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县喀尔交镇辖7个行政村,1个厂矿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村在乡政府驻地周围,最远的喀拉吉拉村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辖区总人口11760人,常住人口1086户5176人,哈萨克族占总人口78%。总面积3172平方公里,牲畜最高饲养量10万头(只),年末存栏5.3万头(只),是一个典型的牧业大乡,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788元。自今年4月份起,喀尔交乡就开始启动撤乡设镇筹备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0月21日正式批准吉木乃县喀尔交乡撤乡设镇,地区民政局向喀尔交乡撤乡设镇捐赠5万元资金。喀尔交乡撤乡设镇是喀尔交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标志着喀尔交乡史的结束,喀尔交镇崭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18万人 | 3172平方公里 | 654326203 | 836500 | 0906 | 查看 喀尔交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托普铁热克镇 |
吉木乃县辖镇,县府驻地。1951年为县二区,1962年县城内迁建托普铁热克镇。面积3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哈萨克、回、汉、维吾尔等民族,其中汉族占50.5%。省道2920线和2926线过境。辖团结路、文明路2个居委会。城北有边境经济合作区,设有国家对外口岸。. |
吉木乃镇 |
吉木乃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代码:654326101。吉木乃镇辖5个村委会:别勒阿热克村、萨尔乌楞村、夏尔合特村、托盘村、克孜勒阿德尔村。 吉木乃镇原属恰勒什海乡,由于历史上内迁等原因,恰勒什海乡形成东西两片,地处托普铁热克乡东西两边,1997年9月,因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吉木乃镇属典型亚寒带气候,冬季严寒多雪,夏季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4℃,最高温度38℃,最低气温—40℃,年日照数2600小时至3900小时,无霜期为90天至130天,年均降雨量180毫米,年蒸发量在1800至2400毫米之间,是降水量的10—13倍。 - 地理概况 吉木乃县吉木乃镇位于吉木乃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距吉木乃 吉木乃镇口岸2公里处。东邻托普铁热克乡,南接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自治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北连农十师一八六团、哈巴河县,海拔高度424——3783米,镇域地势南高北低,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约15公里,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全县141公里边境线,有136公里在吉木乃镇范围内。全镇下辖5个行政村,其中3个农业村(即别拉尔克村、沙尔梁村和恰尔合特村),2个牧业村(托盘村和克孜拉德村)。2007年全镇共有居民506户,总人口2642人,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5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族占全镇总人口的98%以上。 - 历史沿革 吉木乃镇原属恰勒什海乡,由于历史上内迁等原因,恰勒什海乡形成东西两片,地处托普铁热克乡东西两边,1997年9月,因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恰勒什海乡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恰勒什海乡,西部为吉木乃镇,至此吉木乃镇正式成立,镇政府设在别勒阿热克村。 - 气候条件 吉木乃镇属典型亚寒带气候,冬季严寒多雪,夏季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4℃,最高温度38℃,最低气温—40℃,年日照数2600小时至3900小时,无霜期为90天至130天,年均降雨量180毫米,年蒸发量在1800至2400毫米之间,是降水量的10—13倍。 - 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吉木乃镇水资源匮乏,全镇仅有一条季节性河流和几眼小泉,农田、牧场、草场的灌溉和人畜饮水主要靠天降水和靠乌勒乌拉斯图河以及萨吾尔山脉融化的冰雪水,其次是渗漏的泉水和地下水。 2、土地资源 吉木乃镇土质肥沃,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4000亩,其中,别拉尔克村有耕地5162亩,恰尔合特村有耕地4680亩,沙尔梁村有耕地1421亩,主要种植小麦、油葵、玉米、苜蓿等农作物。阔克舍木地区由于昼夜 吉木乃镇地图 积温高,气候适宜成为吉木乃镇经济作物主产区。阔克舍木地区有良田6000亩。 3、草场资源 吉木乃镇共有春秋自然草场250万亩,萨吾尔山、北沙窝地区是我镇牧民的生活集聚地。沙吾尔山主要以养殖小畜为主,北沙窝以大畜养殖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牧民逐步告别了游牧生活,现有51户实现牧民定居。两个牧业村现有冬窝子48处,带顶暖圈142座、接羔圈130座。为保护生环境,实现畜牧业的良性循环,吉木乃镇实施了草场围栏项目,共完成草场围栏37公里,完成退牧还草30.8万亩,其中休牧区10.1万亩,禁牧区25.7万亩。 4、旅游资源 百年商埠——吉木乃口岸、风景秀丽的木斯岛冰山以及北沙窝大漠风光都在吉木乃镇境域内,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
托普铁热克乡 |
吉木乃县辖乡。1953年成立托普铁热克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84年复改托普铁热克乡。位于县城南,面积1 268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哈萨克、汉、回等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52.2%。省道2920线和2926线过境。辖巴特巴克布拉克、比也斯伊马斯、阿尔卡勒、科克齐木、洛海、齐禾尔加、达尔汗、吐尕力阿尕什、拉斯特、喀拉苏、科克托汗木、沙尔塔木、巴依古西克、播尔克塔勒、强珠尔特、托普铁热克、克孜尔加、多乃拜、阿克加尔19个村委会。农业比较发达,是粮食主产乡。. |
托斯特乡 |
吉木乃县辖乡。1951年设三区,1958年成立萨吾尔公私合营牧场,同年改为幸福公社,1984年设托斯特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26公里。面积1 364平方公里,人口0.4万,有哈萨克、汉、维吾尔等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84.8%。省道2926线过境。辖托斯特、塔斯特一、塔斯特二、塔斯特三、巴扎尔湖勒、克稀托斯特、章阿托干、库早齐、喀拉乔克、阔衣塔斯、阿克阔勒吐克、森塔斯、吐满德13个村委会。属农牧业乡。新开发的“塔斯特灌区”配套形成规模,已见成效。. |
恰勒什海乡 |
吉木乃县辖乡。1958年建十月公社,1984年改恰勒什海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20公里。面积1 168平方公里,人口0.3万,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85.5%。省道2920线过境。吉木乃口岸距乡政府2公里。辖阿克木尔扎一、阿克木尔扎二、库尔吉一、库尔吉二、哈拉依力克、达冷海齐、恰勒什海、夏尔合特、库尔吉拉、别拉热克、萨尔乌楞、托盘、克孜勒阿德尔13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 |
喀尔交镇 |
吉木乃县喀尔交镇辖7个行政村,1个厂矿社区居委会,其中6个村在乡政府驻地周围,最远的喀拉吉拉村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辖区总人口11760人,常住人口1086户5176人,哈萨克族占总人口78%。总面积3172平方公里,牲畜最高饲养量10万头(只),年末存栏5.3万头(只),是一个典型的牧业大乡,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788元。自今年4月份起,喀尔交乡就开始启动撤乡设镇筹备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0月21日正式批准吉木乃县喀尔交乡撤乡设镇,地区民政局向喀尔交乡撤乡设镇捐赠5万元资金。喀尔交乡撤乡设镇是喀尔交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标志着喀尔交乡史的结束,喀尔交镇崭新的一页已经翻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
别斯铁热克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