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北省 >>承德 >> 双桥区 >> 西大街街道

西大街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大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大街街道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西大街街道
  西大街街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办事处驻大北沟1号。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2.37万人。辖9个社区居委会:小溪沟路南、小溪沟路北、大北沟、西大街、火神庙、常王府、马市街、碧园、双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37万人 2.34平方公里 130802001 067000 -- 查看 西大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西大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大街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大街街道

  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西大街街道   西大街街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办事处驻大北沟1号。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2.37万人。辖9个社区居委会:小溪沟路南、小溪沟路北、大北沟、西大街、火神庙、常王府、马市街、碧园、双柳。  

头道牌楼街道

   头牌楼街道(Toupailou Jiedao)位于承德市区西部。面积2.77平方千米,人口1.69万人(2002年)。辖6个社区,办事处驻鹿栅子沟384号。古迹有文庙、牌楼。   -   代码   130802002:~001鹿栅子沟社区 ~002营房社区 ~003头道牌楼社区 ~004安定里社区 ~005城隍庙社区 ~008文庙社区   -   沿革   1972年设置。1997年,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下营房、二道沟、三角地、头牌楼、鹿栅子沟、美风、美风家属委员会、文庙、大榛子沟、小榛子沟10个居委会。2002年辖7个社区:鹿栅子沟、小榛子沟、头牌楼、安定里、碧西、营坊、文庙。   

潘家沟街道

中华路街道

  中华路街道位于河北承德双桥区。下辖:   130802004002 111 南兴隆社区居委会   130802004004 111 竹林寺社区居委会   130802004006 111 迎水坝社区居委会   130802004007 111 大老虎沟社区居委会   130802004008 111 中华路社区居委会   130802004009 111 钟鼓楼社区居委会   

新华路街道

  新华路街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办事处驻中兴路37号。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22万人。辖7个社区居委会:中兴路、桃李街、新兴路、东兴路、裕华路、新华路、云山。   新华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72年,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8726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新兴街社区居委会、中兴路社区居委会、云山社区居委会、桃李街社区居委会、裕华路社区居委会)。  

石洞子沟街道

  石洞子沟街道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驻辖区内。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2002年)。辖10个社区,办事处驻温家沟老干部楼。辖区内有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 石洞子沟街道1972年设置。1997年,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小佟沟、南坡、温家沟东、温家沟西、翠桥、火药库沟、石洞子沟、付家沟、和尚坟东、和尚坟西、塔东、塔西、忠义庙13个居委会和附属医院、干休所、市政府3个家委会。2002年辖10个社区:温家沟、傅家沟、广电路、永安街、忠义庙、附属医院、石洞子沟、翠桥、白云、塔西。  

桥东街道

  桥东街道位于河北承德双桥区。下辖:   130802007001 111 站前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04 111 中居宅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07 111 北山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08 111 会龙山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09 111 老居宅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10 111 东园林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11 111 世纪城社区居委会   130802007012 111 府城路社区居委会   

水泉沟镇

  承德市双桥区辖镇。1958年改水泉沟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2.5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5万。101国道过境。辖高庙、水泉沟、狮子园、柳树底、山神庙、大沃铺6个村委会和上营房、水泉沟口、南山、水泉沟、水泉沟里5个居委会。市悬挂输送机成套厂在境内。有旅游景点塞外野风寨。.  

狮子沟镇

  承德市双桥区辖镇。市蔬菜、肉、禽、奶生产基地。1956年置狮子沟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复置乡,1987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区2公里。面积43.4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京沈公路过境。辖狮子沟、-寺、上二道河子、殊相寺、罗汉堂5个村委会和狮子沟、普宁寺、上二道河子、北兴隆街、-寺、殊相寺、罗汉堂7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电子、服装加工、建筑等业。农业主产蔬菜。名胜古迹有外八庙古建筑群。.  

牛圈子沟镇

  承德市双桥区辖镇。1958年设牛圈子沟公社,1982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双桥区近郊,距区府2公里,南邻承德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2.8万。(北)京承(德)铁路、(北)京承(德)高速公路过境。辖椤树、水泉、马架子、-石、红石峦、下二道河子、南菜园子、牛圈子沟、石洞子沟、碾子沟、平房、下河套12个村委会和小南沟、南山、牛东、牛西、园林、新园、半壁山、下二道河子、红石峦9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包装、服装、旅游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苹果。有-石、僧冠帽、魁星楼等著名旅游景点。.  

大石庙镇

  承德市双桥区辖镇。市蔬菜基地和生猪主产地。1957年置大石庙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镇。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10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京承、承(德)下(板城)公路,京承、锦承铁路过境,滦河、武烈河纵贯境内。辖雹神庙、闫营子、秋窝、东沟、大石庙、庄头营、西北沟、太平庄、石门沟、鸡冠山、袁家庄、马家庄、双庙、陈家沟、车子沟15个村委会和袁家庄、大石庙、庄头营、西北沟、太平庄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建筑等业。农业主产蔬菜。有风景旅游区鸡冠山。.  

