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伊犁州 >> 尼勒克县 >> 乌拉斯台乡 >> 直属村

直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直属村谷歌卫星地图)


直属村简介

  直属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以农为主,以二、三产业为辅的行政村。全村耕地面积已-2860.8亩、未-45亩,共有678户2471人,由汉、哈、蒙三个民族组成,其中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占全村人口的75.4% ,其他民族24.6% 。2008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230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310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5户、家庭牧场1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3个,固定配种站1个、家禽数9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2929.8亩,其中小麦2860.8亩、胡麻60亩、庭院经济100户,全村养蜂户11户,现有蜂群1850群;林业户3户,林地263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106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有各类店铺(商店、食堂、理发店、修理铺、宾馆)80个,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394名,其中县内257名、县外137名。2009年人均收入5336.4元。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2355册,使用率72%。全村有柏油路2.3公里,沙石化道路2.4公里,全部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全村居民又通上了自来水。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42户,2009年脱贫7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986元,实现人均增收144元。该村是个农业和二、三产业结合的大村,二、三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相当比例,个体工商经营近80 户,现有农畜产品交易、百货贸易、修理等为一体的县城东部最大的交易市场。以蜂产品深加工为产业的天汇公司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也拉动了全乡养蜂业的发展。劳务输出、脱毒马铃薯、中草药种植等增长势头强劲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654028205 835000 -- 查看 直属村谷歌卫星地图

直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直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巴音郭楞村

  巴音郭楞村位于乡政府以西6公里,东与托格金村相邻,西与科蒙乡以巴尔盖提河为界,南以喀什河为界,北以婆罗可罗山为界。该村是一个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行政村,是自治区第三轮扶贫整体推进重点村。全村耕地面积9126.1亩,草场66861亩。共有666户2342人,由汉、哈、回、蒙四个民族组成。200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1726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1121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15户、5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3户、10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1户、家庭牧场5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30个,固定配种站1个、养殖家禽鸡19500只。2009年完成春播10005.2亩,其中小麦7429.8亩、大麦1125.4亩、胡麻360亩、油菜40亩、马铃薯800亩、庭院经济100户,全村养蜂户2户,现有蜂群450群;林业户24户,林地1982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230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403名,其中县内290名、县外113名。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5079.4元。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2361册,使用率96%。全村有柏油路12公里,沙石化道路7公里,其中村委会和沙尔布拉克回民队、哈族队之间均有柏油路相连。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又通上了自来水。 该村有小学1所,现有学生223名,教职工19名。 巴音沟村是自治区确定石河子大学帮扶的自治区第二轮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120户,200年脱贫17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855元,实现人均增收107元。现该村利用紧靠吉仁台库区及-温泉山庄的地缘优势,大力开发农家乐休闲度假村,发展旅游业  

托格金村

  托格金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行政村。全村耕地4277.7亩,草场96926 亩。共有406户1778 人,由汉、哈、回、蒙、维五个民族组成,其中以哈萨克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45.5%,其他民族55.5%。200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9478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1938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21户、5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16户、10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4户、家庭牧场2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28个,固定配种站1个、家禽数9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6074.3亩,其中小麦4016.9亩、大麦1915.6亩、马铃薯141.8亩、庭院经济100户,蜂农5户,现有蜂群640群;林业户24户,林地1149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343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373名,其中县内283名、县外90名。2009年末人均纯收入5000.4元。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2245册,使用率92%。全村有柏油路3公里,沙石化道路3公里,基本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村委会周围居民又通上了自来水。 托格金村是自治区确定的第三轮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110户,2009年脱贫28户,2009年困户人均收入为950元,实现人均增收113元。畜牧业是该村经济发展的亮点,细毛羊、新疆褐牛的养殖都有相当规模,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直属村

