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州 >> 伊宁市 >> 萨依布依街道

萨依布依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萨依布依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萨依布依街道简介

  654002001001 111 普夏依曼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2 111 萨依布依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3 111 天马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4 111 阿合买提江路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5 111 吾斯塘布依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6 111 英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7 111 斯大林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8 111 协尔克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9 111 丽园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0 111 利群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1 111 十户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2 111 西桥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3 111 仁和宜居社区居委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54002001 835000 -- 查看 萨依布依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萨依布依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萨依布依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萨依布依街道

  654002001001 111 普夏依曼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2 111 萨依布依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3 111 天马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4 111 阿合买提江路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5 111 吾斯塘布依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6 111 英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7 111 斯大林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8 111 协尔克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09 111 丽园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0 111 利群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1 111 十户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2 111 西桥社区居委会   654002001013 111 仁和宜居社区居委会   

喀赞其街道

  2004001 111 伊毛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2 111 莫依克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3 111 喀赞其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4 111 阿依墩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6 111 托特度康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7 111 博斯坦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8 111 光明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09 111 唐乡社区居委会   654002004010 111 唐努儿居委会   

墩买里街道

  654002002001 111 友好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2 111 墩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3 111 玛勒巴扎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4 111 萨依巴格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5 111 协海尔依其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6 112 新华西路社区居委会   654002002008 111 公园街社区居委会   

伊犁河路街道

  654002003001 111 伊犁河路社区居委会   654002003002 111 纳格尔其社区居委会   654002003003 111 巴依阔恰社区居委会   654002003004 111 胡木丹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3005 111 九号小区社区居委会   654002003006 111 萨依库尤鲁西社区居委会   

都来提巴格街道

  654002005001 111 托甫其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2 111 契利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3 111 塔克其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4 111 托特科瑞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5 111 都来提巴格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6 111 昆其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7 111 十号小区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8 111 吉格代勒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5009 111 果园街社区居委会   

琼科瑞克街道

  654002006001 111 阿恰勒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2 111 东梁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3 111 团结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4 111 英阿瓦提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6 111 塔合提云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7 111 英阿亚提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8 111 新星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09 111 吐排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0 111 伊勒力干也尔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1 111 喀尔墩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2 111 红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3 111 拜合特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4 111 花果山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015 111 民生小区社区居委会   654002006400 111 七三一社区居委会   

艾兰木巴格街道

  654002007001 111 艾兰木巴格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2 111 巴依库勒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3 111 托乎勒科瑞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4 111 阿勒玛巴扎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5 111 北苑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6 111 环城北路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7 112 湟渠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8 111 克孜勒科瑞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09 112 东站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0 111 英阿亚提北路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1 111 天山街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2 111 阿勒吞勒克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3 111 英阿亚提小区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4 111 萨依买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7015 111 都市田园社区居委会   

解放路街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解放路街道   解放路街道代码:654002008 辖9个社区:巴什库勒克社区、飞机场路社区、库都克买里社区、萨依布依社区、科切提扎尔勒克社区、玉奇代尔瓦扎社区、赛里木社区、六星街社区、塔勒克社区。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654002009001 111 合作区第一社区居委会   654002009002 111 合作区第二社区居委会   654002009003 111 合作区第三社区居委会   654002009004 111 合作区第四社区居委会   654002009005 111 合作区第五社区居委会   

