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石河子市 >> 老街街道

老街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老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老街街道简介

  老街街道代码:659001004 辖10个社区:5号小区第一社区、5号小区第二社区、5号小区第三社区、6号小区第一社区、6号小区第二社区、6号小区第三社区、11号小区第一社区、11号小区第二社区、12号小区社区、13号小区社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659001004 832000 0993 查看 老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老街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老街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城街道

   新城街道 代码:659001001 辖9个社区:7号小区社区、8号小区第一社区、8号小区第二社区、14号小区社区、15号小区社区、16号小区社区、17号小区社区、西公园小区社区、工一工二号小区社区。  

向阳街道

   向阳街道办事处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北四路217号,石河子市向阳街道办事处组建于一九八一年,辖区区域:东起东五路、西至子午路、南起北三路、北至312国道。街道所在辖区有8个社区居委会和二个老年托管中心,共有80多个单位,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区内有汉、维、哈、回等13个民族,总人口6.4万人,辖区内有机关、院校、商服、餐饮、娱乐、金融、科技、文卫多种服务机构。    街道办事处有5位领导,16名工作人员,下设民政、综合、街政、计划生育、劳动保障、财务、精神文明等办公室。   

红山街道

  红山街道办事处位于33小区,辖区总面积7.1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有15600户居民,下设九个社区居委会,辖区行政事业单位近百家,其中自治区、兵团驻石单位 7个,私营企业89家,工商个体户1300余个。红山街道党工委下设5个党总支、58个党支部,截至到2006年5月,在册党员1345人,共有党员1234名。红山街道办事处内设三个科室,即政工科(办公室)、行政社会事务科、综治司法科、主要承担了党建、社区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绿化、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司法等工作。社区成立以来,红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新机制,抓基础,夯实社区建设根基;抓服务,丰富社区建设内涵;抓创新,提升社区建设水平;抓队伍,保证社区建设发展;办实事,打造人居新环境,基本实现了社区建设三年规划的奋斗目标,即形成“环境优美、文化活跃、社会稳定的文明社区”,社区建设在探索和实践中成效显著。到目前,红山街道有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自治区文明社区1个,自治区、兵团级文明单位13个,师市级文明单位46个,双拥模范单位13个,红旗卫生单位17个,绿化园林单位37个,庭院绿化率达42.5%。红山街道党工委还被列为自治区创建“五个好”街道党组织。红山街道已成为一个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企业商贸为一体的综合型街区。   

老街街道

  老街街道代码:659001004 辖10个社区:5号小区第一社区、5号小区第二社区、5号小区第三社区、6号小区第一社区、6号小区第二社区、6号小区第三社区、11号小区第一社区、11号小区第二社区、12号小区社区、13号小区社区。  

东城街道

  新疆石河子市东城街道  

北泉镇

  北泉镇位于石河子市北郊,312国道从石河子市和北泉镇之间通过,石莫公路、呼克公路从镇中心交叉穿越。镇政府所在地距石河子火车站、石河子机场和高速公路9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150公里。500公里之内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镇内设有3家金融机构和邮政局、电信局、广播电视台等,交通通信十分方使快捷。    北泉镇是1999年6月经自治区民政厅批准的建制镇,同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运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目前唯一的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4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全国12家“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之一。被规划定性为生态环保、旅游的新型城镇。区域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总人口6.9万人,2004年社会总产值8.5亿元生产总值4.5亿元。    镇区内有新疆农垦科学院、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新疆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学实验场、石河子蔬菜研究所、干旱农业研究所、新疆农垦中专等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999年——2002年先后引进了以色列、法国、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种植技术和机器设备。如喷灌、滴灌、气吸式精量播种,小麦、玉米收割机和采棉机、蕃茄采摘机等。    北泉镇是石河子市最大的粮、棉、瓜果、蔬菜、肉、蛋、奶、鱼等供应基地。镇区内有北疆最大的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有国家级机采棉和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年产优质皮棉15540吨。    2003年4月,批准第一期规划占地面积240.13公顷的石河子市北泉镇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已正式启动,等待各界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北泉镇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已初具规模。“银力”牌棉花、“自杨”系列白酒、植保机械、“咪咪""牌奶制品等都是国家和自治区的知名品牌。    北泉镇虽没有渊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但却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科技优势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吸引着中外商家。建镇3年来,已吸引外资4亿多元。其中有年产5万吨的西红柿酱厂,北泉花园住宅建设等。    北泉镇不仅是中国最年轻的小小城镇,也是最具有生机活力的新型小城镇,更是投资者的宝地,创业着的乐园,现代人的理想居处。.  

