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达乡位于县城驻地东29.7公里,地处平原带,东接木吉乡,北临县国营牧场,南界岔叶公路,西邻木奎拉乡,东西平均宽10公里,南北平均长220公里,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总人口10795人。
该乡沿用所处地片称谓,“乔达”,意为“能忍受”。传说约三百年前,此地七户人家,用20斤白面做一大烤饼招待过路伊玛目,伊玛目见此状问:“我们再住一天你们能忍受吗?”,回答:“乔达”,后被沿用为地名。
该乡地势较平坦,自南向北倾斜,南为戈壁,西、北两侧沙丘起伏,中部为灌区,间夹沼泽,碱滩,可种植水稻,养鱼。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1.6°C,最热七月24.9°C,最冷一月-6.6°C,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51毫米。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种油料、棉花、瓜果、苜蓿等经济作物。林业以人工植树为主,有杨、柳、沙枣、杏、桃、桑及核桃等果木,境内盛产芦苇,有中草药大芸、甘草等。野生动物有野猪、旱獭、狐狸和野鸭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8万人 | 2200平方公里 | 653223205 | 845150 | 0903 | 查看 乔达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街道办事处 |
653223001001 121 喀依玛克巴扎社区 653223001002 121 科克塔力社区 653223001003 121 安江阔恰社区 653223001004 121 赛其曼拉社区 653223001005 121 吾力曼拉社区 |
固玛镇 |
固玛镇人民政府驻固玛南路西侧。下辖20个村委会,其地域为东经77°27’至79°38’,北纬35°30’至38°56’。总面积305.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总人口21693人。 固玛镇驻有皮山县党政机关、各企事业、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公安交通、水利电力等单位系统,及自治区、地区直属单位,为皮山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固玛镇地处皮山县中部绿洲区,地属皮山河系洪积平原带。四缘多系戈壁砾石,境风零星分布沼泽地,平均高度1300米到1400米。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1.8°C,七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5.3°C;一月份最低,平均气温-6.1°C。年降雨量51.3毫米,无霜期平均217天。 境内平原绿洲占总面积92%,为皮山县主要农作区之一,总耕地面积31236亩,总播种面积26667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类及麻籽、油菜籽、红花等油料作物。境内产中药材甘草、大芸。". |
杜瓦镇 |
杜瓦镇位于县政府东南105公里,东邻墨玉县,西接桑株乡,北抵岔叶公路,南接和田县。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4900平方公里。隶属皮山县,辖9个村委会,总人口6386人。 镇处低山河谷杜瓦河畔,地形高低不平。杜瓦河穿镇而过,北流入硝尔鲁克水库,经皮亚勒玛干渠注入沙漠。杜瓦河灌溉面积2.18万亩,为该河流域发展农、牧、林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全镇耕地面积8448亩,细沙壤土,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主产小麦、玉米、青稞、油料和豆类、苜蓿等。牧业以养羊、牛为主,并有马、骆驼、驴等。境内有草场51处,面积约3万亩。长有昆仑蒿、昆仑针茅、银穗、新麦、苔草和羊茅草等。林业以人工育林为主,主要植杨、柳、沙枣、杏,及少量核桃。镇内有煤、石膏矿等丰富矿藏。山中草药有党参、锁阳、甘草、麻黄、曼陀罗等。并有狐狸、黄羊、旱獭、兔子、雪鸡、鹰等野生动物。". |
赛图拉镇 |
653223102200 121 色日克克尔村委会 |
县直辖村镇 |
653223198500 220 台什克勒艾提热普村生活区 653223198501 121 皮亚曼石榴基地生活区 |
阔什塔格镇 |
阔什塔格镇政府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37公里,东邻桑株乡,西接皮西那乡和巴什兰干乡,北濒县良种场,南毗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东西平均宽约31.3公里,南北平均长约49.3公里,总面积1543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总人口12180人。 乡政府驻夏普恰喀村,“阔什塔格”系维语,意为“双山”。相传公元八世纪初期,这里已有人居住。伊斯兰教传教士“艾买力西里甫”和“吾布勒玉苏甫”传教至此,见此地气候宜人,风景幽美,赞叹说:“伙什吾塔格”。当地人以此命为地名,后演变为“阔什塔格”沿用至今。 该乡东、南两侧层峦叠嶂,山谷纵横,地势北倾,由河流、洪水冲积形成北部扇形平原,海拔高度1500—3000米,因受南部昆仑山影响,境内气候差异较大,但均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9.3°C,年均降水较多,无霜期210天左右。 全乡耕地62712亩,阔什塔格河系为主要灌溉水源,该河源于喀喇昆仑山北麓,东北流,斜穿全乡入固玛镇境内亚普泉水库。上游有阿克硝尔和康阿孜水库,均附建有小水电站,下游有阔什塔格小水电站。全乡以农为主,林、牧业也较发达。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油料等,播种面积44742亩。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并有马骆驼、驴、牦牛等。境内有牧点119处,草场总面积40855亩。生长银穗草、盐生草、羊茅草和芦苇等。布琼村以南中山河谷有昆仑圆柏、红桦等水源涵养自然林,最南部高山地带为高山草甸区域;北部扇形冲积平原带为人工植林区,主要有柳、杨、沙枣、核桃、杏、苹果、桑等。园艺以核桃、杏为佳。 |