冯营子镇

  承德市双桥区辖镇。市水稻、水果、蔬菜产地。1956年置冯营子乡,1958年并入大石庙公社,1961年设冯营子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区府15公里。面积54.23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京承高速公路,滦河、烈河过境。辖崔梨沟、郭营子、冯营子、砖瓦窑、三道湾、水泉沟、下栅子、土洞子、上栅子、石门子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千斤顶、矿泉水等厂。农业主产蔬菜、水稻、苹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农校驻境内。.  

双峰寺镇

   双峰寺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东北部,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承德的近郊镇。   该镇南临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距市区仅7.5公里,是承德皇家旅游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辖18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000人,镇域东西长16公里,南北长15公里,总面积达125.13平方公里。该镇处于北纬41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暖温带向寒带过渡,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地带,有着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   沿革   1956年置双峰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改镇。1997年,面积125.1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辖双峰寺、新房子、上窝铺、小井、小东沟、干沟子、老西营、三道河、平房沟、贾营、东坎、山湾子、甸子、南观音堂、西黄土坎、李营、东荒、下南山18个行政村。[1]   -   旅游优势   武烈河贯穿全镇,流经避暑山庄汇入滦河,境内现有水库一座、万亩喷灌工程一处,有著名的乾隆钓鱼台、乾隆行宫等遗址,是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同时凭借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生态旅游的开发成为双峰寺镇目前和今后项目工作的重点。   -   自然资源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铁、钒、钛、金等金属矿和黏土非金属矿为主,主要分布在小井、西坎、老西营、三道河村,超贫钒钛磁铁矿品位达TF12%—30%,预测地质远景资源可达十几亿吨。同时双峰寺镇山场面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56%,山野资源丰富。   -   交通枢纽   101国道、承围公路穿境而过,承德市公交11路直达双峰寺镇小东沟村,即将筹建的承朝、承赤高速公路和承德市西北环也将穿越双峰寺镇,同时将建于双峰寺镇的国家大二型水库也正在预算筹划中。   -   城镇建设   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有限电视覆盖全镇;电力满足供应;银行、保险、邮电、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蓬勃发展。  

