个,主要种植蔬菜、瓜果,亩均效益达4000元。预计年末农业生产总值达3906万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83元,增收260元。 阿克塔木乡地理环境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欢迎社会各界有志之士来乡考察投资,共谋发展,阿克塔木乡党委、政府对前来创业的组织和个人将提供优厚的服务和投资环境,使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共创美好未来。 ". |
阿依库勒乡 |
阿依库勒乡位于泽普县城西5.5公里处,北临叶尔羌河。县城与塔西南石油基地公路贯穿全乡,总面积4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5万亩。辖14个行政村、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60人,是地区首批命名的“奔小康示范乡”、“民族团结模范乡”。 阿依库勒乡是典型的农业乡,盛产粮、棉、水果、药材。有“稻种之乡”的美誉。全乡道路硬化率达87%,实现了“村村通柏油”。农业生产正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种植业内部结构科学、合理。2005年全乡小麦产量达到4700吨,玉米产量达到4906.2吨,棉花年产量达到3.4万担。林果业发展迅猛,现有林果面积21500亩,挂果面积12869亩,预计果品总产量将达到1394.9吨,新定植红枣8500亩,共47.5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大力发展“短、平、快”家禽养殖,认真实施良种、良料、良养、科学防疫四位一体的饲养方式,整体推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乡牲畜存栏27267头(只),出栏24198头(只)。现有温室大棚330座,大、小拱棚内四季飘香。 目前,阿依库勒乡党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投资环境十分宽松。阿依库勒乡愿与有意发展种养殖业及加工业的社会各界朋友真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 |
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 |
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距泽普县城28公里,位于塔西南石油基地南5公里处,与叶城毗邻。全乡总面积3.8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9万亩,人均耕地4.5亩,下辖三个行政村和一个自然村,共850户、3235人,其中塔吉克族1241人,维吾尔族1010人,汉族984人。全乡农业人口2650人。200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193.5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402元,比2004年增长13%和11.2%。 布依鲁克塔吉克族乡地处戈壁边缘,光热条件极好,独特的地理环境,出产远近闻名的种植物:作为主栽作物的棉花,朵大、洁白、绒长,是全县指定的种子棉;洋葱、茴香、黄豆则成了汉族村的“品牌”,每年收购季节,外地的客商不远千里、络绎不绝赶来抢购,远销大疆南北,效益明显;林果业上以核桃、红枣、苹果、杏为主要品种,尤其是红枣远负盛名,口感极佳,汁多味甜,4320亩红枣,2398亩核桃,590亩苹果,640亩杏子,发展潜力巨大。畜牧业上以牛、羊和家禽养殖为主,目前牲畜存栏大畜1900头(只),羊6500只,家禽29600只。设施农业方面,现有日光温室120座,既可种植蔬菜,又可种植果树。 全乡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抗震安居工程年底全部完工,乡中心幼儿园和占地400平方米的乡文化中心相继落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硬件建设有了初步雏形。 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政通人和,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塔吉克族人民热情好客,明理诚信,乡政府对前来布依鲁克乡创业的个人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愿通过合作,共谋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