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勒泰地区 >> 哈巴河县 >> 萨尔塔木乡

萨尔塔木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萨尔塔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萨尔塔木乡简介

  哈巴河县辖乡。1959年建东风公社,1971年分为团结、胜利2个公社,1984年合设萨尔塔木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5公里。面积1 295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哈萨克、汉、回等民族。辖萨尔塔木、马胡、阿克托别、铁克土尔马斯、赫孜里哈克、科克吐木苏克、库尔米希、什坎希、金巴、阔克塔斯、开克拜、布孜塔勒、马帝、却限、喀什盖尔巴依、喀拉奥依、吾尔达拜、萨尔乌楞、加尔帕克赫牙克、萨尔塔木喀布哈塔勒、塔衣索依干、塔斯乌特勒22个村委会。境内有赛都金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豌豆、塔尔米、葵花、马铃薯及瓜果、蔬菜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1万人 1295平方公里 654324200 836500 0906 查看 萨尔塔木乡谷歌卫星地图

萨尔塔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萨尔塔木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阿克齐镇

  哈巴河县辖镇,县府驻地。1951年设镇,1971年成立城镇公社,1984年复建阿克齐镇。人口1.2万,有汉、哈萨克、回、蒙古、维吾尔等民族。辖民主路、团结路、友谊路3个居委会。.  

萨尔塔木乡

  哈巴河县辖乡。1959年建东风公社,1971年分为团结、胜利2个公社,1984年合设萨尔塔木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5公里。面积1 295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哈萨克、汉、回等民族。辖萨尔塔木、马胡、阿克托别、铁克土尔马斯、赫孜里哈克、科克吐木苏克、库尔米希、什坎希、金巴、阔克塔斯、开克拜、布孜塔勒、马帝、却限、喀什盖尔巴依、喀拉奥依、吾尔达拜、萨尔乌楞、加尔帕克赫牙克、萨尔塔木喀布哈塔勒、塔衣索依干、塔斯乌特勒22个村委会。境内有赛都金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豌豆、塔尔米、葵花、马铃薯及瓜果、蔬菜等。.  

加依勒玛乡

  加依勒玛系哈萨克族语,意为河滩、平原。因该地处哈巴河冲击平原而得名。南片东接萨尔塔木乡,西连齐巴尔乡,南至吉木乃县,北邻铁热克提乡。南北长73千米,东西宽17千米,全乡总面积1241平方千米。全乡地形为腰果状,境地是北高南低,北部山地、丘陵为优良的夏牧场,南部沙丘、河谷为冬牧场,中部平原为农业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平均海拔550米,平均气温3.8℃—4.5℃,平均降水量181.4毫米,适宜多种作物生产。    加依勒玛乡原称团结人民公社,1984年11月改为加依勒玛乡。乡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以北4.5公里,辖19个行政村。其中通汽车村19个,通电村17个,通电话村10个,自来水受益村5个。    据2005年12月底统计,乡村户数1659户,其中牧业户数379户,总人口为10600人,由哈、汉、回、维、撒拉等12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占59.9%。共有党支部30个,党员337人,其中农牧民党员292人,占党员总数的76%;团支部30个,团员727人。有4所小学、2所中学,教职工201人,在校受义务教育学生人数1100人。有乡卫生院、室10个,医务人员51名,乡村医生17名。    农村经济    全乡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营。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花芸豆、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葵、西瓜等,是全县产粮大户。2005年,全乡农作物总播面积31400亩,其中,小麦4500亩,总产量为1350吨;玉米1260亩,总产量为731吨;豆类作物20268亩,总产量为3277吨;油葵3110亩,总产量为529吨;瓜菜942亩,苜蓿面积为1320亩。农牧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轮式大中型拖拉机20台,链式拖拉机40台,小型拖拉机672台,联合收割机8台,牧业收割机60台,农用运输车辆40辆。    政府设置    乡政府办公楼面积1800余平方米,(包括地下室)其中会议室2个,餐厅1个,职工活动室1个,锅炉房1个。乡驻地设人大、民政、工会、团委、妇联、计划生育、“七站八所”等办公室,机关在职工作人员82人。    创新工作、产业结构    近年来,加依勒玛乡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在“创”上下功夫,在“联”上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求真务实抓联创,齐心协力奔小康,把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强乡富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库勒拜乡