克里阳乡 |
克里阳乡政府位于距县城驻地45公里,皮山县城的西南部,喀喇昆仑山北部,东北部与阔什塔格乡连接,西与巴什兰干相邻,南与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连接,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复杂。 该乡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冬季较长,夏季短,以农业生产为主,以林业、畜牧业为支柱产业。 该乡共辖9个行政村,2个农场,25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21250亩,耕地面积19470亩。 该乡境内生长银穗草、盐生草、羊茅草和芦苇等。河谷有昆仑圆柏、红桦等水源涵养自然林,最南部高山地带为高山草甸区域;主要有柳、杨、沙枣、核桃、杏、等。林果以核桃、杏为佳。". |
科克铁热克乡 |
科克铁热克乡政府位于距县城驻地3公里,地处平原带,东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皮山农场,西接叶城县,北抵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巴楚、麦盖提两县接壤,南至固玛镇,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140公里,总面积3410平方公里,辖26个村委会,总人口31978人。乡政府驻吐玛克买里村,“科克铁热克”系维吾尔语,意为“青杨”。早年间此地为荒漠沼泽,长有胡杨、红柳、芦苇等。传说有个名“夏瓦孜霍加”的人最早来此定居,挖一池溏,围塘种植青杨,后形成村庄,故而得名。 该乡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东北多沙滩、沼泽,西为戈壁。中、南部系农业种植区。地热平坦,略北倾,海拔高度1200-1400米,属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1.8°C,无霜期217天,年均降水量51.3毫米。 该乡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业,耕地面积49330亩。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瓜菜和苜蓿等。林业以人工造林为主,主要有杨、柳、沙枣、杏、桃、苹果和少量核桃树等。". |
桑株乡 |
桑株乡政府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50公里,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麓低河谷中。东邻藏桂乡、杜瓦镇,西靠阔什塔格乡,北至木吉乡,南抵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东西平均宽45公里,南北平均长61.5公里,总面积2767.5平方公里。隶属皮山县,辖24个村委会,总人口27214人。 乡政府驻桑株村,相传很早以前,此地人烟稀少,后人们逐水放牧,寻觅耕地陆续至此,定居桑株河两岸,形成村庄。约十三世纪时,当地人信奉佛教,被伊斯兰教徒视为“桑斯了株霍提”,后演变为“桑株”,按维吾尔语译,含义为“顽固异教徒众多”或“顽固不化异教徒聚居地”;一说“桑株”系藏语,其含义为“吉祥如意”,另一说,《西域同文志》解释作:“萨纳珠”,“萨纳起数之谓,指人而言,其地为各藩通商为界,回人旧于此通税稽查通商人数,故名转音珠”。 该乡东、西、南三面环山,地势北倾,多山地、河谷;并有少量碱地、沼泽。海拔高度1700—5500米,境内最高峰海拔高度5500米,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C,无霜期180天,年降水量较多。 全乡耕地面积55086亩,靠桑株河、坡斯喀河水灌溉。桑株河源喀喇昆仑山北麓,北流经本乡坡斯喀和墩巴格村入藏桂乡。该乡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业;部分为半农半牧区。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油料、苜蓿,及少量瓜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并有马、骆驼、牦牛、驴等。境内主要生长昆仑蒿、昆仑针茅、银穗草、羊茅草和芨芨草等。林业北部深山河谷,平原带为人工造林区,主要植有杨、柳、核桃、沙枣、杏等,以核桃最佳,素称“核桃之乡”;其次是杏,品种达20余种。山林中有黄羊、旱獭、狐狸、猞猁等野生动物和雪鸡、石鸡、鹰、鸭、大雁和鸽子等野飞禽。 境内产党参、甘草、锁阳、大黄、野茴香、香槿和心草。艾乃再尔储有云母和水晶石,克孜勒艾格勒储有煤、石膏、硫磺等矿。". |
木吉乡 |