石河子镇

   石河子乡位于石河子市郊,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市区,东隔玛纳斯河与玛纳斯县相望,西邻沙湾县乌兰乌苏镇,南以天山北阳山脊与沙湾县为界,北与石河子总场、农学院实验场相接,原占地面积274平方公里。 1778年属绥来县(今玛纳斯)管辖,1915年置沙湾县时归其管辖。1950年为沙湾县第三区,后改为石河子区,区政府设在老街,管辖石河子二宫、四宫、六宫、乌兰乌苏、头浮、老街6个乡。1956年以乡为基础,成立6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11月20日成立星火人民公社。1961年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星火公社划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头浮和乌兰乌苏两个队留归沙湾县),1976年划归石河子市。 1985年11月撤社建乡,成立石河子乡人民政府,辖23个村,1996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划拨两个村,1997年又行政划拨3个村土地1441亩。    目前,全乡占地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正播面积10.11万亩,总人口1.9万,有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4个民族,21个村,80个村民小组,30个基层党支部,8个清真寺,1个基督教堂。经2008年机构改革,乡机关设党建办、党政办、社政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农经站、农林牧综合服务办、节水办、水管所、文化宣传服务站十个部门,分别负责全乡各项工作。    石河子乡地处市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连接欧亚的北疆铁路,312国道、乌奎高等级公路均从该乡东西穿过,与各村柏油路搭界;该乡地处玛河上游,水利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土条件良好。独特的地理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石河子市重要的瓜果蔬菜、鲜花和肉蛋奶供应基地。全乡二、三产业发达,截止目前为止,共有700多家各类工商户。    石河子乡从1990年开始,按照《村民委员组织法》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村委会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全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村民自治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全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并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石河子乡基层各村简介   五宫村:位于一号小区西5公里处,清政府统治新疆后,派兵驻守各地,修渠屯田,各田自给,并以当时的水渠或自然地物为界,划分了许多“宫”的单位,后来成了各地,沿用至今。村民1570人,其中 汉族1524人,哈萨克族和回族46人,5个村民小组,村占地14545亩,耕地10880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和蔬菜。这里是原曙光大队部所在地,乡第一小学建在这里。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有砖厂2个,面粉加工厂2个、废棉加工厂3个,还有木器加工厂、塑料编织带厂、容器厂、纸箱厂、织带厂、铸造厂、塑料制品厂和渔场。   袁家沟村:位于一号小区西3.7公里处,在市郊西芦苇沟的西侧,昔有姓袁人家居住,故名袁家沟村。全村310人,其中汉族278人,哈萨克族11人,维吾尔族6人,其它民族15人,有3个村民小组。占地面积2499亩,耕地198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料和蔬菜,二、三产业主要有红火饮料厂、砖厂、木器厂。   沙依巴克村:位于市一号小区西3.7公里处,沙依巴克,维语意为水草茂盛,树木成荫的地方。全村1030人,其中维吾尔族883人,哈萨克族125人,汉族21人,回族1人,有6个村民小组,一座清真寺,一所民族小学。村占地7200亩,耕地518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饲养奶牛、育肥牛、育肥羊,有砖厂2个,面粉厂、保温材料厂,还有垦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   三宫村:位于市一号小区西南6公里处,原名三宫村,全村1018人,其中汉族996人,哈萨克族22人,村民小组3个。村占地8462亩,耕地8122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和豆类。   努力尔巴克村:位于市一号小区西南3.5公里处,“努尔巴克”维语意为光明的园子,全村2364人,其中维吾尔族827人,汉族1124人,哈萨克族334人,回族60人,其它民族19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1982年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有村民小组6个,清真寺1座,民族小学一所,村占地12503亩,耕地1014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瓜果。村办、个体企业发展迅猛,有石膏板厂一家、预制板厂两家,还有面粉糖果厂、钢窗厂、轧钢厂、塑料、塑钢厂、木器厂。   四宫村:位于市一号小区西南5.5公里处,因紧靠四宫渠北面,所以取名四宫村。村民974人,其中汉族948人,哈萨克族20人,其它民族6人,有村民小组4个,基督教堂一座。村占地8832亩,耕地7366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瓜果和油料。是原四宫大队所在地,乡第二小学建在本村,村里有面粉厂、砖厂、预制板厂和猪厂。   霍斯阿尔克村:位于一号小区西南8.5公里头浮渠、四宫渠和五宫渠的总汇处,哈萨克族居民称这里为霍斯阿尔克,哈语意为双渠汇合。全村388人,其中哈萨克族312人,汉族56人,回族20人。