巴彦岱镇

  巴彦岱镇地处伊宁市西郊、218国道穿镇而过,是自治区级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乡镇企业发展示范区、自治区级科普示范镇。镇行政辖区面积262.36平方公里,耕地3.3万亩,总人口3.1万人,由维、汉、回、哈等13个民族组成、辖7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43个村民小组、20个党支部、19个团支部、22所清真寺、7所小学、1所中学、1所医院、24个驻镇单位。镇区域土地肥沃,牧草优良,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是果品、园艺及农牧业发展的理想基地,并兼具矿产、养殖、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一、乡镇企业方面    巴彦岱镇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了镇企业的发展步伐,同时用好、用活、用足优惠政策,牢固树立亲商观念,目前已有43家企业已落户到巴彦岱,今年新增加12家。落实到位资金2370万元,为我镇早日跨入全州经济强镇奠定了基础。    二、养殖业方面    巴彦岱镇以原有的特色园艺基地和澳洲养殖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以奶牛养殖为主的城郊畜牧业和以马鹿为主的特色养殖。目前,我镇现有奶牛7882头,今年新购进奶牛1800头,划拨奶牛基地120亩,建成50头以上的奶牛基地2座,30头以上的2座,20头以上的3座,10头以上的23座,全部已形成了规模,直接转移富余劳动力达480人。    在天山马鹿养殖上依托御极鹿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全镇养鹿业已初具规模,到目前共计投入600余万元,马鹿存栏数达1200余头,建立了3个养鹿基地,一个马鹿繁育中心,发展了58家养鹿专业户,同时结合御极鹿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将鹿产品进行深加工制成保健、美容、药用制品,提高了鹿产品的附加值,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泡制鹿茸血酒,产品远销全疆各地。今年我镇通过招商引资使特种鱼繁育中心已落户,目前拥有鱼十余种,占地面种达300亩,已成我镇的养殖业新形亮点。    三、特色种植业方面    近几年来,我镇始终按照“巩固主导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抓好示范典型,提高整体效益”为准则,围绕“特”字做文章,全镇几年来,特色种植总面积达到2469亩,有莴笋、青棒玉米、地膜玉米、地膜土豆、棉花、小杂果十几种产品。其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干沟村花卉基地,由原来的2个温室大棚发展到如今的20个温室大棚户,被我镇定为科技示范基地,起到了积极的辅射作用。.  

潘津镇

  伊宁市潘津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伊宁县城之西,距伊宁县城8公里,伊宁市10公里,东邻吐鲁番圩孜乡,西连达达木图乡,北靠喀拉亚尕奇乡,南接伊宁市。全乡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万亩,天然草场88779亩(春秋草场55685亩,夏草场32504亩),林地面积预计10000亩(含果园1050亩)。总人口24558人,总户数6196户,农业人口19200人,非农业人口5358人(其中少数民族23330人、占95%,汉族1228人、占5%)。辖7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1个矿区管委会;8所学校(中学1所)、卫生院1所、站所办18个,清真寺18个,各类大小企业60余人,其中:工业煤矿1个,机砖厂2个,砂石料厂4个,水泥予制品构件厂2个,其余为面粉加工厂、木材厂等等。   水资源丰富,全乡境内有北支干渠、皇渠、皮里青河、潘津渠、麻扎渠、青年渠等六条大型渠系。    潘津乡现有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8个,党员430名:其中农牧民党员213名。团委2个、团支部14个,团员1263人。    全乡干部情况:现有干部597人,其中:在职干部478人,离退休干部119人;其中:行政人员48人,事业(乡属)人员67人,条管站所33人,卫生35人,文教295人(含18名代课教师)。    2003年度全乡国内生产总值6953万元:其中一产收入4302万元;二产收入1361万元;三产收入1289万元,固定资产增长300%,预计财政收入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7元,达到了2243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预计960万元,其中:苏拉宫段850米永久性防洪堤投入59.5万元(县乡投入),教育投入160万元(县乡投入100万元),苏拉宫村至麻扎自然村6.5公里人畜饮水工程投入24万元(乡投入),村级办公陈地建设投入50余万元(乡投入),养殖小区建设投入80万元(乡投入),乡村道路维修20万元(乡投入),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570万元。      