木吉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33.5公里,东临藏桂乡,西濒乔达乡,北邻国营牧场,南毗桑株乡。东西平均宽12公里.南北平均长202公里,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总人口19283人。 木吉:《新疆图志建置四》作“木吉”,《西域地名》一书作“木济”,其含义有三说,其一,民间传说约七百多年前,此地人烟稀少,外地传教士经此,见当地人对其身背的褡裢深感新奇,都去抚摸,便声言“木吉”,其意为“摸”;其二,木吉一语系阿拉伯语“买吾吉”之音变而来,其意有“波涛,波澜”之说,亦指“繁华”之意。另一说《西域同文电》释为:“木济,谓地角之,偏隅之意”。 乡地处内陆腹地,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倾斜,三面环沙丘,中、南部为灌区,间有少量沼泽可种水稻。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1.6°C,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9.9°C,最冷一月平均气温—6.6°C,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51毫米。全乡耕地面积49081亩,主产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瓜果、苜蓿等。林业主要为人工林,植杨、柳、沙枣、杏、桃及少量核桃树,境内盛产芦苇、长有甘草、大芸等中草药。野生动物有野猪、旱獭、狐狸、野鸭。". |
乔达乡 |
乔达乡位于县城驻地东29.7公里,地处平原带,东接木吉乡,北临县国营牧场,南界岔叶公路,西邻木奎拉乡,东西平均宽10公里,南北平均长220公里,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总人口10795人。 该乡沿用所处地片称谓,“乔达”,意为“能忍受”。传说约三百年前,此地七户人家,用20斤白面做一大烤饼招待过路伊玛目,伊玛目见此状问:“我们再住一天你们能忍受吗?”,回答:“乔达”,后被沿用为地名。 该乡地势较平坦,自南向北倾斜,南为戈壁,西、北两侧沙丘起伏,中部为灌区,间夹沼泽,碱滩,可种植水稻,养鱼。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1.6°C,最热七月24.9°C,最冷一月-6.6°C,无霜期210天,年均降水量51毫米。 该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兼种油料、棉花、瓜果、苜蓿等经济作物。林业以人工植树为主,有杨、柳、沙枣、杏、桃、桑及核桃等果木,境内盛产芦苇,有中草药大芸、甘草等。野生动物有野猪、旱獭、狐狸和野鸭等。". |
木奎拉乡 |
木奎拉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10.5公里,东邻乔达乡,西界固玛镇,北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田农场管理局皮山农场,南抵桑株乡。东西平均宽20公里,南北平均约长40公里,总面积558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会,总人口16358人。 “木奎拉”系“买克来”之音变,维吾尔语意为“产粮盛地”,相传七百多年前,由“铁木尔阿洪”等人的祖先开发此地形成村庄,年年丰收,盛产粮食,故名。 该乡地处平原带,地势平坦,北倾呈狭窄状地形。海拔高度1300至1700米,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8°C,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5.4°C,最冷一月平均气温-6°C,年均降水量50毫米,无霜期218天。 全乡耕地总面积50528亩,引阔什塔格河水灌溉,经济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业。播种面积2.27万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兼种豆类,瓜菜、苜蓿等。林业以人工植树为主,种植有杨、桑、沙枣、桃、梨、杏、核桃树。境内产大黄、甘草、大芸等药草。境内有野猪、野兔、鸽子等野生动物。园艺特产桃、梨、葡萄。养蚕、编席、裁缝、木器制作等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
藏桂乡 |
藏桂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67公里,东邻皮亚勒玛乡,西靠木吉乡,北抵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南至桑株乡。东西宽19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总人口13027人。 藏桂乡《新疆图志建置四》作“章固雅”,又作“装桂雅”。“藏桂”一语系“赞古尼亚”一语之音变,意为聪明干净。传说很早以前,伊斯兰教传教士伊玛目霍加阿拉、伊玛目夏克尔、艾甫台尔、木萨喀孜木、艾斯克日等人来此传教,当地人以“藏”佐以牛奶盛情款待他们,故传教士称当地人“赞古尼亚”,被当地人沿用为村名,后音变为“藏桂”。《西域同文志》释为:“章固雅”波斯语,章铃也。固雅音好之,铸铃者居之。 该乡被沙漠戈壁环绕。地处坡斯喀河流域扇积绿洲带,地势平坦,大陆性干旱气候,多风沙,年均气温11.6°C,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4.9°C,最冷一月平均气温-6°C,无霜期215天。全乡播种面积2.84万亩,主产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和豆类,瓜果蔬菜、青稞、苜蓿等。牧业以养羊、牛,兼有马、骆驼、驴等。林业以人工育林为主,主要种植杨、柳、沙枣和桑树,兼植石榴、核桃、杏等。境内产甘草、麻黄、曼陀罗等中药草,有野猪、旱獭、兔子等野生动物。 ". |
皮亚勒玛乡 |
