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镇西郊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西郊社区的前身为郊区乡西郊村,2000年12月更名为西郊社区居民委员会,东邻蓝空雷达站,南接郊区乡三里庄村、西连阿尔夏特村、北至郊区乡依萨塔木村,辖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 120平方米 。辖区常住人口310户,总人口1210人,流动人口27户81人,有汉族、蒙古族、土族3个民族。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财政工资人员6名,财政补贴人员3名,公益性岗位2名,大专学历6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文化1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个,主干街道1条,小巷道14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2户,231人,出租房屋16户。共有党员18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3人,居民中的党员15人。十星级文明户263户,五好家庭217户,卫生清洁户186户,平安家庭248户,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先进事迹先后在《社区服务信息报》《额敏县新闻》上报道,2004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54221100 | 834000 | -- | 查看 西郊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郊社区 |
额敏镇西郊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西郊社区的前身为郊区乡西郊村,2000年12月更名为西郊社区居民委员会,东邻蓝空雷达站,南接郊区乡三里庄村、西连阿尔夏特村、北至郊区乡依萨塔木村,辖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 120平方米 。辖区常住人口310户,总人口1210人,流动人口27户81人,有汉族、蒙古族、土族3个民族。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财政工资人员6名,财政补贴人员3名,公益性岗位2名,大专学历6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文化1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个,主干街道1条,小巷道14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2户,231人,出租房屋16户。共有党员18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3人,居民中的党员15人。十星级文明户263户,五好家庭217户,卫生清洁户186户,平安家庭248户,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先进事迹先后在《社区服务信息报》《额敏县新闻》上报道,2004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
滨河社区 |
滨河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滨河社区的前身为65年6月成立的第4居民委员会,86年7月更名为桥南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桥西社区,2010年4月起使用现名滨河社区。社区位于库尔特路,东邻桥东社区、西连二支河牧场、南接玛热勒苏乡、北至桥南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180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798户2953人,流动人口88户109人,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5个民族。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0名﹙财补5名﹚,大专以上文化10人。驻辖区企事业单位6家。主干街道6条,小巷道61条。辖区享受生活最低保障278户691人,出租房屋186户。共有党员28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5人,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8人,居民中的党员15人。2009年开展并评比出“十星级文明户”模范户23户,“五好家庭”模范户7户,“卫生清洁” 模范户31户,“文化示范户” 模范户3户。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本2009年被命名为地区级文明社区、2002年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2009年还被额敏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平安社区。 |
桥东社区 |
额敏镇桥东社区前身为额敏镇第四居委会,成立于1965年6月,1986年8月更名为桥南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额敏镇桥东社区,桥东社区现座落于额敏镇迎宾南路,东至也木勒路塔斯尔海村,南至额敏县职业高中,北至额敏大桥,濒临额敏河畔,是额敏镇社区中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民族成分聚集最多的社区。辖区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 485平方米 。住宅小区2个,居住着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东乡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满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吾孜别克族、藏族13个民族,驻辖区企事业单位9家。其中包括:(额敏县公安交警大队、中粮屯河糖业食品有限公司额敏分公司、金塔毛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额敏县第四小学、额敏县职业高中、额敏县新源酒业有限公司、额敏县维帝公司、额敏县通达汽修公司、额敏县金丰收滴灌有限公司),主干街道5条,小巷道99条,总户数2432户,总人数7171人,民族3227人,占总人数的45%;流动人口114户332人,出租房屋161户245人,社区十星级文明户46户,五好家庭69户,卫生清洁户116户,平安家庭2145户,共有干部职工18人,大专以上文化18人,,其中少数民族12人、汉族6人,妇女干部11人,行政编制1人,事业编制8人,财补人员4名;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5人,党员30人(在职党员8人、离退休党员7人、居民党员7人、下岗党员5人、复转军人2人、流动党员1人、);残疾人97名,享受低保户338户,总人数817人,月发放低保金90144元、特困户24人;巷长72人,楼长22人、信息员154人;社区党支部自2009年7月份成立公民道德储蓄所以来社区居民群众共计做好人好事88件,不文明行为38件,并于今年3月份先进事迹被新疆日报发表,且接受收了新疆报社的电话采访,2002年被评为县级文明社区。社区共青妇、计生、社保、环境卫生、社区服务、社区警务室等配套组织齐全。 |
阿格勒克路社区 |
阿格勒克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阿格勒克路社区居委会的前身为65年6月成立的第6居民委员会,86年7月更名为阿格勒克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阿格勒克路社区。社区位于额敏县中心路以西、上户路以南、塔额路以东与农九师相邻路面积约0.7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 2 40平方米。辖区有居民845户2529人(其中汉族1908人、少数民族621人“哈293人、维族195人、回92人、蒙古族28人、俄6人、其它民族7人)。有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等13个民族组成,常住人口768户2348人,流动人口68户181人,现有工作人员11名,(财补4名),志愿者48人,大专以上文化 人,高中文化 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2个,住宅小区9个,主干街道5条,小巷道7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3户315人,出租房屋151户424人。共有党员29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7人,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10人,居民中的党员5人。下岗党员7人,十星级文明户662户,五好家庭708户,卫生清洁户120户,平安家庭735户,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先进事迹先后在《塔城报》、《社区服务报》上相继报道,在2005年被命名为地区级文明社区,曾荣获县级2006年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8年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综合考评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