英也尔乡

  英也尔乡地处伊宁市西郊16公里处,分布于218国道两侧,东于巴彦岱镇相接,西邻农四师六十六团,南沿伊犁河,北靠北山坡。    英也尔乡有五个行政村,分别是英也尔村、六七段村、阿拉木图市村、界梁孜村、界梁孜村牧业村;全乡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443.8亩,园艺面积3884.7亩,总人口达1.65万人,有维、汉、回、哈等11个民族。    英也尔乡2003年农业总产值3092万元,农业总收入1844.70万元,人均收入2974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0310万元,总产值18958万元,工业产值10092万元。    英也尔乡有6所学校、中学1所、小学6所、教职工251人,在校生1947人,共88班,有医院1所、医院总人数31人,其中医生11名,有床位20个。    英尔尔乡今后的工作思路是:依托本乡地缘、资源优势,继续沿山,沿国道、沿河的“三沿”发展战略,做好三篇文章(沿山做大矿产资源和地热资源的文章,沿路做大小城镇建设和基础建设的文章,沿河做大生态旅游的文章,)带动三个产业发展(带动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乡镇工业的发展;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乡镇企业情况:我乡重点发展面粉加工、建材、煤炭行业。目前日产300吨的盛康面粉已打入全疆市场,日产150吨伊飞面粉加工项目正在规划中;建材生产方面,年生产空心砖100万块,陶3万方,珍珠岩1万方;三个煤矿已有2个列入9万吨规划矿井建设,目前两个煤矿通过招商引资保证矿井履行所需资金。认真做好乡镇企业园区规划,努力把我乡建成全市粮食加工基地,建材生产和原煤供应基地。2007年力争实现4个亿工业产值。    旅游业方面:今年阿拉木图分民族风情园二期窖洞及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300万元,集地域特色,中亚文化特色的伊犁河生态旅游区建设已初具规模,“火龙洞”地热源资源勘探项目企业积极争取立项,全面开发“火龙洞”地热资源的工作正积极进行。".  

汉宾乡

  伊宁市汉宾乡地处伊宁市西郊,西接巴彦岱,南濒伊犁河,北靠达达木图乡,国道218线贯穿其中,交通便利,是伊宁市著名的“四沿”(沿河、沿城、沿开发区、沿G218线)乡镇。    全乡有维、汉、哈、回等13个民族,总人口1.4万人,总面积2.8万亩,耕地1.4万亩,辖四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13个党支部,有6所小学,1所中学,1所卫生院,乡村两级企业47个。全乡党员361名,团员568名,青年1293名,党团比例1:1.5,团青比例1:2.3。全乡教育设施完善,卫生、医疗、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光热资源适宜农、林、木牧、渔业综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各乡镇(场)前列。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汉宾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历史机遇,依托城市求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总体目标,以城郊奶牛养殖、特色种植、乡镇企业、劳务增收、农村稳定为总体目标,以城郊奶牛养殖、特色种植、乡镇企业、劳务输出为工作重点,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全面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再创新热潮。    农村农业经济。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乡政府以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为主,不断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004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9340亩,新建温室150亩。实施“科技兴绿”工程,在汉宾乡发展村新建130亩标准化蔬菜温室基地,引进沼气供热、供肥及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新建耐热菠菜、香椿、哈密五补大枣等特色种植1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其中早莲花白被市菜蓝子办定为无公害蔬菜示范产品,种植面积达800亩。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目前,全乡奶牛达5800头,育龄奶牛存栏头数达3400头,疫病防治率达到100%。全乡农业农村经济持健康有序发展。    乡镇企业。依托合作区,以企业增值,职工增收为目的,采取“走出动,引进来”的办法,广大党员干部齐招商,凭真诚招商引资,凭服务留住项目,实行多渠引资,凭服务留住项目,实行多渠引资、多轮驱动,现已形成建材、铸造、工艺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两年来共引进项目18个,完成招商引资额9370万元,落实资金6431万元。.  

塔什库勒克乡

  伊宁市塔什科瑞克乡位于伊宁市南郊,伊犁河北岸,总面积10.9平方公里,距市中心1.8公里。东邻哈尔墩乡,西连汉宾乡,南濒伊犁河,北接城区。全乡有8个民族,总人口12853人,总户数2449户,其中农业户数2432户,人口10890人;少数民族2076户,1144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0%,全乡耕地面积8065亩,人均耕地0.7亩。乡辖6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1个牧业队,16个党支部,387名党员,4所学校,1所卫生院,乡办企业17家。    历史沿革       塔什科瑞克系古村落名称,始于1919年。当时地方乡约巴拉提买来五块长2米,宽50公分石板,修了一座石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呼为塔什科瑞克,其意为“石桥”。    解放后,塔什科瑞克设区政府。1956年组建红旗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人民公社。1985的设乡政府。称呼为塔什科瑞克乡人民政府。    宗教民俗    塔什科瑞克乡的汉、锡伯、满等民族宗教信仰淡化,仅就民俗生活中还保留传统信仰的影响,哈萨克、维吾尔、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民族大都信仰伊斯兰教,注重寺院宗教活动,自称穆斯林。穆斯林忌猪肉,不食驴、狗等动物的肉,忌食病死、摔死的牲畜以及血液。杀牲要祈祷。非穆斯林主家宰牲宴请穆斯林客人,须请客人杀牲,视之为对客人的尊敬。塔什科瑞克乡的各民族都有好客的传统,宴客都有很多讲究。塔什科瑞克乡各民族的居室、服饰、饮食、婚嫁、丧葬、生育、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各有传统的特色,重视传统仪式。每到秋天丰收季节,各民族便以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娱乐形式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之情。如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民歌、舞蹈,伊犁木卡姆等,都具有传统的浓厚的当地民族特色。    资源优势    塔什科瑞克乡紧连市区,交通便利,新拓环城贯穿阿依墩村。这里东部地势平坦。西部微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气候湿润。由于 背靠伊犁河,灌溉条件优越,年地表水经流量达18543168立方米。该地平均海拔670米,年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2.4摄氏度,年一月平均最低气温-9.8摄氏度,年增均降水量200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由于具有适宜的气候,灌溉等条件,塔什科瑞克乡历来就以园艺生产而闻名伊犁地区。.  