  哈巴河县辖乡。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71年改为反修公社,1978年改称库勒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7公里。面积1 360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民族。辖姜居里克、喀拉布拉克、铁热克提胡拉克、萨尔塔克台、吾什托别、托喀勒别依特、萨尔沃依、喀拉阔布、布尔勒铁热克、阔克依克、巴勒塔、托哈拉、铁木尔喀拉吾勒、塔斯哈拉、均塔斯塔克、萨尔合亚克、喀尔乌特克勒、喀英德阿热勒、希托别、阿克加尔、库勒拜、喀拉乌特克勒、喀拉希力克、吐勒克勒、阔斯阿热勒、库勒拜阿克齐、阿沙27个村委会。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境内建有吐鲁库勒肉牛基地。.  

萨尔布拉克镇

  距哈巴河县县城38公里的萨尔布拉克镇,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13291人,2014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03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8516元。近年来,该镇结合地缘优势、农牧业资源优势、交通优势,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持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镇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聚集中心、辐射周边、活力与实力并举的集镇已成形。   

铁热克提乡

  铁热克提乡位于哈巴河县城以北77公里处,阿尔泰山脉以南,哈巴河上游东岸山区地带,驻铁热克提村,平均海拔1072米。辖区东与布尔津县接壤,西与库勒拜乡喀拉乔克夏牧场毗邻,南与萨尔塔木乡相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北至阿尔泰山脉。南北长92公里,东西宽14公里,总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个农点,16个牧点,1个养鹿场,5个企事业单位。总户数431户,总人口2248人,非农业人口385人,共由4个民族组成,其中哈族1767人,占总人口的80.3%;蒙古族417人,占总人口的18.9%;汉族10人,占总人口的0.45%;回族8人,占总人口的0.35%。铁热克:哈语意为杨树,因该地生长杨树而得名。    解放前,有少数蒙古族、哈萨克族牧民在此过着游牧生活;解放后归第四管理区,开始以牧为主;种植少量农作物。1959年成立火箭公社,1963年撤销,合并于东风公社;1971年体改时划归团结公社;1977年重建为铁热克提公社;1984年改为乡时命名为铁热克提乡。    铁热克提乡,冬季雪大寒冷,夏季凉爽,无霜期短,全年无霜期90天左右,早、午、晚温差较大,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零下48℃,因地处山区,冬季积雪较厚,每年有180天左右交通堵塞,无通讯设施,基本与外界隔绝。    铁热克提乡是一个农牧结合的乡,以农辅牧,全乡共有耕地面积1500 亩,有水浇地500亩、旱地1000亩,草场1500亩。2005年牲畜最高饲养量17000头(只),年底存栏数头13000头(只)。现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土豆。全乡特色养殖63户,主要以养阿山马鹿为主,目前共养殖阿山马鹿110头,年产上等鹿茸800公斤左右,是农牧民增收的最佳渠道。2004年全乡救护希有动物雪兔12只。乡党委、政府下文,鼓励群众饲养,并给予一定补贴。    解放前,该乡只有1所小学,在校学生30人,教师2人,文教事业很落后;角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教学条件每年都有新的变化,现在全乡有中学两所,哈语小学5所、蒙语小学1所,目前在校就读学生380人,教职员工46人。    全乡有卫生院1所,医疗设备较先进,医护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各行政村均有医疗所,并配有专职医生。    全乡现有商业网点两处,较为集中,主要以商业和餐饮为主。".  

齐巴尔镇

  哈巴河县辖镇。原为县公私合营牧地,1984年建立齐巴尔乡。距县城7.5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哈萨克、汉、回等民族。哈巴河横贯乡境。辖齐巴尔、马依沙解、提尔明塔斯、沙五铁热克、喀拉塔斯、喀拉乌泽克、阿勒尕、别斯库都克、克孜尔喀英、章阿乌增、科克苏、波列克塔勒、赫孜勒加勒、阿克齐、喀拉塔勒、阿勒哈别克、巴义乔拉克、塔尔达、四十一公里19个村委会。为畜牧业大乡。境内建有山口电站1座。.  


萨尔塔木乡特产大全




萨尔塔木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