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庄乡位于清苑县西南部。该乡西临望都县,东接温仁乡,南部隔唐河与北王力乡相望,北部是红色旅游圣地冉庄镇。全乡行政面积3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户数6803户,总人口27169人,男性13765人,女性13404人,男女比例1:1,其中农业人口26234人。人均纯收入为3107元。东南西北均有公路与其他县乡相接,交通便利,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供电设施完善,通讯设备先进,拥有供电所一座,是清苑县主要乡镇之一。
2、李庄乡重视教育,广揽人才。现有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小学13所,幼儿园8所,该乡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宗旨,坚持“因材施教”的方针,严防儿童停学、辍学,多方招揽人才,加强教育力量。2003年,完成李庄二中与三中合并、搬迁及学校教室的修建工作,李庄二中与三中合并后,加大硬件投入,集中师资力量,改善现有教学条件,使我乡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8万人 | 37平方公里 | 130622203 | 071000 | 0312 | 查看 李庄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清苑镇 |
清苑镇地处城乡结合部,北邻保定市,南接京深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省道保衡公路贯穿南北,京深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在建)斜贯东西。全镇总面积45.5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34462人。该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建筑业、经商业为主,2006年农民纯收入3949元。该镇人杰地灵,发展势头迅猛,连续多年被县政府评为“实绩突出乡镇”。 该镇以“创一流业 绩,建一流强镇”为总体目标,下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筑形成了“南林果、北养殖、东花卉、西扦插、中间大开发”的发展格局。 该镇以“打造开放的新型工业卫星城”为目标,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着力点,不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2006年项目工作取得新突破,新建扩建企业项目8个。位于该镇大福村、西福村的第三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还有11个企业办理了入驻相关手续,从而为该镇乃至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城镇开发建设异军突起,北大冉商贸楼建设成效喜人,目前,已有90%的农户喜迁新居。2007年将继续拆迁300户,新建住宅楼22栋。南大冉商贸楼、南一村集贸市场、南三村废旧钢材市场、迎宾街东延商贸楼,已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继北大冉、南四村、中冉等三个村如期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之后,2006年该镇大福村、东顾庄又实现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通过文明生态创建,该镇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改观,村风民风进一步得到了好转。 “欣逢盛事豪情壮,而今阔步踏征程”。勤劳智慧的清苑镇人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崭新姿态以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为切入点,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脚踏实地、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奋勇拼搏、不断开创清苑镇各项工作新局面,谱写清苑镇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
冉庄镇 |
冉庄镇位于清苑县城西南20公里处,因驻地冉庄而得名。面积64.4平方公里,辖冉庄、三房、小张庄、大张庄、靳庄、姜庄、西辛庄、封庄、东孙庄、张马庄、北马庄、羊庄、西马庄、蒋庄、东马庄、陈吴庄16个行政村,人口34927人。 境内有国内外著名的冉庄地道战遗址。目前,冉庄以地道战遗址为核心的旅游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建了侵华日军罪行展览馆二期工程、张森林纪念园、野外战场、农家小院等景点。. |
阳城镇 |
阳城镇位于清苑西南边陲,地处清苑、满城、望都、顺平四县交界,省道蠡野公路横穿全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全镇共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8338人,农村党员1240名,民风淳朴、社会稳定。 传说阳城前身为唐尧时代尧母的“养老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气息绵延至今;近几年阳城镇立足传统文化大镇优势,利用多种方式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连续举办7届农民书画展、5届象棋赛,文明健身活动蔚然成风,2002年被保定市授予文明乡镇,2006年被省、市农民体协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多次被上级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村风民风得到进一步淳化,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良好。 全镇总面积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镇。近年来,在上级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阳城镇坚持工农业并重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扶持镇域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道路。特色养殖、高效种植、小塑料加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镇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西孙庄东街高科技示范园区、保定市双丰奶牛养殖基地、沈百户蛋鸡养殖小区等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小塑料加工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以高台塑料加工区、正各庄塑料小区为龙头,涵盖石庄、高台、闫庄、王辛力、正各庄、刘指挥等村的小塑料加工区域,成为我县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基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显现,有效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
