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平吉乡,1952年设槽元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9公里。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乡道公路。辖大槽、河坪、韭菜坪、硝水、大元、偏桥、木村、坝地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养殖业以绵羊、猪、牛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78.8平方公里 | 513425234 | 615100 | 0834 | 查看 槽元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城关镇 |
会理县辖镇,县府驻地。民国时期分设为内东、外北两镇,1951年建城关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2.1万。108国道过境。辖南街、东街、西街、北街、胜利巷、公园路、北关西、北关东、小巷、和平、文明路1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印刷、机械、食品等厂和商贸、运输、建筑等业。. |
鹿厂镇 |
会理县辖镇。1950年前属鹿武乡,1951年建鹿厂乡,1953年、1955年明公乡、锣锅乡相继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328.3平方公里,人口1.5万。108国道过境。辖明星、银坡、兴隆、白草、铜矿、黎明、红星、星火、五星、蜡虫10个村委会和鹿厂1个居委会。境内地下资源丰富,有铁、铜、铅锌、铌钽等。乡镇企业有冶金、建筑、运输、建材、陶瓷、食品、饮料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生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境内有凉山州大铜矿、武警黄金部队银铜矿。. |
黎溪镇 |
会理县辖镇。1954年置新黎乡,1958年改黎溪公社,1983年置黎溪乡,1990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9公里。面积98.9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8国道过境。辖沙河、黎州、锁水、莲塘、南海、新桥、新光、合五8个村委会和黎溪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采矿、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生猪、牛、黑山羊为主。. |
通安镇 |
会理县辖镇。元代设通安州,民国时期设通金乡,解放初期设通安和复兴乡,1958年将通安、复兴两乡合并建四一公社,1983年复置通安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县城54公里。面积111.4平方公里,人口1.1万。省道川南(四川至云南)公路和乡道公路在境内交会。辖长坡、通保、坝心、花房、青山、中武山、新发、官山8个村委会和通安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生猪、牛、黑山羊、家禽为主。盛产石榴。有铜矿、铁矿。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纪念地红军第一方面军“巧渡金沙江”的皎平渡。. |
太平镇 |
会理县辖镇。民国时期为平吉乡,1952年建太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设油房、大村两乡,1994年将大村乡、油房乡及木厂乡的老厂、大河两个村划出合并建太平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63.5平方公里,人口1.3万。通公路。辖太平、沙坪、双马、大村、梓木、尖山、小村、老厂、大河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烤烟、小麦。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益门镇 |
会理县辖镇。民国时期属益果乡,1952年置益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8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89.6平方公里,人口0.7万。108国道从北至南过境,益(仓)益(三)公路在境内交会。辖上村、中村、大磨、小梁山、魏家沟5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镇办企业主要从事原煤生产、炼锌、修理业、饮食服务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养殖业以黑山羊、猪、牛为主。境内有州属益门煤矿和益门瓷厂。. |
小黑箐镇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属内东镇,1951年属内西乡,1956年置小黑箐乡,198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77.3平方公里,人口0.5万。会(理)小(黑箐)公路通境。辖茨竹、白沙、红凉、矿山、大凹、大梁6个村委会。矿产资源有储量较大的钒、钛磁铁矿、铌钽矿。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 |
果元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内东镇,1951年建果元乡,1958年划归红旗公社,1968年析建果元公社,1983年复果元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2.1万。108国道过境。辖南郊、爱国、东升、积水、果元、九榜、五官、星星、热水、石庄、金梅、羊木、东坝、左樟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运输、建材、商贸、农机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生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 |
南阁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内南乡,1951年建南阁乡,196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1.3万。川滇公路过境。辖大卷、黄虎、望城、南山、海溪、凉桥、南阁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土陶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内东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内东镇,1950年建内东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龙河、潭溪河、红岩、团山、崩崩山5个村委会。会(理)太(平)公路过境。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 |
老街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外北镇外南乡,1951年设石厂乡,1952年更名老街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公里。面积81.5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8国道过境。辖老街、金岩、龙滩、三元、毛溪、石厂、铁厂、兰厂、沙坝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运输、建材、商贸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1935年党中央在境内的铁厂召开了“会理会议”。. |
外北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前属外北镇,1951年置外北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110.6平方公里,人口1.1万。108国道过境。辖云岩、玉平、清水、光荣、前兴、白龙、大营、兴荣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中药材、建筑、运输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 |
彰冠乡 |
会理县辖乡。1951年建彰冠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102.2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8国道过境。辖古桥、兴垣、金星、魁阁、湾塘、代管、石河、万红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家禽、牛、黑山羊为主。. |
爱民乡 |
会理县辖乡。1951年建爱民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万。108国道过境。辖螃蟹、外龙、拉红、爱民、拥护、大发、五合、红拉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养殖业以生猪、家禽、牛、黑山羊、石榴、蚕丝为主。. |
关河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属黎关乡,1981年改关河公社,1983年置关河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32.4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8国道过境。辖关河、力河、红花、黑依、官村、菜子园、大桥、田房、马鞍9个村委会。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铜、白云大理岩、蛇纹石、石英岩等。乡镇企业有金属、非金属矿产开采和粗加工厂、矿。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烤烟。产石榴和蚕丝。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鱼乍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属新黎乡,1951年置金沙乡,1981年更名鱼鲊公社,1983年设鱼鲊乡。位于县境南部,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县城85公里。面积86.6平方公里,人口0.4万。108国道过境。辖河漂、鱼鲊、回头山、咩都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运输、商贸等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蚕为主。. |