文化路社区 |
文化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文化路社区的前身为65年6月成立的第5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文化路社区。社区位于阿尔夏特路,东邻迎宾路,北梁路,西连塔额路,南接有好东路,北至北大梁。面积约0.9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256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1175户3773人,流动人口112户301人,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锡伯族9个民族。现有工作人员13名,(财补2名),大专以上文化13人。驻辖区机关企业事业单位12个,住宅小区7个,主干街道9条,小巷道54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34户634人,出租房屋77户。共有党员39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5人,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34人,居民中的党员34人。十星级文明户22户,五号家庭33户,卫生清洁户56户,平安家庭286户,属居民型社区。工青妇、计生、社保、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社区警务室等配套组织齐全,设有“一站式服务平台”。在2008年、2009年两度评为年度额敏先进集体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并被评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 |
阿尔夏特路社区 |
阿尔夏特路社区情况简介 额敏镇阿尔夏特路社区是全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单位,现有居民1339户、3442人,由汉、哈、维、蒙等9个民族组成,驻有企事业单位5家。社区党总支现有5个支部,党员64名、社区工作者15名,现有办公用房面积1052平方米。 近年来,阿尔夏特路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推行了 “五民”工程,即便民、育民、帮民、乐民、安民,努力把社区打造成为服务居民的家园。将办公功能进行了分层延伸,建立了功能齐全、程序简单的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站式”便民服务;针对家庭关系和孕婴教育,成立了悄悄话室、好妈妈俱乐部、女性健康教育基地;针对青少年教育,成立了青少年教育基地,主要突出安全知识、反0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再教育;针对爱好书法和文艺创作的居民,成立了社区书屋、居民生活馆;针对残疾人,成立了康复中心;针对学生成立了七点课堂,用于学生课业辅导,解除了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针对社区老党员,专门购置了乒乓球案子和象棋等,丰富了老党员的业余生活;社区的视频网校专门用于居民科技之冬培训和网上培训,实现了居民需求与现代化接轨。 几年来,社区先后荣获地区级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文化活动先进社区等殊荣。 |
友好路社区 |
友好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友好路社区的前身为1965年6月成立的第二居民委员会,1986年7月更名为上户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上户路社区,2010年3月起使用现名友好路社区。社区位于老街路,东邻良种场、南接额敏河、北至中心路,面积约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7户3331人,流动人口31户117人,有汉、哈萨克、维吾尔、蒙古、回等10个民族。现有工作人员13名,(财补7名),志愿者1人,大专以上文化11人,高中文化2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3个,住宅小区7个,主干街道4条,小巷道22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09户676人,出租房屋81户171人。共有党员32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8人,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18人,居民中的党员6人。十星级文明户122户,五好家庭98户,卫生清洁户161户,平安家庭952户,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先进事迹先后在《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新疆法制报》等自治区级刊物上相继报道,2003年被命名为地区文明单位,2006年被命名为自治区文明社区,曾荣获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额敏县团建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迎宾路社区 |
迎宾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迎宾路社区的前身为1965年6月成立的第三居民委员会,1986年8月更名为中心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中心路社区,2009年12月起使用现名迎宾路社区。社区位于迎宾路,东邻塔城路社区、 西连文化路社区、南接友好路、北至阿尔夏特路,面积约0.8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780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1638户4818人,有汉、回、彝、壮、锡箔、蒙古、哈萨克、维吾尔、俄罗斯、达吾尔、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13个民族。现有工作人员15名,(财补3名),大专以上文化12人,高中文化3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25个,住宅小区12个,主干街道2条,小巷道9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5户247人,出租房屋83户,流动人口136人。共有党员62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3人,离退休职工中的党员32人。迎宾路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第-支部:迎宾路党支部;第二党支部:二号小区党支部;第三党支部:-小区党支部;第四党支部:防疫站小区党支部)。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2007年被县命名为平安社区,曾荣获自治区级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地区级巾帼文明一条街称号。2009年社区居民崔朝云荣获国家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塔城路社区 |
塔城路社区基本情况简介 塔城路社区的前身为65年6月成立的第一居民委员会,86年7月更名为塔城路居民委员会,2002年8月更名为塔城路社区,2008年7月使用现名塔城路社区。社区位于塔城路,东邻县林业局、西连迎宾路社区、南接上户路、北至阿尔夏特路、辖区总面积1.4平方公里,办公室面积678平方米,辖区常住人口1966户, 5029人, 流动人口135人,有汉族、哈族、维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克尔克孜族、俄罗斯族、布依族、东乡族等10个民族组成,现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财政工资人员11名,财政补贴人员3名,公益性岗位4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3人,中专文化五人。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28个、其0驻共建单位21个,小区25个,共有52栋楼,主干道6条,小巷道17条。享受低保人员210户,共498人,特困户18户,共60人,租赁房屋182户。共有党员54人,其中在职干部中的党员7名,离退休职工的党员17名,居民中的党员30名。十星级文明户93户,五好文明家庭187户,卫生清洁户280户。 社区社区六站一室工青妇等配套组织齐全。先进事迹先后在《塔城报》、《社区服务报》上相继报道,塔城路社区先后荣获2005年自治区级文化先进社区、县级文化先进社区、2006年国家级敬老模范社区、县级文化体育工作先进社区、2008年获县级先进集体、2009年获地区级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县级先进社区、县级优秀党支部、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