魏村镇 |
魏村镇位于清苑县城西15公里处,属平原地区,西与满城县接壤,北通107国道,东与白团乡、南与阳城镇接壤,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
温仁镇 |
温仁镇地处清苑县最南端,因驻地温仁而得名,南与蠡县、博野县接壤,保衡路、温蠡路、温博路纵贯全镇。全镇辖温仁、良寨、罗家营、王盘、南和庄、南邓庄、大柳树、延福桥、大兴庄、蔡家营、南段庄、半壁店、南孟庄、西南佐、南李庄、付庄、南杨庄1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7000亩,人口46000人。 农业方面有小尾寒羊、奶牛养殖、葡萄和银白条种植等特色农业,分别建成了王盘葡萄种植基地、温仁银白条种植基地、南段庄万头羊养殖基地和大兴庄奶牛养殖基地。 工业方面以纺织、印刷、轧花行业为主,形成了付庄纺织小区、南段庄印刷小区、大柳树轧花小区三个工业小区。. |
张登镇 |
张登镇地处唐河两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县城南13.3公里,紧倚保衡公路,因驻地张登而得名,全镇有耕地50160亩,是远近闻名的瓜菜种植大镇。辖12个行政村。该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镇内经济状况良好。 张登镇镇政府驻张登村。保衡公路南北过境。 -区划沿革 1953年建张登乡,1958年属温仁公社,1961年析置张登公社,1984年复置乡,同年12月改镇。辖张登、张登店、北和庄、谢庄、张登屯、吕家屯、全昆、河北王庄、西王庄、河北李庄、清凉城、北邓村12个行政村。[1] |
大庄镇 |
大-庄镇位于清苑县城东南20公里处,南邻蠡县,东接高阳,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 人, 户,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 万亩,是清苑县经济、文化重镇之一。全镇辖2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 名,其中农村党支部17个,农村党员 名。大-庄镇党委按照“促强、帮弱、抓中间”的工作思路,对所辖农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以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阵地建设,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改善队伍结构,提高党员素质。 大-庄镇以建设效益农业重镇、专业市场名镇、特色工业强镇为目标,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依靠传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123”既定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抓开放,上项目,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
臧村镇 |
1、臧村镇位于清苑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北与徐水县白塔、大因两乡毗邻,东为安新县,东南与望亭乡接壤,西与孙村、闫庄相连,南通保新路。全镇面积40.7平方公里,现辖17个行政村(西臧村、中臧村、东臧村、西木欠庄、打油庄、郭庄、白庙、沙堤营、马庄、詹庄、刘庄、应庄、西于庄、东于庄、东庄、闸板口、崔庄)。户数7319户,人口总数29559人,耕地总面积36705亩。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387万元,农业总产值18651万元,人均纯收入3808元。下设2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98名,其中17个农村党支部,党员822名。 2、臧村镇共有工作人员105名,其中党员95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15名。 3、学校情况:该镇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所,其中小学7所,中学3所。. |
白团乡 |
白团乡地处县城西5公里,因驻地白团村而得名。辖区面积53.9平方公里,辖白团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北魏村、西壁阳城、边营、胡杨庄、北白团、辛庄、东壁阳城、白城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西白城、北蛮营、南营、北曹庄、樊庄22个行政村,人口34384人。 农业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大棚蔬菜、草莓、果树等。 白团乡建筑业和打井业历史悠久,为本乡传统行业,有“建筑之乡”之称。. |
北店乡 |
北店乡位于县城南7.5公里处,因驻地北店村得名。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北辛庄、冉河头、南辛庄、南林水、牛庄、田各庄、西顾庄、西林水、田各庄屯、中林水、李八庄、黄信庄、林水屯、东林水14个行政村,人口24009人。 北店乡从实际出发,培育特色,建成了“两区四基地”为主的高优农业示范带,即北店万头牛养殖小区、万头猪养殖小区、牛庄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田各庄苗木花卉种植基地、东林水草莓种植基地和冉河头银杏种植基地。同时,清源实业集团、赫达礼花厂等县属重点企业也落户该乡。. |
石桥乡 |
石桥乡位于清苑县东北,距清苑县城7.8公里,紧靠保定市郊,距保定市区3公里。全乡总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40796人,10402户,耕地60825亩,人均纯收入3454元。该乡所辖行政村13个,包括仙人桥、平陵、北石桥、东石桥、西石桥、南侯、黄陀、纳贤、张村、百中、胡指挥、申庄、高庄。全乡的地理、农业、工业、文卫情况都比较优越,适合企业投资发展。 1、地理情况。保沧高速公路(在建中)和京石高速公路及高保公路横穿石桥乡境内,保定南货场距我乡3公里,高速公路下站口距我乡仅1公里,交通便利。石桥乡境内有“四河、两沟、两干渠”,即:唐河、金线河、府河、清水河、黄花沟、保市南沟、平陵南北干渠。 2、农业情况。石桥乡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棉花、辣椒、蔬菜为主。该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渐形成了以申、高庄为中心的精细菜种植基地,以平陵、仙人桥为中心的大路菜种植基地,以及以东石桥为中心的林木种植基地。养殖业形成了以张村为中心的家禽养殖基地,鸡存栏441400只,年产鲜蛋4463吨。建立了百中、平陵两个奶牛养殖小区,两个小区奶牛存栏达1500余头。 3、工业情况。石桥乡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非公制企业发展迅速,全乡共有规模企业46农,其中县重点企业7家,年上缴税金620万元,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6760人,主要有以南侯为中心的猪鬃加工基地,以黄陀为中心的化工产业,以东石桥西石桥为中心的毛纺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和汽车配件产业。 4、人文卫生情况。全乡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3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11所,另有幼儿园4所,全乡共有教职员工385名,中小学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全乡共有卫生所52个,保障了每个村均有2—5家卫生所,乡卫生院设在东石桥。各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村村相通,出入方便。. |