有村民小组3个,清真寺1座,村占地6368亩,耕地3002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有砖厂2个。   三十户村:位于一号小区西南3.??7公里处,从前这里住有三十户人家,早年就称“三十户”村,汉族村民198人,村民小组2个,村占地860亩,耕地721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和蔬菜,全村60%以村民从事二、三产业,这里有建筑公司、预制厂、油品加工厂、钢窗厂、糖果厂、陶瓷厂。   马家坪村:位于一号小区东南4.5公里处,沿用原马家坪。村民788人,其中回族707人,汉族45人,哈萨克族36人。有村民小组6个,清真寺一座。村占地8251亩,耕地623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和油料。   山丹湖村:位于市一号小区东北8公里处,这里昔日是一片苇湖,清朝光绪年间甘肃山丹人到此垦荒,故名山丹湖。村民553人,其中回族411人,汉族85人,维吾尔族32人,哈萨克族25人,有村民小组3个,清真寺一座。村占地面积22346亩,耕地5203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豆类和油料。该村东近二千亩的红柳滩,是自治区明令保护的自然植被园,有野兔、飞禽等动物。是城市居民涉猎或旅游的好去处。   大庙村:位于市一号小区东北5公里处,解放前这里有娘娘庙、土地庙、观音庙和山丹湖庙,称五神庙。所以取名大庙村。村民832人,其中汉族814人,哈萨克族18人,有村民小组5个,小学教学点一个,村占地13087亩,耕地8361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瓜果和蔬菜,尤其是早熟西瓜,占市场很大比重。该村利用石滩地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万只鸡场、千头猎场,养兔场,饮料加工厂。   东桥村:位于一号小区东北3公里处,从东一路出石河子市的第一座桥梁建在这里,因此取名东桥村,村民792人,其中,回族663人,汉族84人,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45人,有村民小组4个,清真寺一座,村占地面积6016亩,耕地4572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和豆类,大棚蔬菜发展较快,该村利用靠近312国道的地缘优势发展二、三产业,现有废棉加工厂、塑料厂、汽车修理厂、木器加工厂、钢窗厂、节水器材生产厂等多家私营企业。   六宫村:在市一号小区东北3.7公里处,沿用原六宫村。全村520人,其中 回族339人,汉族125人,哈萨克族36人,维吾尔族20人,有村民小组3个,清真寺一座。村上地面积7653亩,耕地4896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油料和蔬菜。1956年六宫乡政府曾设在这里,也是原六宫大队部。该村二、三产业发展很快,现有湘江炼铁厂、面粉加工厂、饮料厂、暖气片厂、钢窗厂、塑料编织厂、清真食品厂、振华玻璃纤维厂、节水器材生产厂等多家私营企业。   钻洞子渠村:位于市一号小区东南11公里处,在玛纳斯河西岸,当地农民为引玛纳斯河水灌溉农田,穿山钻洞修筑水渠,故名钻洞子渠村。该村占地5219亩,耕地3117亩,汉族人口368人,村民小组3个,小学教学点一个,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和豆类,是我乡棉种繁育重要基地。   五道湾村:位于市一号小区西南8.25公里处,头浮渠水流到这里回绕五道弯曲,因此得名。村民652人,其中汉族648人,哈萨克族4人,村民小组6个,占地8118亩,耕地6258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油菜、酱用西红柿和豆类。有砖厂一个。   河沿村:位于市东南8公里处,因全村大部分耕地濒临玛纳斯河西岸,人们习惯称这里为河沿,故得名。村民680人,其中回族478人,汉族198人,回、汉和睦相处,连续多年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村民小组3个,清真寺一座,村占地11153亩,耕地7202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和豆类。   下二宫村:位于市一号小区南6公里处,二宫渠下游。所以沿用原名下二宫村。村民汉族573人,村民小组3个,会占地7081亩,耕地583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豆类和蔬菜,因该当村为原二宫大队所在地,交通运输业、二、三产业较发达,村范围内,有二宫信用社、二宫水管站、二宫加工厂、二工小学、编织袋厂,再加新建的商贸文化一条街,已使该当村成为二宫片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南湾村:位于市一号小区南7公里处,全乡耕地大部分在头浮渠大湾南面,故名南湾村。村民汉族968人,村民小组3个,有小学一所,村占地11750亩,耕地9603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甜菜、豆类和蔬菜。南湾的水果很出名,主要有苹果、葡萄、水蜜桃、蟠桃、李子,自育的南湾红苹果,色泽鲜艳,味美甘甜,享誉区内外。   二宫村:位于市一号小区东南7.6公里处,二宫渠上游,原名二宫村,村有汉族687人,村民小组3个。村占地7738亩,耕地654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酱用西红柿、豆类和蔬菜。1956年前二宫乡政府曾设在这里,有石粉厂一个,千头猎场一个。   十户窑村:位于市一号小区东南17.5湾村子公里处,玛纳斯河西岸,北阳山下,清朝光绪年间曾有陶金者穴居这里,后人又在这里垦荒种田,约十几户人家仍居住窑洞,故称十户窖窑村.全村319人,其中汉族290人,哈萨克族29人,村民小组3个,小学教学点一个,村占地5975亩,耕地132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豆类,因有良好的隔离带,近年已成为玉米良种的繁育基地,红柳滩、大片的草甸,四季流淌的清泉,使这里成为城里人旅游的新景点。   上三宫村:位于市一号中区东南6公里处,在三宫渠的中上游,故名上三宫村。村民汉族556人,村民小组3个,村上地4816亩,耕地3907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豆类和蔬菜,有花圃。   

兵团一五二团

   新疆石河子市兵团一五二团  


老街街道特产大全




老街街道景点大全