皮亚勒玛乡位于县政府东99.8公里,东连墨玉县,西接藏桂乡,北抵麦盖提县,南至岔叶公路。东西平均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总面积4320平方公里,隶属皮山县。辖5个村委会,总人口5148人。 “皮亚勒玛”一名由“皮尔阿勒米干”音变而来,其来历含义《西域同文志》释为“皮雅勒阿勒玛,回语,皮雅勒木也,阿勒玛,不可取之,谓地当沙碛,少器用,故以不取戒行人也”。 该乡北为塔里木盆地,南临岔叶公路,四周戈壁沙漠环绕,地处沙碛平原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多风沙;年均气温11.6°C,最热七月24.9°C,最冷一月-6°C,无霜期215天左右。 皮亚勒玛乡出产的“皮雅曼”甜石榴,以粒大、汁多味甜而闻名疆内外,并以注册为“皮雅曼”商标品牌,皮雅曼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和酶、钙、铁等18种元素,在2000年被评为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02年又被授予中国石榴生产区优质品种获得者,知名度享誉全国。 境内有“鼠祠”和“鸽子房”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皮西那乡 |
皮西那乡位于县城西南30公里,地处山沟地带,东连固玛镇和县良种场,西接喀什地区叶城县,南与阔什塔格乡毗邻,北接岔叶公路,东西平均宽25公里,南北平均长约35公里,总面积845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总人口6501人。 相传约七百年前有人来此居住,形成村庄,得名“皮夏”,传言属波斯语,渐音变为“皮西那”,意为“草场”。另一说《西域同文志》释为“皮什南”回语,物之熟者日皮什南,饼饵之,乡政府驻阿热买里村。 该乡西南侧群山连绵,东、北两侧为低山带,多为戈壁沙砾,地势低洼,北倾,较平坦。其农业种植区南北走向于狭窄山沟中,多沙石滩,间夹碱地。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9.3°C,最热七月平均22°C,最冷一月平均-7.8°C,无霜期217天左右。< 该乡以农为主,农林牧结合,主产小麦、玉米、油料,兼种苜蓿、豆类、瓜菜和养蚕。林业以人工林为主,种植杨、柳、桑、沙枣及苹果等果树。 ". |
巴什兰干乡 |
巴西兰干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47.1公里,地处前山区狭沟山谷地带,东临皮西那乡,西毗喀什地区叶城县,北至岔叶公路,南抵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东西平均宽约23公里,南北平均长约120公里,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总人口4473人,乡政府驻兰干村。 该乡沿用驻地村名,称“巴什兰干乡”,意为“驿站上面”。地处西、南群山连绵,东、北两侧为低山区扇积戈壁砾石带,地势低洼,稍向北倾斜,较平坦,宜发展农林业。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3°C,最热七月22°C,最冷一月-7.8°C,无霜期180天左右。经济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业。". |
瑙阿巴提乡 |
垴阿巴提塔吉克民族乡位于县政府驻地西南68.7公里,北临阔什塔格乡,南与巴基斯坦国接壤,西连喀什地区叶城县,东接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东西平均宽约30公里,南北平均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辖3个村委会,总人口824人。乡政府驻喀特里什村。 相传三百年前,一塔吉克部族由外地迁居此地,以游牧为生,逐步过渡到定居务农,发展成繁荣的村庄,得名。“垴阿巴提”系塔吉克语,意为“新繁荣”。这里人信奉伊斯兰教,有语言无文字,社交时使用塔、维两种语言,书写借用维吾尔文字。 该乡位于海拔高度2400—3000米的山区地带,气候凉爽,降水量多,水源充足。境内康阿孜、阿克硝尔河上均建有拦河水库,有小水电站一座。以牧为主,主要养有羊、牛、骆驼、马、驴、牦牛。林业主要植杨、柳、沙枣,山上长有昆仑圆柏、山柳、野苹果。境内野生动物有狼、狐狸、雪鸡、石鸡、山鹰等。山中多中草药,有党参、大黄、番泻叶等。该乡冬暖夏冷,是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
康克尔乡 |
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位于县政府驻地东南直距60公里,地处喀喇昆仑山谷,沿桑株河上游两岸地带。辖4个村委会,总人口1611人,乡政府驻康克尔村。 该乡以其驻地与民族称谓合称为“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康克尔”意为宽埂。历史上此山川深谷荒无人烟,后柯尔克孜族人沿山溪逐水草放牧至此居住成村。淤地造田时,因地埂宽大而得地名。 该乡海拔高度2250—2450米,气候凉爽,降水量多,水源充足。经济上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经营羊、牛、骆驼、牦牛等。境内驻有和田地区桑株水文站,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株岩画”,在乌拉其村上侧。野生动力有狼、狐狸和雪鸡、石鸡、山鹰等。山上长有党参、大黄、番泻叶等中草药。 ". |
国营牧场 |
653223400500 123 巴什拉克村生活区 653223400501 220 阿尔皮勒克村生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