李庄乡 |
1、李庄乡位于清苑县西南部。该乡西临望都县,东接温仁乡,南部隔唐河与北王力乡相望,北部是红色旅游圣地冉庄镇。全乡行政面积37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总户数6803户,总人口27169人,男性13765人,女性13404人,男女比例1:1,其中农业人口26234人。人均纯收入为3107元。东南西北均有公路与其他县乡相接,交通便利,有独特的地域优势,供电设施完善,通讯设备先进,拥有供电所一座,是清苑县主要乡镇之一。 2、李庄乡重视教育,广揽人才。现有高中一所,初中两所,小学13所,幼儿园8所,该乡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宗旨,坚持“因材施教”的方针,严防儿童停学、辍学,多方招揽人才,加强教育力量。2003年,完成李庄二中与三中合并、搬迁及学校教室的修建工作,李庄二中与三中合并后,加大硬件投入,集中师资力量,改善现有教学条件,使我乡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
北王力乡 |
北王力乡位于清苑县城西南,距县城25公里,与望都、博野、安国、定州等县市相邻,处于连通五县的交通枢纽位置。全乡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6万人,耕地3.6万亩,下辖7个行政村,属传统的农业大乡,以小麦、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和苗木花卉、中药材种植为主。 北王力乡历史悠久,物阜民丰,人杰地灵。北王力乡因驻地而得名。境内遗有汉初彭越王古墓。该乡为革命老区。 风正帆扬兴伟业,共谋发展创辉煌。诚信好客的北王力人民热情期盼各地仁人志士来北王力乡投资开发、设厂置业。让我们亲密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开创美好的明天!. |
东闾乡 |
东闾乡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土地面积65455亩,人口39779人,辖东闾、北营头、田蒿、韦各庄、南营头、南王庄、南宋村、南蛮营、北宋村、翟庄10个行政村。 东闾村天主教堂占地10亩,气势宏伟,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东闾乡农业特色产业主要包括:以南王庄为中心的西瓜种植业、以东闾村为中心的果树种植业和以韦各庄为中心的蔬菜种植业。 东闾乡手拉葫芦行业特别发达,年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60%,主要销往欧美及非洲国家。. |
何桥乡 |
何桥乡位于保定市东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具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以铜、锌、铝为主导产业,以铜锭、锌锭、铝锭和轴承保持架及碳酸锌、氧化锌、硫酸锌、硫酸铜为主要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产品均达到一级国家标准,质量优良,品牌齐全。. |
孙村乡 |
孙村乡位于清苑县东北部,西与保定市接壤,相距仅5公里。京石高速公路、保新公路纵横穿越全境。辖区面积22.2平方公里,辖南孙村、大堤口、戎官营、大侯村、西孙村、东侯村、北孙村7个行政村,人口15714人。 孙村乡是养殖大乡, 顺发购销公司、昌隆牧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组建的孙村蛋鸡养殖集团,注册了“顺发”商标,“顺发”鸡蛋远销香港及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
闫庄乡 |
闫庄乡系1999年保定市区划调整时新建乡,该乡位于保定市东北郊,毗邻河大新校区,距市中心7公里。东为臧村镇,南为孙村乡,西邻保定北市区百楼乡,北与徐水县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望亭乡 |
望亭乡位于清苑县西北角,濒临徐水、安新、高阳,保新公路横穿而过,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14行政村,总人口34725人,是我县财政收入重点乡镇之一。 近年来,我乡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针,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开放的新型工业卫星城总目标,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全面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 亿元,二产增加值完成21.6亿元,三产增加值完成1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6.3:45.9:27.8;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372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2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53万美元。 在农业方面,培育了瓜菜、禽蛋、乳业、林果等优势产业,2005年实现总产值23.95亿元,为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县和花生出口基地县,也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城市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全县产地环评面积达到10万亩,通过省级认证6.5万亩。西瓜种植9万亩,为“河北西瓜特产之乡”。无公害草莓基地为河北省出口创汇基地之一。奶牛和蛋鸡存栏分别达到1.6万头和636万只,年产禽蛋7万吨,北店养牛小区荣获“中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称号。农产品深加工前景广阔,“东闾”梨、“七品红”草莓、“兴苑”果树盆景被第七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评为名优农产品。产业化龙头建设取得新进展,市级龙头企业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