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辖乡。1958年建瓦子街公社,同年11月划归宜川县。1961年复归黄龙县,重设瓦子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渭(南)清(涧)公路横贯境内。辖瓦子街、袁垛、任家湾、蔡家川4个村委会。农产以玉米、谷子、荞麦、马铃薯、烤烟为主,是重要的烤烟生产区。森林资源丰富,草场辽阔,宜于发展畜牧业。境内瓦子街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处于黄帝陵和黄河壶口瀑布等著名旅游点专线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332平方公里 | 610631102 | 716000 | 0911 | 查看 瓦子街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堡镇 |
黄龙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1年属石堡公社,1964年析建石堡镇人民委员会,1984年更名石堡镇。位于县境中南部,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1.0万。渭(南)清(涧)、洛(川)韩(城)、黄(龙)宜(川)公路纵横过境。辖石堡一、石堡二、石堡三、石堡后街4个居委会和砖瓦窑、麻地湾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木材加工、玉米加工和饮食服务业。农产以玉米、糜谷、马铃薯、大棚蔬菜为主,有畜牧业。. |
白马滩镇 |
陕西省白马滩镇位于黄龙县的东部,南邻合阳县,东面邻接韩城市,南北两面均是连绵的青山。全镇总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为17个自然村小组,共1523户,总人口6759人。在镇管理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禢马鸡及其它珍贵动物. 2002年4月,以白马滩镇为中心的白马滩中学和白马滩小学都相继落成,成为黄龙县的第二大教学园区--白马滩教学园区.白马滩中学教学质量高,年升学率均在90%以上.黄龙县的有些望子成龙的父母相继都把自己的儿女送往白马滩中学上学. 现在,新的白马滩镇农居点正在加紧建设,新农居点占地154亩,住宅是统一的双联平房,共160幢,分大、中、小三种户型,总建筑面积93828平方米,绿化面积25467平方米。农居点的东、北两面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新农居点设计合理、美观,建筑标准高,质量好。2005年,白马滩根据上级政府要求撤村建居,成立白马滩镇社区,村民也将全部搬入新居,此时白马滩镇已成为一个起点高、设施全、居住舒适、安定祥和的新世纪的新社区。 白马滩镇夏季气温为25℃-30℃左右,冬季气温约为7℃-18℃.冬暖夏凉.春季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两条小河环镇流淌.一小河来自于碾子湾的一股泉水,长年流淌,途经白西队自然村,泉水甘甜.另一条小河来自于黄龙大岭山,河流途经背耐子﹑南湾﹑卫家堡﹑仰面﹑高湾,两条河最终流入薛峰水库.. |
瓦子街镇 |
黄龙县辖乡。1958年建瓦子街公社,同年11月划归宜川县。1961年复归黄龙县,重设瓦子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6公里。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0.1万。渭(南)清(涧)公路横贯境内。辖瓦子街、袁垛、任家湾、蔡家川4个村委会。农产以玉米、谷子、荞麦、马铃薯、烤烟为主,是重要的烤烟生产区。森林资源丰富,草场辽阔,宜于发展畜牧业。境内瓦子街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处于黄帝陵和黄河壶口瀑布等著名旅游点专线上。. |
三岔镇 |
|
界头庙镇 |
黄龙县辖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84年更名界头庙乡。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0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0.5万。渭(南)清(涧)公路过境。辖界头庙、小峪村、景家塬、白家塬、刘家塬、神底、界子河、石家庄、松山槐、北商州、三合村、红罗圈、马连坪、西石林14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农产有小麦、玉米、糜谷、大豆、油菜子、烤烟、苹果。是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1948年壶梯山战役指挥所设于此。. |
圪台乡 |
|
崾先乡 |
黄龙县辖乡。1958年建康乐公社,11月撤销县制,划归洛川县,1961年恢复县制,设崾崄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407平方公里,人口0.3万。黄(龙)小(寺庄)公路过境。辖崾西、崾东、太地塬、白城桥、官庄、红土湾、东沟塬、鲁家塬、新市街、五姓村、核桃树窑、马蹄掌12个村委会。农产以玉米、谷子、豆类、马铃薯、烤烟为主,是重要的烤烟生产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草原辽阔,宜于发展畜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