上板城镇

  上板城镇地处承德县南部,跨北纬40°45′—40°52′,东经117°56′—118°03′,东临下板城镇,南与大营子乡接壤,西邻新杖子乡,北与承德市接壤,东北与孟家院乡毗邻,总面积213.7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237个村民小组,11361户,34833人,其中农户8700户,非农户2661户,农业人口30241人,非农业户口4592人。   上板城镇清雍正初期属下板城镇,中华民国时期设镇,为承德县第三区驻地。   上板城镇   1934—1945年归伪承德县第三区,1945年12月为承德县人民政府驻地。   1949年为承德县第四区驻地。   1955年建初级社,1956年设乡,1958年市县合并撤区乡建上板城公社,属承德市。   1961年,市县分置,划分为上板城、西大庙、漫子沟、孟家院、老爷庙五个公社,属承德县。   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5年撤乡建镇。   1986年撤消漫子沟乡,原乡辖各村并入上板城镇。   1989年撤消西大庙乡、老爷庙乡,两乡所辖各村并入上板城镇,镇名因驻地而得。[1]   -   辖区代码   代码 130821101:~001城南社区 ~002城北社区 ~201上板城村 ~202上台子村 ~203西大窑村 ~204西三家村 ~205白河南村 ~206卸甲营村 ~207东营子村 ~208西营子村 ~209漫子沟村 ~210南北营村 ~211狮子沟村 ~212大营庄村 ~213天外村 ~214秦家沟村 ~215松树沟村 ~216西大庙村 ~217周营子村 ~218陈家沟村 ~219南双庙村 ~220黄旗湾村 ~221老爷庙村 ~222大冰沟村 ~223大房身沟村 ~224南三道河村 ~225涝泥塘村   -   行政区划   1988年撤区并乡,将西大庙、老爷庙乡并入上板城镇,所辖23个行政区、两个居委会,分别为城南居委会、城北居委会。 2010年4月全镇划规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上板城村:康熙年间因地处上板城上游得名,依村委会驻地得名,系上板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南距县城22.2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820户,2920人,耕地156.6公顷,褐土土壤,主产水稻、玉米、蔬菜,盛产桃,驻地有腾达玻璃器皿厂、镇中、中心小学、国办高中、中心卫生院、武警教导队、承德技师学院等单位,京承铁路上板城南站设于村北。   西三家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距镇政府1.8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520户,1718人,耕地171.4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玉米、高粱、谷子等,有养鸡大户,饲养肉鸡2万只。原名“三家”清乾隆年间,卜、张、康三户首居故名,1982年该名至今。   西大窑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距镇政府2.1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473户,1675人,耕地171.4公顷,潮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有承德生药辅料公司,西大窑位于上板城村西,清乾隆年间有张姓居民,经营炭窑得名。   上台子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3公里,5个自然村,辖11个村民小组,438户,1630人,耕地135.1公顷,潮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设施蔬菜。因清乾隆年间地处台地得名。   白河南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西北距镇政府1公里,7个自然村,辖14个村民小组,580户,2106人,耕地148.7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水稻、玉米,村西龙潭沟建有水库、蓄水池和防渗渠道。因在清康熙年间以居白河之南而得名。   卸甲营村:南距镇政府2.15公里,3个自然村,辖21个村民小组,826户,2798人,耕地174公顷,潮褐土土壤。主产水稻、玉米、设施蔬菜。驻地有新兴建材厂、蚕种场、县原种厂、立飞焦化有限公司、承德柱宇矾钛有限公司、畅达天然营养品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村西上板城火车站为京承、锦承铁路交汇处。卸甲营在清乾隆年间以驻军卸甲之地得名,曾有穆桂英卸甲之说。   漫子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南距镇政府2.8公里,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92户,1200人,耕地66.4公顷,潮褐土土壤。主产水稻、玉米、谷子、设施蔬菜,驻有交警中队、石油、石化加油站、三农服务站、奶牛养殖场等单位,承栗、101公路交汇此地。漫子沟于清康熙年间的聚落地处命名。   南北营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南距镇政府4.5公里,7个自然村,辖12个村民小组,254户,891人,耕地90.2公顷,潮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因康熙年间以驻有南北两处营盘而得名。   狮子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南距镇政府7.2公里,12个自然村,辖11个村民小组,208户,705人,耕地75.1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狮子沟在清康熙年间以地处狮子山西沟,故名。   大营庄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西南距镇政府5.5公里,5个自然村,辖12个村民小组,405户,1362人,耕地120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盛产安梨,品质酸甜味美。大营庄系清康熙年间的大营子改称(1983年2月)。   天外村:村名系前建置沿用。因地处海拔340米高山盆地而得名天外。村委会驻兰家。西南距镇政府5公里,4个自然村,辖4个村民小组,87户,318人,耕地29.2公顷,硅铝质粗骨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有村建小型水库,矿藏有氟石。   秦家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4.7公里,2个自然村,辖6个村民小组,224户,812人,耕地102.9公顷,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康熙年间秦姓居民首居此沟,故名。   松树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6.2公里,7个自然村,辖10个村民小组,耕地124.8公顷,石灰性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清顺治年间以地处多松树而取名松树沟。   西大庙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偏北距镇政府6.2公里,6个自然村,辖12个村民小组,512户,1879人,耕地175.25公顷,石灰性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有三农服务站一处,清康熙年间因村西有大庙而得名。   周营子村:村名系前建置沿用,村委会驻刘家营,东偏北距政府9公里,5个自然村辖8个村民小组,321户,1145人,耕地144.6公顷,石灰性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   陈家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8公里,5个自然村,辖8个村民小组,1109人,耕地102公顷,石灰性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陈家沟村于清顺治年间首居户姓陈而得名。   南双庙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12.4公里,11个自然村,辖9个村民小组,386户,1298人,耕地89.6公顷,潮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南双庙在清乾隆年间依村南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俩座庙而得名。   黄旗湾子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9公里,4个自然村,辖11个村民小组,412户,1424人,耕地84.2公顷,潮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黄旗湾子地处白河拐弯处,传说清康熙皇帝到此休息时以黄旗为警戒线,故名。   大冰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6公里,2个自然村,辖4个村民小组,184户,630人,耕地36.7公顷,潮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盛产野生蘑菇、木耳和黄芪等药材,槟榔山泉水由村矿泉水厂加工成槟榔山矿泉水销往各地。大冰沟系大冰冷沟简称,清乾隆年间依村西南冰冷沟而得名。   大房身沟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北偏东距镇政府5.6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82户,659人,耕地51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大房身沟原名房身沟,清乾隆年间以旧房基遗址取名,1982年随大队更名今名。   南三道河村:依村委会驻地得名,东北距镇政府4.4公里,6个自然村,辖8个村民小组,319户,1120人,耕地65.9公顷,淋溶褐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南三道河原名三道河,清康熙年间以到上台子需经三道河湾而得名,1982年改为今名。   涝泥塘村:村名系前建置沿用,村委会驻北台,东北距镇政府5.7公里,15个自然村,辖7个村民小组,204户,713人,耕地64.2公顷,淋溶潮土土壤。主产玉米、谷子。   城南居委会:设在上板城南站,镇政府所在地,主要管理驻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非农业人口2400人,其中18周岁以下300人。   城北居委会:设在上板城北站,主要管理新生建材厂非农业人口1281人,其中18周岁以下140人。[2]   -   自然环境   承德县上板城镇境内有滦河、白河两条主要河流,滦河由北向南流经漫子沟、卸甲营、白河南村。白河由南向东流经南双庙、黄旗湾、老爷庙、大槟沟、房身沟、三道河、上台子、西大窑、上板城等村,于白河南村汇入滦河。上板城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50—400米,主要为为丘陵区和褐土川平地地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10℃以上积温900—3220℃。年平均气温24℃,一月平均气温—8.4℃,七月平均气温34℃。年平均降水量为851毫米,无霜期170天。[3]  


西大街街道特产大全




西大街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