  直属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以农为主,以二、三产业为辅的行政村。全村耕地面积已-2860.8亩、未-45亩,共有678户2471人,由汉、哈、蒙三个民族组成,其中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占全村人口的75.4% ,其他民族24.6% 。2008年末各类牲畜存栏2230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310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5户、家庭牧场1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3个,固定配种站1个、家禽数9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2929.8亩,其中小麦2860.8亩、胡麻60亩、庭院经济100户,全村养蜂户11户,现有蜂群1850群;林业户3户,林地263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106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有各类店铺(商店、食堂、理发店、修理铺、宾馆)80个,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394名,其中县内257名、县外137名。2009年人均收入5336.4元。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2355册,使用率72%。全村有柏油路2.3公里,沙石化道路2.4公里,全部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全村居民又通上了自来水。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42户,2009年脱贫7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986元,实现人均增收144元。该村是个农业和二、三产业结合的大村,二、三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相当比例,个体工商经营近80 户,现有农畜产品交易、百货贸易、修理等为一体的县城东部最大的交易市场。以蜂产品深加工为产业的天汇公司既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也拉动了全乡养蜂业的发展。劳务输出、脱毒马铃薯、中草药种植等增长势头强劲  

乌拉斯台村

  乌拉斯台村是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全村耕地面积已-3300亩、未-597.3亩,草场20023亩。共有368户1225人,由汉、哈、回、维四个民族组成,其中以哈萨克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86.7%,其他民族13.3%。2008年末各类牲畜存栏6796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624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10户、5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6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9个,固定配种站1个、养殖家禽鸡8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5144.4亩,其中小麦3207.8亩、大麦1788.6亩、胡麻40亩、油菜108亩、庭院经济50户;林业户24户,林地762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40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350名,其中县内289名、县外61名。2009年人均收入 5106.4元。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1567册,使用率70%。全村有沙石化道路1.5公里,基本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全村居民又通上了自来水。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80户,2009年脱贫9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832元,实现人均增收98元。  

克孜勒塔斯村

  克孜勒塔斯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农牧结合、以农为主的行政村。全村耕地面积3144.7亩,草场49777亩。共有281户1124人,由汉、哈、回、蒙、维、锡六个民族组成,其中以汉族为主,2009年人均收入5376.4元。200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4461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584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5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6个,固定配种站1个、养殖家禽12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4207.3亩,其中小麦3135.3亩、大麦1071.6亩、庭院经济70户,全村养蜂户36户,现有蜂群5200群;林业户8户,林地151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31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323名,其中县内245名、县外78名。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1589册,使用率71%。全村有柏油路2.5公里,沙石化道路2.5公里,全村实现了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2009年自来水入户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41户,2009年脱贫8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1002元,实现人均增收139元。蜂业和牛羊育肥是该村的主要产业。  

阿尔斯郎村

  阿尔斯郎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纯哈萨克族牧业行政村。全村草场95761亩。共有269户1158 人, 2009年人均收入4698元。200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9884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1560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15户、5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46户、10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2户、家庭牧场2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23个,固定配种站1个、养殖家禽鸡3000只。2009年完成春播1501.4亩,其中小麦1178亩、大麦323.4亩、庭院经济45户;林业户12户,林地630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263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189名,其中县内171名、县外18名。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1458册,使用率70%。全村有柏油路4公里,沙石化道路6公里,70%的村民没有通电、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35%、没有广播电视、没有自来水。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109户,2009年脱贫14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826元,实现人均增收93元。该村有著名的阿尔斯郎怪石,同时又是旅游风景区,旅游业在全村收入中占相当比例  

科克铁列克村

  科克铁列克村基本概况科克铁列克村基本概况科克铁列克村基本概况科克铁列克村基本概况。。。。 科克铁列克村是乌拉斯台乡一个纯哈萨克族牧业行政村。全村草场110029亩。共有195户864人。2009年人均收入4703元。2009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2962头(只),其中优质新疆褐牛2007头,10头优质褐牛养殖户20户、5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56户、100头以上褐牛养殖户2户、家庭牧场2户,150平方米以上棚圈11个,固定配种站1个、养殖家禽鸡1500只。2009年完成春播790亩,其中小麦790亩、庭院经济35户,全村林业户8户,林地239亩,其中2009年新种植189亩林地,成活率达到85%。截止目前已输出劳务人员191名,其中县内176名、县外15名。 全村现有医疗室1个,医疗人员1名,篮球场1个,文化室1个,各类图书1552册,使用率60%。全村有沙石化道路10公里。但是该村没有通电、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20%、没有广播和电视转播站、没有自来水。 2008年底核定贫困户76户,2009年脱贫4户,2009年贫困户人均收入为801元,实现人均增收83元。该村依托唐布拉草原开展草原风情游,积极发展旅游业。新疆褐牛养殖是该村的又一个亮点,现有褐牛养殖基地一处。  


直属村特产大全




直属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