绿水镇 |
|
黎洪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为绿普乡管辖,1951年置力洪乡,1958年改公社,1988年更名黎洪乡。位于县境西南部,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县城111公里。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0.3万。黎(溪)黎(洪)公路过境。辖长湾子、黎马、上龙滩、崩底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矿、农机站。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树堡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置树堡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91公里。面积76.1平方公里,人口0.6万。黎溪、江竹公路过境。辖树堡、坝子、二台坡、梅子、勒都、登龙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矿。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蚕为主。. |
新安傣族乡 |
会理县辖乡。1950年属普隆乡,1954年置新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县城109公里,面积86.1平方公里,人口0.4万。黎溪、新安公路过境。辖新开田、河地、回龙村、马鞍桥、龙茂山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电、采矿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甘蔗。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竹箐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通金乡辖地。1961年析四一公社建竹箐公社,1983年置竹箐乡。位于县境东南部,隔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距县城60公里。面积69.7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金桂、酸水、菜园、小米、金玉、大麦地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甘蔗。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新发镇 |
2013区划调整:撤销新发乡,设立新发镇,镇人民政府驻新铺子村,辖原新发乡所属行政区域。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新德乡,1951年建新发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隔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距县城73公里。面积132.6平方公里,人口1.7万。通公路。辖河心、乐寨、小箐、铜厂、鲁车、民主、新铺子、营盘、大箐、银星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境内有年产1.8万吨铁矿石的新发铁矿和库容量为227万立方米的新发水库。. |
杨家坝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新德乡,1951年建杨河乡,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为杨家坝公社,1983年置杨家坝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2公里。面积103.1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乡道通境内。辖新桂、崃龙、绿林、海龙、干海子、庄房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牛、黑山羊、猪为主。. |
木古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末期属通金乡,1951年设木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7公里。面积89.2平方公里,人口0.9万。通公路。辖明河、建政、三家、花山、牛筋树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烤烟、小麦。种植石榴。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富乐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鹿武乡,1951年设富乐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136.5平方公里,人口1万。境内有乡道公路。辖富乐、车拉、三岔河、光山、钉子房、高建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横山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平吉乡,1952年设石坝乡,1958年改横山公社,1983年置横山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乡道公路。辖茅草湾、磨房、马颈、老村、马庄、石坝、岩峰、麂子沟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蚕、烤烟。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 |
槽元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平吉乡,1952年设槽元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9公里。面积78.8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乡道公路。辖大槽、河坪、韭菜坪、硝水、大元、偏桥、木村、坝地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小麦。养殖业以绵羊、猪、牛为主。. |
云甸镇 |
2013区划调整:撤销云甸乡,设立云甸镇,镇人民政府驻沙元村,辖原云甸乡所属行政区域;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云定乡,1952年建云甸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8公里。面积123.9平方公里,人口1.7万。108国道从北至南过境。辖甸沙关、云田、云雀、荆凉、沙园、云兴、油房、云桔、巴松9个村委会。乡办企业有龙背金矿及选厂、砖厂、炼铁厂、巴松矿泉水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产甘蔗、云桔。养殖业以生猪、牛、羊、蚕为主。主要矿产有锌矿、铁矿。境内有省属会理锌矿和州属蚕种场。. |
仓田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云定乡,1952年设岔河乡,1958年改岔河公社和长坪公社,1981年更名为仓田公社,1983年建仓田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0公里。面积213.5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县道通境。辖仓田、小仓田、杨坪、岔河、三合、井狮、白岩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矿产有锡矿、铁矿。境内有州属岔河锡矿,系四川省最大的锡矿。. |
白果湾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益果乡,1952年设白果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为白果湾公社,1983年置白果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6公里。面积75.8平方公里,人口0.7万。108国道过境。辖白果、猫猫沟、孔明寨、天宝、齐河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养殖业以生猪、牛、黑山羊为主。有铁矿、锌矿。省属会理锌矿的采矿场“天宝山”在境内。. |
下村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益果乡,1952年设下河乡,1958年改下村公社,1983年置下村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新山、下村、老铁厂、武家沟、小河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有煤、铁、石灰岩矿藏。州属益门水泥厂在境内。. |
六华乡 |
|
三地乡 |
会理县辖乡。民国时期属天台区辖乡,1950年属西北区辖地。1952年设三地乡,1972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4公里。面积120.3平方公里,人口0.1万。辖白草坡、新坪、老棚子、坪子窑、庙子湾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马铃薯、荞麦、燕麦。养殖业以黑山羊、绵羊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