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丰县辖乡。1956年成立发展农业社。1958年改称发展大队属若克雅公社。1971年成立立新公社。1978年更名为萨勒吾则克公社。1984年设萨勒吾则克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7.8公里。人口0.3万,有维吾尔、汉两个民族。萨勒吾则克系突厥语。设有中学、卫生机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下水源充沛。耕地10 15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等。牧业以饲养羊、牛、驴、骆驼、马为主。盛产西瓜、甜瓜,是中药材—大芸的主要产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民丰县旅游·民丰县特产·民丰县十大特产·民丰县十景·和田旅 | 653227202 | 848500 | 0903 | 查看 萨勒吾则克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尼雅镇 |
民丰县镇。县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面,人口0.9万。唐代称尼壤。清代称尼雅庄。民国置廉洁镇。1955年撤销镇治。1984年重设尼雅镇。境内买地尼雅提路、索达路、315国道纵横交错,构成本区主要交通网。塔中公路贯通后,境内商业网点密布,市场繁荣。辖按序数命名的4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为主。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 |
尼雅乡 |
民丰县尼雅乡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耕地面积13180亩,总人口5537人,1236户,其中农业人口5030人,辖有7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 尼雅乡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上,着力优化品种、提高品质、科学布局、提高单产和亩均效益,棉花、粮食生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林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乡目前已完成了60万株果树的栽植工作,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初步建成优质杏、甜油桃、核桃、樱桃等名优特果品生产基地;农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甜瓜、蔬菜、大芸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 |
若克雅乡 |
若克雅乡位于昆仑山南麓,距和田地区东大门民丰县城8公里,因其所处正东面的独特地理位置而享有“太阳升起的地方”的美誉。 若克雅乡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接315国道,西出便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尼雅遗址,由于是南入和田的必经之路,为此因交通极其便利而自古为丝路要冲。做为举世闻名的沙漠公路起点站,这里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依托西部开发大好机遇,内炼素质外树形象,为世人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壮美画卷。 若克雅乡总面积2360平方公里,11万亩无污染的优质天然草场滋养着3万多只肉质鲜嫩、肥美爽口的牛羊,尼雅母亲河水润泽3.5万亩肥沃的耕地。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近7000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多年以来,他们同恶劣的外部环境做艰苦不懈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改造自然,保护生态的动人战歌。通过全民植树造林在乡周边筑起的一道道绿色屏障,今天的若克雅已经是丝绸之路上有名的戈壁绿洲。 若克雅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春天万物复苏孕育勃勃生机、夏天日照充足洋溢如火热情、秋天硕果累累四处飘香、冬天银状素裹玉树琼花,加之多年积淀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若克雅是您领略西部风貌、饱览大漠景观,人居、避暑、采风和探奇的好去处。 若克雅旅游资源丰富,斗阿艾格孜村已有近300年历史的小叶白蜡树使人不禁慨叹天地造化之神奇;溪流湖泊栖息的野生水鸟和戈壁丛林繁衍生息的特有动物以及生命力超强的荒漠植被无不描绘着一幅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图画。而古老神秘的胡杨林则是您千年丝路古道上旅途劳顿时休闲憩息的天然驿站。 若克雅民风淳朴,前景光明。素有“沙漠人参”之称的万亩管花肉苁蓉(俗名大芸)人工红柳培植正成为广大群众的增收新亮点,不久必将发展为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千亩高科技精品林果示范园和大规模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基地的建成以及万亩核桃、黑叶杏生产园区无疑都将使各族人民更加快速地步入新世纪的康庄大道。 丝路若克雅,西部风情画,广阔热土以博大胸怀竭诚欢迎您的到来!春华秋实,未雨绸缪,热情善良的人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
萨勒吾则克乡 |
民丰县辖乡。1956年成立发展农业社。1958年改称发展大队属若克雅公社。1971年成立立新公社。1978年更名为萨勒吾则克公社。1984年设萨勒吾则克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27.8公里。人口0.3万,有维吾尔、汉两个民族。萨勒吾则克系突厥语。设有中学、卫生机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地下水源充沛。耕地10 150亩。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等。牧业以饲养羊、牛、驴、骆驼、马为主。盛产西瓜、甜瓜,是中药材—大芸的主要产地。. |
叶亦克乡 |
叶亦克乡位于昆仑山南麓,民丰县以南45公里处。4个行政村地处山前冲积带,全乡耕地面积27354亩。全乡主要以畜牧业养殖为主。天然草场面积30600亩,年牲畜出栏达3000头(只)。 近年来叶亦克乡以稳粮强牧、上林果的发展思路,不断探索新的致富路径,挖掘自己的优势产业。在畜牧业发展上,叶依克乡有优质的天然草场优良的畜牧品种。在昆仑山脚下开沟引淤,绿化荒滩,建成了一个5000亩高科技林果基地。在境内的山区腹地蕴藏着的丰富金、铁、铜等矿产资源。具有矿藏开发与山区旅游价值。 叶依克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呈现出生活宽裕、社会稳定的局面。在此欢迎各界朋友及客商来叶亦克乡旅游经商。 ". |
亚瓦通古孜乡 |
653227204200 210 亚瓦通古孜村委会 |
安迪尔乡 |
在沙漠公路475公里处左转向沙漠腹地延伸18公里,便来到素有沙漠第一村的民丰县安迪尔乡牙通古孜村。民丰县安迪尔乡下设一个行政村------牙通古孜村,全乡88户350多人,劳动力不足百人。在没有成立政府以前,过着以肉为食、以乳为 的生活,思想相当落后,没有学校、没有医院,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死,没有死的找几个人做个红柳担架,穿过40公里的沙漠,往安迪尔牧场医院送,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过着,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全乡人口教育程度较低,现在,全乡有学校一所,医院一所,基本能满足全乡受教育和就医的需要。 安迪尔乡因受特殊的气候条件影响,立足特色优势,生产的“安迪河”甜瓜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通过科学的种植,产出的瓜香甜可口、不施加化肥和农药的纯绿色食品,现已享誉全疆。2004年全乡种植的甜瓜近万亩,是全乡经济的支柱,在甜瓜的种植上,始终坚持科技第一,用科技力量注入“安迪河”甜瓜的品牌质量,对全乡的牧民和外来的种植户定期进行科技种植培训。 人工红柳大芸是我乡近两年才开始起步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2002年人工红柳大芸种植面积50亩,2004年人工红柳大芸面积增加了300亩,现全乡人均一亩,预计年内将有可观的收入,这一产业在今后一定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产业。 第三产业也是我乡的一个经济亮点,我乡人口虽然不足四百人,但全乡耕地面积有一万余亩,因此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到我乡种地,这些外来人员的涌入为我乡带来无限商机,所以也开了一些饭馆、商店、粮店、服装店等小型服务型店铺,既方便了本乡的群众和外来人员的生活需要,又为当地农牧民增加了收入。 安迪尔乡维吾尔族为主占全乡的99%,汉族占1%。维吾尔族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近几年,随着基层工作的展开,安迪尔乡的群众在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现在每月第一天的升国旗仪式已成为全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月第一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全乡的干部、学生、群众都会自觉来到学校操场参加升旗仪式,把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的明天的向往都融入到这升旗仪式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