哈尔墩乡

  伊宁市喀尔墩乡位于伊宁市东郊,全乡总面积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万亩,是一个以农为主,农、工、贸并举的城市近郊乡。全乡1.8余人,农业人口10947人,总户数为2296户,其中十星级文明户258户,九星级文明户434户,八星级文明户301户。主要由维、汉、回、哈等13个民族组面,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全市有5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2个党总支部、17个党支部、1所卫生院、10个村级医务所、27家乡镇企业、17座清真寺、5所学校。辖区内有4个派出所,11个图书室,11间活动室,辖区交通便利,国道218线、1路、4路、5路、6路、7路、10路、12路、15路公交车及环城专线横贯全乡。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加上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2003年全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3110万元,同比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2865万元,同比增长0.4%,工业总产值30245万元,同比增长22%,实现招商引资5040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738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3元,农民年均纯收入达3005元。    2005年,我乡将继续在市、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六届八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新的“四沿”发展战略。即“沿城发展蔬菜种植、奶牛养殖业,沿路发展乡村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沿山发展生态林,林果业和旅游业,沿河种植名乡、高贸市场活乡、五好建设美乡、基层组织稳乡、特色种植名乡、商贸市场活乡、五好建设美乡、基层组织稳乡”为目标,突出五个重点,(即奶牛养殖、工业园区建设、特色种植、农村“五好”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夯实一个基础,即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   ".  

托格拉克乡

  位于伊犁河谷的中心城市—伊宁市东郊十公里处的托格拉克乡,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向富裕的文明乡。托格拉克乡辖四个行政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总人口9112人,由维、汉、回、哈等十几个民族组成。    托格拉克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靠伊宁市,东联东三县,省道220线横贯其中,市5路公交车直达,城乡往来便捷。乡村道路全部硬化,村间道路全部砂石化,环乡路环绕。电信、联通、移动三家通讯公司建有基站,通讯设施完善,通信网络覆盖全乡,固定电话全面普及。随着小城镇建设的稳步推进,托格拉克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大为改观,规划区内实现“三通一平”,供电、供水、道路、邮政、金融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所有村、自然村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所有巷道砂石化、渠道防渗化。    托格拉克乡拥有耕地1.7万余亩,土壤疏松肥沃,四面环水,有着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属城郊型农业。面对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托格拉克乡发扬“自加压力,多做奉献,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伊犁精神,艰苦创业,结合自身实际,乘势而上,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思路。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逐渐形成特色种植基地,培育品牌农产品,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着力突出高效优质集约化奶牛、育肥牛养殖,以畜牧业的发展统领农业生产的发展。托格拉克乡现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乡,年育肥牛出栏达13500头,产肉600余吨,远销全疆各地,建有集中连片的育肥基地、奶牛基地,形成规模壮观的养殖一条街,年产奶量达3000余吨。养殖业已发展成为托格拉克乡的主导产业,围绕养殖业这一主导产业,托格拉克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农养牧,农牧结合”的产业格局。    近几年,全乡工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我乡,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新疆巴哈顿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伊宁市天达饲料有限责任公司、天意面粉加工厂、金福铸造厂、板材加工厂等企业的相继建成投产,不仅延长了农业、畜牧业产业链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还就地消化了农畜产品,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的意识和能力逐渐转变增强,劳务输出拓展到博乐等地,年工业产值达3000余万元。.  

克伯克于孜乡

  克伯克于孜乡地处伊宁市东郊,距市区8公里,东与伊宁县胡迪亚于孜乡、吐鲁番于孜乡接壤,北与伊宁市园艺场、潘津乡、伊宁县吉里于孜镇相连,西接伊宁市喀尔墩乡,南靠伊犁州农科所。全乡总户数1652户,总人口6220人,由维、汉、哈、回、乌孜别克、塔塔尔、锡伯、柯尔克孜等8个民族组成。辖区内有三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三所学校(其中一所中学、两所小学),一所卫生院。全乡道路平整、四通八达,水电充足,是举办企业和发展高科技园艺的理想天地。    全乡土地总面积2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976亩,另有草场9000亩。克伯克于孜乡地处伊犁河谷地中西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无霜期156天,平均降水量262毫米,病虫害少,土壤主要以灰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地平整,境内人民渠横贯东西,北有北支干渠,水资源丰富,是各种农作物丰产的最理想天地。同时,由于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因而是各类绿色瓜果、特别是红地球葡萄最适宜的种植区之一。全乡以种植粮食、蔬菜、花生、甜菜、瓜果为主。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积极落实州、市工作部署,坚持“减粮、增经、扩果、推企、促牧、转富”的经济发展方针,始终把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各项工作落脚点来抓,积极地依靠科技进步,大规模调整产业和种植业结构,为我乡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农业增效明显;农区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3年末牲畜存栏数达到12300头(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两年来实现劳动力收入已达一百万元以上;乡镇企业不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化肥厂、煤矿、面粉加工厂、卫生筷厂、铸造厂、木材、木器加工厂、塑料制品厂、乙炔气厂、制氧厂等10余家企业,从业人员达600余人。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1837.0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312万元,工业总产值达398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98元。    长期以来,乡党委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确保了全乡社会面的稳定。目前,全乡政治局面安定团结,各族群众团结互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党的建设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党团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发展到8个,有党员231人;.  

达达木图乡

  一、乡基本情况    达达木图乡位于伊宁市北部,以国道218线为界,东与伊宁市克伯克圩孜乡、潘津乡相接,西与巴彦岱镇、农四师良繁场相连,乡政府距拟建火车站约4公里,总面积5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036亩,总人口25155人,总户数5596户。其中农业人口23507人,4687户,劳动力5900人。主要由维、汉、回、哈等14个民族组成,维族占66.98%、汉族占18.6%、回族占7.67%、哈族3.9%、其它民族占2.77%。下辖五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乡政府现有在职干部134人,教师307人,200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95元。    二、围绕农民增收,狠抓经济工作    达达木图乡党委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从根本上找出思想转变观念上的差距,在转变观念上狠下功夫。同时紧紧抓住铁路客站建设和伊宁市扩容两大机遇,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四大战略”,强化奶牛养殖,蔬菜种植,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做大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在做好科技兴乡工作的同时,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努力实现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以发展农区畜牧业为重点,做强畜牧业。 乡村两级领导树立大畜牧业观念,以科技投入为主,以品种改良和扶持家庭牧场为重点,使布拉克村和乌拉斯台村建成500头以上优质奶牛养殖基地。乡筹措了5万元资金用于标准化配种站建设,专门筹划70亩地在布拉克村建立了规模化奶牛养殖基地,将15户(3户党员)养殖大户集中到这个养殖小区。村委会给予了优惠政策,土地免费使用三年。村委会投资30万元用于电、路、配种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万元引进了58头优质良种奶牛。还紧紧抓住德隆集团这个龙头企业,最大范围地辐射带动我乡养殖业的发展。    2、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业。我乡蔬菜面积为6780亩,蔬菜总收入1300万元,计划到2006年蔬菜总面积要达到12000亩,总收入要达到3000万元,采取的措施是:一是抓好技术员的转型培训工作;二是成立专业蔬菜协会;三是通过科技之冬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四是落实蔬菜种植优惠政策,扶持家庭蔬菜种植,提高蔬菜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88万元完成了皮里青河防洪坝设施建设;投资140万元完成了诺改图村防病改水工程;.  


萨依布依街道特产大全




萨依布依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